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甜文篇| 好看,值得N刷的耽美小說書單
(甜寵文,1V1,結局HE,劇情不水)
1《拐個狀元回家賺錢/最後一題選C》作者:惟隱 | 【短篇+校園+雙學霸】|亦忱X喻辭
2《明燈照空局》作者:superpanda【短篇+現代+商戰+金融專業+金融精英 X 地理雜誌攝影師】
3《我成了虐文女主她親哥》作者:劉狗花【古代+重生+救贖】
4《沖喜[重生]》作者:繡生【古代+重生+前世今世+溫柔大美人受x鐵血狠辣戰神攻】
5《跨界演員》作者:北南
6《霍先生今天吃什麼》作者:黑貓白襪子【短篇+美食+總裁+甜文】何雲舟X霍錚
7《愛情理論Theory of Love》作者: JittiRain【泰國BL電視劇原著小說+校園暗戀】
8《營業悖論[娛樂圈》作者:稚楚
9《我的食材遍布修真界》作者: 老大白貓【古代+穿越+美食+有肉有劇情+修仙爽文】
10《被迫和敵國太子聯姻的日子》作者:喬陛
11 《中斷點續傳》作者:河漢【短篇+哨兵嚮導+有肉有劇情+黑暗哨兵+生子】萊恩,路卡
12《王座攻略筆記》作者:天洛水【長篇+百萬字數+西幻+基建文+重生】
13《非人類橫行》作者:戲子祭酒【短篇+現代+強強耽美+靈異神怪+遊戲網遊+蘇爽文+玄幻】
14《限定曖昧》作者:蘇景閑【星際+強強+有肉有劇情】
15《憂鬱先生想過平靜生活》作者:青色羽翼 【無限流耽美+婚後日常】
16《校服紳士》作者:曲小蛐
17《這題超綱了》作者:木瓜黃
18《給校草沖喜的日日夜夜》作者: 溯流回川千【短篇+校園+輕鬆好笑+先婚後愛+有肉有劇情+甜文】秦晝X裴允
19《燎原》作者:不問三九【現代+主角是醫生+甜文+有肉有劇情】
20《治癒系旅館》作者:煙鎖池【長篇+現代+靈異鬼怪+玄幻+無CP+系統】
21《穿回二十年前領養我自己》作者:青律【短篇+現代+穿越+爽文】
22《仙道第一小白臉/折竹》作者:一十四洲【古代+長篇+女裝攻+仙俠修真+穿越】
23《校草撩且甜[穿書]》作者:林盎司【沙雕校園】
24《我不做人了》作者:酒矣
25《兼職無常後我紅了》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娛樂圈+靈異玄幻+爽文+劇情好笑】
26《陳年烈苟》作者:不問三九
27《City of Angels》作者:靜安路1號【有肉有劇情耽美+公路文學】
28《暴戾世子的代嫁男妃》作者:桑奈【短篇+古代+有肉有劇情+權謀復仇+宮鬥+強強+先婚後愛+男扮女裝+甜寵】
29《無限流玩家退休以後》作者:桑沃【無限流+爽文耽美】
30 《電競毒瘤集結營》作者:青梅醬【現代穿書+有肉有劇情+電競強強耽美】
#蒼野之鷹看小說,#蒼野之鷹,#耽美小說
含短評、文案、心得文連結推薦網址
https://bit.ly/3xZAvUH
仙王的日常生活小說結局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約莫是上月中到這個月中入手的書籍們,不知為何已經一半承蒙出版社慷慨餽贈,每月購書金額還是有增無減,百思不得其解來者,倒是因為也常常怕時間上應付不來,所以不敢亂拿公關書,假使沒有回覆合作邀約或閱讀推薦的來信,請別見怪,因為時間真的非常有限,即使好書太多還是得量力而為,在此致上歉意。但今天依然要來分享本月份書單,條列那些腳步慢一點也想好好看完的作品,不知道最近大家是否最近正在閱讀的書籍也在其中呢?
