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看了《千六》,即係2020年《八佰》加1975年《八百壯士》
~分別看完國共製作的八百壯士,再看完些少史料,就這樣充實地過了週末,都是為政治宣傳製作的愛國電影,個人已經過了看完這類電影感覺激動、熱血沸騰的階段,一口氣看完兩齣,純粹相比較兩者如何處理這個歷史課題。
~ 414名(維基百科資料)國民革命軍,號稱有800人,在1937年10月28到11月1日,死守上海四行倉庫四天,抵抗了日軍前後六次圍攻,幫助了其他軍隊徹退,為日本侵華事件惹起國際關注,同時亦挫了日本宣稱可三天攻陷上海的鋭氣。在11月1日凌晨,謝晉元奉命撤退,成功率領357人(1975年版《八百壯士》數字)進入英國租界,而維基說是377人,國內電影《八佰》沒有報數。看了兩齣戲,再看看實際死傷數字,只能說戲中的國軍點止死傷咁少人,尤其《八佰》最後一幕,令人的感覺差不多是全軍覆沒,明白不斷死人,是為了增強戲劇性和煽情效果,不過的確離事實有點遠。
~論製作一定是利用現今科技,加上超過5億製作費的《八佰》勝出。劇情上《八佰》集中在那四天的困獸鬥戰爭中,有採用了現在流行的由小人物小故事,引導觀眾入戲,軍隊中除了勇敢不畏死的,還有逃兵、怕死的、入錯軍隊行列最後變成兵的…,龍蛇混雜,軍人方面的人物描寫上,比75年版更豐富深刻。不過有個位相當敗筆,就是為了政治正確,不斷剪走中華民國國旗,或者相當細小地出現在鏡頭中,令到女生冒死遊泳送國旗,到之後拚死護旗這段戲,完全失去應有感染力,本來演員應該向著國旗致敬,現在變成眼神望著空氣致敬,完全兩回事。另外還有那匹不死白馬,只覺得造作和矯情。現今電腦技術加上充足製作費,英國租界的繁榮對比四行倉庫的荒蕪,效果做得很好,製作上,這劇無疑是一級。見到不少網頁有長文談《八佰》,不贅了,大家找來看吧!
~ 1975年的《八百壯士》,可能不少朋友未看過,這個版本有林青霞做女主角楊惠敏,柯俊雄飾演謝晉元,徐楓演他妻子凌維誠,初出道的張艾嘉也客串一婸,年輕的秦漢、馮淬帆、楊群、.…也有參演,仿如之後的《建X大業》系列,當時得令的明星也要參加一般。雖然當年沒有電腦動畫幫助,不過得到政府支持,軍艦、戰機、裝甲車、鎗炮…全部用真的軍備,又有另一種味道。故事方面,自然將國民革命軍描述得很正面。開場約四十分鐘,不是講四行倉庫,而是說謝晉元在日本人租界做卧底,執行「鐵拳行動」,攻擊日軍司令部和用自殺船炸日本軍艦「出雲號」,任務部分完成,但仍然抗受不了日軍猛烈攻擊,在撤退的問題上,謝晉元建議死守四行倉庫,於是好像《墨攻》,國軍在倉庫中,非常有時間去預備和建築各種防御設備,這方面和《八佰》差異頗大,而對於士兵,75年版也沒有甚麽描寫,主要見他們不斷開鎗和被炸到彈開等等,沒有小故事,不過,當年也未流行這種小人物、小故事風格,很難一句說下去舊不如新。
~ 75年女主角比較多戲,而2020版較小女性戲份,初出茅廬的林青霞飾演女童子軍,典型充滿愛國熱情的角色,據資料她為了這戲努力學遊泳,因為遊水送國旗去四行倉庫的便是她。謝晉元接過國旗,掛起後所有士兵一同敬禮,到空襲國旗一幕,國旗的特寫鏡頭出現了多次,雖然充滿政治宣傳味道,但合理的,因為這段戲的感情位是由國旗帶動。徐楓演的謝晉元妻,一開始帶著對子女和丈夫一齊做卧底,戰爭劇烈時,謝多次要她帶子女會廣州,她走完還是回到他身邊,可能是史實,也可能因為是女主角,點可以咁快消失。
~ 邊部好看些?現時口味肯定是《八佰》,不過重申已經過了聽《勇敢的中國人》、《長城謠》、《龍的傳人》就會勁感動的時期了,反而今年看過的《幻愛》、就上畫的《親愛的房客》和《怪胎》,個人更為喜歡。
#八佰 #八百壯士 #四行倉庫 #上海 #日軍侵華 #八年抗戰
何勝豐維基百科 在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遇到這種疫情,任何決定都是經濟行為、生活方式、文化背景,醫療、勞動關係的權衡。甚至一個決定,可以在初期是正確,後期是錯誤,反之亦然。在這個人類並沒有完全理解的病毒前,每件事情都是在做中學習,
