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
父親在過世前一年多,一年內因吸入性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次,在與六位兄弟姊妹討論過後,我代他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時最後與醫療團隊商量下,決定接受「鼻胃管攝取營養」的醫療決定。
我深知對一位神智清楚,最喜歡美食的老人家,接受這種生活方式是何等的困難,但在理智的衡量下,他十分勉強地答應了。最初他偶爾在深睡中,不自覺地自己動手拔掉鼻胃管,而他老人家尷尬地向我道歉的神情至今仍是我的夢靨。
之後每個月在幫他更換鼻胃管時,都會在前一晚拔管,讓他當晚睡得十分舒適,而隔天一早再幫他換上新管。幾個月後,他開始告訴我,他實在不願意再插回鼻胃管,「這種存活沒有尊嚴,沒有品質,不如不要活」。
後來他甚至一直搖頭拒絕,直到我告訴他,再這樣拖延下去我上班會遲到,他才閉上眼睛,滿臉不高興地讓我插上新的鼻胃管。在上班的捷運車上,有時我會想到幾分鐘前父子互相道歉的情景,而忍不住流下淚來。
2008年父親在沈睡中安詳過世,但我偶而仍會回想到那一幕我堅持他接受鼻胃管的難忘情景,而不自覺的愧疚落淚,因為我實在沒有理由強迫他接受這種他認為「沒有尊嚴的存活」。父親過世時雖然已經衰弱臥床好幾個月,但他心智清楚,他的意見應該被尊重。我們提供營養,延長生命固然重要,但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我們這樣執意繼續使用鼻胃管到底是為了誰?
當台灣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之後,我常會想起,如果我們當年有機會讓他老人家主動與子女們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我們一定能使他更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1]。
■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第一次看到這位病人,只見她的雙手被綁著,很激動一直要去扯鼻胃管,甚至連腳都扭動起來。老太太的兒子對我說,她在家裏就是這樣,一不小心,鼻胃管就會被扯掉,把手綁起來是不得已的。
我試探性的問了這個兒子,「如果是您自己,您要這樣插著鼻胃管,然後被綁手嗎?如果是我,當我吞不下,我就要死了,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兒子說:「最好不要插,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呀!一個人不能吃,就沒有營養,沒有營養會死吔,總不能看著媽媽活活被餓死吧?醫師,沒有鼻胃管,怎麼可以呢?」
結果,這個病人住院三天中自拔二次鼻胃管,就在第二次自拔管路當下,我剛好走進病房,我說:「鼻胃管不見了!」,只見媳婦冷眼的對著外籍看護說:「妳是怎麼顧的?」,可憐的看護說:「我就要翻身,才鬆綁,她就自拔了。」
好令人心酸的場景,但這樣的場景、類似的對話,每日不斷地在臺灣各地上演著,這是一個講究孝順的國度嗎?
在加護病房裏,曾經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向我哭訴:「醫師,我又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把我綁起來?」被插鼻胃管的病人吃下的食物,沒有經過味蕾的品嚐,無法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他們常說:「醫師,我都沒吃。」[2]
■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
試想插著一條塑膠管,從鼻腔通往胃,過一天的生活。吃飯、洗澡、睡覺,都不能拿下,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曾嘗試自行插鼻胃管,親身體驗患者的感受。
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全台65歲以上的住院人口當中,插鼻胃管的人數多達12萬人,比例為17.94%。換言之,65歲以上住院的患者,幾乎每5人就有1人選擇以經鼻腔灌食的方式,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儘管在醫療現場極為常見,鼻胃管卻也是生命末期最常引起爭議的醫療處置之一。例如,知名作家瓊瑤就曾為了先生平鑫濤在失智、中風後是否該插鼻胃管灌食,和繼子女發生衝突。
倘若有天,我們因故失去了自行進食的能力,究竟該不該插鼻胃管?比起紙上談兵,深耕居家醫療領域的醫師陳乾原決定自己試插鼻胃管,了解這項醫療處置對患者的身心影響。親自當過一回病人,才能以新的角度思索生命的困難抉擇。
陳乾原醫師笑說,第一次插管雖然不到3分鐘就放置完成,但插入不久後就有明顯不適感,他馬上拔出。吃完晚餐後,他再試插2次,結果竟然因為管路刺激腸胃蠕動,胃裡的食物全吐了出來!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幾次,插管第4次,才成功完成灌食、睡過夜。
他形容,從鼻胃管灌食雖然沒有特別不舒服,但鼻腔始終有異物感,有時會需要張嘴呼吸。除了流眼淚、鼻涕外,夜間睡眠也受到影響,很難進入深層睡眠狀態。隔天一早灌完牛奶,他拿掉鼻胃管,最大的感想是:「以口進食真好!」
■既然鼻胃管會造成患者的極大不適,為什麼在臨床上仍如此常見?
