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解這次為我們打下漂亮防疫戰疫的衛福部長阿中嗎?
阿中是台灣這次對抗疫情的最先鋒戰士,但真正瞭解他的人又有幾個?很多人說阿中是因為運氣好,但從阿中下的很多決策的成果下,事實證明了台灣在阿中的帶領下,確實就是減少了許多案例。
大家知道嗎,阿中部長在疫情爆發前,媽媽才剛過世,媽媽是阿中部長人生中最敬愛的人,他提到對母親的敬佩時總是充滿感激,因阿中部長小時候家中收入有限,他回憶母親會自己做衣服、打毛線,家裡吃的麵食也親手從配給麵粉原料開始做。在母親的巧手下,每餐上桌的料理都有變化,尤其陳時中在學時期帶的便當,總是色香味俱全,讓同學們好不羨慕!年輕的時候,他總以為是家中的資源充足,直到長大了,他才逐漸明白女性有多偉大。
但阿中部長的媽媽在去年12月過世,陳時中在母喪期間,仍然扛起台灣防疫的重責大任,每天開記者會都是認真且用心的準備內容,阿中在疫情爆發開始,就每天開記者會安定民心,也報告了最新的疫情資訊,每天都會有新的規定跟進展,從最開始的停止國人到中國旅遊、限制中國人來台、後來要大家多洗手戴口罩保持距離、口罩實名制、呼籲我OK你先領、關閉酒店跟舞廳、親自戴上粉紅色的口罩給小男孩看,甚至因為擔心台灣的疫情而流下了人生不超過三次的眼淚,這些都證明阿中是ㄧ個有能力且果斷又有肩膀的人。
阿中曾出來說過:我們防的是病毒,沒有人願意生病,未來還有很多情況是未知的,我們不要對立,一起正向防疫。當社會跟隔離者、確診者形成對立的時候,那會形成什麼情形,就很多人不敢被隔離,因為他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不敢被隔離,他就必然要隱匿,若大部分的人都要隱匿,而不據實以告,做這種利人利己的事情,反而被社會這樣的氛圍逼著要害人害己,這樣的氛圍,會對我們的防疫工作,造成很大的傷害。我們一起配合,不對生病的人貼標籤,一起感謝所有第一線的防疫人員。
陳時中在受訪時也表示:與傳染病的戰爭是生理戰,也是心理戰。生理戰可以靠很多防疫手段、整備醫療量能來成就;心理戰則是要讓民眾安心,不能恐慌。陳時中屢屢在記者會提醒「同理心」「不要獵巫」「感染者沒有錯」「接觸者無罪」,都是因為在緊縮的防疫手段裡營造柔軟的空間,讓大家心安,也讓台灣減少仇恨對立,全民共同齊心防疫。
寶瓶星號回台灣時,陳時中第一個上郵輪安定國人民心,武漢撤僑班機回台灣,陳時中也去機場接機,當時是凌晨1點,阿中接完第一批撤僑專機後,過沒幾個小時的凌晨4點又到機場接第二批撤僑專機,這時離開時已早上了,但阿中回家休息幾個小時後又在早上10點到指揮中心開記者會,阿中在機場等待國人回來,因等待時間長,落地後又要檢驗,口罩又ㄧ直戴在臉上的關係,阿中部長還在臉上留下了 #口罩的壓痕,這是最令人敬佩的印記。
阿中部長也曾寫信給志工夥伴,謝謝他們ㄧ起守護台灣。當大家都在稱讚陳時中的時侯,阿中部長卻在檢討自己有做不好的地方,他在受訪說,他覺得口罩之亂、盤石艦、境管落拍,是他要檢討的地方。台灣會檢討自己的政治人物有幾個?陳時中沒有活在大家的讚聲裡,他勇於出來檢討他自己,ㄧ個這麼棒、這麼優秀的部長,誰能不喜歡他?
