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要相信 👊👊
// THURSDAY:第九日 - 丹尼爾
仍然要相信,這裏會有想像。
想像 30 年,利物浦再度成為英格蘭冠軍 🏴⚽️。
仍然要相信,這裏會有想像。
想像 20 載,F1 二年生車手 Lando 日前終於首次站上頒獎台 🔶🏎️🥉。
仍然要相信,這裏會有想像。
想像 132 年,李斯特城四年前贏得首個頂級聯賽冠軍 🏴🏆。
仍然要相信,這裏會有希望。
望了三年,兩屆 F1 世界冠軍艾朗素仍然相信,這裏會有希望;他已宣佈明年回歸 F1 效力雷諾 🇫🇷🐲。
仍然要相信,這裏會有希望。
首 20 年英超贏了 13 季的曼迷仍然相信,這裏會有希望;最好是但或許不是蘇 B 麾下,惟聯賽錦標總有一日,自2013年後再回到奧脫福 ⚽️👹。
仍然要相信,這裏會有希望。
近 3 場 F1 贏得 2 次前 3 的麥拿侖仍然相信,這裏會有希望;最好快但或許要等,惟 F1 總冠軍錦標總有一日,自 2008 年後首次回到 Woking 車廠 🇬🇧🏎️。
仍然要相信,這裏會有想像。
仍然要相信,這裏會有希望。
哪裏有想像,那裏就有希望;想像跟 ideas 一樣都是 bulletproof,哪裏有想像,那裏就有 DAS(Dual Axis Steering)🇩🇪🏎️。
哪裏沒想像,那裏就沒希望;哪裏沒想像,那裏人再多也贏不了世界盃 ⚽️🏆。
哪裏有想像,那裏就有曙光 🌄。
哪裏有想像,那藥箱就變首飾箱,那雞車都變火星車。
仍然要相信,願意相信。
仍然要寄望,惟有初衷。
記於 2020 年 7 月的第 9 日。
註:詞來自歌曲《差一點我們會飛 ✈️》
丹尼爾 體育主持 //
原文 👉 https://hk.appledaily.com/sports/20200709/FXILB3R3KLRFEBVGTZDDS7CFMY/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少主人在走失寵物後,都會利用社交平台發放尋貓尋狗消息,認為社交平台覆蓋範圍廣闊而可以增加成功機會。不過其實在「黃金48小時」內,寵物極有可能仍然在該區徘徊,因此迅速地讓區內的人得知走失寵物的消息才是最為重要。為了針對這方面的困難,動物保護機構「救狗之家」的義工Mimi於是自資開發手機應用程式 「協...
仍然要相信這裏會有想像 在 Lamsailong 林細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黑夜
.
翻看相簿,原來兩年前的今天我正正身處埃及,在金字塔底無拘無束地獨自漫遊,在尼羅河上無憂無慮地享受着50度的高溫,也無牽無掛地在神殿和陵墓之間穿梭。
.
一年前,同樣在高溫下,百萬人的吶喊聲教我仍然要相信這裏會有想像。走過不少地方,才發現這𥚃是我看過最美麗的風景。
.
今年,亂世下佈滿樽頸,在血腥的都市𥚃,我們滿身傷痕、血跡斑斑。洪流把血跡沖散但又卻給我們重擊一趟。
.
待洪水退去,我們仍然會屹立到最後。
.
