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如何提供超級個人化服務?百人數據團隊靠AI打造中信腦
為了顧及全產品、全客群、全通路、全覆蓋,中國信託採取的對策是走入AI與大數據,更為發展AI應用訂下3大KPI,來掌握研發資源的最適化;今年,中信更成立數據治理委員會,希望將數據治理走向更全行化的關鍵議題
文/李靜宜 | 2021-06-10發表
「透過科技力,來創造競爭力。」中國信託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王俊權,用一句話點出中國信託大力發展AI與大數據的戰略核心。
3年多前,中國信託定調以AI與大數據作為主要發展方向,並成立了數據研發中心,要用AI來加值業務場景的服務與產品。設立初期僅有一人,到現在已擴大為百人團隊,更在2020年初正式提升為數據暨科技研發處。王俊權正是該團隊的一號員工,更是中國信託內部大力推動AI與大數據的關鍵人物。
中國信託的經營策略是,顧及全產品、全客群、全通路、全覆蓋。而為了守住既有的優勢,中信採取的對策是走入AI與大數據,來作為轉型的利器。不只要轉型,王俊權表示,中信更希望透過AI與大數據,孵化出不同於以往的經營模式。
「CTBC+AI」是中國信託發展AI的大方向,在各業務線上,都能將既有的經營方法加上AI,來提升效率與效能,更要以這樣的科技力創造競爭力。更以優化、平臺、全面、轉型、顛覆這5大階段任務,往下推動AI。
王俊權解釋,中信的策略是,從最小且最有把握的項目開始,所以,透過AI來優化既有的經營方式,是中信切入AI的第一項任務。運用AI優化的專案成功後,下一步,中信就能將AI技術進一步平臺化;有了平臺之後,就能將AI技術全面導入到銀行。
走過了優化階段、平臺階段到全面發展階段,AI已經落地到中信的金融場景,也陸續有了一些階段性成果。王俊權表示,中信現在聚焦「轉型」與「顛覆」,希望透過AI幫助組織轉型,最終期待是要用AI提出顛覆的想法,創造新的經營模式,他透露,目前已有幾個專案正在進行中。
依循著CTBC+AI這項大主軸,中國信託打造了「中信腦」,定調3條研發路線: 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NLP)、機器思考,也成立了3大實驗室,聚焦研發6大AI應用核心,包括了精準行銷、市場預測引擎、文字與文件辨識應用、人臉與物件辨識應用、機器閱讀到機器對話。從應用場景來看,則鎖定營銷經營、流程優化、風險控管這3項。累計至今,中信在業務單位落地的AI專案超過了20個。
第一類應用場景的AI,中信稱為「營銷經營+AI」,囊括個人化推薦、需求預測,目的是協助增加收益,並提升客戶滿意度、客戶資產、新申購產品數等。王俊權提到,像是推薦引擎專案,中信金控整體客戶數有1,100多萬戶,產品與通路又多,需要透過AI推薦引擎來實現精準行銷,預測顧客未來的金融需求,才能進一步推薦。中信也將這類預測技術,應用到金融商品的預測,比如房價預測、股市預測、匯率預測等。
「流程優化+AI」則是中信第二大類應用場景,包含法金作業流程、客戶申請流程、線上作業流程,希望用來協助內部提升作業效率,來減少作業成本,最終目的也同樣要能夠提升客戶滿意度。 目前,中信內部有多項端對端的流程數位化專案,像是個金、法金、AML(反洗錢)、HR等業務,都有導入AI來優化既有流程。
最後一類場景的應用是「風險控管+AI」,則應用在AML作業、偽冒偵測、稽核,來改善內部作業效率,減少風險的損失。比如,王俊權提到,前年底,中信銀行上線了一套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分析負面新聞的平臺,這個AI反洗錢專案的成果,後來更從臺灣擴大應用到7個國家的海外分行。
王俊權表示,3大實驗室所負責的6大AI核心,就是沿著這3大類應用分頭進行,其中,因為銀行面對數位化的壓力較大,所以,又以銀行為應用主力,再逐漸將AI技術擴大到金控旗下子公司,如投信、台灣人壽、中國信託資融等。
自行培養AI研發能力,更訂定3大AI管理KPI
