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假劇單—五部作品大雜燴】
⠀⠀⠀⠀
說到過年,以往大家可能都是出去玩,但在這種艱難的時候窩在家看劇也不失一種好選擇,因此下面介紹了五部作品,希望大家度過一個充實飽滿的年假。
⠀⠀⠀⠀
⠀⠀⠀⠀
《#今生是第一次》
⠀⠀⠀⠀
一個人可以有很多種「身份」,過年大家聚在一起,多重身份就顯現了出來。《今生是第一次》告訴了我們該如何在第一次遇上的身份找回自己的影子,因為一場誤會在一起的兩人,建構在虛假身份之下的男女主角為了詮釋這種覆蓋上的假面竭盡所能的演著戲,然而人生可以如戲卻無法一五一十的照著劇本前行,這種虛假身份破碎之際,該如何回歸現實如何回歸每個人持有的身份,男女主角透過這些日子的經驗學到了一點,展現自己,不管你當下的身份是子女也很是父母也好是夫妻也好,唯有用獨一無二的自己建立在身份的架構上,才能保有自己的特點,結合當下的身份打造出適合自己的相處模式。
⠀⠀⠀⠀
「我們是何時開始,認為用與眾不同的顏色就丟人了呢?」
⠀⠀⠀⠀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逐漸抹去自己的色彩,就像志浩的朋友一樣,我們開始作為自己該成為的身份活著,我們就這樣默默的活在限定好的框架中,默默的穿起大家都有的黑色大衣,為了掩蓋自己得獨特僅僅是作為一個身份活下去,而《今生是第一次》傳達了另一種可能性,當然我們如果選擇用一種身份活下去也是個人的選擇,但不妨回到小時候那種什麼都勇於嘗試的時光,世界上仍然有許多第一次待我們發覺,可能是一個景色,可能是一個東西,可能是一個生命,也有可能是一段關係,這種第一次存在在我們周遭,等著我們相遇。
⠀⠀⠀⠀
「人的到來,其實是一件很驚人的事情,因為他是與他的過去、現在還有他的未來一同而來,是一個人的一生到來。」
⠀⠀⠀⠀
⠀⠀⠀⠀
《#異類》
⠀⠀⠀⠀
與《今生是第一次》相似,《異類》同樣的在尋求身份的確立與相處上琢磨了許多,不同的是《異類》添加了一項元素,男主角患有泛自閉症,這項特殊讓男主角周圍的人生活多了些變化多了些挑戰也多了些認識彼此的機會。
⠀⠀⠀⠀
我們透過男主角的特點觀察到許多人與自閉症相處的情況,有家庭、同儕、工作同事,與其說是正常相處,不如說是在不認識自閉症的情況做出的應對,因此第一季的大半篇幅都在透過一幕幕的畫面讓我們感受到那些特殊,特殊無所謂好壞,而是在於你可能需要熟悉他,理解他後做出符合他情況的舉動。劇中有許多人認為患有自閉症的山姆並不帶有同情心。
⠀⠀⠀⠀
「人們覺得自閉症的人沒有同理心,但這並不是事實,有時候我並不能分辨一個人是不是沮喪,但當我知道後,我就很能同理,也許甚至比一般精神狀態者多。」
⠀⠀⠀⠀
患有自閉症的人並不是無法同理別人的心情,他們只是缺乏了心智理論的特質,導致他們無法準確理解他人當下情感,需要依賴單刀直入的告知才能夠接受,在接收之後,他們才有辦法用自身曾經感受到的情感,來同理他人的情緒。這也是為什麼當山姆用言語傷害了自己的女友佩姬之後,他無法立刻理解佩姬的難受,直到他也被傷害,他感受到了這一切,於是開始彌補與共感。
⠀⠀⠀⠀
在劇情上「異類」這個詞第一時間我們會認為說的是主角山姆,因為他患有自閉症,他與眾不同,看到後來才發現這邊的異類指的應該是所有人,如同劇中提到「我們沒有人是正常人」,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那麼一些不正常,正因為我們都異於別人,這種多樣性的社會才得以存在,也正因為我們擅長的不同,我們的個性不同,彼此間有太多的相異點,才能一起構築整個社會,建構在異類上的社會更加的繽紛亮麗,不需要強迫自己跟每個人都一樣,有自閉症又如何,當我們能夠認識別人的獨特,學會包容那一切,不就夠了嗎?