陳乾原醫師解釋,插鼻胃管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疾病、老化導致吞嚥困難、容易嗆咳,或者經醫師評估以口進食所獲得的營養不足、大型手術或治療前需要灌食以獲得充分營養等。
儘管鼻胃管具有灌食、給藥方便、可快速補充營養等優點,陳乾原醫師也提到,不少意識清醒且還有力氣的患者,會因不舒服而自行拉扯鼻胃管。到頭來,家屬必須約束患者,限制其行動。
此外,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插上鼻胃管不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率。甚至若缺乏復健,口舌等咀嚼相關的肌肉會持續退化,將來誤嚥機率更高、更難恢復以口進食。
陳乾原醫師指出,從醫師的角度,若插鼻胃管無助於改變病程、增加復原機率,也不能讓患者過「自認有品質」的生活,就要審慎考慮插管的必要性。像是他有位患者是重度失智的奶奶,原本營養師評估,灌食可讓她多少恢復力氣。
但插上鼻胃管後,奶奶原有的褥瘡等問題都未改善,後來又發生吸入性肺炎。女兒同時照顧重病雙親,心力交瘁。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插鼻胃管的意義就不大。
■「透過餵食,家屬可以好好陪伴患者,反而是一個療癒的過程」
陳乾原醫師說:若吞嚥功能不佳又不想插鼻胃管,可考慮胃造口手術,藉由腹部上的管路直接灌食。或者,當患者年事已高、處於疾病末期,本人又沒有進食意願時,也可以只提供水分不餵食,不失為一種善終的選擇。
有些家屬擔心,不用鼻胃管或其他方式積極地給予營養,是不是就等同於讓患者「活活餓死」?陳乾原醫師提到,居家醫療的現場,常有許多年邁、接近生命終點的患者。他最大的體悟是,無論人的意志有多強、醫療有多進步,生命往往有自己的出路[3]。
■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鼻胃管,真的有必要嗎?鼻胃管的使用在台灣相當普遍,許多末期病人如癌症、失智症的患者,醫療人員為了維持其生命,通常都會建議使用鼻胃管提供營養,但對患者來說不但不舒服,對自尊也是一種傷害。
事實上,現在國際上的最新觀念是,不推薦末期失智病人使用任何管路,建議經口餵食,以細心的手工餵食方式,為病人保留尊嚴,並把時間留給患者和家屬。
黃勝堅院長舉例,曾經有一位腦部受傷的96歲老先生被送到急診,老先生的兒子主動告訴主治醫師:「拜託不要幫我爸爸插鼻胃管。」醫師回答:「可是不放鼻胃管就沒有營養,而且有用鼻胃管比較不會吸入性肺炎。」
兒子反問:「難道用了鼻胃管,就一定不會肺炎嗎?我爸爸都96歲了,他需要的不是再活那麼久,應該是尊嚴擺第一!」於是,老先生轉出加護病房,在子孫環繞、手中抱著愛貓的情況下安然辭世,了無遺憾又保有尊嚴[4]。
■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老後最理想的境界是無病無痛,自己和家人都不必為難。在陳乾原醫師的診所中,貼有一張提醒自己和患者的「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吃對:
是以低脂、少糖、少鹽為原則,吃多色蔬果並喝足夠的水。
▶運動:
每週應有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胸、臂、腹、腿都要動到。
▶睡好和微笑:
則是早睡早起,心情愉悅,保持身心穩定。
▶刷牙:
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刷牙,其實和老後的生活品質關係極大。陳乾原醫師指出,牙齒刷乾淨,才能維持咀嚼能力。再加上近年研究已顯示,牙周附近的細菌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引發身體的炎性反應,導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認知功能。可以說,口腔清潔做得好,需要插鼻胃管的機率也會減少[3]。
尊重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國家,退化的老人不會被插鼻胃管,照顧者會細心地、慢慢地進行餵食,如果真的不行了,不會強迫灌食,然後老人就順著生命自然的軌道,離開人間,展開另一段靈性之旅。
在歐美澳等國,他們不會為無法自然進食的臥床老人插鼻胃管,或採取經腸道營養等延命措施,他們認為,人終有一死,如果讓老人家這樣延長死亡的時間,反而讓其人權與尊嚴受損,是倫理不容的壞事。
陳乾原醫師說「我覺得人怎麼生活,大概就會怎麼死去。」。修行在日常,好好照顧自己,生命才會有圓滿的結束![2]
黃勝堅醫師表示「時間到了,該怎樣就怎樣」,死亡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完整的死亡才會讓生命更圓滿,無論醫師或民眾都必須了解死亡,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當醫病雙方都具備「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理解醫療也有極限,彼此才能互相尊重,成為生命共同體,一起幫助病人走向美好的善終,而不是強制施以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CPR)等急救[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元氣網)「醫病平台/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1/5685714
[2](幸福熟齡)「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陳秀丹醫師:期盼十年後的台灣,沒有被捆綁的老人」: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6210032
[3](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老後不想插管,現在該做哪些準備?」: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0911
[4]幸福熟齡「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https://bit.ly/2URlK46
➤➤照片
[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化社會 #低效益醫療 #鼻胃管 #病人自主權利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募集【小民心聲】 本人/親屬 &國內/外 皆可 1. 施打疫苗後的狀況? 2. 染疫後的情形? 3. 第三級警戒,小商家怎麼辦? 請簡述個人經歷 並將可供聯繫的方式傳送至 [email protected]...
