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並不是為了要給別人一個教訓才離開,我們離開是因為我們終於學到了教訓。」
.
年紀越來越大,朋友就越來越少,這可能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現象。大部分會如此的理由,不外乎是因為有了感情、家庭、小孩,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再分給朋友了。
.
但是像我沒有家庭也沒有小孩,我還是沒選擇跟太多朋友保持交集,這是為什麼?
.
因為我常常會選擇離開。
.
除了本身能力的關係,我可以看到比一般人更長遠的事情以外,最主要的是「因為這樣對我自己比較好」。
.
我上課常常會舉的一個例子,被家暴的女生往往無法逃離家暴她的伴侶,因為她在潛意識裡太習慣每天被暴力以對,以致於潛意識對於不被家暴這檔事是不熟悉的。潛意識的功能之一是維持現狀,只要你不死的話,潛意識就會認為目前的生存方式是正確的。既然被家暴不會死,不被家暴的人生聽起來很不熟悉、也可能很危險,那就還是回到每天被家暴的日子好了,畢竟那對潛意識來說,很著有很熟悉又弔詭的「安全感」。
.
備註:「被家暴的無限迴圈」概念可以延伸到為什麼你財務狀況一直都很不好、感情方面一直都沒人愛、工作一直都不順、一天到晚都在生病等,是一樣的潛意識覺得這樣對你比較好的作祟機制。
.
我對於負面人的容忍度是很低的。年紀小一點的朋友我還可以勉強接受,畢竟她們人生還有的歷練,但是年紀大的我就不會客氣了,一旦「負面人警報」響起,腳底抹油趕快閃是最好的選擇。嗯,工作上還好啦,畢竟你有付我錢,而且我可以處理掉那些負面能量,這邊指的是每天生活會遇到的人們。
.
什麼時候你才會離開呢?天底下沒有放不下的杯子,只有杯子夠不夠燙的問題而已。當杯子夠燙時,你也就不得不放下杯子了。
.
人生也一樣,夠痛了就會知道要放下。因為過去人生的種種教訓,我對這種感覺已經非常的靈敏且有警覺性。我現在選擇的是我想過對我比較好的人生,而不是比較安全的人生。
.
所以負面人出現的時候,我只會選擇離開。不是因為我的離開會給對方一個教訓(雖然很多時候也是會),而是我已經得到了我的教訓了。繼續留著難道是要等死嗎?噢不了,我ok你先死吧。
.
如果你的人生還沒到達這樣的境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還很年輕,然後也恭喜你,人生恐怕還有更多的苦難要受,直到你懂我在說什麼為止。
.
本文很適合搭配劉德華《一生一次》
.
#希望一生一次一個人走到底可不可以不要理由
#管他愛人還是朋友管他歡喜還是憂
#跟著心裡的節奏擺開一切再從頭
#讓我一生一次一個人走面對自己的傷口
#人生如酒千般滋味今夜讓我喝個夠
#一個人走
.
#幹洩漏年齡
#沒啦這是小時候我爸唱給我聽的歌
.
#你不傷我我不傷你
#受傷不走是傻子
#你或許是個S
#但我絕對不是個M
但我絕對不是個m 在 #但我絕對不是個m - Explor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explore #但我絕對不是個m at Facebook. ... <看更多>
但我絕對不是個m 在 馬思唯& 24kGoldn 抖音《Mood+一無所有》「我有时太忙忙著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这个歌是我混上去,把它变成完整版的哦~所以我是第一个把这首歌弄完整 ... 把勢力擴大,但衹要你需要我我能把星星射下」(聽完 絕對 會被洗腦的歌曲). ... <看更多>
但我絕對不是個m 在 [討論] 西線無戰事更有資格拿最佳影片吧?? - 看板movi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題,
不知為何西線無戰事在電影版上討論寥寥無幾?