仍然要相信這裏會有想像 在 Feanna黃淑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仍然要相信 這裏會有想像
仍然要相信這裏會有想像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不少主人在走失寵物後,都會利用社交平台發放尋貓尋狗消息,認為社交平台覆蓋範圍廣闊而可以增加成功機會。不過其實在「黃金48小時」內,寵物極有可能仍然在該區徘徊,因此迅速地讓區內的人得知走失寵物的消息才是最為重要。為了針對這方面的困難,動物保護機構「救狗之家」的義工Mimi於是自資開發手機應用程式 「協尋寵物 Lost and Found Pets」 ,希望提高尋找失貓失狗的效率。
把握黃金48小時貼街招
Mimi是一位刺繡老師,大約五年前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救狗之家,更成為了義工並參與尋狗的工作。與寵主們的處理方式不同,當得知有領養人走失狗隻的時候,他們會首先製作街招到該區張貼:「把消息放到社交平台的確是有它的作用,但如果要集中在某個地區(傳播消息),我們則會馬上製作街招並在該區張貼,也會去做做街訪。因為很多時候保安員、管理員、附近的地盤工人,尤其是清潔工人是在大清早工作,而狗隻就是在清晨或者半夜這些時間出來找東西吃。」又指其實香港真的有很多好心人,他們都樂意以電話或者WhatsApp報料。Mimi又憶述曾經有次在大埔汀角路協助尋找失狗,當時已過了十多天仍毫無進展。直至十多日之後,失狗終於走出顯眼的馬路,並從汀角路走向大尾督方向。當牠沿路走去的時候,不少途人都馬上拍下照片報料,Mimi的電話和WhatsApp於是便止不住地響起。「我想說的,就是街招的重要性,而且你須要讓所有區內的人知道那個消息。」
設攝影機和籠子通宵守候
Mimi直言等待消息的過程非常煎熬,可說是尋狗過程中最困難的部份。「我覺得你要等人家見到牠,然後再確認那隻是你要找的寵物,這件事是最困難的。因為很多時候(報料人)都是沒有提供照片和影片。我們以前也試過選擇相信,因為每個人都總是十分肯定地說『就是那隻狗』。但當我們去到那邊後,才發現原來不是。」因此當收到有關失狗的消息,並從報料人以照片或影片確認了位置後,Mimi就會設置攝影機以再度確定是否他們正在尋覓的狗隻,同時會擺放食物和水在該位置希望可以把狗隻留在該範圍。當用攝影機確認了是目標狗隻之後,Mimi和其他救狗之家員工就會嘗試設籠。其實來到這個步驟已經是成功的一大半,不過有時仍然需要花好幾天甚至整個星期來等待狗隻走進籠子裏。「我們也會放置數個攝影機拍攝籠子,因為我們要知道牠有否進去,或者如果是其他野豬或者貓走進去,我們要即時放牠們出來。我們不是設置了籠子就離開,我們會有最少兩至四個人在現場通宵留守,有時更可能要待至清晨六時多七時。」
自資開發手機應用程式
說了這麼多,其實尋找失貓失狗的要訣還是要在黃金48小時內,迅速地讓區內的人得知走失寵物的消息。為了針對這方面的困難,Mimi於是自資開發手機應用程式 「協尋寵物 Lost and Found Pets」 ,希望提高尋找貓狗的效率。「其實這個應用程式是想不論有沒有飼養寵物,只要你有心去幫忙留意,都可以下載來使用。有飼養寵物的人可以先下載登記,把寵物的資料和相片上載到應用程式。萬一你的寵物真的不幸地走失了,就可以很簡單地點撃數個按鈕以及填寫走失的資料,即可在一兩分鐘之內即時發佈給其他同樣有下載這個程式而有留意這個地區的人。如果使用者有剔選這個地區,他就會收到你的發佈通知。」除此之外,這個應用程式更可自動生成街招,幫助焦急的寵主把握時間到區內張貼街招;而想幫忙出力的有心人亦可以開啟GPS定位功能,留意身處地區有沒有仍在尋找的走失的貓狗。
每天接到三至四個走失個案
