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彈性習慣》部落格文末抽書 2本
最近我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一個女生透過上健身房養成運動的習慣,某天她在教練的指導下本來要做 12 個伏地挺身,前幾次還能做滿的她,這一天卻連 6 下都做不到,她感到十分氣餒。是意志力不夠堅強嗎?還是飲食跟睡眠沒有調整好呢?如果越做越退步,還要維持這個習慣嗎?故事的謎底到文章最後再揭曉,我們先來談談「建立習慣」這件事。
部落格圖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elastic-habits/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彈性習慣》的作者是自我成長領域的暢銷作家史蒂芬.蓋斯(Stephen Guise),他喜歡以以腦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文獻為背景,加上有趣的文筆,幫助許多讀者突破學習障礙。在這本書裡,他要告訴我們堅持好習慣的秘訣,是讓習慣變得更有「彈性」。
他認為要有效養成習慣,不能只仰賴意志力去堅持,而是要善用聰明的彈性策略。也就是設定三種難易程度不同的目標(垂直彈性),挑選三種不同類別的活動(水平彈性),讓自己每天都可以依據自己生理和心理的狀況,選擇最適合、最有動力的目標去執行。
書中從目標的設定、動力的應用、擬定目標策略、執行策略的步驟,一步步教讀者透過彈性的原則來建立自己理想中的習慣。以下介紹五個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觀點,以及我實際用在自己的生活之後帶來的改變。
.
【1.放棄死板的單一目標】
作者發現人們對於「目標」時常存在著一個迷思,會覺得總要訂出一個「最好的目標」,甚至是「一體適用」的超級目標,才能代表自己是個有目標有衝勁的人。但事實是,生命不斷流動且充滿了變化,為什麼得死守僵化又難以維持的習慣呢?一定有更好的方法才對。
因此,他提倡以三個水平選項和三個垂直目標,取代傳統單一目標唯一的成功條件。隨著自己每天狀態的不同,我們可以選擇放寬選擇的範圍,適時地改變目標。重點不是緊盯著單一目標不放,而是善用更加靈活的策略,讓自己持續採取行動、不斷前進。聽到「堅持」,往往會讓我們聯想到「自律」,然而作者對自律有另一種解釋。
.
【2.自由才能帶來自律】
這本書的推薦序是由我很欣賞的《高產出的本事》作者劉奕酉所寫,他提到書中的一個重點讓我深受啟發:「是自由帶來自律,具備選擇的自由,才能持續地自律。」讓目標的設定和執行保持彈性,就能讓我們感受到更多「選擇的自由」,如此一來,就會自然而然養成自發性的行動。
作者史蒂芬在書中強調:「你不能覺得自己是目標的奴隸,而是要立志成為他的主人。奴隸每天都過德心不甘情不願,只有從奴役中解放,擺脫任何形式的束縛,才能活出人生。」自律正是奠基在自由之上,透過正確的步驟慢慢練習,我們就能活得自在又有自信。
如果你覺得自己總是難以「自律」,倒不如想想是否你給自己訂的目標不夠「自由」?又或者,你所訂下的目標,真的是你內心想要的嗎?還是只是跟別人比較之後,替自己強加的目標呢?談克服完美主義的《完成》這本書有一句我很喜歡的話:「為不在乎的事情努力,叫做壓力。為了所愛的事情努力,叫做熱情。」不要讓目標成為了壓力的奴役,要反過來讓自己成為目標的主人。
.
【3.通往成功的多線道】
傳統定義上的成功很像「單線道」,時常是一個遠大的目標,似乎只要完成了就可以站在山頂上振臂高呼。但是彈性習慣的定義之下,通往目標的路上允許「多線道」。作者發現當我們能把目標拆解成三種不同的等級,有助於天天執行不中斷,比起單線道的奮力衝刺,採取多線道的彈性策略,反而能讓我們更加持之以恆。以下舉例書中的三種目標等級設定方式:
有做總比沒做好的「迷你目標」:迷你目標的甜蜜點在於,每個目標都容易達成,讓你感受到自己有在前進,也能獲得完成任務的成就感。無論當天自己的狀況再差,都可以持續透過小目標取得一些安慰。例如每天睡前看5頁的書。
令人佩服的「進階目標」:進階目標要有一定的難度,是一種會讓你感到「這樣的目標值得追求」的程度。持續達成中等目標,會讓人心生佩服,而且產生更多的動力和能量。雖然目標提高、成功率降低,但伴隨而來的成就感可以彌補動力。例如每天睡前看20頁的書。
振奮人心的「菁英目標」:菁英目標是大部分人夢寐以求的成果,也是值得挑戰的最高階目標。當你達成這種程度的目標,你會覺得自己離理想中的自己邁進了更大一步。偶爾在你活力充沛、動力十足的時候,就可以嘗試達成菁英目標,此時的成就感會遠高於迷你和進階目標。例如每天睡前看50頁的書。
.
