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想映電影院的邀約,讓我在線上看了五部我很喜歡的電影,推薦給大家。尤其是《彼得漢德克:我在森林,晚一點到》讓我在二刷時,忍不住寫下筆記。
《RBG:不恐龍大法官》
大法官「RBG」露絲拜德金斯伯格是美國平權史上的重要人物。這部紀錄片細細爬梳了她一生如何為兩性平權、同志權益等人權議題奮鬥。同時也將她從小到大的經歷與婚後生活梳理出來,讓我們看到一個有人味的人權鬥士。
在2020年過世前,她都沒有放棄理想,晚年時,雖川普政策而讓保守派法官增加,但金斯伯格仍以一篇篇反對文,成為良知的代表。
金斯伯格非一帆風順。她在法學院讀書時,因身為女性而被排斥,之後出社會碰壁。於是她從人權律師開始。早婚並成為母親的她,不僅要照顧孩子,也要照顧罹癌的丈夫,常到天亮才睡。但她沒有野心,只是一直被案子逼著跑,她碰到太多兩性不平等的案子,讓她到老年都沒停過。除了與她鶼鰈情深的丈夫過世,她停了近一年外,終其一生,都為理想活得精采。
最動人的是她老年時的少女感,對所愛的人事物都無保留。尤其她母親對她的囑咐:「身為一個女人,你要當一個Lady,意思是不要被多餘情緒綁架,如憤怒。另一是你要獨立自主,不管有沒有遇到理想伴侶。」何謂人生,何謂活得盡興?這部電影給了答案。
《白河夜船》
改編自吉本芭娜娜的同名小說。這部有著日片擅長的緩長深刻,日記一般看似尋常,卻是潛藏著各種暗礁般的無常。
女主角寺子一開始非常嗜睡,如沉進海底的睡法。只有男友岩永打來時,她才因心有連結般甦醒,但睡眠這東西仍然在她外出與約會時,如殘影般包圍著她,也蠶食著她。她面對傷痕是深深地睡著,她的好友紫織之前自殺了,那朋友的工作非常奇特,是陪不安的人安眠,讓對方安心,像哄著孩子般,哄著那群社會賢達與成功人士睡覺,自己卻無盡地失眠。
電影中的角色們有如沉到海底的睡法,與有如擱淺在現實的淺眠,都有著現代人內心的真實隱喻。
這個描寫深層心魔的故事,幽微卻見深刻。一如寺子與紫織像幫人消化了憂愁,自己卻擱淺在生命礁石上。而男人渴望從女人身上獲得癒療,殊不知這樣的依賴有如黑洞般,會將其人生也吞噬。都會成人的荒涼在這故事裡體現,而實力派演員安藤櫻在長鏡頭注視下,無論走路還是耗盡心身的睡眠都有了自然的完美演出。
《13個雪莉-現實的幻象》
觀時間有如葉上的朝露,那朝露旁有一隻小蟲。對於那小蟲兒而言,那露珠就是個世界大小了,誰知那水珠朝生夕死,蒸發得一點影子都沒有,那小蟲子也如滄海一粟。一生恍然過去,葉子不變,時間的永恆概念也還在,只是葉子與水滴都將消失。
這部電影的概念是以Edward Hopper的畫為背景,他的畫向來有如時間,拘留住了某一刻,看來是凝結不動的,無論是現代的建築,冰冷如吸引螢蟲的光,還是那厚重的水泥概念,將現代人的寂寞都從畫中的留白裡傾瀉了出來。