本月選書總是要先提的,寫在關鍵評論的完整書評本周就會上線,Anna Burns《 #牛奶工》是 2018 年曼布克獎作,以家鄉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為原型,敘述發生於 1970 年代一處充滿暴力且戰亂的無名城市,位十八歲的少女遭已婚權威人物「牛奶工」的覬覦與騷擾,牛奶工利用權威與地位逼迫威脅少女。少女獨自吞下恐懼、不安與內心煎熬。然而,在這個城鎮中,流言蜚語發酵竄出,少女從一個受害者成了破壞家庭的第三者,也成了他人眼中不正常且令人困擾的女孩。
日前做過贈書活動的《 #直到被黑暗吞噬:世界最恐怖小說精選》也非常期待,由當代最受推崇的恐怖、奇幻、科幻小說主編 Ellen Datlow 親自選編,有《 #死之眼》與《 #夢之魘》兩本選集,收錄多位國外作者的優秀作品,致敬經典又有所創新,兼顧娛樂性與文學性,其中共 28 篇故事各自成趣,廣大主題無所不有,從活屍、怪物、吸血鬼到連續殺人魔,從死亡、未知、孤獨到墮落的人性,從科幻、歷史、未來、超現實、心理驚悚到黑暗幻想,同時更延續許多人極為推崇的克蘇魯式恐懼,不僅拓展讀者對此類故事的想像,也提供許多關於恐怖小說的寶貴資訊。
身為帕慕克書迷,終於等到生涯第十部小說在台問世,《 #紅髮女子》情節媲美《我的名字叫紅》的曲折離奇,銳利如《雪》的擲地有聲,行進於兩則故事的陰影之下:西方伊底帕斯弒父娶母的寓言,以及東方《君王之書》羅斯坦與索拉布父子對決的情節。一名紅髮女子,兩個古老故事,一段跨越三代的悲劇,父子相殘的主題重複交疊,故事與故事之間環環相扣,描繪了一個男孩成長為有男子氣概的旅程和土耳其走向不可逆轉的變化,並帶來讀完後想立即重讀的驚人結局。圖片最左邊還有一本小小的《 #幸福之路:哲學家羅素給現代人的幸福生活建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譽為是「繼亞里斯多德後,人類最偉大邏輯學家」的伯特蘭羅素,在這本經典著作中,以誠懇、精準的觀察與洞見,揉合犀利卻優美的筆調,試圖對此問題的成因作出診斷,並替普羅大眾開出一劑人人皆可施用以重拾生活熱情的藥方。
卡謬《 #異鄉人》與 Alice Kaplan《 #尋找異鄉人》套書也是許多人本月必收的經典新譯,據說嚴慧瑩法文直譯的高深功力會讓讀者打開另一個嶄新世界,卡繆的初試啼聲之作便受到矚目,《異鄉人》出版於 1942 年法國被占領時期,是他規劃自己第一個創作階段的起始,展現卡繆對世界的敏感認知,這本小說簡短卻異常有力地表現出人類社會的特性,直到今日都還切中人心。《尋找異鄉人》則是經典小說與不朽作者的綻放歷程,以宛如從卡繆肩膀上觀看的寫故事方式,描述卡繆從默默無聞到創作出經典之作的過程,甚至補上了許多評論對於這本書遺憾未足之處,國外書評更盛讚其透過優美而嚴謹的筆調,顯示卡繆如何徹底地從自己的人生創造藝術。
此份書單也包含兩本日本作家的小說,其一是柚木麻子《 #BUTTER》,故事取材自 2007 年至 2009 年間,發生於日本東京首都圈的木嶋佳苗騙婚殺人事件為構思藍圖,敘述梶井真奈子疑似以感情關係、假結婚詐欺,從三名男性身上騙取大量金錢並加以殺害,事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更受矚目的是嫌犯既不年輕亦不貌美,卻意外能遊走男性之間,過著奢侈而崇尚美食饗宴的生活。此書以極細膩敏銳且層層遞進的鋪陳,推展女性於社會與生活裡的內外在困境,織就一則新世代的女性生存寓言。而另一本則是《哪啊哪啊神去村》作者三浦紫苑的新書《 #沒有愛的世界》,史上第一本以植物學研究生為主角的小說,鑽研基礎科學領域中的植物學的年輕人群像描寫得活靈活現。敘述西餐館學徒藤丸陽太,戀上矢志成為植物學家的本村紗英,但本村熱愛葉子的研究勝過一日三餐,研究室裡外表貌似殺手的教授,鑽研薯類的老教授,不小心將仙人掌巨大化的學弟,在這些可愛的怪胎們支持下,本村天天埋頭苦幹為研究燃燒熱情,這段草食系的關係,能夠產生愛的光合作用嗎?