【4.其實,壞日子更重要】
如果某一天我就是狀態不好該怎麼辦呢?作者提醒到,那就依據「彈性」的原則,直覺地選擇今天、此時此刻最有動力的目標。每天的體力與情緒有高有低,作息應該要隨之調整。重點不在於死守每一天的單一目標,而是讓自己無論日子好壞,總是能保持動力做出符合目標的活動。
《原子習慣》的作者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也曾經說過:「『壞日子』比『好日子』還來得重要。如果在你「不想要」這麼做的時候,仍然能持續寫作、運動、冥想或烹飪,那你就能維持住這個習慣。」如果在自己狀態最差的日子,你都還曾採取的行動,那麼在狀態好的日子肯定更沒問題了。
在英文裡面有兩個片語可以用來說明這件事,迷你目標可以保證你持續「出現」(Show Up),而不是一心想著用進階/菁英目標跟別人「炫耀」(Show Off)。因此,作者認為要做到「持之以恆」這件事情,關鍵就是要把入門標準放低,低到再怎麼樣你都不能有藉口錯過的那種低。
|不管成果有多小,不要放棄任何一天。
.
【5.實現承諾能帶來自信】
作者提到:「承諾是兩面刃,有風險,也能帶來收穫。半途而廢,你就會看不起自己;實現承諾,就能增加自信。不過守信所增加的自信心非常有限,失信造成的傷害卻是如雪崩一般驚人。」這句話不只適用於達成個人目標這件事,在人際關係上的效應更為明顯。
話說回來,很多人在設定了目標之後,往往因為挑戰失敗,就對自己失去信心。結果,就好像自己背棄了自己的「承諾」一樣,感覺自己不再可信,陷入惡性的循環。重新建立自信的方式,是透過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守住承諾,來累積對自己的信任感。然而彈性習慣的方法可以幫你達成這個任務。
做出承諾前,先選擇微小而且容易實現的選項,逐步累積完成的任務和對自己的信任。過程中,偶爾挑戰進階和菁英目標,讓自己持續在「建立自信」和「獲得成就」的感覺中持續前進。很有意思的是,雖然乍看之下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進展,可是長期累積下來,反而在不知不覺間持續朝目標前進。
.
【這本書帶給我的改變】
起初讀完本書的時候,我曾經懷疑這麼簡單的概念,為什麼要用一本書的篇幅來說明。後來我試著套用在自己的生活習慣上,產生了不同的想法。過去半年來,我一直在追蹤自己每天的三項習慣:睡眠時間、運動時間、寫作字數。但是每個月的成功率,總是在五到七成之間徘徊。
我試著用最簡單的策略,不貪求一次把目標展開成三個垂直目標,我只展開成兩個。我把它稱作是彈性習慣的簡化版:「微彈性習慣」。
睡眠時間:原本是每天晚上睡滿七小時才達標。後來我改成:「迷你目標」晚上六小時加午睡半小時、「進階目標」晚上睡滿七小時。再怎麼樣也要強迫自己午睡。
運動時間:原本是每天起床做30分鐘瑜珈。後來我改成:「迷你目標」30下伏地挺身和3分鐘拉筋、「進階目標」30分鐘完整瑜珈。即使前晚睡不好,晚起床也能5分鐘搞定運動。
寫作字數:原本是每天寫500字讀書心得。後來我改成:「迷你目標」iPhone語音輸入法轉文字,隨興抒發心情、「進階目標」500字讀書心得。面對加班和臨時急事時,還是能抽出一點時間寫出點文字。
我一樣用「子彈筆記」的方式追蹤自己的習慣完成度,原本的標記方式必須要完成目標才能劃上「X」,後來我把標記方式改成:「迷你目標」劃一撇斜線「/」,「進階目標」才劃上完整的「X」。從七月初執行到最近,這個簡單的改變,讓我的紀錄不再有空白的「.」標記,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和「X」。
對我自己心情上的改變也很明顯,以前無法完成當日習慣的時候,索性放棄整個不做,反正就留著空白之後影響完成率。久而久之對完成率反而失去重視。改採用微彈性習慣後,我感受到每天再怎麼樣都能有進展,對待習慣追蹤更加重視,因為我充滿信心可以把它「劃好劃滿」。
.
