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夏令營|
今年因為疫情關係大家不能出國,我也待在上海,正巧可以體驗一下在上海過暑假是什麼感覺。
想到自己小時候的夏令營,大家想到什麼?我想到的是救國團的各種主題營隊,大概會去住在破破舊舊的宿舍,進行三天、五天或一週的活動,但其實我沒印象中小時候參加過幾次夏令營,頂多高中時參加一個廣播營,然後讓我徹底對於要當DJ或主播的想法幻滅(哈)(所以參加營隊真的很好,因為可以讓人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真心喜歡且可以接受那樣的職業生活)
—
說到上海的夏令營,雖然我還是一個小嫩嫩,沒有涉獵很多營隊主題,但就我淺薄所知種類就有超~多種!以住宿與否類型,大概可分:獨立住宿營(七歲以上)、親子住宿營、每天接送營。住宿的話,區域不只侷限於上海,整個大中國大江南北上山下海,部落、沙漠、草原、高山、高原、叢林、城市樣樣都有,有樸實簡樸深入內地風格,也有奢野頂級飯店。主題也很多元,回歸親近自然、認識部落文化、體驗野外求生、增進文化體驗、體育鍛煉、美學藝術、木工手作、機械創作、樂高編程、物理化學原理、學科補強等等,只要你想得到、只要你敢想、連你沒想過的都有!價格嘛~從一天300人民幣到一天1300人民幣都有(不包含住宿)是不是很恐怖!
暑假我秉持著就是要有旅遊放鬆玩樂耍廢的時間,也要多接觸以前沒時間嘗試的興趣課,另外還要能適時適量維持本身的學習步調與程度,不求彎道超車,但求不要落下太多(上海的小朋友有人玩到瘋掉,也有人補習補到瘋掉,懸殊差距頗大),所以我通常給他花錢報的夏令營都是去玩開心、他感興趣會喜歡的,至於那種不喜歡的學習類型,像是學會中文拼音、練習寫字、偶爾練習數學和英文閱讀,這種就是在家靠媽媽虐(與虐媽媽)了。
—
這週是翰翰上的第三個夏令營也是最後一個(原本還有一個最期待要去蘇州森林做一週木工的夏令營,因為南京爆發疫情我們取消了,超惋惜)我選的是朋友介紹美國老師在自己工作室帶的美式夏令營。
說實在的,這夏令營也沒有特別的賣點,感覺就很像送去一個全美幼兒園(或國際學校)一樣,他們每週都有一個主題,這週的主題是翰翰喜歡的「露營」,上課內容環繞此主題閱讀與討論,也有動手實際操作,也會帶有簡單的運動/律動。
經過了三天,我自己感覺這樣的美式夏令營,與其他更fancy由知名機構主辦的主題營或大型營隊相比,我覺得好像給予孩子更多彼此互動與「讓孩子思考」的時間,並且是用相對「慢活」、活潑的方式在「體驗學習」,而不是照著一個看起來很豐富的課程安排「按表操課」,老師照片傳來的狀態,常常是他們在進行一些看似讓人匪夷所思的活動,一起製作看起來像垃圾的東西(oops我說出內心的OS),可是卻又好像莫名有在環繞主題,然後重點是:都能看到孩子們專注的神情、熱情地參與與大大的笑容。
我常在想,天底下的媽媽都是邊摸索、邊前進、邊學習的,所以每一次做新的決定或新嘗試時,都會擔心、懷疑、檢測自己這次的決策是否正確,暑假安排夏令營也是一樣,如果能看到孩子去到陌生的環境也能享受學習(或說是一起玩耍),我覺得這樣感覺就對了!
享慢活夏令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長⚠️」
最近連續收到幾個網友私訊問不同問題
有的問馬場👛👛
有的問美國生活🏡🏡
但大家都很客氣的說覺得我把人生handle 的pretty well(晶晶體出現啦)🤣🤣
感覺我的人生很斜槓 have it all
我想了幾天
雖然應該是客套話
但我覺得我還是要來說一下這個斜槓have it all😅😅
▫️▫️▫️▫️▫️
事實上⋯there is no such a thing as have it all! 💬💬
一昧的追求have it all
往往是給自己無謂的壓力😣😣
因為have it all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及的目標
一個人的時間就是這麼多🤷🏻♀️🤷🏻♀️
如何能又顧家庭又顧配偶又顧小孩又顧工作又顧社交生活⋯⋯⋯
只能盡量取得一個平衡! ⚖️⚖️
像有網友說:我不知道妮怎麼可以又發展新事業又帶小孩接接送送又上網玩耍又在老公on call時偽單親還天天煮晚餐還睡午覺跟作投資的功課
喔⋯因為妮說的這些事我確實都有作
但我不是天天做啊😅😅
例如煮晚餐
我沒有天天煮晚餐啦!😛😛
老公也不是天天on call (好加在他不是外科或是心臟科,外科體系跟心臟科的太太們我超敬佩的)😅😅
然後 像能外包的事情我也盡量外包
暑假的時候
小孩能上夏令營就盡量上
然後 不要一直苛求自己要做到最好! 🤪🤪
我以前是「被完美主義 」
因為我媽媽要求非常高🤣🤣
但是 完美不等於快樂!
而且 人總是會有缺點的嘛⋯⋯😵💫😵💫
所以⋯⋯我也有時太累不想煮
隨便用水餃泡麵打發一餐的時候🍜🍜
(但我泡麵都有加蛋🥚🥚加貢丸加青菜🥬🥬用Soupterra 好湯慢慢 的湯底⋯很營養的!啾咪)
▫️▫️▫️▫️▫️
或是明明手機代辦事項一長串
但還是在家耍廢的時候😂😂
也有應該要運動還債卻軟爛在沙發上抱著爆米花吃的時候(剛剛就是)😅😅
重點是⋯那些就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我接受它們
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也同時因為認清自己的不完美,進而不會去苛求別人🤗🤗
▫️▫️▫️▫️▫️
常常看到很多媽媽粉專不斷精神喊話:📢📢
📢我們要愛自己!