張愛玲新版系列再度迎來《 #半生緣》和《 #小團圓》,《半生緣》是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雋永的愛情故事裡蘊含複雜的人際和闇黑的人性,緣起緣滅,人聚人散,到歷劫歸來才明白,終究半生已辜負,徒留悵惘的遺恨。《小團圓》亦為其代表作,用徹骨的冷寫下熱燙的愛,讓所有在人生中粉墨登場的角色悉數「團圓」,燃燒最美好的時光,留下最孤寂的餘燼,現實中的張愛玲始終未能「團圓」的蒼涼,卻意外成就了作家張愛玲的圓滿。
這一次華文作家佔了好大的比例,馬來西亞的黎紫書《 #流俗地》以人性鋪展馬來小城的俗世河流,馬來西亞錫都一處被居民喊作「樓上樓」的小社會為背景,透過跳接時空的敘事手法,為各個角色穿針引線,這些小城人物在生命狂流裡載浮載沉,薄涼活著,無聲老去,過去擁有短暫歡樂,卻都像電光石火,剎那間便走到時間盡頭,看俗世的風吹透灼熱的倉皇人生。臥斧的《 #低價夢想》為碎夢三部曲的最終章,主角受託處理小學生綁架案,卻發現這起綁票勒贖案不僅涉及兩股敵對勢力的拉扯,甚至與巨型的宗教團體有關。筆下主題遍及都更、移工、宗教團體,直指臺灣社會的現象,在主角辦案且追尋自我的過程中,失憶的主角彷彿成為臺灣自身的隱喻,在不明身世的狀態下追尋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李唐《 #月球房地產推銷員》將目光放在未來,有能力的人紛紛逃離地球,到月球置產、移民,月球就像一座烏托邦,等著人們前來開創嶄新的人生,作者聚焦於一位月球房地產推銷員的生活,描繪一幫內心並不堅定的人,試圖去尋求堅定的故事。
畢飛宇也是一位文字讀起來相當有意思的作家,其中篇小說精選《 #生活邊緣》用優雅而銳利的文字全景記錄人生滿布夢想和傷痛的複雜境遇,呼應表現著現實生活與內心渴望的矛盾,一次又一次冷靜逼視生存困境,不斷思考、追問在生活中突圍與生存的可能性,具體又真實,像是一種被生活擁抱的真切感。黃信恩《 #體膚小事》以醫學人的角度看待生活上清新的、曖曖的體膚小事,書寫人文關懷,有知性的趣味、感性的筆觸、理性的觀察,也有面對生活的輕盈,看待病衰的端莊,既輕且重。
最後兩本是平時睡前最喜歡閱讀的類型,詩人夏夏首部散文集《 #傍晚五點十五分》是看似平凡卻一點也不平凡的散文,沒有華麗的辭藻或空靈的想像,卻有跟你我生活都貼近的現實面向。傍晚五點十五分,是夏夏家開始準備晚餐的重要時刻,每日親自料理並與家人一起用餐,是個平凡卻重要的儀式,如創作般虔誠,如詩歌般療癒,她將拋下的、帶不走的、漸漸遺忘的,積物癖般地寫下,在紙上重新打造一座專屬於自己的記憶家園。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李筱涵的《 #貓蕨漫生掌紋》也相當吸引人,以微物直觀命運的悲喜哀歡,從三個部分漸進式的剖析自我,人生確實很難,因此她透過書寫不停進行生命時間與日常練習,廖玉蕙於推薦序中寫道,「命運非關注定,或仍有人類可施展掌控處,藉由心念和行動,或能在掌紋中漫生出貓蕨般適度的獨立自主空間」。
仙王的日常生活小說結局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Ⅰ.
