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舊城區散策】
身為一個台中人,對於台中建築歷史卻是近一年才慢慢認識~感謝許多前輩攝影師的緣分
初秋午后,從東區帝國糖廠到中區台中車站週邊的宮原眼科、中山綠橋、綠川、全安堂、臺中彰化銀行總行,一路步行到中央書局、舊華南銀行及西區台中市役所,透過漫步的方式拍攝紀錄屬於台中人的建築並且重新體認歷史。
河川是城市之母,台中市沿著重要的河川開啟了一連串街區的活動提供市民漫步,從台中車站開始到綠川水岸、柳川水岸到了歲末總是妝點了繽紛色彩,讓舊城區重現繁華熱鬧的景色。
台中車站
站上三代車站新穎寬廣的平台,望向二代車站,仔細觀察仍然可見一代車站屋頂的身影,所以台中車站其實三代都目前都依然保存著,你看見一、二、三代車站的身影了嗎?
帝國糖廠
前身是「日本帝國製糖株式會社之臺中工場」,位於現今臺中市東區。然而目前大家所見的建物,則是建於昭和10年西元1935年,隨著時代變遷,在戰後作為臺灣糖業公司臺中辦公處。
宮原眼科
興建於1927年宮原武熊日本眼科博士建,在日治是臺中州規模最大的診所,直到戰後博士返回日本,光復後也曾經為台灣日報營業處所,之後經歷921大地震、颱風等天災受損,所幸2010年由知名日出乳酪蛋糕接手改建經營至今,目前為止是許多旅人到台中旅行必定規劃的景點之一。
中山綠橋(舊稱:新盛橋)
建造於1908年(明治41年)
當年日本政府為慶祝臺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當時地點位於臺中公園舉辦慶祝典禮而修築橋梁,在歷史上別具有意義。
宮原眼科與中山綠橋
中山綠橋越綠川的拱形橋梁,鋼筋混凝土橋樑
橋上細膩鑄鐵欄杆與浮雕能感受到前衛時代感
綠川
圖為綠川中區段
綠川以前從無名溪流到後來稱為「新盛川」,並於西元1912年(明治45年)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參加台中神社祭典而巡視河川,因當時河川景色綠意盎然,所以將「新盛川」重命名為「綠川」根據史料紀載日治初期綠川曾有多次整治之規劃。
戰後;1970年代以後因綠川在環境上面臨了危機,由知名攝影記者余如季先生發起了《綠川•同心花園》活動在當時引起各界迴響。
近年;2016年底台中市府執行了「新盛綠川水岸廊道計畫」,又再一次改造綠川中區段的景。隨著近年綠川成功整治後,於2018獲得日本優良設計獎,已成為全台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全安堂、台灣太陽餅博物館
興建於1905年,並於1909年完工落成
是日治時期台中三大富商之一,盧安發跡地
更開創全安堂,販售進口名藥,百年來歷經許多故事
最終於2014年整建為太陽餅博物館至今
臺中 彰化銀行總行
臺中中區彰化銀行總部為中區的銀行建築,由白倉好夫與畠山喜三郎設計,建於1936年,並於兩年後的1938年完工落成。
現今依舊由彰化銀行使用,中區為總行營業部,二樓設有行史館,可採預約參觀。
中央書局
1945年開始起造,1948年開幕的「中央書局」,屹立近百年
2015年3月由信誼基金會共同承租建物,歷經三年規劃改建,於2020年重新開幕,早期中央書局在台中地區扮演著重要角色,更是當時人文與知識的交會地。
華南銀行舊址 寶雅台中中正店
建造於1952年的華南銀行舊址,座落於中區台灣大道、市府路口
見證了中區的興衰,記得我在拍攝時,有一位伯伯前來搭話,他問,我在拍歷史嗎?
