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媒體的 正是執政當局
陳朝平/資深媒體人(台北市)
中天新聞台今日零時下架。前總統馬英九哀悼即將消失新聞自由,呼籲國際正視,也呼籲美國關心台灣不斷倒退的民主。
或許我們更該探討幾個根本問題:NCC猖狂若此,孰令致之?誰賦予NCC管控廣電媒體的權力?民主國家可有前例?
當年籌設NCC之際,台灣的廣電媒體產業和新聞自由就已經走上了歧途。立法者誤以為,分配、監理通訊頻譜資源、管理通訊技術規範的管理單位,肩負新聞管制的功能。誤以為,衛星及有線廣播電視頻道資源,是公共資產,因此政府有權特許審照、發照、定期換照,並藉著特許制度,介入民營企業組織結構、人事管理、政治傾向與資費標準等範圍。誤以為,透過股權管理可以讓黨政軍退出媒體,殊不知,本身就是放任政府干預、鉗制媒體,何來退出?NCC與有線電視系統/衛星頻道業者間,一方面壟斷消費者權益,一方面存有恐怖平衡的關係。這種恐怖平衡讓利害關係團體,在這次中天換照案中,全數被「和諧」掉了!某些廣電媒體,甚至轉為政府馬前卒,作賤新聞自由。
稍有學術良知的學者應該都明白,NCC的組織法和廣電三法,在民主國家絕無僅有。台灣的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真要大躍進,根本之計,必須徹底推倒這一法理架構!
然而,在台灣這半吊子民主政治裡,執政者無不希望掌控媒體,因此政黨輪替後,錯亂的「NCC+廣電三法」架構,依然故我,繼續危害媒體產業和新聞自由。審照、換照、移頻、斷訊、費率審查,同樣戲碼,持續上演,廣電媒體的新聞自由,依然在暗夜裡哭泣。
中天下架,有政黨召開記者會強調,反媒體壟斷更加迫切。其實,今日壟斷媒體的,正是執政當局!互聯網經濟興起後,傳統廣電媒體優勢漸失,執政者援引「置入性行銷」,藉詞包裝國家形象、政府形象、城市形象,將預算分配給沆瀣一氣的各家廣電媒體,用商業利益,誘惑廣電媒體並限縮他們的新聞自由。反媒體壟斷,這樣的議題,不能不問!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員工會犯錯的事,那就設下組織規範」 這是許多惱人行政流程的開端 也正好是扼殺創意的源頭 在網飛(Netflix)內 1. 沒有休假制度(你可以忽然跑到義大利來個浪漫行!?) 2. 沒有費用申請流程(表示每次出差都可以坐商務艙) 3. 專案不需主管的批准(表示你不必再討好那個人) 一開始我聽到這些...
企業組織結構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解決複雜問題能力──企業診斷及策略管理
📕訂雜誌,#實體講座免費參加,#好禮二擇一👉http://qr.angle.tw/eoo
好禮一:#新書兩本,書單➡http://qr.angle.tw/0fa
好禮二:#元照讀書館影音2場➡http://qr.angle.tw/vir
🔳企業組織結構由治理單位、管理階層及員工所組成,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治理單位能否做出好的決策以領導企業邁向企業目標;管理階層是否可依照治理單位決策訂定相關規範,帶領員工完成決策,創造企業最大利潤;而員工是否可依照管理階層訂定的規範按部就班地完成自我份內事項。若企業全體人員(包含治理單位、管理階層及員工)皆能做到上述要求,該企業即是優質企業,必定在產業上有屹立不搖的本事;然而,很多企業治理單位、管理階層及員工並無法達成上述事項,導致企業存在管理問題或資訊無法上下對通的問題;傅鍾仁及黃瓊瑤講師,於實務上針對企業之企業診斷及策略管理諮詢與解決已有相當豐富的經驗,透過本講座之介紹與說明,讓聽講者能有如身歷其境般的感受,亦提出如何診斷企業問題,並提供企業解決問題的方法。
👨🏫#月旦講座 線上自我進修學習,#隨選上課,#跨領域增進職能實力👉http://www.angle.com.tw/event/media/
【#9月新書推薦】👉http://qr.angle.tw/3et
【#8月新書推薦】👉http://qr.angle.tw/9v4