⠀⠀⠀⠀
⠀⠀⠀⠀
《#隱密的角落》
⠀⠀⠀⠀
迷霧劇場是個很有意思的企劃,一改多年陸劇習慣拍的又臭又長的情況,反而選擇短短12集的重質不重量的手法,《隱密的角落》是其中一個作品,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
⠀⠀⠀⠀
如果要非常簡短的說明這個故事,可以用四個字概括:「細思極恐」
⠀⠀⠀⠀
撇除開放式的結局,通常我們認定一個故事指會有一種結局,《隱密的角落》卻展開了另一種可能性。
⠀⠀⠀⠀
「你選擇相信童話,還是現實?」
⠀⠀⠀⠀
劇中不斷引用笛卡爾的故事,笛卡爾的故事有兩個版本,一個是美好的童話版,一個是血淋淋的現實版。令人頭皮發麻的點就在於這個隱喻與故事的契合度,導演很巧妙的把兩個版本融合在同一個劇本裡,最後我們看到了一個很美好的童話版本結局,但是你確定這就是真相嗎,還是只是某些角色想要給我們看的捏造影像?
⠀⠀⠀⠀
事後回想起來,很多橋段與畫面上的佈置都早以暗示著故事並沒有這麼單純,一張紙條、一個眼神、一道光線、一句台詞,導演絲毫沒有浪費任何一個畫面,畫面中的每個細節都在說故事,隱隱暗示著在這光鮮亮麗的童話結局下,埋藏著是一個血淋淋的現實。
⠀⠀⠀⠀
最後闔上這部劇的並不是最後一幕畫面,完整故事的也不是劇組或是導演,而是正在收看的你,你選擇相信哪個版本呢?
⠀⠀⠀⠀
這是一個少數超越原作的改編劇,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戲劇遞交上去是要過審,而原作小說的許多橋段是絕對無法通過,於是導演在拍攝與劇本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魔鬼藏於細節中,我想真正的魔鬼應該是導演,他的藏拙手法異常高明,你必須非常仔細看才能夠找出其中的隱喻與關聯性。
⠀⠀⠀⠀
在看完整部劇之後也建議大家找一找網路上有很多人寫解析,在解析中常常會發現我們沒有注意的地方,一般來說這種解析很容易眼變成藍色窗簾,在《隱密的角落》的解析裡大部分都是有憑有據,會這樣說是因為其實導演早已將許多證據藏在角落,這些角落難以發現,一旦發現瞬間就皮發麻,因此當你看解析時再細細省思劇中那一環扣一環的機關,除了讚嘆以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
⠀⠀⠀⠀
《#狼與辛香料》
⠀⠀⠀⠀
說到過年就想到紅包,不管你是收紅包還是包紅包,過年幾乎都離不開錢,《狼與辛香料》是個與錢息息相關的故事,說是錢不如說是整個經濟體系,故事架構在一個架空的中古時期歐洲,一個孤獨商人與賢狼赫羅一起旅行的故事。
⠀⠀⠀⠀
不同於大部分的輕小說改編動畫,整部動畫用經濟與金錢取代了劍與魔法,作者也附上過他的參考資料,可以看得出來對於經濟術語或是對於金融商業方面的知識有相當程度的理解,在具備相對知識之下,作者在故事中大量引用了這類知識串起了一段又一段有趣的劇情,也證明了即便深澀難懂的金融知識也能夠透過有趣的故事傳達到觀眾的腦海中,劇情架構在經濟體系下並不會讓人感到昏昏欲睡而是一種相對於刀與魔法的另一種魅力。
⠀⠀⠀⠀
大部分東西都離不開錢,可以看到羅倫斯與赫羅的旅途到處都必須和錢打交道,透過錢我們發現了人的貪婪也可以看到人的溫柔,錢就像一面鏡子,你能夠透過它褶射出很多人的內心,映照出的面孔過於真實同時更能讓人看清一切。
⠀⠀⠀⠀
這部動畫真的算是古老等級的,以前幾乎沒有什麼高畫質的版本,沒想到NetFlix居然有買下來,畫質意外的還不錯,過了許多年仍然沒有其他作品能夠撼動《狼與辛香料》在動畫中的地位,也是基於能夠將金融知識運用的爐火純青的作者少之又少,一方面也在於當你想要把複雜知識普遍化簡單化,從而達到一般人都能夠接受的程度,很困難,一旦做到了,就能夠屹立不搖的站在頂點。