「住加護病房要準備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住加護病房要準備什麼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住加護病房要準備什麼 在 曲家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住加護病房要準備什麼 在 紙羊 papergoa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住加護病房要準備什麼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住加護病房要準備什麼 在 Paulybleeonl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住加護病房要準備什麼 在 飛炫葡萄媽旅遊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住加護病房要準備什麼 在 [寶寶] 嫩嬰住院準備物品分享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住加護病房要準備什麼 在 醫勞盟- 為了節省看護費病人霸佔加護病房!... | Facebook 的評價
住加護病房要準備什麼 在 曲家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90年研究所畢業,我跟大多數的人一樣,決定要留在紐約闖一闖,實現我的美國夢,就算最後一事無成,也不虛此行,當時身邊有幾個要好的女同學,透過她們認識了一群很獨特的女性,年紀大我將近一輪,原以為應該比較保守,沒想到她們思維遠遠超越我,翻轉了我很多觀念。
有一個叫麗茲的女生,大學唸的是藝術,畫了幾年畫,後來突然組了一個搖滾樂團,年近四十,又下定決心要轉戰法律,苦讀多年,最後考上法官,單身的她,為了領養一個非洲孤兒,花了好幾年時間才順利把孩子接到美國,看著她一路靠著信念,做自己熱愛的事,到建立家庭,最終有這麼好的成就,羨慕她為自己而活的勇氣,不去在乎外面世界評價女性該有的模樣。
潔莉也是這樣一位打開我眼界的奇女子,來自德國的她,身高近6尺,擁有一雙超級大長腿,一頭又直又長的金髮與貼著額頭的齊瀏海是她的招牌Look,無論在哪兒都是大家注目的焦點,20多歲一個人隻身來到紐約,赤手打拼,在當時被視為最危險的下東城落腳,這是很多人不敢踏進的地方。
但潔莉就是不一樣,不僅要住在那裡,還拿出自己的積蓄,1989年開了一間Bar,而且是那個區域的第一家藝術家酒吧,整個下東城,從原本如鬼城般無人敢踏進去,到後來漸漸經營得有聲有色,還帶動了整個社區的經濟成長,多年的辛苦耕耘,總算開始好轉。
不久得知潔莉懷孕的消息,卻沒有公開男方是誰 (她的一貫作風),潔莉決定獨自懷下這個孩子,朋友圈都送上滿滿祝福,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沒想到,女兒一出生即被診斷出第一型糖尿病,先天自體無法分泌胰島素,終生都需要靠施打胰島素控制血糖,當時寶寶在加護病房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醫院的細心照料下才逐漸好轉。
25年前,資訊沒那麼發達,網路也沒那麼便利,女兒的病如晴天霹靂,原本滿懷期待,以為一切就要開始好轉,沒想到老天開了一個玩笑,讓她跌了一跤,自責沒有把孩子生得健健康康,未來要怎麼跟女兒解釋這個病,剛生完寶寶那段時間,除了幾個貼心的朋友,她都不希望大家去醫院探望,看見她落寞、心痛的模樣。
她知道自己必須再站起來,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放下並接受這一切,讓生活趕緊回到原本的軌道上,給孩子一個身心健康的成長環境。走出低潮後,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整修她的家,為了能夠隨時觀測女兒的健康情況,室內所有的隔間/門都拆除,整個家宛如一個龐大的開放空間,廁所的牆面也全部以玻璃取代,原來她們必須這麼小心翼翼地度過每一刻,假使低血糖沒有即時發現,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但這個設計對朋友來說很尷尬,每回到她家作客,去廁所就像在上演一場赤裸裸的真人秀,潔莉還為女兒在客廳的挑高屋頂,垂降了一個盪鞦韆,讓她體驗自由自在、毫無畏懼,翱翔在空中的感受。女兒的飲食都由潔莉嚴格控管,時時刻刻注意血糖值,不僅飯前測血糖,一天還要注射好幾次胰島素。遺傳了媽媽的活潑正向,善解人意的她,是所有人眼中的開心果,潔莉從未把自己的期望強壓在孩子身上,只希望她快樂健康長大。