於是奧地利導演古斯塔夫·多伊奇以「十三個雪莉」完成了這有趣的影像實驗以一個美國女性的縮影,走過了美國興衰歷史。既有了時代背景,也有了雪莉在不同年代中的絮語與細節,如內心走小劇場般,人在安靜之際,心事如此喧囂,劇情留了白,心事則滿溢。
《彼得漢德克:我在森林,晚一點到》
這是我五部電影中,私心最喜歡的一部電影,一方面原就是喜歡彼得漢德克的小說,如寫當代人失落的《守門員的焦慮》與書寫他母親的《夢外之悲》。這位諾貝爾得主作家,對世間觀察之細膩,讓文字有了強大的後座力。
有人說創作本身就是在追求一種生活型態。在這部紀錄片中,的確是。彼得漢德克過的是沉思的生活。他的後院是他的沉思之路,他喜歡手寫筆記的安定感,無論是走路還是手寫都是種節奏,自外於這世間庸碌的節奏。
他的生活隨時都在觀察細節,然後進入思考的深層地帶。
一種清淡如水的回甘滋味,都在於漢德克對生活本質的熱切追求。人生美與醜,隨人看之,差別只在智慧多寡,漢德克有一雙智者與赤子的眼,讓人生提煉出純粹與深刻。
《文字慾》
這部電影讓人看到了蘇聯時代年輕人的悲哀,不僅在經濟上不平等,同時如小說《1984》般想改造人的思想。唯一能賺到稿費的是為國家政策粉飾,以及宣揚無產勞工的價值,成為國家機器的螺絲釘。
主角謝爾蓋是個作家,看到周圍的人也習慣了被監管思想,自己在這樣的審查中無法發揮。更多的壓力是要他寫政治正確的英雄,謝爾蓋卻認為小人物能保持獨立思考才是英雄本質。
就這點堅持,讓他無法在當時的蘇聯存活,連女兒要的洋娃娃都買不起。之後他與好友紛紛遠遁海外,多年後才能出版小說,謝爾蓋死後他的作品成為20世紀的瑰寶,大受好評,可惜他生前一無所知。
如電影中編輯所說,在監控的時代,天才令人害怕,我們只要庸才,如今自我審查與監控的被習慣,歷史是否慢慢回歸了呢?
人生朝露意思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2/21 星期一 絕對音樂】
「當我們期待服務人員拿出專業,提供服務時,我們也應該拿出理性,享受服務。
因為~~穿上制服代表專業和公司門面,但不是意味著卑微和活該受罪。」
SO~~就學著多一些同理心吧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人生這條路沒有GPS,耐心的用你的方式走下去》
無論如何,帖子,都是警鐘。剛開始以自己的名字收帖子,是同輩們的喜帖。
不到二十歲,就收到國中同學的帖子。在我長大的小鎮,二十歲算早婚,但也還沒早到太驚人。
我記得大學二年級時的暑假,開唯一一次的同學會,那一位班上最乖巧的女同學,已經帶著兩個小孩前來,大的那個已經蹦蹦跳跳了。
出社會後,進入了抱怨「薪水還來不及付紅包」的階段,喜帖一張一張飛過來。辦婚禮的人都興高采烈,還找不到理想的伴可以結婚的,心裡難免有怨氣:為什麼就我一個人那麼淒涼,那個「對的人」到底在哪裡?