原來這位伯伯是老台中人,從學生時期就在中區走跳,就學、創業至今退休,他也算是見證了中區的興衰,週遭的建物與攤販他暸若指掌,從他的分享感受到了他對於眼前現況的樣貌與他年輕的記憶截然不同。
台中市役所
臺中市役所興建於明治44年(西元1911年),為仿歐式建築,至今已超過百年,更是臺中第一棟鐵筋混凝土的建築,是為了台中公共埤圳聯合會事務所創建,1920年,台中市成立,台中公共埤圳聯合會事務所遷隊台中州廳內辦公。
市役所主體建築為L字型平面三層樓建築,其建築風格融合日本明治維新時代,以日式官署建築常見的西洋古典主義風格。市役所建築形式為仿巴洛克風格,開口部位特別強調造型表現,各種門窗多變,裝飾相當講究。入口的聳柱式及以八組木屋架組合而成的華麗圓頂,除造形搶眼,更是臺灣同時期少見的木構造圓頂。建築採用包括磚構造、木構造、鐵筋混凝土構造及鋼構等組合而成,可說是日治時期建築構造技術具體展現的經典案例。(資料來源: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台中 #建築
佐久間 啟 光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唯有跨過體能門檻,技術門檻;迅速進入輕量化、學術化和多元化,山野活動才會開始滲出一絲絲興味!」
第一次讀到伍前輩這句話是在他以前的貼文之中,受用不盡。(話說如果我站出來,所有目光應該都會說:『這個人有在打籃球。』吧 ...... 🙄🙄🙄
登山我幸 殉山我命
「這是一段漫長而艱難的旅程。」
~~《They Changed the World.》
有些文章是說教,有些文章是八股;而這篇文章應該是兼而有之!
我回顧卅年登山歲月,大約有十位年輕生命消逝了!R.I.P.……自我檢討之餘,頓時覺得自己往昔是無血無淚的人。其中曾有位年輕人在我面前痛哭,他坦承自己無法擔任登山中的某項任務指派;我一點都不想安慰他,雖沒有苛責他,卻一眛地OS.「承擔責任不是男子漢應有作為嗎?」果然纖細敏銳的心並非人人具備,我就沒有。難怪我的登山入門導師阿花在入伍前,語重心長地對著我說:「五元,你會成為很好的嚮導,但無法成為很好的領隊。」我受教了。
既然提到阿花,就必須說到這個誤我青春三十年的罪魁禍首!如果不是他,我不會去巴魔塔(接觸中級山之始)?如果不是他,我不會去太魯閣南稜(巴杜蘭山上)?如果不是他,我不會去凱金北稜(上佐久間山)?如果不是他,我不會去二次玉穗雲峰昭南丸(只到玉穗山)?如果不是他,我不會接觸清八通關古道(當了駝獸)?如果不是他,我不會認識年青的呂秀蓮(開啟福爾摩沙山徑古道縱走的契機)?我到底在他身上學習了多少?又增長了多少登山知識?難以言喻,也難以估算…
第一句鐫刻在我心中的話語:「登山家,就是你站出來。所有目光都會說:『這個人有在登山。』」這件事我在〈一個老派登山家〉裡約略提過,它有關「教養」--古老的名詞。因此我不厭其煩地再po一次:「教養」與登山的關係
卓越的登山家是指不違反原則的有能之士;不僅如此,他還是一位謙讓、敦厚的君子。舉例:英國人狩獵時認為擊落飛鳥才是運動,停棲枝頭的鳥類是不打的。 在登山年代,擁有共同舉止的人們形成一個群體,以舉止作為評論一個人的標準,舉止和動作是登山教養的起點。
教養 (德文Bildung) :個人教養和團體教養。唯有出於自發的行動,人類才能得到它。只有人類的知性教育,才能夠成就它。
我們老一輩的,接受的是「舉止重於一切」的生活教育;耳提面命的是「端正姿勢」、「不准坐或踏在門檻上」、「灑掃清理門前馬路溝渠時,要連帶左右鄰舍和對面鄰舍共六戶範圍」等等。捕魚捕到老的漁民、種田種到老的農民,或依山為家過活的老獵人,大抵都有一張和顏悅色的面容,以及老當益壯的身體。這可說是「身體」和「工作」合一的結果。但現在的登山社員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姿勢非常不好。姿勢不好,又不會打招呼的人隨處可見。對他們本人而言,也沒有半丁點兒好處!
將登山教育拉至驛(車站)或山小屋內的觀察:早年登山者大都靠大眾交通工具代步或投宿無料山屋,減少費用負擔。驛(車站)或山小屋內,在假日便成為隊伍集合的最佳地點,也是觀察老派登山人物的最佳場所!
從月台或陽臺走廊上所看到的登山者服裝、背囊裝填和揹法即可判斷登山經驗值。真正有經驗的人可以從自然的服裝和態度感覺出來!