女兒知道媽媽一個人辛苦扶養她,總是主動幫忙分擔家務(印象中她最愛在家門口幫媽媽洗車),這麼多年過去,我們都忘了她是一個有先天疾病的孩子,她也不覺得自己與其他同齡小孩不同,因為潔莉給了她滿滿的愛,讓她自信做自己。
有一次在她們家,不小心撞見潔莉正準備幫女兒打胰島素。那個畫面我永遠忘不了,女兒緊緊依偎著潔莉,她輕聲地說:『不痛不痛,很快就過去了』,那一針不僅打在孩子身上,彷彿也刺進了媽媽的心中。
當下我的心都要碎了,直覺反應是趕緊道歉、離開,沒想到潔莉立馬叫住我說:It's ok。那是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看著一個母親為孩子注射,女兒默默地坐在那裡,沒有喊一聲痛。
女兒是她生活的重心,更是她工作的動力,她的酒吧在歷經了幾次危機後,依然屹立不搖,如今是年輕世代最愛出沒的地方,店門口的空地,是滑板玩家的練習場,室內的牆面,提供給年輕藝術家一個展示的平台,那裡更是獨立音樂創作人的天堂,週末有不同的樂團進駐演出,多年下來,已成為紐約市的著名地標,一個另類的文化創意聚落。
她說這都是有了孩子之後,身體裡那股不認輸、不像逆境低頭的力量,推動著她向前,每回在網路上看到她的報導,想到這一路走來的艱苦,我打從心底佩服這個女生。
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苦,也有自己要面對的人生難題,我常常想起在紐約的那些年,想到麗茲與潔莉,雖然自己的成就,永遠無法與她們相比,遇到再多的困難與不如意,也要抬起頭,逆風前行。
今年,剛好是胰島素一百周年,想起了潔莉的女兒,如今也過了二十幾年,隨著醫療日益進步,胰島素也增加了多種劑型筆針,變得更方便且精準,相信她能更加自信、堅強地活出繽紛的色彩。
藉由這三幅畫傳達我對她們的思念,願她平安長大,未來無論逆境順境,保有一顆純真且勇敢的心。
期待你們看完故事之後,9/30(四) 23:59前留言跟我分享屬於你生命中的勵志故事,我會從留言中選出10位幸運粉絲,贈送簽名手繪卡片&限量雄獅胰島素跨界聯名筆組!
#分享你的小故事
#送出我畫的卡片
#每一張都獨一無二
#胰島素一百周年
#讓糖友為生活上色
#你覺得卡片裡畫了什麼
住加護病房要準備什麼 在 紙羊 papergoa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細節中的魔鬼,是天使走過的印記】
 ̄ ̄ ̄ ̄ ̄ ̄ ̄ ̄ ̄ ̄ ̄ ̄ ̄ ̄ ̄ ̄ ̄
#機智醫生生活2 #全劇透
-
一直想要好好記下這部劇,但又怕刻意,怕自己過於粗莽地把導演溫柔埋下的善意搗破。然而第二季結尾的那一場日落,昭然揭示著尾聲,落日也好,落幕也罷,總該好好寫一篇文字銘記這部紓開許多困頓日子的好劇。
尤其喜歡最後一集的處理,在經歷了前面這麼多醫務的、人情的事故,最後一集的平淡、細碎,幾乎就是真實人生的日常。大手術依然有之,生離死別仍日日上演,甚至於每個主角也都完整地擁有了歸屬,連第一季埋下的遺憾也都在這一季出現曙光。我想這樣就夠好好地道別了。沒有再多喧囂的情緒,沒有再多後續的著墨,就像看著兩房腦死病患卻有不同收場那樣,蔡頌和也只是靜靜地,用眼神敘說一切。或根本連什麼都說不出的,人生终究莫如一聲慨歎。悲歡離合往往只是一線之隔,命運選擇了誰,捨棄了誰,也都只能欣然接受。然而《#機智醫生生活》好看的地方,就是在命運無情的擺弄中,仍有人性光輝的盡展。
實則第一集眼睛就不聽使喚地淌下暖流了。雨夜的韓國餐店裡,張冬天問起安政源關於妍雨媽媽的可疑行蹤。妍雨出生後就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直至離世,在她離世一個月後,妍雨媽媽就三不五時到醫院裡。當所有人都以為她懷有什麼居心,想要為女兒的死向醫院追究責任時,安政源卻提醒了冬天,「妍雨一直活在醫院裡,對外面的世界來說,妍雨幾乎是個不曾存在過的人」。妍雨媽唯有回到醫院,找醫院裡的醫生護士聊女兒,才能確切地提醒她,女兒曾經存在過。也只有在這裡,她才是「妍雨的媽媽」。安政源看懂了這份溫存,用他一貫的笑提醒冬天要用溫暖的心意,溫柔地對待,聆聽妍雨媽媽,陪她回憶已經去了天國的女兒。