四月一日君尋從學校二樓的窗台摔下來,不知道昏迷多久。清醒之後,他終於得知自己傾心多時的小葵同學天生帶有使身邊的人不幸的體質。這是 CLAMP《xxxHOLiC》第十集。才不過兩冊單行本之前,四月一日剛從摯友百目鬼身上繼承了能看見不詳的眼睛,但一直一直到了差點失血而死的此刻,他才真正看見了,纏繞在小葵身上的、黑色的厄運團塊。
小葵笑著對他說,你終於發現了啊。
自以為溫柔的四月一日躺在床上,睜著「看得見」的右眼,張口想說什麼,但難得詞窮。那是我看過的漫畫裡最好的詞窮 ── 四月一日嘴上說「沒事了」,一邊欲蓋彌彰地想:已經沒有辦法,回到還沒有看見的時候了。
那就是亞妮這部新作裡我最後讀到的一篇作品〈請登出遊戲〉裡寫的,多年後回到以前常待的咖啡廳,店裡沒變,但自己這些年卻已經識得了店內物品的牌子,像日本民俗學裡所謂「真名」:原來,年輕時的自己覺得舊得無害的店中擺設,不是名牌、就是骨董。知道了更多,人生好像該更好,然而人是要因為這樣而悵惘的。《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裡,亞妮一方面像唐諾寫他親臨景點才發現圖片裡著名的雄偉雕像原來那麼小、那樣置之一笑;另一方面,也像《超級狐狸先生》停下機車,回望遠處山丘上的狼,換了好幾種語言也無法與那匹野生的狼對話 ── 文明了的狐狸先生最後像一個欣慰的笑話般掉了淚,說:多麼美的生物啊。
Ⅱ.
後來才知道,這樣的故事原型要老可以老到聖杯騎士傳說《帕西法爾》:年少無知(噢或者,依亞妮書裡寫的,該用清狂)年少清狂的帕西法爾夢想成為圓桌騎士,經過重重試煉、服膺道道規矩,終於進入城堡(亞妮寫:殿堂),見到國王(亞妮寫:魔王)。重病的國王身上有詛咒,唯有被真心關懷自己病情的人一聲慰問才能破除咒語。帕西法爾心底仍是那個清澈少年,非常想出言關心國王,然而圓桌武士依戒律是不能以下犯上、貿然發言的。然後國王就死掉了,一整個王國淪陷,只因帕西法爾不再懵懂。
「知道」可能使人變髒,變錯。然而,沒有任何無知的人會夢寐以求無知。唯願孩兒愚且魯的必然是蘇軾。想要無知的,總是有知的、已知的人。
亞妮已經知道了什麼?
有人談她前兩部作品是以寫渡劫,我讀來卻覺得像以寫尋仇。其中有幾個命題像書頁下的異物,一撫按就現形:《請登入遊戲》側重的原生身世、《寫你》側重的後天人際,此外有寫作觀(她常提自己於寫作是半路出家,對此偶爾有血統論的自疑、偶爾珍視自己非典型的思路)、有美學觀(我尤其喜歡她點到即止地寫吃。吃放在親情、愛情或陳俊志旁邊不得不成配角,可淡淡幾句寫到吃時她傲氣畢露)。其中,她描述親密他人,能讓外人也感覺自己腳下是薄冰 ── 寫某前戀人帶她吃美式漢堡(〈寫你.水木清華〉,P34),結果原來她自小恨漢堡(〈請登入遊戲.交換時間〉,P46);寫(應該是)另一名前戀人帶她到名店吃海鮮,結果發現他吃生魚會作嘔,排隊只為了她,而她恨這種擅自壯烈的溫柔(〈寫你.築地三點的熱咖啡〉,P182 - 183)。也是在寫序前讀她前兩本書,我才不知有漢地看到,原來她恨別人說她長得像別人,就寫在第二本書內文的第二頁⋯⋯而我回覆她邀序的訊息,第一句話就是:欸我覺得妳長得好像薛詒丹。
每個人都在她心裡犯錯。直到她寫了,大家才曉得。
原本想用刀來比喻,但在這本新作中,她已把這整件事稱為「眼皮下暴力的小東西」(〈有女初長成〉,P62)或者「獸角、獸心」(〈微微一笑很傾城〉,P208)。當她寫她要「安撫那個暴力的小東西」,意思是,她要壓制以寫糾正世界的衝動。
字比人鋒利,寫比說無情,大抵寫過東西的人都會在某時某刻頓悟這一點。頓悟以後回首,一切都是上輩子,〈周處除三害〉那樣在同一次人生裡再世為人終究是童話。唔,原來第三害是自己,亞妮在這本書裡處理這種知之後的後悔,一面慶幸獸心已馴,卻也嘆惋某些曾以寫作尋的仇、賭的氣,當初一賭就起手無回了。
都說要報仇就不要後悔。然而報仇當下往往是自認決不後悔的。只是報了仇之後人還會變,要是剛好變得仁慈一些,很多事情就忽然太遲了。
Ⅲ.