企業組織結構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英國封城日記 _孩子語言教育思考
#語言教學要教育孩子的是思維模式和眼界
現在的封城算是半解禁路線,天氣好路上的行人越來越多,很多人出門遛狗遛小孩或者運動,上週開始公園都是人,我們家樓下的Tesco還在走進去的黃金位置排著一疊的烤肉架。看來英國防疫目前到現在就是大家主動保持兩公尺距離然後進出公共場合會帶口罩或手套,我們到家樓下的河畔走走,也因為要放電給娜娜買了一台滑板車。
我則是一如往常的忙,平均三四天才上一次臉書,都泡在電腦前面不是寫論文就是找工作或是跟獵頭面試,今天跟一個維吾爾族的七級獵頭面試,他對我從台灣當老師到英國沒有其他產業經驗直接創業感到非常不可思議,並且說我的履歷歷程的確是很特殊,我回答人就是需要理解自己的強項和短處,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我的強項就是跨領域跨學科,屬於通才型而且勇敢不怕做決策也不怕砍掉重練。缺點除了在教育界以外沒有在其他產業或其他公司工作過,沒有當過員工,只有當過老闆,在大型企業組織結構嚴謹的傳統公司恐怕業主也會擔心我在組織內或團體內的表現。
再來他聽著我說我對於一個『家庭經營』的概念,疫情的衝擊下我做了多少的危機處理,以及重新分配適合夫妻個性的分工以及理財賺錢育兒教育角色分配,以及我對於自己創立的公司後續發展和交代,他認為我非常有自己的想法能屈能伸不卑不亢,馬上幫我推薦適合的職位。
從一開始看到一長串的外文名字來信邀約,到英文面試一半忽然冒出一句問我可否用中文回答,然後我就被她的中文嚇到,後來上網查了才發現她是西方臉孔的新疆姑娘,真的是跨國流動的獵頭人才。
這幾天也在思考培養娜娜的問題,我也評估過自己對英國的認同程度,並不會特別喜歡英國腔,不覺得有什麼應該是正統,正統這個詞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有正統就有不正統。誰來定義正統?就像血統純正也就有不純正,誰來定義血統?這概念我有點難以接受,畢竟我是一個世界一家的地球村支持者,自己走過60國家,大學主修教育,輔系英文,學語言學以及大三大四同時修了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的我來說,老師常常耳提面命,學的是法國的法語但也要知道瑞士法語的用語,雖然學的是西班牙的西班牙語,但是也要知道阿根廷的用語和墨西哥的用語,不覺得什麼語言該有優勢什麼不該。
還記得以前當小學老師的時候,因為班上常常會嘲笑陸籍或外籍新住民的中文或講話腔調,後來我花了很多心思在教孩子兩岸用語對照,並且買了一個世界地圖還把教室手繪佈置成地球村,讓孩子們打開眼界,不用固有的疆界來限制自己的心靈,心胸越開闊就能包容越多文化。
至於英文,我的高中啟蒙老師就是來澎湖定居的加州人所以早期我是特別美腔的人,到了英國唸文科博士這幾年系上什麼腔調的教授都有,後來就變成了一個很沒有口音的腔調。我對於娜娜的未來,不會覺得她一定會在英國發展,加上我爸媽用台灣傳統的教育體制教出了我,我還是有能力在英國自己白手起家創業,跟我一樣馬公高中畢業的妹妹現在也在美國當物理教授,許多英國長大的英國人不見得有一樣的知識技能在英國創業。
在教育現場十多年教學的我,認為要教育孩子是思維模式和眼界,希望培養的是沒有地理侷限的孩子,也不需要她一定要認同什麼,她會自己找到自己的認同,血液中的流浪DNA也許會把娜娜帶到意想不到的地方。
#永遠跟著我的教師魂
#英國小學招聘老師部門一直來招聘我
#當媽媽只看自己的孩子當老師看的是全班的孩子
#當老闆後看的是大局和長遠
#不知道未來會怎麼帶領我好想知道自己在職場上的模樣
圖:奶爸最近都玄彬育兒
企業組織結構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員工會犯錯的事,那就設下組織規範」
這是許多惱人行政流程的開端
也正好是扼殺創意的源頭
在網飛(Netflix)內
1. 沒有休假制度(你可以忽然跑到義大利來個浪漫行!?)
