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力推三大計畫 啟動東方矽文明元年 - 建置前瞻數位展演平台、推動陽明交大產學共創、宏碁sMeet新視訊服務
大年初六新春團拜,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宣示今年力推三大計畫,包括科文双融在台北101建置前瞻數位展演平台、陽明交大合校後積極推動產學共創、宏碁sMeet新視訊服務即將上路,正式啟動東方矽文明元年,開創台灣新未來。
由於疫情的緣故,今年新春團拜施振榮仍透過視訊連線與宏碁、明基/佳世達、友達、緯創及科文双融、灣聲樂團進行視訊拜年,同時透過視訊對外宣布他今年將力推三大計畫,這也是他的新年新希望。
施振榮指出,首先是由科文双融投資的藝文創作新空間—台北101場域,將以5G、8K新科技,打造台灣最前瞻的數位展演新場域,預計今年7月就將有首檔展演登場,將是讓大眾體驗沉浸式展演的新展場。
其次,陽明交大已完成合校,施振榮身為陽明交大合校後援會會長,他希望在合校後,校方應與所有的利害相關者達成共識,並進一步建立推動產學共創的新機制,以有助台灣未來產業轉型升級,藉由產學共創與跨域整合,讓陽明交大在智慧醫療領域有所貢獻,具體實現東方矽文明。
最後,施振榮端出宏碁即將推出的sMeet新視訊服務,他指出,這項服務除了可利用宏碁提供的公共雲視訊服務外,如果企業相當重視資安,也可選擇進一步將視訊平台就放在自己企業內部,架構在宏碁2013年倡議的自建雲(BYOC),由企業內部自行掌握視訊資料,sMeet的〝s〞強調的就是security(安全)。
施振榮表示,目前該視訊服務除了他自己近期的視訊會議已試用多個月之外,也已在許多企業展開試用,將不盡理想的地方進一步優化,希望正式推出後可以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預計近期就可以正式對外提供服務。
施振榮並呼籲,要打造台灣成為「東方矽文明」(Si-vilization)的發祥地,未來台灣可以在數位防疫、健康聯網、智慧醫療等領域為全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此外,在藝文方面,未來藉由在台北101打造的藝術展演的新空間,相信在疫情過後,可以帶給國外觀光客最高藝術水準的沉浸式新體驗,讓台灣在東方矽文明做出進一步的貢獻。
佳世 達 基金會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生技趨勢翻轉中】
電子業慢慢看懂生技產業 異業結盟投資意願增溫 !
聯電集團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曾表示,當科技業大老和電子集團正式宣布投資生技業,就是生技產業要開始大鳴大放的時候了,因為這宣告電子業已慢慢看懂生技產業,願意投入資源。
已逐步展現能量的生技產業,隨著股價和新藥臨床進度都成為市場關注的題材,近年華碩施崇棠家族、溫世仁基金會、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旗下的投資公司等,亦都陸續著墨新藥公司,以小投資試水溫。
另外,在精華光學、F-金可的獲利都可以從一個股本起跳時,也吸引大立光、華碩、台灣光罩、仲琦跨足隱形眼鏡產業。
而相較於電子業的保3、保4毛利,生技產業的高毛利和市場給予的高本益比,也是推波佳世達、明達醫學和施振榮旗下的智融投資商之器以影像醫學布局;原本以顯示器為主的鈺緯也專攻醫療用顯示器。
不過,最受矚目的還是台達電入股環瑞醫,這個結盟,不僅讓雙方原本是營運合作的戰略聯盟到股權的結合,雙方合作前進海外市場,突顯生技Bio(生物醫學)+ICT(資通訊)的趨勢,聯手打造機台灣下一顆金鑽。
健亞總經理陳正近年來一直力倡,國內生技業者應該要以打群架方式,結合資源前進海外市場;現在台達電挾著龐大的全球生產供應鏈資源挹注環瑞醫時,突顯了生醫業的打群架將加入科技業的新勢力,而科技業也將因生技業的創新和站上一個對的產業鏈上,有了契機。不管從那方面來看,台達電和環瑞醫的結盟,是多贏也是產業合作的先行指標。
資料:工商時報Bio生技網
佳世 達 基金會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施振榮:未來產業必然走向以人為本的體驗經濟
撰文者:郭芝榕 發表日期:2015/04/13
跨界的時代,人才也必須有跨界思維。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國藝會董事長施振榮常常在媒體上談論人才議題,「台灣不缺人才,只缺舞台。」13日施振榮提出產業文創化的概念,指台灣產業的未來必然走向體驗經濟,強調產業一定要用藝文來提高附加價值,企業也必須整合理性及感性。於是國藝會號召企業老闆改變慣性與行為,把福利金拿來讓員工參與藝文活動。
施振榮認為,「經營企業壓力都很大,花錢要有智慧!」國藝會號召企業將每年亂花及花不完的福利金拿出來,以藝術活動取代吃吃喝喝,讓員工有「藝文體驗」進而慢慢對企業產生轉型與其他的價值,讓不管是科技業或是傳統產業的人,都能有藝術思維。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陳錦誠指出,藝文和創意是台灣優於中國的指標,藝文體驗是最核心的部分,它必須在生活中長期培養。
施振榮說,「至少我有改變世界的熱忱和企圖心,10年、20年,要改變整個客觀環境。不改變,未來就沒有太多希望!」他舉賈伯斯具有美感、簡化的藝文思維為例,工業設計發展40年,剛開始談的是理性的人體工學,最近擴大到體驗經濟,以人為本的體驗,也思索用什麼新的創意能讓體驗更好?
施振榮說,藝術表演本身就是想觸動你的心,現在很多人還是人體工學、科技導向的思維,只有感性沒有科技也不行。從企業福委會、人資或研發部人員找出1-2名當「創薪大使」,參加藝術工作坊。媒合企業家和藝術家,透過遊戲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員工開心、開腦,就會有創意,也會改變團隊的默契。
除了在福利金的預算裡排進藝文活動表演之外,企業裡的大藝廊也可以引進藝術家或讓員工參展。初期已招募20-30個企業成為會員,包括HTC、明碁、緯創、佳世達都是會員。目前鎖定願意以藝文加入公司變革的中小企業,條件是願意投入人力資源、願意被當成分享案例,國藝會將投入資源協助。
同時,也讓企業與藝術家形成共好的循環,過去國藝會三年時間培育11、12個藝術社會企業,也透過這個機會讓藝文團體自立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