兩難對比,深深刻畫第三集。等待換心的小孩民燦和恩芝,故事的張力卻體現在媽媽們的身上。恩芝先民燦進入加護病房並使用心室輔助器,作為「老鳥」的恩芝媽媽不斷鼓勵著「新手」民燦媽媽,教她要給孩子準備更多營養食物,要懂得照顧自己。面對民燦媽偶爾悲觀的想法,恩芝媽亦努力在自己那副倦容上綻開笑容,告訴她一定會等到換心的機會。理應是換心手術第一順位的恩芝,結果卻讓民燦先行一步。命運實在有夠矯情。在民燦媽面前,恩芝媽也只能強顏歡笑,轉個身面對著自己孩子仍未抵達的希望,她再怎麼堅強的心志也終於藏不住抽泣的背影。醫院中央庭院的石凳上,那個連鏡頭都不敢打擾的放聲大哭,是導演給人生一個溫柔的註解。而第四集,這副孤單的背影也終於等來曙光。在孤獨夾帶生死的第四集裡,每一個孤單的暗影下,都有燈火闌珊的陪伴。
每一次看《機醫》,都有一種漫長夜晚終於要天亮的錯覺。天亮以後每一個人又重新帶上笑臉,朝氣蓬勃地迎向一天。其實明知道昨天並沒有代謝,但他們還是願意打開今天。每每心疼著疲倦的五人幫,卻又被他們的敬業、積極、鬼馬逗得哭笑不得。
以親情為主題的第八集無疑是最漫長的一天。想必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看到這集一定感觸很深。在這一集裡,平日叱咤白色巨塔的頌和哭得像個小孩,面對生病的母親,她也只能躲在自己的世界裡舔舐傷口。原來所謂的大人不過只是軀殼,每個人心裡都是一個不願長大的孩子。政源對母親的一句「你要活得自私一些,為自己而活」,也是多少子女對父母的心聲。父母這一生最大的責任,就是放手讓孩子好好去成長。孩子成年了,責任盡了,父母也該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政源握著病床上母親的手,「就算有一天你忘記了,我也會幫你全部記得」,母子淚眼相望。直到如今,開場那一首鄭京浩演唱的〈回想〉(Reminiscence)仍不斷迴蕩在耳際。
如果你深愛過一個人,就算閉著雙眼,你也會記得他途經你時散發的氣息。然後你會毫不猶豫地,回頭,凝視,不語,心裡卻早已萬馬奔騰。這就是深夜的巴士上,金雋婠和李翊純的相遇,說多了,就把思念說破了。秋敏荷的第三次告白雖被楊碩亨捷足先登,但她一句「你或許只是剛愛上我,但我已經愛著你很久了」,道盡自己的多少努力,才換來木訥熊的熱吻。回想起第一集寒雪中她故意避開楊碩亨的視線,往昔的傷透心與如今終得所願,秋敏荷的打不死精神多少教會了情路多舛的人們,持之以恆的真心,或許有一天就能牽到理想情人的手。
許多情節不動聲色地推進,似乎是導演申元浩擅用的手法。譬如頌和準備向翊晙表白時,只有雨聲和雨刷頻頻動作,此外長達十幾秒的沉默,足以讓頌和醞釀多年對翊晙的傾慕之詞,以及翻頁先前婉拒的尷尬。翊晙在這裡面肯定是最討喜的人物。他鬼點子多,善於交際,主唱擔當,又是一個穩重的肝膽胰外科助理教授。搗蛋時火力全開,沉靜時卻總在掛心別人。翊晙心思細膩,善於體察人性,即便是對方幽微的表情變化,他也從不說破,早早為別人設想或圓場。頌和躲在房裡煩憂母親病情時,翊晙只是一句「要載你回家嗎?」,卻是最暖心的一句我來承擔你。烤肉石板驚喜登場,不僅頌和喜極而泣,熒幕前的我們也為之動容。而這樣的人設,除了靠曹政奭的演技以外,也是編導精心設計的功力。
申元浩從《請回答》系列就展現出驚人的動情能力,他從極其細微的日常入手,梳理一道道生活哲理,刻畫人物之間的角力。這角力從來都不是暴烈式,即便再大的衝突也都會化成一個天使的舉動,一句溫柔的叮嚀。《請回答1988》首先讓人折服,以《機智》系列而言,從《機智牢房生活》到《機智醫生生活》,申元浩處理人性的課題已經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監獄或醫院不過只是場景,他選擇讓故事更貼近本來就散射狀的生活,回到平凡,卻處處動人,實屬不易。
觀眾即有可能等不到第三季,申元浩也透露機醫開拍第一季後面對接二連三的困難,因此決定停止第三季的拍攝計劃。然而他沒有把話說死,未來如果有機會,還是有第三季的可能。若真如翊晙在五人幫最後一場團練的那句「看來這是我們的最後一次了」所言,我想,以Loveholics樂團歌曲〈Butterfly〉作結,也是五人幫對每一位愛著他們的朋友的祝福:「即使這個世界殘酷地阻擋你/耀眼的人啊/我愛你/展翅高飛讓世界看到你」。
《機智醫生生活2》選擇一場日落作為結束,留給觀眾恬淡而雋永的告別。曲終人散,我們需要從律帝醫院的虛構世界走出來,回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但我們或許可以帶著五人幫身上的光輝人性,繼續與生活的猛獸搏鬥。無論如何,努力過就好,無愧於心,就是給自己最好的交代。畢竟「有時候不幸的事,也會發生在善良的人身上」啊。
住加護病房要準備什麼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募集【小民心聲】
本人/親屬 &國內/外 皆可
1. 施打疫苗後的狀況?
2. 染疫後的情形?
3. 第三級警戒,小商家怎麼辦?
