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容易又奧斯卡:但2020年確實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奧斯卡收視在疫情下創新低,但今次頒獎禮也非乏善足陳。
感謝 明報 世紀 今年繼續刊出文章。這次文章還與享譽兩岸三地的文友何阿嵐一同寫成,沒有他的觀點與分析,文章不會寫成。
文章論點礙於長度所限未能進一步論說,希望之後再多寫:未來數年奧斯卡相信也會延續。
去買一份實體或者上網看看吧!網上版連結:
https://bit.ly/3aUHGDF
#映畫札記
#奧斯卡2021 #oscar2021
#何阿嵐
#美國 #種族 #性別
何阿嵐 在 映畫・札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弟協力參與友人何阿嵐《佔領立法會》《理大圍城》導演訪問,今日在立場新聞刊出。
然而與其說是一篇「訪問」,倒不如說是對 2019 年反抗運動的一些思考。跟着友人訪問時,我也見證導演團隊面對的種種,由電影初初公映到《港區國安法》臨城,轉變相當大,但面對的危險越來越明朗,對於幾位紀錄片工作者而言反而是種解脫:至少一切擺在眼前,毋須再自行想像會有甚麼潛在危險。
如同死亡這回事,一個人了解到生命的有限,反而可以更加定位到自己,在廣袤的宇宙時間長河之中,應該如何定位自己。今時今日不論決定留在香港繼續實踐、還是不能不離開的人們,在我城、在異鄉,都繼續用一己肉身與有限生命,延續香港人一同書寫的這段史詩。
文章今日刊出,也權當是對《理大圍城》贏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2020 年度最佳電影的一種致意。
//假若要下初步判斷,我更會視兩部紀錄片為香港電影一次「倫理事件」。一方面作為對2019年前後香港電影的一條分界線,兩部紀錄片為往後所有類型的作品都立下準則和提問。什麼樣的準則?例如,往後的香港電影要再書寫年青人故事時,真的可以回到2019年抗爭之前的狀態來理解嗎?當一群年輕人經歷如此一年,我們要如何認知並了解走過來的一代香港人?//
#映畫札記
#訪問協力
#理大圍城 #佔領立法會 #香港紀錄片工作者
#反修例運動
影意志影院 Ying E Chi Cinema 香港獨立電影節 Hong Kong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ulture/如此溫柔-如此暴烈-佔領立法會-和-理大圍城-訪問/
何阿嵐 在 映畫・札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是日,陽光普照,宜睇《星期日生活》。今日我在《星期日生活》從市川崑的《東京奧運會》,談到紀錄片「紀實」的角度問題。
不能不說在巨幕看《東京奧運會》確實享受,能在疫情前在亞洲電影節看到,自覺都很幸運,希望疫情速退,戲院也盡快再開門。文友何阿嵐今日也為文一篇談到戲院關門、戲院與串流對觀影體驗的不同。
今日《星期日生活》還有很多前輩文友的文字:安徒、家明、阿然,何倩彤與高立的作品,還有「陪伴達人」Rubberband專訪,網上實體,都堪細讀。
#映畫札記
#東京奧運會
#市川崑
#奧運會
#紀實
#紀錄片
星期日生活 Sunday Mingpao
何阿嵐 在 阿嵐(@lan808080) 的公開頁面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證明一下我還活著,第一次穿女僕,自己都覺得好香啊XD,如果我COSPLAY會有人看嗎,最近一直有在思考,謝謝大家,有機會我會再出現的:). ... <看更多>
何阿嵐 在 港女KOL行山食柑亂拋果皮落地「塵歸塵土歸土」?香港人行山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上綱上線》 //#D100香港台節目//逢星期一至五;上午10:00-中午12:00 D100香港台視像直播主持︰#阿通、#黃冠斌、#何亨、#... ... <看更多>
何阿嵐 在 映畫手民Cinezen - 【導演專訪】何阿嵐專訪《水底行走的人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香港九十後作家,《字花》編輯,香港電台《開卷樂》主持,貓。香港藝術發展獎2018藝術新秀獎(文學藝術)得主,《聯合文學》二十位最受期待的青壯世代華文小說家之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