AI發展策略上,中國信託除了自主研發,也會與廠商協作。不過,這兩種策略該如何拿捏,中信內部也走過一段辯論的路。王俊權表示,最後的判斷依據是,「金融業需要的核心能力,中信會投入有限的研發資源。若不是中信認為的核心能力,則盡可能用市場上的解決方案,來加快回應市場的時間。」
舉例來說,銀行業使用分析模型並非新鮮事,AI技術與傳統統計回歸最大的不同是,能夠處理大量非結構數據,像是人臉、電文等資料,可是,這些數據機敏性較高,如果銀行不能自行掌握技術,而需委外,王俊權認為,第一個問題就是,銀行創新的保密性較弱,再者,廠商進入銀行接觸到如此多的機密性資料,有時也有法遵問題。
尤其,金融業對個資的管制嚴格,非結構化資料很難離開金融業,但是,在臺灣,許多AI技術原廠來自海外,對於銀行來說,整體應用或導入的彈性都相對較低,這些都是中國信託選擇培養自家AI研發能量的關鍵因素。
中信在AI應用發展策略,更訂出3大關鍵績效指摽(KPI),作為研發資源最適化的參考。王俊權表示:「對資源有限,需求無限的單位而言,研發的管理是一大關鍵。」首先,中信不會輕易增加AI生產線,因每開一條生產線就會涉及維運與資源分散的議題。所以,「AI生產線的管理」是第一項KPI。
「AI研發資源調度的管理」是第二項KPI。王俊權提到,資源有限狀況下,應該分配多少資源,投入短期的落地變現,還是長期的亮點顛覆,「是一種決策的藝術。」過去,中信希望AI可以迅速擴大到各單位,所以,王俊權採取80/20法則,將80%的資源用在短期落地變現,讓大家有感,保留20%在真正創新的研發。不過,他表示,這個比例每年或每季會進行調整,要讓研發資源投入到需要的地方。
第三項KPI則是「核心複用的比率」,也就是同一項核心技術盡可能重複利用的比率。王俊權要求研發團隊,每條AI生產線至少要有3個落地應用。目前,中國信託共有6條AI生產線,以及20幾個AI落地應用的專案,他提到:「平均每條AI生產線,有3~4個核心複用。」未來,更希望將每個AI核心,擴大到金控內各個應用,所以,要盡可能提升核心的複用,他對團隊的期待是,能提高到兩位數的複用率。
他進一步舉例,3年前,中信導入工研院智能文審技術,來辨識客戶申辦信用卡、貸款所需檢附的財力證明,像是存摺、扣繳憑單等金融常用的固定格式文件。去年,中信將文字辨識應用,複用到分行的場景,上線AI票券辨識服務,在審票機中加入AI、OCR技術來辨識支票,來減少櫃員人工審票與顧客等待的時間,及提升作業人員登打的產能。
目前,中信已做到一張支票上的7個要件,包括到期日、抬頭人、金額、禁止背書轉、發票章讓章或手寫、背書、帳號,都能夠用AI辨識。王俊權提到,中信將自行研發的印刷體的文字辨識核心、手寫英數的AI辨識核心、文印鑑辨識技術,通通導入支票辨識上,「這就是一種AI核心的複用」。此外,為了持續優化辨識正確率,中信更導入AI反饋機制,內部自己發展出標記功能,來改善標記效率,長期目標是達到9成的辨識正確率。今年,中信預計將該AI應用擴大到22家分行。
中信還有另一項AI核心應用是人臉與物件辨識應用,王俊權坦言:「人臉辨識技術,對於組織的轉型與顛覆是亮點有餘,可是力道不足。」不過,若能結合防偽能力及數位流程,可能會創造出藍海的新應用。中信正在思考,如何運用人臉辨識、活體辨識、微表情辨識、情緒辨識等AI核心,交錯組合來打造遠端核身相關應用。
金融業需緊跟科技的腳步,轉變為自身的競爭力,才能在指數型成長的趨勢下,站上領先地位。AI與大數據,正是下一波競爭力的最大利器。─── 中國信託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 王俊權
推動超級個人化服務,中信靠大數據建立5大行銷策略
「中信銀行每個月有1.5億筆的金融數據,1.9億筆的非金融數據。更可觀的是,疫情期間,顧客更加喜歡使用數位服務,每月高達2億筆的顧客數位數據。」王俊權首度揭露了中信內部統計的海量數據。不只如此,中信銀行1年與顧客會有20億次的行銷溝通,顧客造訪行動銀行、網路銀行或到行銷網頁觀望的次數,更是高達16億次。
「中國信託的數據含金量很高,因此,全都要採集起來,作為銀行KYC的關鍵第一步。」他提到,光在2017年到2018年這段期間,中信內部就採集了大量數據,來建立360度客戶全景標籤。即便,當時各個單位已有自己的全景標籤,中信仍認為要有一個可以全行共用的主數據庫。