請簡述個人經歷
並將可供聯繫的方式傳送至
fantasy@fantasy.tw
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今天又是疫情變化的一天,讓我們來聽聽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醫師怎麼看目前的疫情呢?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從6月21日至今,已經做了4933人快篩,其中偽陽性有15人,PCR檢測後4人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北農沒有你們想像得那麼可怕」,指出確診率不到0.1%。副市長黃珊珊表示,目前已經打了1700多劑疫苗,預計周五前造冊的4000多人都會打完,也強調公司造冊後就要負責任。】其實北農的老闆是農委會,所以看到好久不見的陳吉仲出來害我嚇了一跳,怎麼忽然跳出來,北農的群聚開始在五月中,難道這一個月之間中央都不覺得北農有可能產生嚴重後果嗎?不過目前北農要保持運作,一邊還要進行疫情管制,真的做得到嗎?我們請王任賢醫師來分享一下他的看法,到底北農應該要怎麼處置呢?
另外,北農的人流量一天可能高達兩萬人,又有各種來自各縣市的蔬菜水果,中南部真的都沒有受到更嚴重的影響嗎?
另外,王理事長在中國時報的投書中也寫了這次廣州的篩查十分有效率,目前這次DELTA病毒在廣州的狀況,和整體封鎖篩查的狀況到底如何,台灣能夠預先抄作業做好準備嗎?但這種強勁快速封城的狀況還是造成了國際航運的嚴重問題:【全球陷入塞港夢魘,全球第四大、中國大陸第三大深圳鹽田港的港區已正式通知所有的客戶,作業量逐漸恢復當中,最快要到6月底有望全部碼頭恢復作業。貨攬業者表示,原本要進鹽回港的貨大部分都還在排隊等進場,現在手上的貨都「滿出來」,到月底才能全面恢復,急單還是要拉到別港口出貨。】難道篩查沒有甚麼更容易的替代方案嗎?
另外,根據德國之聲今年五月的報導:【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週三經過馬拉松式的磋商後,制定了德國如何逐步解封的策略。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提供民眾免費快速篩檢的機會。預計自下周開始,聯邦政府將會承擔快速篩檢的費用。每人每週可以獲得一次免費檢測的機會,地點可能位於檢測中心、診所或工作場所,由受過訓練的人員執行。其中幼兒園保育員、兒童、學生和教師都是快篩措施的重點討論對象,以確保學校及幼兒園能保持開放。
德國衛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週四表示,德國已訂購至少2億份自我檢測試劑以及8億份快篩試劑,供應商目前有1.5億份存貨。自我檢測試劑的使用原理與快篩試劑相同,由鼻子或咽喉取樣,使用者可自行檢測,無需專業人員協助。】另外,今年五月開始,德國也修正了相關的逐漸開放的規定,【根據最新法規,疫苗接種者和痊癒者將無需提交陰性檢測結果,就可以出門購物、理髮或參觀植物園等等。除此之外,接種者和痊癒者還可以在私人空間不受限制地訪友會客。不過,完成兩劑疫苗接種14天後,上述取消限制的措施方可生效。】
另外,根據geneonline的報導,原先大受期待一堆人投資的CureVac竟然三期臨床實驗結果令人失望,連百分之五十都沒達到:【Pfizer/BioNTech 與 Moderna 的 mRNA 新冠疫苗是各國施打的熱門疫苗,德國藥廠 CureVac 同為 mRNA 新冠疫苗的開發商,雖研發速度偏慢,但因其疫苗儲存條件較佳與量產成本較低,仍具有與 2 大 mRNA 疫苗開發商競爭的潛力。然而,CureVac 最新出爐的第 2b/3 期期中臨床數據卻讓它失去了入場競爭的門票,抗輕度至重度的 COVID-19 有效性僅 47%,未達到預期標準。
臨床試驗 HERALD 招募了來自歐洲與拉丁美洲的 4 萬位受試者,並在共 13 種以上新冠變種病毒遍及的環境中試驗。結果指出,134 位感染 COVID-19 的受試者中,有 124 個案例源自變種病毒,其中 57% 受試者是受到高關注變異株(VOC)感染,也就是那些已有文獻證實能降低新冠疫苗與療法功效的病毒株;其它變種則包含 Lambda 變種病毒(C.37,祕魯)與於哥倫比亞發現的 B.1.621。】可是我們高端的疫苗感覺信心滿滿的ㄟ,都不會覺得自己三期有可能出問題嗎?
著名的喜劇演員李秉穎還在自由時報的訪問裡面表示:【李秉穎指出,這種攻擊就是「雞蛋裏挑骨頭」,先攻擊沒有三期、再攻擊審查委員,什麼東西都可以拿出來批評,但這真的對台灣民眾是好的嗎?國產疫苗如果不能如期上市,最高興的會是誰?他認為台灣防疫受挫,最高興的絕對不是台灣人民。】那全世界到底除了台灣之外有哪一個國家已經使用免疫橋接代替第三期認證疫苗,沒有的國家是不是都不認同台灣獨創的政策,對台灣不好?
