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八百政字標記
〔#政教關係面面觀 #從塔利班看國家與宗教的距離〕
▌追求政教合一的塔利班
近一個月來國際矚目的焦點,無疑是塔利班政權再度控制阿富汗,2001年倒台的「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重新復辟。
傳統上,伊斯蘭社會屬於政教合一的體制,宗教涉入政府各個部分,伊斯蘭教的領袖既是政治領袖,也是宗教領袖;伊斯蘭律法(sharia law)更是一切法律的依歸。
20世紀末竄起的塔利班也不例外,他們以建立世界上最純潔的伊斯蘭國家為號召,在1996年成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酋長國,以嚴厲的伊斯蘭律法統治阿富汗。
那麼,政教合一跟政教分離究竟差在哪?國教又是什麼?本周我們就從阿富汗出發,來帶各位壯士了解國家與宗教的距離。
▌政教關係的分類
國家與宗教間的關係,一直是西洋政治思想界熱切探討的議題,過往曾有「上帝的歸上帝;凱薩的歸凱薩」的論點,英國思想家洛克(John Locke)也曾提出政教分離三個基本原則,主張政治與宗教應明確地劃分彼此的任務與責任,互不介入與干涉。然而政治與宗教之間的關係在現實上往往更加複雜。
今天我們將參考日本學者小原克博的觀點,將政教關係分為三種進行介紹:
1、教會主宰國家政治的神權政治,宗教的權威與政治的權威完全融合在一起。
2、國家與教會建立同盟關係,並且透過法律來規範兩者的關係。
3、為保障信仰自由,宗教與國家分離,國家亦不得介入教會的經營。
▌神權政治
首先是神權政治,英語為theocracy,是希臘文中神(theos)與權力(cracy)的結合,國家元首為神的代理人,具有神聖性(divinity)且為宗教領袖。
梵第岡是天主教唯一的神權國家,國家主權來自上帝,行政、立法、司法三權,皆集於最高主權(上帝),再交付給人間代行天道者(教皇)。
而塔利班新政權或許也將成為神權政治的代表,塔利班官員先前接受路透社訪問時明確表示,未來阿富汗將由治理委員會謹遵伊斯蘭律法來治理國家。最高領袖艾昆薩達(Haibatullah Akhundzada)將成為宗教領袖。而女性工作權、受教權及衣著等相關規定,都將交給伊斯蘭學者組成的委員會定奪。
▌國家與教會的同盟
國家與教會透過法律規範兩者的關係。一種是透過法律承認教會的地位,另一種則是基於多數國民有共同信仰,以立定國教的方式,給予教會一定的特權,例如英國、丹麥及多數的伊斯蘭教國家。
要特別注意的是,設有國教的國家並不等於神權國家,也不代表國教受到政府控制,只是政教並未分離而已。
在這些國家中,國教被視為形塑國家認同的一部分,教會也是國家體系的一份子,神職人員多半直接由國家所聘用。只不過教會在各國地位也有落差,例如丹麥的信義宗教會欠缺自主組織架構,反觀希臘的教會自治程度則相當高。
常見措施包含:教會自治、承認宗教婚具效力、宗教教育列入國民教育必修課程、禁止褻瀆神明或禁止勸誘改宗等等。但也常衍生不少爭議,尤其是國家價值和宗教自由產生衝突時。
▌政教分離
政教分離顧名思義,追求政治生活和宗教生活的分離,認定世俗政治與宗教組織相互獨立,國家應秉於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則,在宗教事務上採取中立態度,無論任何教會組織,皆平等視為民間團體。
原則上也禁止任何教派插手政治事務,神職人員必須退出國家組織,有些國家甚至會以憲法或其他法律加以落實這項限制。
不過在實際運作上,政教分離國家仍有許多樣貌及差異,小原進一步將政教分離制度區分為三種模式:完全分離制、敵對的分離制以及寬容的分離制。
法國是恪守完全政教分離的代表國家。在1905年頒布政教分離法後,憲法明定共和國保障宗教自由,但對各種宗教維持中立,不在經濟上扶持任何特定宗教,教會的功能僅僅是私法人,不得掌握任何政治或行政權力。近年更是積極試圖消除公眾領域中的宗教符號,衍生出不少爭議。
而敵對的分離制常見於冷戰時期的共產國家,由於共產黨信奉無神論,因此視教會為敵對的存在,自然不容許宗教影響人民的政治生活,更甚者會無所不用其極地試圖削弱教會的力量。
至於寬容的分離制,又稱條件式政教分離,典型的例子則是德國。
德國在一戰後正式實行政教分離,憲法中雖承諾中立對待宗教和世界觀,但這個「中立」並不等於國家要對宗教敬而遠之,相反的,國家反而認為宗教能夠對社會團結做出貢獻,因此國家和宗教可以進行夥伴式的合作,例如國家可以資助宗教團體所設立的醫院或社會性機構。