除此之外,還需考量病患數的各種組成、國外政府互動、交換資源等因素 ; 在這個關口上,台灣國內各黨真的可以思考坐下來,暫時性的信任供給,暫時停止攻訐\作圖,把這些天天圍繞的負面情緒精神省下來,真正團結的面對疫情。
英國戰時內閣,就是大聯合政府,在疾病跟國際變局的面前,都可以暫時放下。
分享關於那個時期,很好閱讀摘自維基百科幾個段落。
“5月10日下午6時,英王..召見邱吉爾,請他組閣並接替張伯倫出任首相;一小時後,邱吉爾會見工黨領袖艾德禮,邀請工黨加入內閣並獲得支持。3天後,邱吉爾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議院會議,發表了著名的演說:
【 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獻給大家……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
艾德禮被任命為掌璽大臣和戰爭內閣成員,後加副首相、自治領事務大臣、樞密院議長等銜,是為英國首位副首相。倫敦郡議會領袖赫伯特·莫里森任供應大臣,倫敦大轟炸後升授內政大臣。運輸和普通工人工會總書記歐內斯特·貝文任勞工和國家服務大臣,負責全國人力資源配置。休·道爾頓任經濟戰大臣,後改貿易委員會主席。前海軍大臣A·V·亞歷山大回任海軍大臣。工黨副領袖亞瑟·格林伍德任不管部大臣。此外工黨還獲分配8個次官級職務,1945年時這個數字上升到了17個。[7]根據歷史學家科爾的觀點,聯合政府的基礎是將戰爭的大後方交由工黨各大臣負責(包括維持重要的社會服務和動員人力)。雖然財政部仍掌握在保守黨手中,但與工黨就稅收負擔的公平分配達成了明確的諒解。
"戰爭期間,邱吉爾長期集中注意力於國外,國內的事務基本上由副首相艾德禮主持,這不僅豐富了艾德禮的經驗,同時也增長了工黨大臣的才幹。在與保守黨聯盟的同時,邱吉爾內閣的工黨閣員能夠將他們的理想付諸實踐,實施廣泛而漸進式的社會和經濟改革,這些改革在提高工薪階層英國人的生活水平和工作條件方面取得很多成果。如歷史學家Maurice Bruce所說,「由於他們對事件形成的影響,這幾乎可以稱之為第三條道路,因為他們所做的工作是迄今為止所有工黨政府里最具建設性的。」
以上全部摘自維基百科的條目。
暫時就好,結束之後,在民主制度下,反對黨跟執政黨本來就有對立面。
現在我們面臨的不只是生化危機,而是更總體的挑戰。如果有個更團結凝聚的中央、地方政府,就能更快復甦,復甦之後在國際舞台,台灣將會有更大的能量,而這更會裨益所有民眾、所有政黨、所有族群。
台灣是貿易導向國家,等疫情恢復,我們還是要跟世界通商,更不用說教育、藝文、觀光等互惠行為。因此現在對對我友善國家的幫助,以後也會有相應的善意。
這是非常大的挑戰,但是若能克服,台灣將會是非常快速復甦的工業國之一,這會是新的轉機。
舊的世界秩序將會改變,而台灣將會在這個新的秩序扮演一個角色。台灣內部的共識也正在凝聚,新住民、各國在台居民、各種族群,正在轉換新的認同。
希望在2020年代的前半段,可以看到一個更不同的台灣。
何勝豐維基百科 在 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一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公佈了,早前看過,頗為精采的賽車電影《福特決戰法拉利》(Ford v Ferrari)入圍了包括「最佳電影」在內的多個獎項提名。至於紀錄片方面,今年沒有體育類作品入圍了。
趁此時刻,不妨舊文重溫——去年紀錄長片得獎電影《赤手登峰》(Free Solo)曾在香港文化中心公映,這是我當時的入場觀後感。