仇因何結,一事歸一事。但如果能把作品裡的敘事者和亞妮相提並論,那麼一直到這本書,我都仍從各個作品中讀到一種貫串的糾結,在她對「平凡」,或說「普通」的態度:
一方面,她在三部著作中所描述的自身家庭背景並不普遍,這讓她在作品中某些部份展示了對相較之下「普通人的境遇」的挑釁和困惑;同時,她卻在作品的其他部份,對這種普通的生活抱持著好感和欣羨:
❝ 百合躺在月子中心的大床上,泛著一股奶和血的味道,我抱著百合的女孩,百合的丈夫收了一些衣物回家清洗,我想開口說些什麼時,卻沒有任何詞彙,但此時一切,如此美好。百合前所未有的盛放著,不再是那種綑成花束剪去多餘枝葉的脆弱樣貌了。她成為了山林間的百合花叢,成為沒有蓮花座、神仙光暈的凡人,卻是最好的凡人,最好的百合。 ──〈寫你.歧路〉,P81
❝ 微微就是我所能觸及懷抱的世界裡,最超現實的存在,學院與文學、研究與書海,涼薄起來,總能攻心入肺;失倫起來,就如那些禁書一樣,他人都成為了地獄。所以更要珍惜俗世,以俗氣護體,或許才能走過字林極地蠻荒心靈。 ──〈微微一笑很傾城〉,P208
她的「不普通」,一開始源自家庭經驗,後來則和「寫作者」的模樣以及「文學」聯繫在一起。在她眼中,會寫的人與他人有本質上的殊異,因而不見得能與塵世的悲歡共通,甚至被賦予責任。而她時常想擺脫「責任」這類無聊的字眼。對凡與殊的矛盾,使讀者在作品中一面享受對她的獵奇觀看,一面戴上這樣的目光審視周遭習以為常的世界(以及自己),生發日常外的樂趣。有時,這種拉鋸會展現在敘述裡對「潔淨」的辯證上,讓我總是停下來思考:為什麼亞妮一邊覺得自己被俗人弄髒,一邊又為自己比較乾淨而感到抱歉?
作為作者/被觀看者,她對此既自傷、也自傲。讀這本書,我發現這份矛盾並沒有消失,也可能作者已經化解但作品尚未跟隨;但這也是我認為這部作品的細緻之處:它不是對糾結的解答,而是作者意識到自己如何被觀看、也「看到了」更多之後,明白即使心中對萬物有一己的理解、也不代表要「寫出來」⋯⋯就算寫出了事情,亦不代表要連本帶利地寫出自己對事情的完全觀點。
交出故事,但不一定交出心。雖然她用「馴服」這個字眼,但我相信這個轉變並不只是她對她所謂的「獸」的檢討,也包含她對他人的體諒:
告訴別人別去知道,別人只會更想知道。所以,作為一個「已知的人」,能給予他人最大的無聲善待,無非是默默瞞住他們,讓他們慢一點,再慢一點。
Ⅳ.