每天的記者會都會帶給民眾ㄧ份安定的力量,示範洗手給大家看、示範如何蒸口罩、示範戴起粉紅色口罩。 甚至上午到澎湖看肺炎儀器,下午就趕回台北開記者會,還跟美國衛生部長共同聯合視訊討論疫情,也被日媒封鐵人大臣。記者會連續開了100天時,記者問阿中部長會累嗎?阿中部長回答:#不但不苦,#還很高興。
陳時中曾經親筆寫下:「 當國家需要我們、我們義無反顧 」。甚至說:#人生難得有機會可以做一件對國家有用的事情。
有小朋友覺得阿中部長很帥,也想學阿中部長做可以對國家貢獻的事,陳時中也暖心回應,「 小朋友只要好好讀書、力行防疫新生活就是最大的貢獻 」。
對於ㄧ個堅守崗位,勇於承擔責任,又有同理心也很慈祥會安定民心的衛福部長,你能不喜歡他嗎?看到阿中部長從ㄧ月中到現在四個月的所作所為,還有下正確決策與受訪發言,我必須承認地說,陳時中是我最欣賞的政治人物,沒有之一。
你瞭解這次帶領台灣攜手抗疫的衛福部長嗎?他是鐵人,也是防疫隊長,更是保衛台灣的戰將「陳時中」。
人生難得有機會可以做一件對國家有用的事情 在 看見世界天氣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知道阿中部長已經120天沒有休假了嗎?到底是什麼驚人的毅力可以讓他連續工作120天,今天我看到阿中部長說:「#人生難得有機會可以做一件對國家有用的事情」。我才終於明白也才終於瞭解為什麼他可以120天不休息,甚至還為了台灣增加案例而憂心地為台灣落下擔心的眼淚。ㄧ切都是出自於 #真心地為國家無私付出
連續120天沒有休假,天天開記者會,阿中部長的疫情記者會收看人數同時在線有10萬人,打趴ㄧ堆網紅明星的流量,陳時中的記者會成為了安定民心的最大力量,也成為了台灣人固定要收看的最佳連續劇,也讓陳時中的知名度紅到國外。
陳時中從政時間僅約7年,但長期在民間單位協助政策推動,已累積數十年豐富經驗,練就一身溝通協調的能力。
這位民調支持度近9成的部長備受民眾喜愛。但一開始,他實在沒想到自己會成為電視與網路名人,還紅到國外。
陳時中曾說自己「天生臉臭」,近年來各部會臉書粉絲專頁吹起親民風,不少部長級人物上網直播,與民眾互動。衛福部長陳時中在2019年2月勉強跟上風潮,獻出網路影片處女作,但全程面無表情,他只好自嘲「面惡心善」。
沒想到短短一年之後,他已經成為許多台灣民眾的偶像。他在每日記者會上談到同理心,籲請民眾不要獵巫等發言,屢次被做成網路金句廣為流傳。
他主持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就算是宣布強硬措施,對違反防疫規定的民眾祭出重罰,民眾也多能配合與支持。
前一陣子,他有天在忙完公務之後,突然想吃速食店的蛋捲冰淇淋。幕僚下車去買,陳時中在路旁休息,結果被搶著跟他合照的民眾包圍,嚇得幕僚此後再也不敢放他單獨下車。
群眾魅力的養成並非一蹴可幾。陳時中從政時間僅約7年,但長期在民間單位協助政策推動,已累積數十年豐富經驗,練就一身溝通協調的能力。事實上,長照2.0政策,就有陳時中檯面下穿針引線的身影。
陳時中說,他在2017年2月接任衛福部長後,建立長照2.0制度,自認人生成績單可記上一筆。他原本想今年過年要好好休息,沒想到疫情爆發,從春節前一路忙到現在。
陳時中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說,他對自己的期許是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了成為「有用的人」,他往往很嚴厲。而現在66歲的陳時中,已經開始想當個慈悲老人,用慈悲、同理心去認同對方。
談到指揮中心核心人物已連續120天都沒有休假,陳時中說,知道同仁都很累,但「國家需要我們,我們義無反顧。」而且「 #人生難得有機會可以做一件對國家有用的事情。」
