-
「本月書單:盛裝讀書是有理由的」
お待たせ!六月是為生命畫上分號的季節,上個月雖忙碌收尾大學生活,三級警戒的日子容許不擅道別的我,透過讀書、整理房間的小小儀式感,重新探索世界的邊界。坦白說六月的自己因未來的不可知,多數時間感到倦怠心慌,書寫的時間明顯變少了,但書本依舊是我的庇蔭,提供得以逃往的另類世界。
這個月分享的三本書分別自微觀與俯瞰的角度,用令人驚豔的筆法提出洞見,從裡到外檢驗著歷史、文學與人際關係。
/
《新寶島》 黃崇凱
在故事裡,小說家就是自己世界的總統。黃崇凱長篇小說《新寶島》是一只世界觀層層相裹的俄羅斯娃娃,故事描述2024年台灣第一位原住民總統就任當晚,古巴與台灣人民於發生「大交換」,醒來一夕置身於彼此的土地上。此一魔幻寫實的設定對「國土」定義提出質疑(國家究竟立基於土地抑或人民?)也透過了古巴/台灣兩國地緣政治的相參照,換位思考台灣的國際處境。
《新寶島》的文體包山包海,視角更自地理、歷史、虛實縱橫交織,每篇皆能獨立成篇、卻又緊緊相繫。在「大交換世代」的前提下,讀者隨時間軸,宛如荒島求生步步挖掘台灣人如何在古巴重建生活(路邊攤到了哈瓦那,立馬改賣古巴三明治)。全書中段,黃崇凱則再端出「書中書」《新大陸》一作,輔以虛構作品的評論、書摘、一場讀書會紀錄,重新以文學視角檢視「新寶島」的世界。最後則並置古巴革命英雄與排灣族都市原民的故事,直指古今的相繫與殖民主義的陰翳。
《新寶島》的靈感自「總統先生」一篇逐字稿形式的作品開展,結合了作者至古巴駐村時的實際經驗,展現了小說家在歷史所學術訓練下的獨特史觀,以文學展開政治思想實驗。邊讀邊不停感嘆:「這個人到底要在一本小說裡發明多少東西!」大力推薦給對台灣史、中美台關係有研究,喜歡拉美文學的讀者們!
/
《聊天紀錄》 Sally Rooney
《正常人》作者Rooney的首本小說《聊天記錄》繁中版終於問世,《聊天記錄》一書寫兩個創作夥伴兼心靈伴侶的二十幾歲女大生,在結識一對文藝圈夫婦後,如何在四角關係中重新理解愛與友情。兩人的互動宛如千禧世代版《Just Kids》裡的派蒂與羅伯特,共用一具疾呼的創作靈魂、但以兩具女體去愛。女主角法蘭西絲既有《正常人》中梅黎安的壓抑與聰慧,也具康諾的溫吞與階級矛盾,她的摯友波碧作為一名外放的共產女性主義者,如鏡映照著法蘭西絲對中產階級、男女關係的權力關係的矛盾情感。
《聊天記錄》透過一段動態平衡的關係,談愛他人至極時,人們如何經歷自毀、破滅與衝突,於關係中的相對位置立足。我喜歡法蘭西絲寫給波碧的信:「沒有什麼是只靠兩個人或三個人所組成的。」有愛之處必有光影生滅,相愛並無固定公式,意義終其變幻莫測。
/
《啟蒙的辯證》Max Horkheimer & Theodor W. Adorno
這學期上「音樂產業導論」的期末報告指定用書,因為太好看而列入本月書單(笑),這部哲學論證著作自「神話」概念談起,指出「啟蒙」一詞如何遭西方極權主義濫用,而摒棄自然、顛覆文化真諦。
本書中針對科技、語言與經濟社會的哲學片簡不及備載,我則特別關注其中「文化工業」一章:儘管當代社會中,人們能透過各式各樣的表現方法呈現多樣的文化,表現自由的「啟蒙」實則是一種群眾欺騙。霍克海默與阿多諾認為,經標準化流程被大量複製的作品使得藝術變成一種無關創作動機、利益導向的「文化工業」。在科技與數字至上的表象下,藝術成為創意勞工的軍備競賽,掌握一流技術的創作者,即能在該領域中擁有更多話語權。
雖然霍克海默與阿多諾對科學社會提出無數犀利批判,然而大衛拜恩也在《製造音樂》(How Music Works)裡提出:「文化是一種經驗,不是一種固定不變的影像。」 「啟蒙」或進步觀不必是現代人所背負的原罪,但語言與文化若被約化為符號,將成為宰制社會的工具理性。在談論啟蒙的同時,人們實則有待啟蒙。
.