【做不滿伏地挺身的女生】
回到文章開頭的故事,那個女生正氣餒著沒辦法做滿伏地挺身的自己,懷疑自己是否還能堅持這個習慣。喝了口水之後,她的教練問了:「你是不是最近生理期要來了?」她點了點頭,但還沒有意識到這有什麼影響。
教練繼續說道:「你要懂得去聆聽身體的聲音,女生生理期前體力本來就會比較差,你不必氣餒,也不必硬撐。因為硬撐反而更容易受傷,更糟的是心裡會排斥做重訓。」這時候她理解到,接納自己的狀態,不要過度批判自己,容許一定的彈性。因為放長遠去看,健身是為了自己的健康,目標是為了讓自己能夠維持前進的動力和方向。
這個故事是 Podcast「劉軒的 How to 人生學」的某集節目〈自律,不能單靠你的意志力〉製作人 Keira 分享的親身經驗。這集節目跟這本書談到的觀念有很多異曲同工之妙的地方,有興趣的朋友滿推薦給你收聽參考。
.
【後記:當個常勝軍】
《彈性習慣》這本書提供了很簡單具體的策略:三個水平選項和三個垂直目標,取代傳統單一目標唯一的成功條件。「彈性」不僅僅能增加靈活性,它還能提高你對於壓力的恢復力。透過彈性策略,你就能隨時保持優勢和動力。幫自己設定不同的水平和垂直選項,讓你擁有「選擇的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是第一次想透過讀書的方式學習如何「建立好習慣」和「戒除壞習慣」,我仍推薦自我成長界的經典之作《原子習慣》做為你的第一本書,其中的智慧和策略之精華很難有其他書能出其右。如果你已經讀過《原子習慣》,那麼《彈性習慣》可以幫你補充一些額外的觀點,更進一步優化自己的習慣計畫。
最後,彈性習慣也是培養「意志力」的絕招,因為無論颳風或下雨,你都沒有放棄的理由。如同作者所說:「只要你每天都付諸行動,至少達成小型的目標,就已經是一個常勝軍。」接下來,你的人生就只有兩個結果:成功,或是非常成功。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rQ22FD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HABIT
使用期限:8/4~8/10
.
《彈性習慣》是2021第二季的讀者選書,成為贊助者即可參加投票
用行動支持瓦基 >>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port/
.
感謝 時報出版綠活線 提供抽獎贈書
「伏地挺身板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絕世好Bod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Winnie Loves Yog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心得] 長年運動和健身之簡短心得分享- 看板MuscleBeach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伏地挺身支架好用嗎 - 健身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使用伏地挺身架後、胸肌反而沒感覺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伏地挺身訓練板評價的運費、客服和退貨,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伏地挺身訓練板評價的運費、客服和退貨,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伏地挺身架好處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健身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伏地挺身架好處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健身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討論] 每天100下伏地挺身真的有用嗎?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Re: [問題] 早晚都做伏地挺身會不會壞掉? | 俯臥撐板ptt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2022伏地挺身板心得-保養品化妝品試用心得,精選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問題] ㄇ字型的伏地挺身器- musclebeach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長年運動和健身之簡短心得分享| 迪卡儂伏地挺身器PTT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滾輪式伏地挺身器ptt - 台灣工商黃頁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心得] 運動是一種堅持(減肥約半年)...轉自PTT-FITNESS板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健腹機ptt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Fw: 【心得】 for初心者的力量/腹肌(?)課表+菜單- 健身板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Ещё от Страницы Optimum Kinetics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心得] 3年訓練心得- 看板MuscleBeach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Re: [問題] 胖子伏地挺身的次數問題- 看板MuscleBeach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開箱推薦]【HEAD 海德】伏地挺身架品牌ptt健身方法 - 痞客邦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迪卡儂伏地挺身器ptt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問題] 想請教大家關於深蹲的動作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迪卡儂伏地挺身器ptt - Gavifrut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問題] 請問板上有人在職訓局上過課嗎? - Noteperformer 3 torrent 的評價
- 關於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迪卡儂伏地挺身器ptt | 工商筆記本 的評價
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絕世好Bod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6/23 很硬、很硬的漸進式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在女生這一方面,一直很難克服的動作。
我得先承認,我目前示範的漸進式伏地挺身作法,有點難度——也就是,如果妳是訓練初學者,或從來沒做過伏地挺身,那麼,很可能妳會一直停在入門那個地方。
不過,有練有機會。
(我實地教時,會是採用手架高慢慢往下降的訓練模式。這個需要槓跟蹲舉架的配合,才能一點一點往下降)
伏地挺身基本動作:手放在肩膀側邊,大概10-15cm處(不會超過15cm)。手臂與肩膀夾角為45度(這是肩膀最好施力與最不會造成肩膀疼痛的角度,請牢記)。雙腳的間距可以跟肩膀同寬,或更寬(越寬越好起來)。
手掌出力的位置不在掌根(掌根是手掌尾端接手腕位置),而是連指尖都得出力。
入門:先熟悉整個手掌用力的感覺。
伏地挺身最難的地方是手掌推地時,核心得同時出力往天花板送。
所以很多女生會做成凹腰是伏地挺身。
先不要加入核心,只把重點先放在整隻手掌,手臂推地的出力感。
進階1:把滾筒放在胸部以下、下腹部以上。
然後把手放在正確位置上,短短的,再用整隻手掌用力推。
進階2:短距離可以勝任的話,就撐直手臂吧。
因為胸下有滾筒的關係,距離會比完整伏地挺身短很多。
這時核心就得加上,手臂推直、放下時,核心得同時撐住下半身。
進階3:拿掉滾筒,找更矮的支撐物(我使用的是瑜珈磚
進階4:完整版伏地挺身
要提醒一下,頭不要往下垂。
身體在什麼位置,頭就在什麼位置。
建議組數:入門:3-8下,8-3組
進階:視自己能力決定!