這樣國家和教會的密切合作,是和法國嚴格的政教分離不同之處。德國基本法所確立的政教體制是既有教會與政府的分離,但又同時透過憲法保障政府和教會合作方式,這是在保有國教和嚴格的政教分離之間走出的折衷道路。
▌結語
經過簡單的介紹後,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更了解政教關係的各種型態?我們不僅希望大家多多關注阿富汗的後續動態,也要澄清一個概念:伊斯蘭律法並沒有一套明確的法體系,在現實中如何踐行,高度仰賴執政者的詮釋角度,因此不能將塔利班的詮釋化約為是所有穆斯林的詮釋。
不幸的是,塔利班政權對於伊斯蘭教法的執行採最嚴格的詮釋,從過去的經驗看來,公開處決、石刑和鞭刑將在阿富汗重現。更令人憂心的是阿富汗的女性處境,日後不僅必須穿著遮蓋全身罩袍才能出門,工作、教育以及獨自外出的權利恐怕也會遭剝奪,前景不容樂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伊朗音樂網站Melovaz最近將許多的專輯封面「重整」,把女歌手從專輯封面上去除,呈現出詭譎的畫面。引發全球網友熱烈討論。 因為這些編輯封面的舉動都屬於伊斯蘭律法『限制女性自我表達』的一部分。當地律法對音樂以及露出臉部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這些規定也延伸到非穆斯林婦女和居於伊朗的人士。 在伊朗濃厚...
伊斯蘭社會 在 Readmoo讀墨電子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伊斯蘭社會普遍認為,若女人學習,一般是在自家男女分隔的住宅裡;若女人教書,她們教的一定是女人。阿卡蘭用耗時近十年的研究,徹底挑戰這個迷思。
被隱藏在史料裡的九千個女人,她們審理法庭案件、在中東一帶巡迴演講、解說繼《古蘭經》後最重要的聖訓。有先生帶著太太的伊斯蘭教令回到課堂上,他的學生會說:「這不是你的判決,這是來自垂簾後的指示。」
伊斯蘭社會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EP52裡,我們介紹了標準的撒哈拉行程:從第一大城馬拉喀什出發,翻過亞特拉斯山,沿路停靠多個景店之後,於第二天下午抵達沙漠邊緣的門戶城市梅如卡(Merzouga),騎著駱駝前往沙丘群另一端的帳篷營地過夜。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這段行程以及沿路的地景,就簡單以這張地圖,以及我自己拍攝的照片,作為這集節目的補充。
2. 沙漠團大多從馬拉喀什出發,圖為夜晚遠比白天瘋狂的市集Jemaa el-Fnaa一景。
3.-4. 從馬拉喀什出發,首先得翻越亞特拉斯山,山區會經過一些傳統柏柏爾聚落。有時山間仍有積雪,可以體驗到「前往沙漠路上得先經過雪山」的有趣對比。
5. Aït Benhaddou,翻過亞特拉斯山之後的第一個景點,是個世界遺產,也是個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傳統聚落,因為作為《權力遊戲》、《神鬼戰士》等電影場景而聲名大噪。
6. Dades Gorge,本身是個漂亮的峽谷,大多旅行團第一天也會在峽谷中過夜。
7. Todra Gorge,另一個壯觀的峽谷,旅行團會在此停車步行遊覽,也會前往峽谷中的柏柏爾聚落Ait Tizgui,由當地嚮導帶領參觀(並且同時用力推銷當地手工製作的地毯,摩洛哥不意外哈哈)。
8.-9. 漫長的路途中,觀察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有趣的體驗。
10. 第二天下午終於抵達撒哈拉!或者更嚴格來說,是一片叫做「厄爾切比」(Erg Chebbi)的沙丘群,長約28公里,寬約5-7公里,周遭則被岩質沙漠所環繞,所以並不是一整片沙漠綿延到埃及那樣XD 雖然只是整個撒哈拉的一小部分,卻已經巨大到讓人有置身於沙漠深處的錯覺,也充分滿足了外國遊客們對於沙漠的想像。
#關於撒哈拉沙漠團的平價選項
在節目中,宏安詳細的介紹了她自己經營的私人奢華團產品,不過可別因此就以為撒哈拉沙漠價格一定高不可攀!實際上以我自己的經驗,不同預算的旅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前進撒哈拉,行程基本上也是大同小異,價格差異主要反映在住宿的等級、交通的安排等方面。