另外,根據ettoday的報導:【國內從5月11日確認社區本土病例,疫情爆發以來已經累計超過1.3萬名本土,且有超過500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最新重症統計,有2444人屬於重症,當中大部分是60歲以上有1639例。60歲以上重症率達到35.8%。】根據中央社的報導,巴黎的研究數字:【這項刊登在刺胳針呼吸道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期刊、使用全法國數據的研究強調,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更為嚴重。研究人員將今年3月與4月8萬9530名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住院病患的資料,與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底間4萬5819名因季節性流感住院病患的數據作比較。】在這份法國研究中,進入加護病房的比例是16.3%,而死亡率是16.9%,如果照這個數據來看,法國的死亡率比我們高,但我國的重症比例也還是比較高,到底有甚麼原因呢?
【call out新竹Justin】分享故事:
1. 帶爺爺奶奶和外公都施打過AZ疫苗了。爺爺和奶奶是我帶他們去打疫苗的,新竹市搞了一個大型戶外疫苗接種站;當天報到量體溫消毒、查驗證件(會特別對健保卡跟身分證以上都會過卡)、醫生問診打疫苗、休息30分鐘,其實過程還算順利。
打完疫苗後長輩其實都沒什麼狀況,但打疫苗前有請他們帶平常在吃的藥給醫生看確認沒問題才打,也有現場等30分鐘才離開但其實真的很多長輩根本不想等30分鐘打完就想走。
但是當問到第二劑疫苗何時能打時,護理人員則表示要看疫苗何時會到…
2. 三級警戒下身為一個碩士應屆畢業生說實在感覺我們被政府拋棄,疫苗沒我們的份、紓困沒我們的份、因為疫情有些職缺沒有再開了,但我們又能怎樣罵了政府會聽嗎?只會找專家學者來定紓困方案,但那完全不符合真實民間狀況啊。社會上20-40歲年輕人誰關心過我們?只有選舉喊出一堆打高空政策,實際上有哪個政治人物關心過我們。
20-40是台灣勞動力生產主要一群我們可能稅繳的沒有大老闆多,但付出勞力對國家貢獻總有吧?每個行業都說要優先打疫苗官員也跟民眾搶,我真的很希望國家沒有拋棄我們。
#王任賢 #北農 #疫苗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住加護病房要準備什麼 在 Paulybleeonl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特別感謝瓜哥-許鈞凱
雖然我們19年才正式要好起來,很多事情我也不太了解,但謝謝你這麼重視我這個朋友,也希望阿姨在天上可以聽到你對他的感謝!
各位有什麼想做的事情,卻有顧慮不敢去做
歡迎告訴我!
——————————————
以下轉自瓜哥臉書
首先其實我更謝謝宜柏採用了這個企劃,讓我有機會能夠跨出這一步,算是滿足了自己過去的一些遺憾
高二那年某一天,媽媽突然發現胃不舒服,東西吃了吞不下去,之後確診是胃癌第三還是第四期,接著就是媽媽開始生命鬥士的一段化療時期,撐了很久,病情好轉後突然惡化狀況急轉直下,醫院通知媽媽進了加護病房,請我們做好準備過去一趟,記得當時哥哥跟姐姐還有我,三個在車上講好,待會到病房裡不要哭,真的忍不住,最少不要在媽媽面前落淚,讓他知道孩子長大了,可以放心
我一路上非常的堅強完全沒有情緒的走進了病房,不誇張,我一秒都撐不住,看著媽媽當時的樣子,我眼淚沒停過,圍在病床旁,媽媽握著我們的手,摸摸我的頭,說我們其實都很乖了,他很放心沒有遺憾了,要我們好好照顧爸爸,而我當時莫名的倔強,一句話都沒有回應媽媽,我很氣,氣我自己為什麼什麼都無法做,為什麼連最後答應的不要在媽媽面前落淚我都做不到,我好沒用,但是我一句話都沒說,那也是我最後一次跟她講話的機會,沒錯,我錯過了,我因為那莫名的氣憤跟叛逆我在最後完全沒跟媽媽講到話,起碼我的記憶中沒有…………
這……就是我目前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我明明在路上思考著我待會要說什麼,要如何幫媽媽打氣讓他有信心可以讓身體好轉,我要給媽媽一個擁抱跟他說辛苦了,我要告訴他我會把自己照顧的很好要他不要擔心,但我到了現場,卻是懦弱的只會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我真爛
所以…………真的謝謝宜柏幫我完成了這件事,或許他還會是我心中的遺憾,但我看著這畫面,我會想著 嗯!我媽當時一定也是這個反應!!