2. 沒有費用申請流程(表示每次出差都可以坐商務艙)
3. 專案不需主管的批准(表示你不必再討好那個人)
一開始我聽到這些「很酷」的管理方針時
覺得
「哼,肯定又是個喊著高大上的口號,然後做法上完全沒有不同」
讀完後才發現
網飛內是用許多內建優勢
才有辦法撐起這些管理方針
好比
1. 網飛只雇用頂尖人才,並且頻繁的裁撤不適任或是剛好合格的人
2. 網飛給予費用使用上的自由,但每年會抽出一成的收據來檢查,一發現有中飽私囊的行為,立刻裁撤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wNxB7fwnig/hqdefault.jpg)
企業組織結構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為什麼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看似劃時代的產品NeXT電腦卻一敗塗地?是什麼讓皮克斯走出兜售硬體的低谷迎來動畫的高峰?iPhone、iPod時期的賈伯斯做出了哪些改變讓蘋果保持紀律與創新並存?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一杯「水」裡。
《高勝率創新》的作者是物理學家暨生技公司創業家薩菲.巴考(Safi Bahcall),他橫跨科學與商業兩大領域,以獨特且嶄新的觀點,說明為什麼有的組織能孕育並發展瘋狂點子,有的組織卻扼殺尚未茁壯的好點子。讀這本書讓我想起《異類》帶給我的流暢跟震撼,它會挑戰你的思考方式,也提供一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思維。
📝部落格文字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loonshots/
🛒購書連結 https://readingoutpost.com/recommends/loonshots/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風箏衝浪: https://youtu.be/icuTD0pyN_8
《莫守成規》叛逆的好榜樣?從傳統盲從跳脫框架的5大特質
https://readingoutpost.com/rebel-talent/
《訂閱經濟》6個觀念顛覆產品思維、關注顧客價值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bscribed-book/
《跟貝佐斯學創業》看亞馬遜員工如何用3個心法在職創業
https://readingoutpost.com/i-saw-the-future-at-amazon/
《零規則》Netflix混亂邊緣經營法,帶給我的心得和啟發
https://readingoutpost.com/no-rules-rules/
《跨能致勝》讀後心得:專業化的世界裡,通才如何勝出?
https://readingoutpost.com/range-book/
📚我讀過的其他好書,以及閱讀習慣的培養
【好書推薦】2020年,為我帶來最多啟發的10本好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9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9-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8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8-favorite-books/
2021年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50-books-a-year/
喜歡看別人的讀書心得與書評?愛書人50個私藏去處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lover-collection/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34gUy39
👉Google Podcasts https://bit.ly/2SfLGF9
👉Spotify https://spoti.fi/3i71G70
🌏Website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訂電子報: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Outpo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JqDV1xZtDQ/hqdefault.jpg)
企業組織結構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民進黨政府鴨霸關掉中天新聞台,引起社會很大的關注,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再次成為焦點人物。他在一次聲援中天的群眾活動中自稱是「誤入叢林的小鬥犬」。他出生於1957年,不年輕了,論經營企業也有45年,絕非「小鬥犬」,但他絕對是一隻鬥犬。這隻鬥犬誤入政治叢林12年,繳了不少學費,但他意志堅定,學習很快,「中天新聞台」也許會消失,但「中天新聞」會挺下去,讓無色理念發光發亮。