📢我們加油!
📢我們正面!
我都以為下一句要接:你聽過安麗嗎?😬😬
一開始 我覺得很奇怪
對自己粉專讀者精神喊話幹嘛⋯😲😲
慢慢地我發現她們其實是在對自己喊話
但殊不知這樣的自我喊話往往變成不斷的再幫自己挖坑(例如認為自己要正面,但當正面不了時就會情緒低落覺得自己很糟糕)😮💨😮💨
這個本應該是往前挖的道路卻變成往下挖,越挖越深
最後自己卡在深坑裡爬不出來! 😵💫😵💫
▫️▫️▫️▫️▫️
當然我不是說我們要負面啊要悲觀😅😅
只是 不管正能量還是負能量
開心或是難過
這都是存在的
就是接受它 跟它相處😉😉
怎麼覺得這篇必須用阿彌陀佛做完結?😅😅
總之⋯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啊⋯不是啦⋯
是放過自己!
也放過周圍的人啦!🥰🥰
▫️▫️▫️▫️▫️
讓妮們看看我家小孩去夏令營要自備午餐
我家帶的午餐多擺爛
除了帶Pizza🍕🍕外
他們還帶了超級奶奶 Super Grandma 的涼麵、超市就買的到的壽司🍱🍱或是三明治🥪🥪
甚至lunchable
反正夏令營也不是天天去
偶爾吃一下lunchable也很ok的!
(我兒本來還很hardcore的想帶麻辣臭豆腐加王子麵去⋯說反正野外也可以說是動物的味道⋯放超開的!)😄😄
最後⋯我要分享我最近的戰利品⋯⋯
腦波弱的人看電視劇就是會一直想吃戲裡面的餐跟被置入行銷
我家乾洗手跟消毒紙巾就被置入而去購買的啦!
目前用起來還不錯
很好很好用的話我再來分享!😆😆
▫️▫️▫️▫️▫️
🌈🌈來IG找我玩:https://www.instagram.com/princessarah8/
✨
📚📚美國中文童書母嬰用品推薦:http://www.yobabyshop.com?aff=42
✨
#sarah靠北
#sarah媽媽經
享慢活夏令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華語的音樂教育分享
今天準備一日來回上海
參加CODA國際音樂夏令營
雖然正在宣傳期時間蠻緊迫,但阿沁還是第一時間就答應出席這場音樂教學的課堂。其實默默從事音樂教育已經超過10年。好幾年前還曾經仿效日本ESP學院設計整合:音樂、舞蹈、舞台音響、妝髮、MV拍攝、等等。應該算是華語音樂行業早期項目很廣的教學機構。其實這樣的理想是不太容易實踐的,除了在商業成本上的投報難以支撐,另外一個難點在於,專業師資也不容易快速養成。應該說業界專業人才很多,但專業的「教學」人才少。應該很專業人士都有同感,自己去做很簡單,但,要「教會」另一個人,那就是另一門學問。
設計教材與研究教學法
這次上海的課程團隊我是很驚訝的。包含請到,格萊美製作團隊:Luca Bignardi製作作品三次獲得拉丁格萊美獎和一次格萊美獎。Warren Riker 擔任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約翰列儂、真命天女、碧昂斯
(Beyonce)、Santana等著名藝人的製作人和錄音師,兩張專輯被入選《歷史上最經典500張專輯》。
華語音樂 周杰倫巡演音樂總監 黃雨勳老師。這名混音 周天澈及周天澈團隊:國內首席錄音混音團隊,綜藝音頻團隊,參與《中國好聲音2019》、《中國新說唱第二季》
祁哲西:張藝興首位合作的國內專輯音樂製作人
合作藝人: 張藝興、宋茜、吳亦凡。
以上只是列舉幾位大家認識的本次活動師資。
不得不說五六年的時光,華語流行音樂的教育行列,其實已經漸漸解決了「教育技術」缺乏的這個問題。甚至更與時俱進大規模的線上教學系統、音樂學堂、知識付費系統、也都陸續上市。
自己的夢想未必需要再自己手上完成
慢慢你會很欣慰,有時候我們的確會有一些眼光與看見,夢想的藍圖是正確的。或許很多年後,最後並非在自己親自建立的企業或事業完成,但,我們依然給予那些在最後一哩路成功的人感到光榮與欣慰。一樣給予行業內成功的領導者與機構掌聲。
近幾年接觸眾多對於音樂教育音有心有熱情的老師,大都是非常單純與可愛的。也有非常堅持與認真的。不管透過社群、機構、線上或線下,各種模式的教學法,我覺得都是非常值得稱許。音樂永遠是百家爭鳴,傳遞方式也會隨著時代進步改變。學習知識的媒介也會轉移,但,不變的是當老師與學生互動時的美好,那種知音共鳴,是每一個從事教育者最滿足與欣慰的時刻。
永遠記得學生豁然開朗的眼神
多年教學音樂的心得太多,但最深刻的,永遠是當學生「豁然開朗」「突破限制」時,老師心中的成就感。
幫助另一個人更成功
當層層剝開行銷包裝與機構華麗的外在,一個老師真正的持續教學動力,就是助人成功,這也是讓你能持續投入教學最大的動力。
教育行業持續突破是困難的,但,我們也務必給予願意嘗試突破的人支持。行業可能會越來越好。
#阿沁音樂漫談 #阿沁創作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