然後,很快地,第一張白帖,在前中年之前一定翩然而至。
剛開始,是好友的父母,親戚的父執輩。
然後,長輩的狀況越來越多。如果白帖是死神送來的警鐘的話,到了中年之後,這些連續的刺耳聲響,已經讓我們疲憊、習慣到不再驚慌的地步。最刺痛的那一聲來自最親近的人。
我們終究會讓自己明白,這是逃不了的,再怎麼一生平順。
緊接著,另外那種的「第一張」白帖,才能狠狠地扎了我們的心一下。
它竟然來自與自己同年齡的人。
出於事故,或出於疾病。當我們還在為現實生活的種種憂煩時,他悄悄地先行離去,不再困擾了。
有的白帖並沒有具體寄來,但聽一次唏噓一回。
人生邁入下半段之後的同學會,每一次,都會聽到各式各樣的故事:有人告訴我,高中時那個田徑社裡最高亮麗的女孩,訂婚後的第二天,在美國加州發生了車禍,再也聽不到情人的嘆息。
大學時那個笑聲爽朗的隔壁班同學,在歐洲念博士時,某一天發現自己站不起來,一檢查,原來是骨癌,從此沒能再行走,久久沉睡在異鄉。
念研究所的學長,不過四十二歲,某上市公司財務長,有一回加班晚歸,泡了個澡,過勞的他被發現時已無氣息……
就算我們想要跳過這些故事,不想聽見那一步一步逼緊的警鈴聲,我們都無法忽略,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而憂思難忘。
而中年的我們,多數無法宣洩也無法來得及思考,仍被忙碌與疲倦困住。有一天我忽然悟到:
其實告別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有一天我們要想念我們的記憶。
有部得到奧斯卡女主角獎的電影叫《我想念我自己》,說的就是一個明明很聰明的女人,什麼幸福都有,卻要面對自己漸漸失去記憶的故事。
幾個朋友都說,那是一部恐怖片。
因為我們已經開始:忽然會忘記自己剛剛在找什麼?明明要自己記得什麼,如果沒有寫下來,就會變得絞盡腦汁也無可追憶;明明記得自己把它收起來,卻翻箱倒櫃找不到那個東西?更嚴重一點的是,出門忘了自己開瓦斯在煮水之類……
不管我們企圖裝得多麼年輕,而所謂醫美和回春科技如何進步,我們身體中某些過去不被視為重要的功能已漸漸消失,直到它離去我們才發現它還真的很可貴,也只有在它們逐漸遠離之後,我們才想到要再珍惜一會兒。
我不想只強調失去。
失去是必然,強調,未必有意義。
在逐漸失去中我們也逐漸得到。
失去的東西或許很具體,而得到的東西或許很抽象。
最近,與我共事過的一個女生,目前在日本求學,在互通的通訊軟體上PO文:二十五歲,祝我自己生日快樂!感慨良多!雖然我老了一歲,但感謝這一年所獲得的一切!
這一年,她離開了工作和男友,一個人到日本求學,我常常看到她的活動紀錄。這是她真正離家生活的第一年,一個人在異地打工;有時很想念男友,有時很想念臺灣小吃,有時自顧自說著:前途茫茫,只有自己為自己加油之類的話語。
身為一個「奮鬥過來的長輩」,我常會在她沮喪時留些話,有時鼓勵她,「你好棒!」,有時在她沮喪時砥礪她,「喂!拜託有點出息……」
我悄悄在她的臉書上留言:生日快樂!我感慨也良多。真羨慕你的二十五歲,雖然,我一點也不想活回去……
年輕當然好,但是活回去,想來就累。
二十五歲的時候,我自以為什麼都知道,其實很無知。雖然很努力,但一直在掙扎,不知道自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該做什麼工作;我的驕傲裡頭藏著一些自卑,我的自信裡藏著好多茫然,我既反抗卻又想要討好許多規範,擁有很多青春卻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花用……
我是個很早就在想「這輩子到底是要來完成些什麼」的人,不過,中年以後細數來,自以為聰明,也滿愛裝作聰明的我,在二十歲和三十歲間,做的蠢事還真多,幾乎所有人生的重大決策都沒對過。在感情上也飄移浮沉不定,其實每個選擇都不曾讓我快樂。
二十多歲時的我,在跟自己晴時多雲偶陣雨的個性抗爭,倔強,叛逆但並不堅定和堅強。
是的,我真的不願意回去了,如果要我的腦袋回到那時的混沌和糊塗。就算當時有張沒有皺紋的臉,沒有肥肉的身材。
但是話說回來,現在的我,就算沒有讓自己太滿意,至少,千錘百鍊後比較堅定成熟。現在的我是由許多舊日的錯誤決策改正又改正後的、一個還可以接受的版本。
那些錯過的路還是有意義,雖然……有的意義不大,付出的代價很多。
如果把人生看做是一段旅行,我們的人生還真是找不到GPS。就算當時曾經有人明確給你地圖,也可能在後來發現他根本指錯路。
我唯一可以慶幸的是,走錯的路,跌過的跤都是我自己搞的,我招惹的,怨不了別人。
跌跤是功課,爬起來也是;經驗是成長,教訓也是;勳章是榮光,而巴掌或許也是;疤痕並不美,但必須值得。
大概在十歲之前就開始用自己模糊的小腦袋想:「這輩子到底是要來完成些什麼?」的我,如今再問自己這個問題:這輩子,你到底是要來完成些什麼?