但我這幾年看過的戰爭片之中,這片真的力壓1917(也是一戰)跟敦克爾克(二戰),
當然,我覺得這片也狂勝媽的多重宇宙。
個人當初也是抱著很大的期待看了1917跟敦克爾克,但兩片我都深以為過譽了。
反倒西線無戰事其實我當時點開真的毫無期待、甚至有點怕受傷害,
殊不知一開即驚豔,全片無冷場,
無論是畫面還是音樂還是故事節奏還是情節,真的除了完美還是完美。
我唯一出戲的地方就只有看到丹尼爾布爾的時候,想說每部德國片都要找他湊一咖,
噗哧了一下而已。
相比之下,媽的多重宇宙雖然很新穎,但是那凌亂的敘事、
以及不管有無翻譯問題都不知所云的情節,在在都讓我覺得這部片的格局角逐最佳影片,
不僅是過譽,更是一種捧殺。
雖然我可以理解奧斯卡其實本來就是一個商業價值的含金量更勝於藝術價值的獎,
加上好萊塢的背後操作與影藝學院成員非常美國人的思維模式,亂給獎其實都不稀奇了。
但一個影藝學院獎淪為如此譁眾取寵的工具,真的是蠻可悲的。
嚴格來說,我對於媽的多重宇宙的演員獎沒什麼太大意見,
潔米李跟關繼威的表現都很出眾,絕對是為電影添色。
雖然因為我沒有看完全部入圍者的表現,不好說這兩位得獎是否算得上實至名歸,
但最起碼我認為他們兩個在本片的表現都可圈可點。
至於楊紫瓊,我個人一直都覺得她的演技帶著一份深深的尷尬,
主要是因為她的個人風格實在太過強烈,強烈到我覺得喧賓奪主。
簡單來說,他演什麼角色都是在演楊紫瓊,
雖然這部片多多少少有意要為他量身打造這個角色,
但我覺得她要扮演秀蓮這樣一個中年華人媽媽,還是欠缺了很多靈魂。
或許是因為他自己並沒有子女,對於媽媽這角色始終有一層不能突破的隔閡吧。
雖然不知道其他女主角入圍者表現如何,
但個人覺得楊在這部的表現跟她同片的其他共演者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再講回最佳影片。
老實說,媽的多重宇宙如果沒有亞裔(少數)濾鏡跟同志元素,
我還真的不知道這片厲害在哪?
這部片當然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這是一個新穎又有觀眾緣的科幻片,
但我個人覺得光看第一次我都無聊到想快轉再快轉了,我很難想像誰會想二刷?
有趣的是,我的確遇過幾個移民第二代對於這部片很有共感,
但比起游牧人生或西線無戰事那種無條件表現人性的深度,
媽的多重宇宙其實還是回歸到了親情這種非常私、非常微小的層面,
卻很可惜的找了兩個毫無母女感的演員來搭戲,
到最後只是助長了西方文化對於華人家庭的偏見。
反而西線無戰事你以為是改編到爛了的一個故事,
卻因為劇本優異的改編搭上神一般的組合,讓這部片真的沒有我能抱怨的地方。
我甚至都覺得這片的得獎紀錄還不足以昭顯這片的出眾。
雖然因為這部片實在有點沉重,我沒有太多馬上二刷的衝動。
但我絕對把這片列為近年來最佳的戰爭片,甚至要給予歷史地位我都覺得名符其實。
總之,個人覺得奧斯卡果然就是"美國價值獎"無誤。
如果有人還沒看西線無戰事,Netflix上就有了,快去看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151.218.184 (澳大利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78776421.A.A71.html
跟演技跟故事跟其他呈現都沒關係了。
但我看到只是想說"他是出來扛票房還是電影名單需要個明星級?"
純粹只是因為EEAAO根本就是贏在對了美國口味,結果被追捧成這片有多神(翻白眼)
然後完全沒有打算重看。這片講真的我覺得也有點吃電波。
你演技要能打動觀眾最基本的都做不到了,還要檢討觀眾狹隘?
打滾這麼久了最基本的母親角色都演不到位,所以他之前才沒拿過甚麼演技獎啊。
講真的這部片裡面公公跟Waymond的兩個角色被弱化,
她爸應該是要演繹父權大魔王結果弱爆;她老公的刻畫更是稀薄,還一堆人捧,瞎爆。
不同單位個屁喔?請問有幾個獎是好萊塢大本營的??