有數據來了解顧客,銀行就能出手,中信的策略是以數據掌握顧客人生不同階段需求,提供超級個人化服務。王俊權表示,中信策略是運用AI與大數據,透過個人化溝通方式,來提升顧客的成交機會。中信更先將這種作法,落地到銀行的「艱困區」,若在艱困區測試後有成效,再轉移到「黃金區」主戰場。「一方面不會影響到既有的業務動能,另一方面團隊也會比較有信心。」
在推動超級個人化服務,中信採取了5大行銷策略,並各自搭配合適的AI技術。第一項策略是使用最適合的通路對不同顧客溝通;第二項是尋找顧客有興趣的話題來互動,王俊權透露,今年底將從人工轉為全自動化,用AI生成銀行與顧客行銷的文案。
選擇對的時間,則是第三項策略,比如,當外幣跌到一定數值時,跟該名顧客歷史申購外幣的成本有競爭性,就能在此時發送推薦資訊給顧客。
第四項策略則是打造貼合顧客需求的產品,他提到,中信已有不同產品的預測模型,能預測未來3個月或1周後,該名顧客可能需要的產品。可供業務單位、EDM數位行銷,來聚焦其中高成交率的顧客。最後一項策略是對的活動,即便是賣同一項產品,不同活動的優惠或行銷設計都要不一樣。
王俊權認為,不僅不要過度叨擾顧客,更希望提供一次就能擊中顧客的服務。甚至,目標是做到自動化行銷,他透露,目前正在建置平臺的階段,除了要能自動採集數據,更要自動反應顧客下一步的預測,讓銀行出手可以更快,或盡可能減少PM或行銷出手時會遇上的人工斷點,甚至,讓每次出手後的反饋可以更為即時,來推動多波段行銷。
成立數據治理委員會,優先梳理2類數據
「數據治理是比下水道還要更下水道的底層工程。」特別對於大型金融機構來說,海量的數據勢必要有與過往不同的梳理方式,王俊權如此說著。
因此,今年中信銀行成立了數據治理委員會,由總經理親自主持,各個業務單位主管都參與,「希望將數據治理走向更全行化的關鍵議題。」他坦言,今年是試行階段,但中信已經注意到這個趨勢,而且必須往這方向走。
中信在數據治理特別強調「以用為治」,去年,更研究了全世界數據治理做得較好的企業,比如,數據治理發展超過20年的華為。王俊權坦言:「對中信而言,數據治理既然是一場長期抗戰,就必須明確為何而戰。」
由於資源有限,中信在數據治理的戰略,優先從兩類業務來推動,第一類是不能犯的錯,這類資料的處理一旦犯錯,銀行容忍度很低,如監理報送這類數據就需要優先梳理。另外一類是業務效益較大者,王俊權表示,若沒有好的數據治理標準,業務效益很難有長期的呈現。這是中信今年訂下數據治理的方向,也希望從小開始,慢慢擴大到全行。
經理人小檔案
王俊權
中國信託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
學歷: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商學碩士
經歷:早年在美國矽谷的科技公司做美股分析,回臺後陸續待過4家銀行,主要負責風險管理;2005年加入中國信託銀行擔任全球個金風險管理處處長,2018年兼任數據研發中心最高主管;現為中信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兼任中信金控數據主管
附圖:中國信託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 王俊權 (攝影/洪政偉)
資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people/144842?fbclid=IwAR0XaBPczoiqTWTEQH8qHfNDbmyyTpA43Akd2gYWhsBbh0oIbWsBNWdF4Fk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71的網紅林嘉宏W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後便利時代到來,便利商店將結合家務、工作媒合甚至還有托嬰服務,超商服務邁向多元;同時,24小時營業模式正走入歷史,究竟無人商店是不是解藥;智能販賣機的發展會不會開啟新的戰局? 身為便利商店密度超高的台灣,如何因應人口結構與消費習慣的轉變,是一大挑戰。對比日本、韓國融合地方特色與文創商品,也考驗著台...