最後希望我的朋友們,看完這個影片可以幫忙分享
或是你們也跟我一樣心中有個遺憾或有想做的事沒辦法完成,都可以留言讓宜柏知道,讓他盡量幫你完成
好啦謝謝大家看完我的家務事廢文一篇,穴穴,啾咪
—————————————
李宜柏YB IG:https://www.instagram.com/paulybleeonly/?hl=zh-tw
李宜柏YB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ulybleeonly/
#李宜柏YB
#IGFB找到我
#訂閱小鈴鐺
#李宜柏
住加護病房要準備什麼 在 飛炫葡萄媽旅遊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心情▪纏人腦瘤 第三次的手術 醫院聖誕節
HD 影片 https://youtu.be/Sv3ZF5vv7PY
第一次腦瘤手術 https://fashionmom.tw/brain-tumor/
第二次腦瘤手術 https://fashionmom.tw/2019-brain-tumor/
第三次腦瘤手術https://fashionmom.tw/third-surgery-brain-tumor/
別人在總結2019的成就時.我的這一年都給了家人
2019的一月跟12月陪著葡萄做兩次開腦手術
幸好都活了下來!!!也平安度過這兩次的大手術
當葡萄2017第一次發病之後,我的人生不再是追尋解成就了。
想到2018年底,葡萄第二次腫瘤發病,
害怕擔心的我,因為算命的說句2019是她身體最不好的一年,照顧不好可能會離開身邊...
當時我只有在想如何把2019過得更精采,希望用笑容忘記眼淚,也想留下更多全家人的照片
安排兩次全家的旅行,6月的捷克,維也納,斯洛伐克.10月的蘭卡威
都是為了記錄小葡萄跟小橘子再一起的生活!
這一年把日子當成最後一天來過,每天到數都擔心葡萄身體
希望用無數開心事情,忘記開刀的辛苦
2019年1月23過年前,第二次的腦瘤手術。
醫生說應該拿乾淨了,在感謝,也祈禱不要再有這種事情發生。
2019年5月核磁共振追蹤,因為又看到腦瘤復發的蹤跡,當下真的很想崩潰,為什麼!
算命說的話又纏繞在我腦中,非常擔心又發生甚麼事情.腦瘤要纏著不放過葡萄。
戰戰兢兢地過著每一天,只是才開刀沒多久,醫生覺得也有可能是結痂。
請我們不要緊張,就用追蹤吧。
12月安排核磁共振追蹤,在看到片子的當下。
眼淚真的快滾下來,我看的出來整片的白色!
又復發了!
當下澎湖的神經內科,跟我們説,儘快回台北處理了。
往台大看醫生時,看了片子的醫生說應該要開刀了。
醫生問我說,有症狀了嗎?
我說開始走路不穩,容易跌倒。
腦瘤有症狀,就代表有一定的危險性
很快的,禮拜四看醫,安排禮拜一住院,禮拜二開刀。
儘快處理,能減少其他的問題。
聖誕節前進去醫院,
別人開始慶祝節日,我們在祈禱平安順利
第三次手術,醫院,環境,都相當熟悉。
要做點什麼檢查,治療,抽血,都想的出來。
可能聖誕節前人變少了。
入院的時候安排可以看到101的雙人病房
從加護病房轉出來時候可以在單人病房好好恢復
這次感謝我們住院的時候
#台大兒醫13PE病房的護士姐姐用心照顧
#童癌童語社團姐姐 在最虛弱時敲門陪著玩桌遊
#台大醫服社團哥哥姊姊送聖誕禮物
🔺🔺🔺🔺🔺🔺🔺🔺🔺🔺🔺
✔發佈日期: 2019 1 4
🔻🔻🔻🔻🔻🔻🔻🔻
關於飛炫葡萄媽 | About me
✔訂閱我吧:https://reurl.cc/5gmGGG
▴▴▴▴▴▴▴▴▴▴▴▴▴▴▴▴
社交媒體 | Social Media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fashionmom.tw/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QYAMMI
- EMAIL: sardpnna@gmail.com
- WEBSITE: http://fashionmom.tw
▴▴▴▴▴▴▴▴
我經營的澎湖親子民宿
澎湖船家寶民宿
https://www.facebook.com/SABAIBNB/
▴▴▴▴▴▴▴▴
Thanks for watching and see you guys soon in my next one!
▪◾▪◾▪◾▪◾▪◾▪
「飛炫葡萄媽 fashionmom.tw」開始用LINE@了!
透過下方連結將飛炫葡萄媽🍇加入好友唷!
https://line.me/R/ti/p/%40lcy7876u
https://goo.gl/XMBurf
🔺🔺🔺🔺🔺🔺🔺🔺🔺🔺🔺
住加護病房要準備什麼 在 醫勞盟- 為了節省看護費病人霸佔加護病房!...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加護病房 所耗用的資源往往是普通病房的好幾倍,目的是為了密集監控與積極治療,絕非充當 ... 住icu應該自費才對 ... 因應COVID大流行,民眾可以預先準備的資源. ... <看更多>
住加護病房要準備什麼 在 [寶寶] 嫩嬰住院準備物品分享 - PTT推薦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主要是住新生兒加護病房、中重度病房有專業護理師照顧,家長只有探病時間可以去相較之下是較為輕鬆的住院時期只需準備尿布、濕紙巾、屁屁膏、乳液即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