何況英國跟澳洲的兩個獎也一直都高水分,就英語系國家娛樂獎啊。
被你講的好像他是得金獅還是日舞一樣。
西線情感力道如果你都沒有看到我也是佩服啦。
理論上故事主軸是讓秀蓮透過多重宇宙的體驗,最後回歸到自己的生命,
但我覺得楊因為演技沒有深度,只呈現了動作戲的部分,最終讓這片變成純粹的娛樂片。
而且結局突然婚也不離了、女兒也瞬間和解了,感覺有點搓湯圓。
應該是說分明女兒的角色十分關鍵,但在他神遊多重宇宙以後對於母女矛盾輕輕帶過,
彷彿多年的舊節真的就是秀蓮一句話就可以大和解好棒棒,其實很莫名。
反而是他跟潔美李的角色之間的結解的來比他們母女的結好,但明明母女戲才是主軸。
對於一堆奧斯卡信徒覺得得獎者演技不能受質疑,我只覺得很好笑。
如果電影版只有權威影人可以評論,那要觀眾幹嘛?
就像影藝學院會這樣投,我也不意外,因為媽的真的是很新、很潮、很政治正確。
但說到底,演技獎的本質不就是演的最好的那個演員嗎?其他獎同理。
就好像現在有很多餐廳,太講求創意,反而弄出來的東西就是貴又難吃;
相比之下很多精益求精的主廚把經典菜式做出更好的味道跟新的呈現,結果被吐槽,
好像現在不弄成分子料理你的除役就不能被肯定一樣,不是很病態嗎?
他是純粹沒演好媽媽角色,而我覺得可能是因為他生命經驗本身就不夠。
很多演員式克演技去克服這種生命經驗的不足,但楊顯然就沒克服啊。
結果你反而來檢討我口味,覺得好笑。看來現在只能捧美國片就是了?
他就是整片演成動作片,居然還能拿獎,看來這獎也不是個演技獎,是個人氣獎來的。
真的是有這種神經病耶?覺得對於電影的評價有教科書式解答?
你到底是在氣什麼?別人不能不喜歡你喜歡的片子就對了?難道你就不主觀壓迫?笑死
楊紫瓊如果這個角色演得很完美,我就會大讚他明明沒有子女但飾演母親角色非常深刻,
然而這片他真的是演成奇異女俠,武打100分母親0分
如果不是因為他生命經驗不足,就是純粹演技爛還過譽得獎,你選一個。
在經常投票的 5100 位以上的投票會員中,94% 是白人,77% 是男性,54% 超過 60 歲。
14% 曾經入圍過以及 19% 獲獎過。
啊就是自己人在玩的遊戲一堆人覺得應該要跟著追捧他們這些人我才覺得很好笑。
隨便一個地區觀眾都不只5000人了,所以你覺得觀眾的意見都是屎??
兩個解釋,一是他真的沒當過媽所以演不出來,二是他演技就真的爛只是女打仔。
不是演媽媽一定要有子女,是他就真的沒演好,要講幾次?
你現在可以理解為何Jodie Foster得獎無數楊紫瓊從沒得過嗎?
跟楊紫瓊是不是亞裔根本沒關係,他演技就是爛,女打仔靠洗言論跟政治正確上位。
請問一下不喜歡分子料理的都是不懂吃就對了?
這種強暴式言論真的好可怕,因為美國價值很主流所以不喜歡的人都要被檢討,厲害了。
就像很多獨立音樂,其實要有市場、要紅,多多少少都會偏向市場元素,
我覺得媽的參雜了很多實驗性的元素跟生澀的部分,雖然給個這部片很多特色,
但就一個古典的角度來說,他就是亂。
如果你今天跟我說這部是非商業片那我反而不會說他凌亂。
但面對現實就是你在電影版上看到的負雷,正是表現了這部電影的死穴。
不像一堆不想聽別人意見的,我不懂他們上電影版來幹嘛?
本來就是一個各抒己見的地方結過變成一言堂,真的有夠荒謬。
不懂為什麼得奧斯卡就不能被質疑?電影版是多舔狗?
你這個說法正是我說的刻板印象的最佳詮釋。
我這樣說吧,如果這部的背景是像璀璨帝國那種亞裔移民,你覺得還會被捧得獎嗎?
亞裔英文爛、貪小便宜、、逃漏稅、開洗衣店、不認同LGBT,
這哪個不是西方人眼中的刻板印象?
殊不知多少亞裔是高成就者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同?
這個背景題材本身就有這層西方濾鏡,一堆人卻毫無察覺,也是蠻好笑。
覺青說穿了就是布爾喬亞,加上影藝學院其實都是老白男,
結果一堆台灣人在這邊義憤填膺覺得他們的意見才是反映專業價值,真的好笑。
※ 編輯: elwyn (120.151.218.184 澳大利亞), 03/17/2023 12:04: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