我的回答會比二十多歲時沒出息些。
就是:「該做的,以我能力可以做的,我都做了;日後還將盡力用自己的方式活著,還是做不到的,就算了。」
還做著自己可以期許自己的事情。
中年之後最好的權利就是,可以不要再聽任何「長輩」的期許。長輩,我就是;那些比我們年長的長輩不多,再有控制力也要應付自己的衰頹,不能再當軍師。
一個人究竟能做到什麼呢?
想來其實,很少。如果能活得有點顏色,那也是因為你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管你想做變數,還是做常數。
不管你做多少活,覺得自己多偉大,是非功過,都不是你可以下定論的。
怎麼說呢?讓我們想想中國歷史上所有女性中最大的一個變數吧,比如武則天。(這個聯想是因為最近看完連續劇《武媚娘傳奇》。)念研究所時上唐代文學,碰巧專程為她寫過「新舊唐書關於武則天記載」的研究報告,《新唐書》比《舊唐書》多說了她許多壞話,比如加了自己弄死女兒來陷害皇后之類。
她統治過一個廣大王朝五十年,她睥睨了所有男人的聰明才智,壓倒了所有女人的心機鬥爭,她對傳統的看法不屑一顧……六十多歲後,她當了皇帝,在那個封建時代裡,完全是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只要得到了一分權利就實踐自己夢想的大大驚嘆號,在古代的女人裡也算是「外星人」等級。
去世後,不過留下一個無字碑。無字碑,很有意思,姑且不論歷史學家怎麼推論,最可愛的一個解釋就是:
「我不想自己說些什麼了,反正你們會一直說我,管你們怎麼說我,我根本不在乎,本人這一輩子的是非功過,隨便你們眾說紛紜,去、去……」
我喜歡這個解釋。
其實所有人一生的碑銘,不管上面刻多少字、寫得多誇張,都是一面無字碑。你有你的觀點,別人自有別人的看法。
你還管那麼多人說你?其實你並不重要,再顯達也不過是別人嘴裡的巷議街談一條。
她已是歷史中如跨年煙火般的絢爛人物,我們,再亮眼也是小沖天泡一支。
那-這輩子到底要完成什麼?
中年之後,我還是偶爾會想想這個問題。心裡很明白,看似我完成了很多,其實完成的很少。所完成的事都沒什麼太了不起的,再怎麼燃燒自己,也是無月之夜中一點微小螢火,轉眼熄了。
我最近比較容易為小事而感動。
來說說一位八十歲左右的老先生吧。他出現在我常出現的地方,我看他看了一年多。看過他很多次了,在我家裡附近小學練跑的操場上。
他一跛一跛拄著杖往前,和我一樣繞圈子。走得很吃力,看這光景,我馬上明白,他應該在不久前中風過,有一條腿不太能動。
他一個人在復健。
走累了,他會在司令台旁的階梯坐下,聽廣播。老人家耳背,廣播開得很大聲,聽得出主持人說話腔調和本地大不同,應該是北京中央電台的廣播節目。
光憑這一點,大致可以推算,他應該是當年來臺的老兵,已在本地落地生根,娛樂是聽聽老家來的聲音。他這一生,兵荒馬亂的艱苦應該少不了。
他只是一個很常見的孤獨老人,不同的是,他就是不肯讓自己被中風一路摧枯拉朽地擊潰,他還想要回復「靠自己」的功能。
我偶爾才在那個操場練跑,每次都看到這位老伯伯,可見他幾乎每晚都在那兒走。
某一天,奔跑的我忽然仔細打量起慢慢走在前頭的他,我注意到,他,真的變好了,雖然還是拄著枴杖,但是,那佝僂的樣子不見了。
也不再有一跛一跛吃力的感覺。
速度似乎也快多了,不會讓人馬上聯想到中風二字。
這個背影讓我自顧自地感動起來:
不管他在什麼年紀,他還在奮鬥些什麼,還想讓自己過得好一點。
不為什麼偉大目標,但是努力做好自己。
人生到底要完成什麼?