「便當成本結構」的推薦目錄:
- 關於便當成本結構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便當成本結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便當成本結構 在 一級嘴砲技術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便當成本結構 在 林嘉宏Wi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便當成本結構 在 Re: [問卦] 驚!館長便當成本獲利被算出來了?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便當成本結構 在 請問一個便當成本是多少??? 各位先進知道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便當成本結構 在 連鎖餐飲老闆分析館長燒肉便當成本約120元- YouTuber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便當成本結構 在 連鎖餐飲老闆分析館長燒肉便當成本約120元- YouTuber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便當成本結構 在 美安大會便當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便當成本結構 在 健康餐盒市場分析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EDU.TW 的評價
便當成本結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近期台灣的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的議題,在網路上掀起論戰…
有些人講出許多可笑的言論,只看房價和生育率的走勢,就說少子化和高房價沒太大關係,都推給疫情、移民、社會進步、女性意識覺醒、有錢人只要享樂不想負擔,甚至有人拿屏東的房價與生育率來舉例,就想證明高房價與低生育率無關。
說穿了,他們會講出這種言論,就是要模糊焦點,不知羞恥的護航和帶風向,把高房價合理化。
【社會進步、女性意識覺醒加速台灣少子化? 移民是生育率救星?】
不過,我也同意這些人的部份觀點,隨著社會進步和女性意識覺醒,全球出現少子化趨勢,這是不可逆的自然現象,但你們不會看到,哪個先進國家生育率是全球倒數第一的。
這時一定有人跳出來說,先進國家有移民增加生育率啊!
老實說,雖然移民確實會提高生育率,但移民同時也增加了分母,且人數不可能大於原國家人口,所以無法大幅提高生育率,移民提供的生育率只會佔一小部份,即使去掉先進國家的移民生育率,這些國家的生育率還是贏台灣一大截。
因此,不論是社會進步、女性意識覺醒,還是缺乏移民,都無法解釋為何台灣會加速少子化,變成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講出生育率倒數第一是因為缺乏移民,只會顯現自己的無知。
【為何台灣房價低的區域生育率也低?有錢人不生會影響生育率?】
「我身邊住豪宅、有錢有資源的朋友因為不想有負擔,所以不想生啊!」
「屏東房價低生育率低,所以房價低會讓生育率也降低。」
以上兩句反駁高房價是少子化主因的發言,大概是我近期聽到最好笑的無腦笑話,值得登上幹話王寶座。
台灣是M型化社會,有錢人在社會人口組成中只佔很小一部分,這一點點人不生小孩,居然就會讓台灣生育率墊底?
這些人以為講出10%人的心聲,就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卻忘了生育率絕大多數來自,沒豪宅且想生卻不夠有錢的其餘90%人。
此外,屏東會出現房價低生育率也低的情況,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年輕人口流失,和房價低沒有半點關係。
屏東縣民政處副處長楊新發表示:「屏東之所以成為少子化最嚴重的縣市,不外乎就是說,人口的外移,大部分都是以年輕人為主。」
這道理很簡單,就算送老人們每人一間房子,也不可能讓老人們的生育能力強過年輕人,進而提高該區域的生育率。
畢竟,如果我沒記錯,房子應該不是仙丹,也不能讓人返老還童吧?
因此,他們會講這種幹話,很明顯就是不帶腦卻想帶風向,就跟「吃一個便當不飽,那就吃兩個」、「勞工是心裡最軟的那塊」一樣,站著說話不腰疼。
【台灣的低薪和加速少子化,是因為高房價影響經濟結構?】
說真的,台灣加速少子化和高房價必然有關係,但這不是單純觀察少子化和房價的走勢就能看出,而是要考慮到高房價帶來的經濟影響,這也是那些講幹話的人最想忽略的部分。
我之前在「台灣的變態經濟結構」文章中說過,因華人長期受到有土斯有財的思想,加上台灣低利和低稅讓房產持有成本很低,在投資與需求都增加的影響下,台灣自然會出現高房價。
接著,因為房價高的關係,房租房貸也會增加,一般人民的薪水付完房租房貸後,基本上都剩不多,必定不敢消費。
那當人民消費意願降低,且企業因房租上升讓成本提高,就意味著企業獲利減少,無法刺激經濟,自然無法給員工加薪。
看到這也許有人會說,台灣薪資有上升阿?怎麼會買不起房?