並非說什麼樣的服裝和樣子才是熟練者,那是皮毛的觀察。
服裝雖然舊的好穿,但也有效度年限。真正的登山穿著不是講究外觀和流行的,而是必須合理的、機能性的,有時是生命攸關的考量。
故意穿著汙垢的、破洞的或華麗的、昂貴的衣服或把繩索繞在肩上,拿著鎬(登山杖)昂首闊步於公共空間,實質上還是不能稱為內行人。
富於登山經驗和體驗的人具備一種技術,就是能把最低限度的裝備作最大限度的活用。
背囊外還外掛眾多器材,要不是打包技巧太差;就是有「齊人驕其妻妾」的心態,實不可取。應儘量收納入袋。
用具裝備講求的不是外觀,而是實用價值。
對「登山裝備」不表關心和正確使用的人不配作登山者或登山運動家。保持身為現代登山者和登山運動家的矜持與堅持,是登山者應抱持的首要態度。
在車站或山小屋內刻意提高音量、引人注目的舉止行動,都不是符合「登山修養」的舉措!
在車站或山小屋內會選擇不妨礙眾人出入的偏僻角落集合。並招呼隊員將背包依序排列整齊,不妨礙他人走動,是為擁有一顆柔軟而體恤的「心」!
如果說,山是以「想法」-心來攀登,並不過言!「登山技術」除了本身是技術,同時也是精神、認識、經驗和對山的看法。唯有自己與登山產生關連時,登山才開始具有意義!若永遠只處於談論裝備?談論體能?談論技術的階段?登山也不會有任何意義火苗!也不會有任何趣味花火!唯有跨過體能門檻,技術門檻;迅速進入輕量化、學術化和多元化,山野活動才會開始滲出一絲絲興味!這種感覺很像登頂時,總算能離開森林界限,往外看見豁然打開的360度美景般。登山用詞中有「根性」一詞,這就是登山中精疲力竭的狀況下還能夠撐到底的意思。
今天就先說到這裡。(暫停一下,處理俗務,下次再見)
佐久間 啟 光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好過日
#城市需要怎樣的河?:談台中綠川
圖文/ 陳信諭 醫師
每座城市都有一條標誌性的河流,也反映城市獨特的風貌,高雄自然是淡鹹揉合、五光十色的愛河;至於我曾求學多年的台中,大概就是流經台中公園和火車站前的綠川。
說大概,乃因綠川本身是一條很小的河,水勢也小。 台中盆地和台北盆地不同,乃一多條河川形成的聯合沖積扇,地勢東北高而西南低,難以形成湖沼大河,只見盆地上多條小溪蜿蜒往低處而去。
綠川之所以成名,和縱貫鐵路與日本殖民時代台中城的建立有關,其名稱也是當年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巡視 #新盛溪(舊名)時,因河岸景色綠映青翠而改名至今。
但綠川也因為近百年來的城市發展,河道被馴化、人工化,上游河道多已被加蓋成道路,而台中公園內的日月湖即綠川河道改道後的殘蹟。至於河水本身,因民生汙水的排入(台中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尚不高,遠落後高雄),也變得髒臭不堪。對比日本殖民時代的美景,也常被用來諷刺兩個殖民政府間的治理差異。
因此,台中市府在2016年底啟動「#新盛綠川水岸廊道計畫」,在綠川下方埋入箱涵,上游暗渠段設截流導水槽,每日可截流約2萬4千公噸晴天汙水後引入河川下方箱涵,並將淨化後的乾淨水放流回綠川表層,「水質分流」、「#河川立體化」之後,看得到的水質大幅提升,同時防洪能力也因截面積變大而大增。
近年台中如此改造的還有柳川,也成了熱門景點,但這樣的立體化,也招來不少「不自然」、「破壞生態系」的非議。
但,真的有其他的生態工法可以拯救綠川嗎?
我們回來看看高雄幸福川,原本稱為二號運河的這條愛河支流,同樣也流過火車站前,同樣也髒臭不堪。在2011年改造過程中,市府強調工法和清溪川不同,是要打破水泥護面、引入活水,而非淨化後再排入的水源,而因水量豐沛,下游可以行船,和綠川的旱溪型態也不同。但改造完成後,卻出現因坡度落差過小,水體流動慢,仍容易累積污染與淤泥,發出惡臭的問題。
當然兩條河狀況不同,但在「人工、乾淨」 以及「自然、淨化能力受限」之間,工程仍有討論強化的空間。例如在考慮生態鍊所需環境條件,和人工水質淨化與分流並不矛盾。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綠川改造後,在行人動線、周邊文化的連結上都有所改善(儘管尚非全面),而台中中區再生的作為,也讓站前一帶比起高雄車站或三塊厝前,有了額外的新活力。
從別人的改造經驗裡,我們要做的不是單純批評或讚賞,而應該擷取所長,反省所短,讓高雄做得更好。期許幸福川的水質改善可以在兼顧自然生態下再升級,也期望高雄市府能在「河川改造以外」,納入更多周邊城市活化與文化體驗的元素在內。
#台中 #綠川 #高雄 #幸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