完成什麼已不重要,不是自己所能強求,所能定義。
但不容自己被絕望捕獲,只變成一個哀怨的命運囚徒。
是的,人到中年後,無法侈言偉大夢想,但仍可期許短暫光亮,至少還能感覺得到,在此一步一步生理狀況走下坡之際,某種內在靈魂還在發光。還在Do My best!
不想要倒下來,還想要往前走,平凡的路也動人。
我們以為自己擁有的很多東西,只是借來用而已;我們所有的私人存摺只有記憶,有意義的,只是那些走過的路,錯路,對路。
人到中年,何其有幸,可以盡其在我,耐心地,聽著自己的聲音按著自己的方式走下去。
且行且努力,且行且珍惜。
(文章來源: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9460&from=line)
***************************
人生朝露意思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比起森蚺、司馬懿如何?
學不起來,那就--能滾多遠就多遠】
5/15(五)晚上八點,柳豫Vs.許榮哲,與你聊三國!!!
關雲長的口頭禪是:
「你比起顏良、文醜如何?」
意思是--
我關雲長刀起刀落
顏良、文醜的人頭立刻落地
如果你的武力比不上他們
那就能滾多遠就多遠
現在你可以換一句口頭禪:
「你比起森蚺、司馬懿如何?」
意思是--
有一種驚人的生物叫「森蚺」(音同「然」)
「蚺」是蟒蛇的別名
一種活在叢林裡的巨蠎
牠的體型很驚人
長可達12公尺
體重近150公斤
更驚人的是牠的獵食方式
牠會找個水源地
然後在附近的樹蔭下
安安靜靜的待著
像地上一截不起眼的樹幹
一動也不動的待著
你以為不動就行了嗎
當然不行
眼睛沒瞎的動物都看得出來
那是大蛇啊啊啊
沒有哪個白目敢靠近水源地
雖然大家都需要水
森蚺依然動也不動
任樹葉一片片落在牠身上
任麈埃一層層覆在牠身上
直到大蛇看起來
真的有那麼一點像木頭了
你以為化個妝就行了嗎
當然不行
鼻子沒壞的動物都聞得出來
那是蛇是蛇是蛇啊
沒有哪個笨蛋敢靠近水源地
雖然大家都需要水
森蚺依然動也不動
任朝露落在牠身上
任雨水打在牠身上
任各種味道在牠身上滋長
直到蛇的腥味被其他味道蓋住了
哈哈,那真的是枯木啊
於是小鳥來了
小鳥在枯上跳來跳去
哈哈,那真的是枯木啊
於是小兔子來了
小兔子在枯木面前
喝水、覓食
順便放個屁
哈哈,那真的是枯木啊
慢慢的,羊啦、鹿啦、班馬統統來了
牠們若無其事喝水、覓食
偶爾跨過枯木
順便大坨便
最後,連食物鏈頂端的動物都來了
陸地的霸主,獵豹來了
水裡的霸王,鱷魚也來了
這時根本就是木頭化石的森蚺
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
撲向鱷魚
緊緊把鱷魚纏住
你以為鱷魚是弱者嗎
不,鱷魚足足有兩公尺長
但被森蚺纏上
等於被幾噸重的汽車壓在身上
給你一組參考數字
人類身上一共有六百多條肌肉
但森蚺身上有一萬多條肌肉
被森蚺纏住
等於被十幾個館長緊緊抱住
連鱷魚這種看似無敵的霸主
都會被纏到斷氣
飽餐一頓的森蚺
可以撐著十天不進食
然後進入另一輪的等待
等待,等待,再等待
守在最好的地點
等待最好的時機
等待最豐厚的食物
彷彿一輩子只吃這麼一餐
有這樣的生物叫「森蚺」
但有這樣的人嗎?