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Winnie Loves Yog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分享一下上週 @utenaloveyoga 的上課心得,覺得裡面很多觀念都是值得初學者學習的🙏🏼 在@outerspace.tpe 上的課,課後小郁狼狽了四天才到 @innerspace._ 補拍到上課成果照😆
—
#外太空學員分享
每週一晚上8:00-9:00
老師:涵茹(菇菇)老師 @guguyoga
代課老師:Winnie老師
難度:⭐️⭐️
所謂倒立分解班,不是指整堂課都在練習跳上倒立。真正穩定的倒立,除了肩膀、上手臂要有力之外,背部夾緊、腹部穩定不能噴掉或過度後彎也是很重要的,其餘頭跟腳都是輕鬆的。
今天的課程著重在肩與手臂的力量,不要說平板到伏地挺身彎手平板了,最難的是下去不能碰到地還要身體不凹的平推回來,再回到下犬式,我光是每次推回來就又花了吃奶的力氣,依然無法像老師一樣優雅😰
首先從芯瑜伽拜日式進入練習,芯瑜伽是由馬來西亞徐老師所發表的一個比一般瑜伽拜日式還要更難、更低空、更需要練習身體核心穩定的序列,但是倡導不受傷、不刻意折腰、不在身體不好的狀態下進行。
而後就進入了最難的練習:手臂及肩膀。
還記得剛開始練習瑜伽的時候,我根本連肩膀是停在前推還是後縮什麼地方我都不知道,不就在肩膀的位置嗎?🤣
肩膀沒有力的話,倒立就會頭掉地板撐不起來,進而頸椎受傷。如果平板到伏地挺身的姿勢都推不回來的話,又怎麼能把自己穩穩的定在上面呢?
最後帶到側平板、側腹及肩膀手臂的練習,這些動作肩膀跟手臂都要很有力推,但不是用脖子!力氣不夠就會用到脖子代償,進而引發肩頸筋膜炎(過來人痛苦經驗談😭),所以肩膀跟手臂的力量一定要好好的練起來才行,當你的肩膀可以把你的頭頂推離地板的時候,你才有辦法讓自己的身體重量去加在你的頭之上,肌群起來之後就可以練習身體整體的協調穩定性,才能練到平衡達到倒立的目的。
分享前幾天在瑜伽社團看到一篇文章,一個女生很厲害的第一次上牆就上去了,但是她從來沒有跟任何老師練習過,上得去只是因為有運動習慣,但是有人告訴他頭頂必須要能輕鬆離地,而她是完全無法離地的。
倒立,是具有危險性的姿勢,初學者不管是不是有運動習慣,由於不熟悉倒立時身體的位置,還是不建議在沒有老師教練的情況下進行,以防萬一受傷。
所以還是乖乖去上課吧,當你可以輕鬆的拉上牆之後,才可以自己在家練習;但是在自己穩定、可以慢慢拉上牆之前,最好還是去教室上課練習,以免不小心重心不穩掉下來受傷。
講了這麼多道理大家都曉得,但反正就是積極練習跟佛系練習;個人是走佛系穩定努力練習的路線,反正有時間就來上課,自己家很窄很難練也不好拍照,幾乎沒自己練🤣 教室這麼美,當然是來這邊上課練習順便拍個幾張照片,當作自己進步的紀錄,練三年後再回頭看自己當時的照片還真的是有夠醜的🙄 但請不要歪樓以拍照為目標,最好是追求一個「要拍到好的照片就要把它練好!」的境界,專注在練習上,否則只注意拍照的話就本末倒置了。
每一次都要做到超越自己上一次一點點的最好的程度、不強迫、要呼吸,是我在瑜伽課練習中絕對不能忘記的三個要點,都是老師們所傳授的。
想要練習好穩定的倒立(頭、肘、手),不是只有身體肌耐力有就好,歡迎一起來加入芯瑜伽練習的行列!