⠀⠀⠀⠀
⠀⠀⠀⠀
《#瀨戶與內海》
⠀⠀⠀⠀
小時候的過年幾乎都是回到鄉下的奶奶,騎著腳踏車到處亂逛,到路邊的雜貨店看看今年多了什麼新的鞭炮,買了一大堆從初一放到初三。一直到現在多半選擇窩在家裡看劇看電影打麻將,這種劃時代的差距感帶來了一種惆悵。
⠀⠀⠀⠀
《瀨戶與內海》有許多段落也提到了這種惆悵,或者說當瀨戶與內海坐在階梯上的那永無止境的閒聊也是惆悵的化身。當他們閒聊的那些過往就像現在寫在這邊回憶一般,每個時代其實有每個時代的生存方式,我們無時無刻想著回到過去享受那些快樂時光,而一旦回到那時,我們真的能適應嗎?
⠀⠀⠀⠀
「我不知道為甚麼我小時候會玩的那麼開心,小學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光,夏祭還有聖誕節,那時候真得很快樂。然後當我明白我永遠不會再那麼快樂時,那真得很恐怖,你不覺得嗎?」
「是嗎?我想成年人有另一套的樂子吧。」
「你這樣說把我嚇壞了,真可怕。我們會一起變老生病,然後死前也沒再享受過那些樂子,真可怕啊。」
「你只是忘記所有壞事而已,我們讀小學時也有一些困境存在。」
⠀⠀⠀⠀
《瀨戶與內海》的每個對話都像是醍醐灌頂般的一棒敲醒觀眾的思維,一些平常的閒聊不知不覺間卻往深處遊走,時不時的一棒打醒眾人,整部劇從頭到尾都是以閒聊的方式進行,滿滿的對話充斥在劇中,就像是看著與朋友閒聊的自己,講到過去、愛情、父母,什麼都能聊什麼都不奇怪,奇怪的是看著別人閒聊居然能夠突然頓悟,很多事情居然能夠如此的有趣,《瀨戶與內海》的特殊就在此處,這時才發現仔細聆聽那些閒聊卻是能夠讓頭腦變得忙碌,同時得到許多東西。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台詞 在 Yutopi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同學們看過電影《真愛每一天》嗎?小時候看時覺得它就是一部輕鬆的愛情小品,最近在Netflix上又看了一次,竟然獲得了滿滿的inspiration。
身為一個人,一個女人,我總覺得「時間」對我來說太過珍貴,我想在年華依舊時,能獲得越多,越好。所以在分分秒秒間我總是過得戰戰兢兢,想緊緊握住每一個籌碼。現在回頭想想,如果年輕的自己能再來一次,會是什麼模樣?
看完《真愛每一天》後,裡面有一個概念我很喜歡,男主角與爸爸有著時空旅行的能力,爸爸曾跟男主角說,他在第一次面對「某一天」時,因為是「第一次」經歷那天,所以容易被緊張的情緒主導。但當他再一次回到那一天,他卻發現在緊張的時刻外,有好多幸福與快樂的時刻,但因為忙著緊張,都給忽略了。
今天在La Prairie的《鉑金臻稀活萃安瓶》藝文沙龍裡,我也聽到這段由索馬利亞裔美籍詩人Ladan Osman為La Prairie所著詩集《A Dream of Eternity》的詩文:
「時間
是夢想的摯友
是夢想的源頭
時間
消逝於權力的指縫
停留於珍惜的掌心」
每一天都只有一個「今天」,相信時間,相信「今天是最美好的」,我們不用總是追求與時空逆行,而是學會與其並進,享受它的好與壞、善與惡、光與暗,將ordinary活成extraordinary。
鉑金臻稀活萃安瓶在我的手中激活,在安瓶中形成淡紫色小小的雲朵,雖然它轉瞬即逝,卻化為奇蹟般的鉑金能量,以光速突破、賦活修復與重建新生,一季一次,以密集保養的方式超越更完美的自己。看著它,我對於害怕失去與急於掌握之間的矛盾,似乎又解開了不少。我想這就是la prairie 創辦人-保羅.尼翰博士希望賦予女性的Empower woman to hold time in their hands.