其實Mimi在開始參與尋狗的兩年後已經有以上的構思,不過因為各種原因而擱置。「直至去年暑假有隻狗走失了,我們花了很多心機和時間去尋找。那隻狗找了三個星期有多,發現牠的時候已經很虛弱。我們收到消息後,馬上派人在半個小時內過去看牠,但是牠已經離世了。這隻是我找的十多隻狗當中,唯一能找回但是離世的狗。牠還很年輕,只有一歲左右,離開的時候身上有很多傷痕,你會不敢想像牠在走失了的三個多星期當中是受了多少苦。其實當時我正在上班,也忍不住走進洗手間哭完才繼續工作;那晚回到家中,我也……瘋狂似的哭了;直至牠走了之後,每當我駕車經過那個街口,我也會很不開心。」Mimi又指,香港失貓失狗的情況頗為嚴重,應用程式推出以來每天都都有三、四隻失貓失狗的資料上載發佈。「這只是知道這個應用程式的三千多人當中的個案而已,其實可能有很多寵主還沒知道這個應用程式,你會看到其實情況真的挺嚴重。」Mimi又希望有更多人下載和使用這個應用程式,當每個地區達至相當的下載量時,便可發揮真正的功效。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狗義工 #狗狗 #尋狗 #協尋寵物 #寵物離世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仍然要相信這裏會有想像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個留着及臀長金髮的男生,再加上長長的眼線,你或許會說他「古靈精怪」,但在時裝設計師陳敏航(Akira)眼中,這只是他個人特色、形象。
主流學校的「壞學生」
屬於九十後的Akira,跟大部分學生一樣,小一開始在主流學校讀書,天生個性好動,身材高大,在運動方面很出色,手球、排球、籃球、田徑等都有參加,但在學習成績及操行上,卻屬於「不達標」的一群,特別是情緒方面,比較容易發脾氣,因此他在主流學校老師眼中,被標籤為「壞學生」。
去到小六、中一時,正值年輕人的反叛期,他「不守規矩」的情況愈演愈烈:「試過喺廁所畀人問『你邊瓣?』我無理佢,閂埋廁所門喺裏面打佢。」
「爛命一條,死咗就算」
發脾氣、打架的後果,當然是被責罰:「佢哋真係唔識教,唔識睇學生嘅情緒,例如我發一下脾氣,老師就會標籤咗『呢個學生係有問題嘅』,甚至停你課,學校好鍾意停你課,郁啲就叫你去停課室,對住四面牆又唔準你瞓覺,咩都唔可以做,咁返學嚟做咩呢?」
Akira認為老師沒有了解他行為背後的原因,只會一味責罰,令他對學校、老師的愈來愈反感,返學很不開心,甚至有想過自殺:「當時都有一句話喺心裏面『爛命一條,死咗就算』,當時覺得呢個世界,正常人會覺得係彩色,我嘅諗法卻係灰色。」
改變一生的轉校
Akira「不守規距」的行為,上到中學仍然持續,融入不了主流學校的生活,Akira主動上網去搜查出路,發現有一些群育學校或許更適合「不守規距」的自己,於是主動向社工要求轉校,而這個決定,改變了他的一生:「慢慢群育學校老師畀咗感動我,就係佢哋真係用心教你,唔會放棄每一個學生;如果我冇轉去群育學校,我依家嘅『成績』係入去坐緊監。」
發掘專長,成為設計師
Akira轉了去群育學校後,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愛,不會只是着重他的成績,反而更在乎他的品格發展,更會因應學生的興趣,去為他們設計課堂及課外活動,而Akira亦在這裏,尋找到他時裝設計的天地。
「佢對時裝設計有天分,佢可以為咗搵一種物料,或者嗰一點、嗰條線,可以專注到唔食唔玩都要先將佢做好。」Akira的時裝設計啟蒙老師吳偉廉(吳Sir)說。
知恩圖報,回饋母校
中學畢業後,Akira繼續學化妝、攝影、拍片,現在除了是一個時裝設計師,亦是一個全職化妝師,目前專注於短片的拍攝及製作。而每當學校有活動需要化妝師或模特兒,他都會義不容辭帶着團隊回去幫忙。即使畢業已十年,他仍經常回去探望老師,甚至繼續在時裝設計室埋首設計:「我讀過三間中學,係唯獨許校親切感多啲,好似返到自己屋企咁。」
鬧市「快閃」時裝表演
「我覺得設計師唔夠大膽去行動嘅話,係嘥咗自己嘅設計。」就是自小一顆大膽、勇於嘗試的心,Akira過去幾年,在銅鑼灣鬧市舉辦過多次的「快閃」時裝表演,希望讓忙碌的香港人停下腳步,欣賞本土時裝設計師的作品。在今年年尾,他亦策劃緊另一次的鬧市「快閃」時裝表演。
今集《港。故》用6分半鐘,說說這位長髮不羈時裝設計師,是如何鍊成的。而這亦是我們「群育學校」系列報道最後一集,希望大家多了解群育學校的學生,他們並不如大家想像的那麼「壞」,而只要適合自己,相信任何一間學校,都可以培育出色的學生。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bit.ly/oncckonggu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