老實說,台灣薪資確實有上升,但沒有跟上物價漲幅,才會長年讓人覺得薪資倒退。
過去二十年來,台灣房價上漲了三倍,但台灣實質經常性薪資,去年才終於揮別倒退窘境,年增1.7%,這巨大的對比,對勞工來說真的很絕望。(別忘了台灣實質經常性薪資是平均數)
然而,多數台灣人因為買房的靈魂鎖,就更會降低慾望,減少消費,只為了增加儲蓄率,而有錢的老闆或人民們,都不會選擇創業或加薪,只會選擇投入沒有實質經濟生產力的房地產。
所以說,當資源過度集中於某個產業,就必定會讓其他產業競爭力下滑,就像一桶水不可能裝滿兩個空桶,一桶水多,另一桶水就會少。
股市也是同理,當資金集中在台積電、鴻海等權值股讓他們股價大漲,中小型股就會走弱。
因此,在這種資源過度集中於房地產,造成其他產業競爭力下滑,使得台灣人普遍低薪的惡性循環下,收入較低的年輕一輩,經濟壓力一定與日俱增,自己都快養不活了,哪來的心力養另一半或孩子?
尤其,再加上令人絕望的高房價和房租,就算你買房貸款或租房且結婚了,其中一方可能因為薪水不足以養家還貸,另一方也只得拼命工作,甚至兩人都要天天加班,失去生活的選擇權。
以上這些經濟壓力,必定會讓人民因壓力過大而不想生小孩,這點從yes123求職網近期的調查就可以發現,目前年滿20歲以上的成年勞工當中有六成沒小孩,至於不生導火線前兩名是,怕賺的錢不夠養小孩(72%),覺得買不起房子,沒法給小孩一個家(53%)。
接著,對於「沒有」結婚計畫的人來說,比起找不到理想對象(54%),更多人不想結婚的原因,就是自認收入只能養活自己(59%),這些數據都非常真實的反應出了,台灣人因為低收入和高房價,而不婚不生的慘況。
總之,在資源過於集中在房地產,和缺乏創業、加薪、消費動能的影響下,台灣社會的經濟動能近乎停滯,這就是長年來,台灣物價房價拼命漲,但薪水卻不漲,以及讓年輕一輩經濟壓力大增,加速少子化的原因。
【遮風避雨是基本人權,房屋不該被當成投資商品】
我說了這麼多,並不是期望政府能打房,直接讓房價腰斬,畢竟國會中都是一堆既得利益者,不可能會做出傷害自己利益的事情。
我想表達的是,房屋絕對不是投資商品,因為有一個房能遮風避雨,就像喝水吃飯一樣,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
但對有錢人來說,房產卻是很好的賺錢工具,因為他們知道窮人需要一個家,需要安全感,所以窮人會奉上半生,甚至一輩子,來換這個安身之所。
不過,我也不反對房價上漲,因為我理解多數人都不希望轉手賣房時價格下跌,但前提是人民的薪資要提升,房價上升不能過快,房價所得比下降才合理,而不是政府和網軍自欺欺人,放任台灣低薪少子化的情況加劇,只想洗腦人民「台灣是個適合房地產投資的寶島」。
希望大家能認清事實,只要多一個人把房子當成投資工具,就會讓其他人的居住人權被稀釋,以及認清國會和網路上這些既得利益者的陰謀,不要把自己生活的選擇權交給他們,傻傻的當建商、銀行的奴隸。
若你想在這變態的環境下好好生存,我在這邊給大家幾個建議:
1. 有合理的收入再買房,活的才有尊嚴。
2. 買房自住即可,不要炒房,造成惡的循環。
3. 盡快接受國家擺爛的事實,加倍提升自己的能力,否則之後只會活得更卑微。
4. 偶爾抱怨政府的不作為就好,不要一直抱怨,搞得自己烏煙瘴氣,人生無法向前邁進。
我說過,在這世上,最有價值的投資,必定是投資自己。
過去幾十年來,擴大貧富差距的主因是房地產,但因少子化加劇,台灣人口已進入負成長,未來剛性需求必定會降低,而股市就將成為下一個拉大貧富差距的主因。
因此,就算再苦,你也必須搞懂總體經濟,投資自己,學習累積錢母,和把資金放到對的地方,幫自己的未來鋪路,才不會變成M型化的最左端,愧對未來的自己。
切記,就算你不買房,也該擁有買房的實力,沒有人應該變成奴隸,但無法自律和沒有能力不求上進的人,往往只能淪為他人的奴隸。
#房價 #生育率 #少子化 #低薪
便當成本結構 在 一級嘴砲技術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天那篇用AI賣便當,被一位朋友批評這是充滿銅臭味的低級趣味,AI要用的有品味,就是要用在研究方面。以下的文章是因為我吃了人家一桶胖老爹,吃人嘴軟,只好幫他弄出來:
《深層学習を用いてクロマグロの卵のふ化予測に成功》