(註:剛才一搜,今天要看此片的話,實在太太太容易了。)
-\-\-\-\-\-\-\-\-\-\-\-\-\-\-\-\-\-\-\-\-\-\-\-\-\-\-\-\-\-\-\-\-\-\-\-\-
【攝影師都看不下去的玩命】
電影播完,與前座的朱燦麟醫師及越野大神曾小強道別之際,忽爾看到三鐵好手鷹鷹原來都在不遠處。
不禁跟朱醫師打趣說:「今天真的星光熠熠!」朱醫師笑著一指:「還有他呢。」
一看,原來是攀山專家鍾建民。
《赤手登峰》(Free Solo)就是這樣的一部紀錄片,吸引了一眾大神周六不闖鳳凰不踏龍脊,反而齊齊走到文化中心。
其實撇除蔡東豪介紹及奧斯卡光環以外,《赤手登峰》本身的題材已夠吸引——裝備只得攀岩鞋與腰際一點防滑粉的一個人,竟可一口氣攀上914米的峭壁。
914米是怎樣的概念?對比一下好了:香港IFC是415米,臺北101也「僅是」508米。
跑馬拉松跑逾百公里的越野賽,有人說「危險」,說穿了就是外行人的固有印象。實際上,大家只會計劃下山之後到哪裡大吃一頓,沒誰會真的擔心自己會在哪次猝死。
但獨攀,卻是一次失誤也容不下。如片中所說,獨攀大概是最迫近完美的一項運動。有勇氣有條件投身於此的人,萬中無人。正因如此,我們才更想看個究竟。
主角Alex Hannold說:「人人都會死,我不過就是在死之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罷了。」說時容易,又有幾多人真的可以對生命這樣看得開,視之為南柯一夢?
就是這樣,我抱著滿腹的疑問走進放映廳,經歷了目瞪口呆的一百分鐘後,我得到了不少的情理之中,但更多的是預期之外。
《赤手登峰》鏡頭絕美,把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拍得氣象萬千,看得人心往神馳,恨不得立即啟程前赴。對於這套《國家地理雜誌》的出品,有這樣的視覺效果,我並不意外。
甚至我可以說,這樣一片壯闊山水,鏡頭迷人只應算是基本要求。反而Alex Hannold這次壯舉,背後要說的事情千頭萬緒,如何把這件事在一百分鐘內向觀眾有條不紊地交代,這才是難處。
例如我們不難想像攀上酋長岩很難,但如何具體地向普通觀眾傳達這種難?導演明智地只集中交代Alex Hannold事前面對路線上的難點,如何苦心操練,如何詳細研究。在正式挑戰的時候,也集中著墨於這些最易「卡關」的重點。觀眾沒必要知道的,乾脆不提。
在側面描寫方面,導演也運用得當。並沒料到,Alex Hannold女友「戲份」相當重,更沒料到兩人相處之間竟然經常「互窒」,笑位頗多。然而兩人愈恩愛,則愈顯得Alex Hannold的冒險使人不忍直視。事實上,就連攝影師在片中也糾結非常,甚至不敢看Alex Hannold攻關時刻。再配合一個又一個獨攀者轟烈戰死懸崖的資料插敘,觀眾看時又豈能不屏息靜氣?
Alex Hannold的冒死英勇,固然不難為他掙到贊助合同。但翻查維基百科,也得悉到他曾被贊助商中止合作,理由是贊助商終究不能認同他的玩命舉動。事實上,獨攀運動本身爭議已經很大,像Alex Hannold這次同意給攝進鏡頭,更惹來同行指指點點,認為他在「搏出位」。對此,《赤手登峰》也有稍稍提及,進一步造就出影片的豐富層次。
沒錯,Alex Hannold是一直在玩命。但我也無法否定他為了成就獨攀上酋長岩的夢想,其實比誰都要認真。他籌備、操練經年,感覺不對,就即時撤退,絕不硬闖。他的演練,是連哪根手指頭插進石縫,哪隻腳在甚麼時候接著抽離,全部都有「劇本」,並記誦如流。
《赤手登峰》給你看到的,就是這種使你起雞皮疙瘩的認真。
常提醒自己,每當自覺已經很認真很拼的時候,不妨想想人家的日子是怎麼過。
跑友,若然另一半對你沉迷運動常有微言,就帶他去看《赤手登峰》。完場後,保管他會慶幸身邊人「只不過是跑步」,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