以此理解,第四輯「寫字的人」,便是她對自己所擁有的「寫作」這頭獸、這把刀的再凝視,談寫作與領悟的內外落差;落差,意味著寫作還原記憶/真實的永恆趨近與永不可能,也因此,寫的才能與寫的慾望都只是寫的條件,而不是寫的理由。
第一輯「時間的單位」,她後悔自己太慢領悟寫的反作用力,因為理解誠實的代價並不只由自己支付,進而延伸記憶與寫作與真實可能的敵對關係,既可視為奔三後的鄉愁字典,但同樣作為寫作者,我將其視為她給自己的提醒:
❝ 寫下記憶這件事,就像把寶物從土底掘出,擺在陽光下、送進博物館供人觀看,瞬間補上了千年時間,成了失彩的兵馬俑,寫完的記憶像沖了太多次的茶包,或風乾了的焦黃照片,再碰就要風化。
但我總不甘它在心底永生豔麗,總想把它拿出來寫成了時間的流沙。 ──〈不在路上〉,P50
第二輯「戀愛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外觀仍像前兩部作品寫愛情,但態度已從細數恩仇化為無有大是大非,甚至甘願如物理學,看待自身如看待一個現象,讀來竟有些放下屠刀的禪意;輯三「不務正業的那些事」呼應「寫字的人」,字面上看來是要談寫作之外的事,但我從中讀到前述亞妮對「普通俗世」的理解,如今在她筆下,平凡已經是可愛多過可疑了。
雖然《寫你》也有個你,但《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的「你」的意涵已經移動,新作對象讀者顯然與過往作品不同。一年多前她受金車文藝訪問時說自己寫他人,寫了也不讓被寫的人知道 ── 那時,她預設的讀者是屏除了被寫的人以外的整個世界,是對外的昭告與平反;《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在作品上,卻已不再忽略被書寫對象的目光:
❝ 如果我能寫下『不喜歡別人總看著我』,那為什麼自己要這樣看著別人呢,會不會他們都不想被這樣寫著與看著?她的問題被我收進包包,無法作答。經過一些日子與更多的字,現在的我勉強能告訴她,是的就是不公平,但不公平不是不正義,請原諒我的不公平。 ──〈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P86
我也擅自歡喜於書中的她並未放下寫的驕傲:
❝ 終究我還是無法把自己的文字,當成海苔醬或是三島香鬆就飯吃了,每一次的文字模擬,多少都會卸去一些原本的自己。 ──〈有女初老成〉,P62
懂得隱藏,不等於拋擲寫作。寫作之為一種工具,拔刀仍要投注心魂,只是不用每次拚命而已。
Ⅴ.
新作中有個句子把我一直留在書裡。其實在文章結構中那僅是一個陳述背景的說明,她寫:「莒哈絲只一次戀愛,十八歲,就老了。而我卻是很晚,才開始感覺年輕。」(〈有女初老成〉,P62)可從三部作品一路讀來,我對這句話的理解不是老,而是:亞妮很晚才開始當一個普通人。正如她數次引用的榮格,亞妮是作為特別的人、去學習普通的人的一切,然後知道特別既是發光,也是帶刺。
然後再知道了,原來她感到抱歉,正是因為自己特別。
這是她的抱歉,也是文學的抱歉。如果像我一樣任性,或許會有「繼續發光,繼續帶刺」這個選項,但她在這本書中的書寫,顯示她選擇了費力去摸索如何不帶刺地發光。
而她才剛開始懂得當一個普通人而已,那麼全新、那麼少年。
不知何年何月,早在讀她的作品前,我曾在某刊讀到楊佳嫻為《寫你》作的序,一直記著其中引用朱天文〈炎夏之都〉,「有身體好好,有身體好好」。幾年後寫這篇序,想到這句引用,用它作尺,也能量測出亞妮的轉變:讀作品裡她筆下的自己,感覺到的多半是,有身體並不好。因為身體比心靈更不可能完美。如今她把過去念茲在茲的許多瑕疵,和心靈的身世解除連結、勾銷仇怨。病、醜與髒,都不再是命運:
❝ 我漸漸能與這雙手相處,甚至發現它適宜觸摸,觸摸一切不光滑甚近暴烈的質地紋路。 ──〈所有的喜歡在抵達愛之前〉,P146
果然,我也是平凡的,平凡得樂於看見和解的結局,樂於把世界想成斜坡、事物一落地自動被賦予朝圓滿運動的慣性。這當然也可能是亞妮意識到世間的喜好之後、有意識的展演也未可知,但至少目前我被這種展演慰藉了。各自宏觀,每一個人都是從狼慢慢變成狐狸先生的,既然都要回望,普通人會想對自己說:欣慰要比遺憾多。
唯一好奇的,只有她之前受訪,提到下一本書會是小說集。如今這本書仍是散文。也許真像她寫道,散文是撿。裁切記憶之前,要再多撿一些。
撿的時候,欣慰地說:多麼美啊。
/////////////////////////////////
知的後悔/狐狸先生凝視著狼
蔣亞妮《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序
2020 年 3 月 30 日發行
設計. 內頁插畫_ 馮議徹
本文描圖重製_ 蕭詒徽
博客來_ https://reurl.cc/kdVDgL
誠品_ https://reurl.cc/4RyZnD
三民_ https://reurl.cc/ar52gZ
金石堂_ https://reurl.cc/ex91gx
momo_ https://reurl.cc/Qd90O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