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伏地挺身支架好用嗎 - 健身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在臉書廣告看到的,有人有買來用過嗎,網路上找不太到心得~用這個手會不會很痛,還有每個人好像也不一樣長,看到他說依據組裝位置,可以訓練上胸. ... <看更多>
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使用伏地挺身架後、胸肌反而沒感覺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做伏地挺身有一段時間,手腕有時會感覺到不適去逛體育運品店就順手買了伏地挺身架回家使用第一天,胸肌比用手掌撐地時還沒感覺 ... 有使用伏地挺身架的可以分享一下心得嗎? ... <看更多>
伏地挺身板心得 在 [心得] 長年運動和健身之簡短心得分享- 看板MuscleBeach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先來張自介傷眼圖: https://ppt.cc/WjYX
本人身高170/62 體脂15%(用TANITA體脂計量的)
會發本文除了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成果
也因為自己長期以來在板上潛水 收穫良多 所以想稍作回饋
故分享一下自己的簡短心得 希望能對剛入門或是想入門的鄉民有點助益
不過版上先進和神人比比皆是 還請大家對小弟的傷眼照和心得鞭小力點…
再次強調 以下心得主要是給剛入門或是想入門的鄉民們參考用
等級已經練很高的版友們請左轉另尋進階版心得喔
[本人最推薦心得 : 健身入門必備=滾輪+伏地挺身器]
健身和很多東西一樣,要先求有,再求好 。很多人只想身材變好變壯,
但都沒付諸行動或是目標訂很高,高到不知如何開始。
以CP值來說,建議想以減肥、練腹肌為主的人可買滾輪,
先從跪姿滾輪開始https://ppt.cc/WQyo。如果沒有圖片中大片軟墊,
可準備小片巧拼,膝蓋跪在巧拼上,並把滾輪滾向牆壁或是在自己前方
放另一個巧拼,以免有力出無力回,整個人仆街掛彩。
剛開始接觸滾輪可先從每天滾個50下開始,然後再把數字慢慢往上加。跪
姿滾輪上手之後(約1個月),可考慮進階的站姿滾輪https://ppt.cc/tZp~。
想練到能每天進行站姿滾輪100下,快則約需半年的時間,
養成習慣後不但可瘦身(因為真的很累,會一直噴汗),
也可練腹肌,手臂和背部線條也都可以有基本的雕塑效果,
是個CP值非常高的健身運動,購買地點除了大賣場,很多網購也都有賣。
關於伏地挺身器則是可強化伏地挺身練胸肌的效果,
建議使用時可把雙腳腳尖墊高(例如放在床上),可使效果更加強化。
伏地挺身器和滾輪一樣可循序漸進,先從每天50下開始,
然後慢慢增加到每天100下甚至更多。長期練下來胸肌就會有明顯的變化,
雖無法太嚇人,但是用練過伏地挺身器練過後上半身穿起衣服來的線條
會明顯好看很多,搭配合身點的衣服,自己也會有自信許多,
但要有此效果的前提是本身體重要在正常範圍,太胖的話還是先把體重減下來吧。
以減肥和雕塑基本身形的這兩項目標來看,滾輪+伏地挺身器CP值真的很高,
不僅不貴,也不需要出門,還可邊看電視邊做。
網路上有很多賣家有兩項一起賣,相較下會比大賣場便宜一些。
例如https://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212137465127
(連結僅供參考,本人並非賣家,也沒買過這家的商品)
簡言之健身、運動都是需要持之以恆的,先讓自己有簡單、易達成的小目標,
接下來循序漸進,當你能養成每天50下滾輪,50下伏地挺身,
那麼要進步到每天100下,200下,甚至上健身房或自己買
更進階的器材使用也就比較有可能,日子久了你也一樣可以有別人羨慕的好身材。
以上簡短心得和大家分享,其實小弟也還在持續努力中,
希望自己能早日練就韓國健身model那種夢幻身材,和大家一起共勉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4.206.1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407321919.A.48B.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