就我自己2018年前往的經驗來說,前往撒哈拉的三天兩夜散客平價團,網路上查到的價格最貴,約為$130-$200(以下單位皆為美金,當時對Dirham匯率約為1:10);到了馬拉喀什現場詢價,可以找到不少$100左右的選項;如果貨比三家並且拿出三寸不爛之舌用力殺,則壓到$80以下都有可能。我報團時因為適逢淡季,旅行業者又急於把剩餘的空位清掉,最後找到$65的超低價,而且只要多加$20就可以離開沙漠後直接前往菲斯!不過當然一分錢一分貨,未來有興趣前往的人可以自行斟酌 :)
我自己的旅行經驗整理,歡迎參考留言中兩篇部落格文章(皆為2018年資訊)。
#關於西撒哈拉的歷史
節目中提到,作家三毛與戀人荷西曾經居住的西撒哈拉,是摩洛哥南部的一塊爭議領土。不同於曾經被法國殖民過的摩洛哥主要領土,西撒哈拉原本是西班牙殖民地。在1975年西班牙放棄西撒哈拉主權時,原本協定是由摩洛哥與茅利塔尼亞共同接管,但在後來爆發的軍事衝突中,摩洛哥逐漸佔上風,最終成為西撒哈拉主要的控制者(其他20%則是屬於「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這個實質獨立但為受廣泛承認的事實國家所有)。
以上這段歷史,使得西撒哈拉從西班牙領土變成摩洛哥所有,也是三毛與荷西決定離開西撒哈拉、轉往仍然屬於西班牙的加納利群島(Canary Islands)的關鍵原因。節目中對於西班牙政權的部分沒有說明清楚,在此特地補充澄清。
【EP52 造訪非洲西北魔幻國度,翻山越嶺前進世界最大沙漠! ft. 旅遊作家 唐宏安 】
【EP53 漫步千年古城,窺見北非伊斯蘭社會生活樣貌 ft. 旅遊作家 唐宏安】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非洲 #北非 #摩洛哥 #撒哈拉沙漠 #地中海 #沙漠 #三毛 #小王子 #自助旅行 #伊斯蘭 #齋戒月 #馬拉喀什 #菲斯 #清真寺
伊斯蘭社會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伊朗音樂網站Melovaz最近將許多的專輯封面「重整」,把女歌手從專輯封面上去除,呈現出詭譎的畫面。引發全球網友熱烈討論。
因為這些編輯封面的舉動都屬於伊斯蘭律法『限制女性自我表達』的一部分。當地律法對音樂以及露出臉部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這些規定也延伸到非穆斯林婦女和居於伊朗的人士。
在伊朗濃厚的伊斯蘭色彩下,再加上男尊女卑的傳統,國家對於女性本身就有相當嚴苛的種種限制。像是如果沒有經過男性允許,即使是在飆破 40 度的高溫之下,當地的女性都會被要求要用布把自己從頭包到腳,尤其絕對不能隨意露臉。
而且在伊朗的社會中,其實還有許多保守的女性,仍堅守着伊斯蘭社會「男權至上」的傳統觀點。八零代女性影星的領銜人物,塔拉內·阿里杜絲媞,就曾因為公開自己的女權主義者身份和刺青,遭到保守派一面撻伐。其中女性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但在今年六月發生了一起震驚全球的足球觀眾自焚案,一名29歲伊朗女球迷柯達雅莉在德黑蘭的法院外自焚,抗議於足球場的男女分離法令。事件發生後引發國際輿論的撻伐,雖然經過主要來自外部的國際足球總會(FIFA)施壓後,男女性終於可以一起看球,不過座位區到現在依然是分開的。
雖然隨著伊朗改革派上任,現在伊朗社會也越來越開放,不像以前一樣專制、保守,不過其實在台灣也是這樣的狀況,很多人都覺得台灣現在男女平權是亞洲國家中領先的,但大家不要忘記,我們現在享有的權益並不是原本就有的,我們一定要更努力,社會才會更進步,如果不小心的話,是會走回頭路的。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伊斯蘭社會 在 認識伊斯蘭世界(國家教育研究院社會領域101-8)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更多教學影片,請上「愛學網」觀賞。http://stv.moe.edu.tw/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