橫濱市立大學發表了研究成果,寺山慧准教授的團隊成功利用AI來預估黑鮪魚受精卵的孵化率,這項技術將能讓黑鮪魚的「完全養殖化」向前邁進一步。
近畿大學雖然握有黑鮪魚的完全養殖技術,但是,黑鮪魚的從受精卵到能夠上市的成魚,目前的育成率僅有0.1%,意思是每1000顆受精卵才會有一條80公斤能夠上市的黑鮪魚,說白了,育成率太低,也導致生產成本過高。
橫濱市立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顯微鏡紀錄300顆受精卵,並用AI的深度學習去解析觀測的影像,從卵的輪廓、卵黃的卵磷脂細胞質的結構等,預測孵化的準確度目前已達到86%。
孵化後的仔魚存活率也能透過這套AI來預測,光憑前述的觀測影像,便能判斷仔魚「孵化後五天以上沒有餵食」是否還能生存,正確率目前有80%。
這項技術的宗旨在於降低仔魚的飼育成本。黑鮪魚的受精卵孵化要2天,變成仔魚後還要在水槽裡育養40天,這段期間的水溫、光照、餌食投放量都有一定的控制,倘若更精準預測孵化和仔魚的健康狀況,就能更早一步做調控,增進整體的育成率。
不過,橫濱市立大學也發現許多因素會影響黑鮪魚的產卵品質,例如母的黑鮪魚在準備產卵前,水池內再放入新的母黑鮪魚的話,產下的卵品質就會下降,研究團隊目前也還在找尋根本原因。
但我想這就跟AV女優一樣,王不會見王,田中寧寧不會跟三上悠亞在同支片裡出現,很多事情就是如此奧妙,是吧?
#橫濱 #鮪魚 #DeepLearning
追加資料:
-近畿大學的人工養殖鮪魚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214280
-用人工智能賣便當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13087
便當成本結構 在 林嘉宏Wi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後便利時代到來,便利商店將結合家務、工作媒合甚至還有托嬰服務,超商服務邁向多元;同時,24小時營業模式正走入歷史,究竟無人商店是不是解藥;智能販賣機的發展會不會開啟新的戰局?
身為便利商店密度超高的台灣,如何因應人口結構與消費習慣的轉變,是一大挑戰。對比日本、韓國融合地方特色與文創商品,也考驗著台灣業者找到新的策略。
當大家已經把「便利」當作必要需求時、當「無現金支付」是時代趨勢、當一個國家全體「重視效率」時,就不要再把政治抹黑那套不間斷地影響社會。
未來已來,智慧家園、智慧校園、智慧樞紐,本該理所當然!
【Win’s Talk】與【顧名思易】攜手合作的【院長說】,目的是做到「將商業知識普及化」。
更重要的是...
我們都有相同的使命「希望協助台灣創業家、企業家更加茁壯」!
未來將會在每月10號、20號、30號推出影片,第一季共24集,敬請期待!
如果你對商業知識有興趣,
請記得訂閱Win’s Talk 頻道 ▶https://bit.ly/2lHIbu8
顧名思易 頻道 ▶https://bit.ly/2ksdRUg
CHUANG STUDIO 頻道 ▶https://bit.ly/2kcQNso
(YouTube觀看記得開啟CC字幕唷!)
便當成本結構 在 請問一個便當成本是多少??? 各位先進知道嗎????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請問一個便當成本是多少??? 各位先進知道嗎???? 看了網路消息說台鐵的便當硬著頭皮賣...形容的好像是賠本生意...真的有那麼艱苦嗎@@. ... <看更多>
便當成本結構 在 連鎖餐飲老闆分析館長燒肉便當成本約120元- YouTuber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果連毛利率這麼高都還能沒賺,那根本是自己的人事成本的問題, 館長好像有看到該則分析影片,但他看到分析成本那邊就看不下去, 氣到拍桌,人家重點是在 ... ... <看更多>
便當成本結構 在 Re: [問卦] 驚!館長便當成本獲利被算出來了? - 看板Gossip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