蔡衍明是成功的商人,霸氣、率真、講義氣、思考不受框架限制。他出身後火車站富商家庭,父親吃過白色恐怖苦頭,年輕時支持黨外,在台灣賺了第一桶金,90年代到大陸投資設廠,成為第一批西進台商,跟著大陸黃金30年賺了大錢,成為台灣首富之一。台灣人重感情,賺了錢就想投資故鄉,造福鄉親,初期投資飯店餐飲,也賺了錢,經營企業連戰皆捷。
後來因緣際會買電視台,誤打誤撞連帶買了《中國時報》,卻渾然不知「媒體即政治」,闖進政治叢林吃了不少苦頭。入主中時集團,正如他自己所說,只帶了長子進入,其他完全尊重既有班底,初期尚能相安無事。
但《中國時報》有自己的報性與獨特的組織文化,蔡衍明經營企業一路順遂,也有自己的理念和風格,更不懂如何與新聞人溝通相處,大約1年後開始發生文化衝突。
《中國時報》長期與《聯合報》並列兩大報,內容相對較開放,對台灣民主化有貢獻。余紀忠先生文人辦報,輕視組織管理,自己找能人幹才,給最優厚薪水與獎金,重要新聞自己指揮編採,主筆室擺張辦公桌坐鎮指揮。直接領導的風格養成編輯部人人頭角崢嶸的特殊文化,報社充滿自由主義、反權威色彩。
蔡衍明第一次和報社中層以上主管會面,就有人挑戰他的政治立場,詢問未來《中國時報》是什麼顏色?形同要他交代政治立場,已預告遲早難免發生的文化衝突。
他受正統國民黨教育長大,自認為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到大陸拚事業30年,又見證大陸經濟社會神速的進步,更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希望中國富強。但台灣政治環境變了,不再是他成長時那個鼓勵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社會,「親中」成為政治不正確。
大陸應尊重台灣人感情
他認為兩岸和平、合作最有利,台灣不需要敵視大陸,大陸應尊重台灣人的感情,誠懇幫助台灣發展經濟,讓台灣人日子過得更好,兩岸就可以漸漸融一。素樸的「無色」理念,看在反中人士眼中,卻成為「賣台」。他們連結他的政治觀點和在大陸賺錢兩件事,輕率認定「拿共產黨的錢、幫大陸辦事」,卻拿不出任何證據。
他接掌《中國時報》的所有風暴,都源自這二點。第一,頭角崢嶸的《中時》文化和賺錢企業家之間的文化擦撞,一些舊人不服紛紛拂袖而去。而《中國時報》是個大報,動見觀瞻,內部衝突外溢效應,讓討厭在大陸賺錢台商的人抓到機會,加碼攻訐蔡衍明「親中」、「賣台」,加上幾個政治立場鮮明的幹部,離開《中國時報》後,以親歷其境的身分加油添醋提供素材,更讓人百口莫辯。
經過這次中天新聞台關台事件的衝擊,一些真相漸漸浮現。所謂旺旺中國每年領取「補助款」,其實是大陸對企業的獎勵補助,所有中外企業都依法領取,並非獨厚旺旺中國,而旺旺中國和旺中媒體集團是兩家公司,前者是香港上市、大陸營運的公司,後者是台灣媒體集團,同一位董事長,但股東結構不同、法遵不同。
關台風暴過程中,曾有民進黨立委企圖打「國安牌」置中天於死地,在立法院質詢國安局,要求說明旺中集團和大陸是否有不法關係?國安局明確回答,中天換照無關國安問題,NCC主委亦有類似陳述。民進黨完全執政將近5年,蔡衍明有任何不法,老早查清楚了,「紅媒說」可以休矣。
社會大概都認定蔡衍明是統派,其實未必準確,這牽涉到定義問題,什麼是統派?2014年蔡衍明在上海主持《旺報》舉辦的「創富論壇」,在開幕演說中主張,應該用「融一」取代「統一」,先促進兩岸融合為一體再談統一。請注意,這是在大陸的演說,是對北京當局的建言。
兩岸融一可以過好日子
回到台灣,他多次在報社主筆會議進一步說明,「融一」是漫長的過程,大陸要心靈契合、和平統一,就是代表要讓台灣人心甘情願接受統一,何況「統一未必代表統治」。但台灣不能逢中必反,不能追求法理台獨,要讓大陸對統一不感到絕望,善用兩岸融合的進展,讓台灣人日子過得更好,這才是台灣的最佳策略。他倡議「無色覺醒」,簡單說,就是不藍、不綠、不紅,從人民角度思考未來。請問,這是統派嗎?
論媒體老闆介入編輯台,先不談法理爭議,德國歷經多年憲政層次的辯論,最後肯定媒體老闆身為媒體一分子,也有權力分享媒體所擁有的新聞自由。就個人所學所知與實務經驗,全世界、全台灣,從過去到現在,恐怕沒有一個媒體老闆不介入編輯台。
再看看眼前各電視新聞台老闆,誰不介入編輯台、介入政治,遑論民進黨政府毫無遮掩介入媒體,甚至操控NCC委員提名,把獨立機關變成手中玩具,不但介入媒體,還進一步剝奪反對方媒體經營者應有的新聞自由,合理嗎?誰更對不起受播大眾?
這隻鬥犬霸氣,但願意溝通,也能夠溝通,他的見解常常很跳躍,有時超前思考太多,讓人直覺不可思議,深思卻感到有道理,有助突破思想框架。
蔡衍明常說「碎碎念是最好的管理方法」,他表達很直接,不習慣的人容易受不了。但他主持會議從來沒有會議紀錄,也不追辦,幹部各自心領神會,微信群組更多是屬於「盍各言爾志」的性質。
這才是真實的蔡衍明。
(作者戎撫天為中國時報總主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05XRSRC2rE/hqdefault.jpg)
企業組織結構 在 如何建立有效的「組織架構」與「制度」?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何建立有效的「 組織 架構」與「制度」? 1.8K views · 10 months ago ...more. 企業 主計畫. 844. Subscribe. 844 subscribers. 27. Share. Sav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