新聞介紹: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4280101.aspx
人生難得有機會可以做一件對國家有用的事情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指揮中心成立第100天特別篇
今天是指揮中心成立第100天。輕鬆一下,來看看中央社的新聞,我以為我眼花了😅
淳淳成為正式的新聞名詞!(老師別打我XD)
1.台灣對抗新冠疫情逾100天,破紀錄天天舉行的疫情記者會,成為民眾的「必追劇」,指揮中心的直播,觀看記者會掌握疫情,已經是台灣人的日常。
2.除了指揮官陳時中,疾管署長周志浩、莊人祥被網友封為「疾管署浩角翔起」;莊人祥的暱稱是「祥祥」,台大副校長張上淳被稱為「淳淳」,在直播留言中備受網友關愛。
3.指揮中心連續開張超過100天,但從12月31日後,已經高達120天沒有休假,鐵人團隊在防疫第一線不眠不休。
4.指揮官陳時中有天在忙完公務之後,突然想吃速食店的蛋捲冰淇淋。幕僚下車去買,陳時中在路旁休息,結果被搶著跟他合照的民眾包圍,嚇得幕僚此後再也不敢放他單獨下車。
5.已連續120天都沒有休假,陳時中說,知道同仁都很累,但「國家需要我們,我們義無反顧。」而且「人生難得有機會可以做一件對國家有用的事情。」
6.在網友聲量排名第二名的是莊人祥。他說,對爆紅「不可置信」,但開心一下就過了。他推估原因,可能是他拙於言辭,才會被封為「句點王」,成為記者會特色。
7.莊人祥專長醫療大數據的分析,他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學位,就是利用大數據做公共衛生監測,從健保就醫資料庫中,爬梳疫病的蛛絲馬跡、研判未來趨勢是他的絕活,被疾管署同仁戲稱為「情報頭子」。
8.每每涉及核酸檢驗「三採陰」或「復陽」是什麼意思、快篩是怎麼進行的、抗體陽性是否代表沒事了之類的專業問題時,就需要「張教授」來上課說清楚,「張教授」是網友對張上淳的另一個暱稱。
9.疫情中心專家召集人張上淳是自SARS疫情以來無疫不與的防疫老將,曾任衛生署副署長,兼具感控醫療與公衛政策的專業背景。因淳兒事件令他一度萌生退意,但後來在防疫團隊支持下,重新歸隊。
10.周志浩在SARS期間,曾任台北縣政府衛生局長,當時跟著前縣長、現任行政院長蘇貞昌抗煞,沒想到17年後當上疾管署長,再度遇上老長官蘇貞昌,兩人又一同並肩做戰。
11.在疫情發展初期,台灣社會為了口罩紛擾不休,當時的醫療整備官羅一鈞鎮日為了籌措口罩馬不停蹄,甚至在過年期間還忙著打電話給藥妝店,拜託對方賣口罩,努力在困境中找出路。羅一鈞以往的形象是翩翩美男子,但忙著追口罩那段時間,他走路、講話都像在「漂浮」;有一次他甚至還語帶無奈地說:「不要再找我要口罩了,我一片都沒有了。」問他等疫情結束後最想做的事情,他說:「好想補吃一頓年夜飯」。
12.副指揮官陳宗彥加入指揮中心核心成員的時間較短,也相對低調,但台灣幾次重大災難他都曾經參與,如九二一大地震時,他任職於台中大里市公所。擔任台南市政府民政局長時,也遇到台南維冠金龍大樓遇強震倒塌;還有一年是南台灣登革熱疫情大爆發,病例上萬,他也隨著疾管署防疫人員坐鎮協助。
13.當疫情相對平穩的時候,有幕僚向陳時中建議,記者會要不要停開;但指揮中心認為,對民眾直播是很重要的安心力量,訊息透明加上指揮官語帶誠意,會增加民眾信任,就算沒疫情,和民眾聊聊天也可療癒人心。
14.民間不時送進愛心物資,有咖啡、提神飲料,每日記者會前,所有上台的專家都「喝了再上」,連記者會桌上的飲料,也早就從茶飲換成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