以上就是六月看的三本燒腦好書,雖然這個月書單的文字頗有份量,卻似乎正適合這種無處可去的日子細細在燈下端詳。此刻的我盛裝讀書,是為在世界回歸運轉時,昂首跨出家門、重整旗鼓去見想念的人。
#刺蝟讀書室
俄羅斯娃娃 第 三 季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追劇吧 ♡《#今際之國的闖關者》:每一種黑暗裡,都會有出口
⠀
在 Netfilx 上線不到三天就爬上了全台觀看排行榜第一名,漫畫改編的《今際之國的闖關者》目前釋出第一季共八集,在特效製作上引起許多討論:一鏡到底的澀谷空城引起末日恐慌、遊戲場的各種火光特效體驗逼真;劇情懸疑血腥,殺戮、鬥智。
⠀
早在漫畫出版時,就有許多讀者深度解析著每款遊戲的破解方法,智商情商一起在觀看中進行修煉。《今際之國的闖關者》是漫畫家麻生羽呂的創作,以廢柴青年作為故事中心,描述一個只會打電玩的現實廢物進入遊戲實境裡,如何重新思考他人與生命的價值。
⠀
——🗯 以下有雷 🗯——
⠀
影集第一集中有一個分鏡鎖定書籍《宇宙的最終形態:神聖幾何學的一切》,昭示了這個故事的核心,這本書以原子探索生命能量,假設當意識進入新的維度會產生什麼結果。《今際之國的闖關者》設定在東京的另一個時空維度,由 23 個遊戲會場所構成,平時川流不息的澀谷街頭,一個瞬間人全消失,只剩下玩家,在一場場遊戲裡換取「此時空的簽證」,否則就會被雷射爆頭死亡。
⠀
在遊戲的國度裡,這些玩家體驗以 54 張撲克牌組成的不同難度的遊戲,分別針對體力、智商、心理等方面拷問人性,除了看生存意志力,也有爾虞我詐的心理戰。漫畫原著中藉由角色說出:「沒有答案,也僅僅只是眾多答案中的一種。」也貼近原著所建構的這個俄羅斯娃娃一般的生存遊戲。
⠀
本劇的英文片名為《Alice in Borderland》,男主角有栖良平象徵「愛麗絲」,女主角宇佐木柚葉象徵「兔子」,在這場冒險中,「兔子」做為引路人,「愛麗絲」則是在進入遊戲/神祕體驗的過程中辯證存在。
⠀
🔍 全文請見:https://bit.ly/37Cp1LF
⠀
相較漫畫原著設定在一事無成的中二高中生,影集版則描繪主角為沒工作啃老的電動宅,與他兩個社畜朋友一起消磨時光。另外也加入現代化的媒介,透過手機便可以人臉辨識啟動遊戲。在影集版的體驗裡,因為少了許多主角與朋友之間日常的描述,故要情感帶入較為困難,但感官上的效果從音效到視覺都突破人們過往對日劇平實的體驗,視覺與劇情張力的娛樂效果佳。
⠀
拍攝影集的導演佐藤伸介分享自己觀看原著後、希望以影集加強呈現的樣貌:「這雖然是夢境一般的場景,但是我更想放大這些非常容易出現在現實人生裡的恐懼與焦慮感。我希望人們看過之後,可以重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你不可能一直活著。」
俄羅斯娃娃 第 三 季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葉郎每日讀報
#深夜食堂版
1.Variety和Bitmovin合辦的線上研討會討論疫情如何影響串流產業,一些值得關注的事如下:總體串流觀看數字暴增,連尼爾森的副總都說該公司曾監測過所有產業所有統計數據都沒有類似的先例。因為運動內容停擺,觀眾轉向收看其他領域內容,比如新聞、娛樂、和遊戲都時數都增加。對OTT平台來說仍須注意前方的三個不確定因素——經濟的不確定因素、平台競爭可能越演越烈以及內容供應鏈是否能恢復。網路頻寬的擁擠也是前所未見的情況,串流平台正在絞盡腦汁尋找更有效率的壓縮方式來面對未來越來越擁擠的頻寬。最後是《Tiger King 虎王》節目在疫情惡化期間快速爆紅,有趣的是尼爾森監測到該節目的粉絲同時也都看CNN新聞,兩個產品分別滿足了逃避現實和關注現實的兩種居家防疫期間的需求。
(報導原文:https://bit.ly/2VtNFZ0)
2.電影院體驗的最後一個聖杯騎士Christopher Nolan仍然鐵了心要在7月17日在電影院上映他那部造價高達2億美元的新片《Tenet 天能》,前提當然是那一天電影院有開門營業的話。
(報導原文:https://bit.ly/34ZfWcV)
3.美國喬治亞州宣佈4月27日許可電影院開門營業,但NATO美國電影院經營者聯盟表示因為其他各州的電影院都還關門中,發行商也沒有新片發行計畫,因此即便州政府取消禁令也不一定會讓電影院隨即開門迎客。
(報導原文:https://bit.ly/2Ky9Arr)
4.喬治亞州搶先開放的第一階段範圍還不包含片廠,但預計很快就會輪到這個喬治亞州經濟命脈得到開門營業許可。不過好萊塢製片的態度都還很保守,並沒有意願讓自己的演員和工作人員配合州政府的冒進作法用生命當賭注拍片。
(報導原文:https://bit.ly/34WQhS6)
5.萬達電影傳出第一季虧損5.5~6.5億人民幣,並準備裁員20~30%。但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表示裁員消息不屬實。
(報導原文:https://bit.ly/3axefor、https://bit.ly/2XYuubq)
6.新串流平台Quibi服務上線才兩週,從Netflix跳槽過來的品牌行銷主管Megan Imbres就閃電離職。
(報導原文:https://on.wsj.com/2yz48SC)
7.或許應該改名為Star Wars +的Disney +將延攬Netflix《Russian Doll 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的創作者製作另外一個新星戰影集。
(報導原文:https://bit.ly/3eLZx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