有,這樣的人叫「司馬懿」
他從二十二歲就開始裝病
當年,為了拒絕曹操的徵召
(是的,他不屑曹操)
他偽裝成行動不方便的風濕痛
而且是只能躺在床上的那種
一裝就裝了九年
天啊,九年
後來,曹操的堂弟曹洪
想找司馬懿來當他的軍師
(是的,他更不屑曹洪)
他又裝病
他拄著柺杖說:
「I am殘廢,I am sorry」
最後的最後
曹操死了
繼位的曹丕也死了
再繼位的曹睿也也死了
這時的司馬懿終於等到了曹芳
年僅八歲的小皇帝曹芳
司馬懿總共等了三十幾年
此時的他已經六十九歲了
終於可以行動了吧
不,再等一會兒
魏明帝曹叡臨死前
把八歲的兒子託付給曹爽和司馬懿
曹爽是曹家自己人
為了獨攬大權
他一步一步剝奪司馬懿的實權
於是司馬懿故技重施
他又開始裝病
甚至不上朝
為了試探司馬懿是不是裝出來的
於是曹爽派自己人李勝
在前往荊州擔任刺史之前
故意去向司馬懿辭行
目的是為了探一探
司馬懿是真病,還是假病
從年輕演到老
演技精湛的司馬懿
一邊跟間諜李勝說話
一邊喊渴
一邊由婢女扶著餵粥
司馬懿一邊喝粥
一邊嘴角流粥
一邊假扮成失智老人
阿勝,你要去并州喔
不,是荆州
阿勝,是并州對吧
不,是荆州
阿勝,沒錯,是并州吧
司馬懿的演技實在了得
簡直可以得奧斯卡獎了
至此,對手曹爽已經完完全全相信
司馬懿廢了
完全鬆懈了心防的曹爽
開開心心的陪著小皇帝曹芳
去祭拜祖先時
司馬懿這隻驚人的森蚺
終於睜開眼睛
張開血盆大口
以閃電突襲的戰術
發動政變
一次就打趴曹爽
隨後一口吞掉了曹魏
開啟了司馬一家的時代
作為動物,要學森蚺
作為人類,要學司馬懿
花長時間布局
用大智慧思索
只做最省力
最有效率的事
但這實在是太難了
完全違反人性
我非常肯定,我做不到
我十分相信,你也做不到
那我們該怎麼辦?
那我們該怎麼辦?
那我們該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
永遠學不起來的我們
只能一邊讚嘆森蚺(司馬懿)
一邊離他們遠一點
再遠一點,再再再遠一點
不對,是能滾多遠就多遠
※直播平台:
采實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cmebook01/
大豫言家-說書人柳豫
https://www.facebook.com/willowm4/
天下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bookzone.fans/
許榮哲×小說課
https://www.facebook.com/Godstoryteller/
Ps1.
5/15(五)晚上8點鐘
準時一起線上聊聊小說
三國的故事!
收看當天直播
就有機會獲得許榮哲《小說課之王》
及說書人柳豫《你的人生難關,三國都發生過!》
Ps2.森蚺的故事,詳見古典《躍遷》
人生朝露意思 在 人生如朝露- 教育百科 的相關結果
朝露 遇日則乾。比喻人生命短促。《漢書.卷五四.蘇建傳》:「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也作「人生朝露」。 ... <看更多>
人生朝露意思 在 人生朝露是什麼意思,人生朝露的解釋,造句,成語故事,英文翻譯 的相關結果
[人生朝露]成語解釋 ... 形容人生短暫。 [人生朝露]百科解釋. 人生朝露是中國漢語裡的辭彙,形容人生短暫 ... ... <看更多>
人生朝露意思 在 漢典“人生朝露”詞語的解釋 的相關結果
人生朝露. 【解釋】形容人生短暫。 【示例】他年方三十,正是旭日東昇的時候,前途無量,但卻驟然去世,使人不由得有~之感。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