永恆與瞬間,到底在生命中各自扮演著什麼角色?我想,唯有認真把握每一天,把最好的留給自己,往永恆前進,瞬間,就交給La Prairie萊珀妮 全新鉑金臻稀活萃安瓶吧。
最後與同學們分享我最喜歡的一句《真愛每一天》台詞:
“I just try to live every day as if I've deliberately come back to this one day, to enjoy it, as if it was the full final day of my extraordinary, ordinary life.”
期許我們都能過著與時間和睦相處的生活。
@laprairie
#platinumrare #ADreamOfEternity
📸 by @hazel_chiu_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台詞 在 The Twins Zoe & Jo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的最後一篇發文
就讓雙妞麻咪當一天主角😝
晚飯後想著反正雙妞要一起跨年
所有事情就慢慢來吧!
洗了一場超過10分鐘的熱水澡
趁機敷了過期半年的火山泥面膜
(臉完好無事,還很滑!😅)
放鬆地洗身體的每一個部位
認真地搓洗頭皮頭髪
對於平時都洗戰鬥澡
機械般的動作
還要耳聽八方
邊洗還要邊注意是否有小童求救聲
猛的一回神
要嘛頭洗了兩遍
要嘛穿內褲時才想到屁股沒洗到 😂
今天這普通到不行的澡
真的是當媽後奢侈的享受啊~
又一年過去了
要提新年新希望嗎?
當了全職媽媽後
所有的願望都留下來給小孩
什麼學識、經歷、成就及抱負都立即地被替代掉了
無非就是希望孩子們
健康平安、愉快滿足、安全有規律
所以就不提了~
回顧這一年,
要和身為媽媽的那個自己說聲謝謝!辛苦了!
這一年來,
妞兒們除了例行的疫苖接種
一次疑似吃壞肚子及一次莫名拉肚子及發燒之外
身體健康、吃飽睡好也解鎖無數人生成就!
感覺似乎是小事
但育兒的辛酸血淚只要當媽的懂!
接著要對身為我的那個自己說聲抱歉了!
沒能好好地滿足內心的需求
沒能仔細地聆聽心裡的話
沒能積極地給自己時間及空間思考
沒能勇敢地放鬆...
接著要對身為女兒的那個自己說聲加油了!
面對著兩個正在自我意識敏感期的小童
常常堅持自己的做法
自己認定的習慣或規則
任性、固執
不時要花好多時間在"溝通與協調"
長時間下來
精神緊繃,焦躁,幻聽,都是常見的症頭
所以每每回家找爸媽想好好聊個天吃個飯
認真當個女兒
就這個角色,都好難啊🤯
因為自從當了媽
就無法忽視兒女的一舉一動是否會有安全疑慮!
或許再過些許時間
女兒們長大了更懂事了
當媽的負面症頭會慢慢緩解~
前陣子也跟了一部似乎只有媽媽才有興趣的韓劇「產後調理院」
內容雖然有些搞笑及浮誇,但真的非常寫實,
常常因為部份‘就是在說你啊!’的冏境片斷,
讓自己會心一笑,這真的就是媽媽啊!
其中的一句經典台詞讓我一直在反思,
「當上媽媽之後,會幸褔的,這好像才是正常的吧?可是我成為媽媽之後,變得超級狼狽。
產生故障的媽媽、高齡產婦、脾氣暴躁的老婆,
但是別人都在恭喜我,說會幸福的!
但,要是我沒有生小孩的話,又會是怎樣的情況呢?」
句句都正中我心啊!
就是在形容現在的我啊~
特別是近幾天
雙妞的某些舉動讓我真的有點無力招架
磨擦及大聲斥責的機率變高
開始覺得自己EQ應該趨近於零了吧!
當然美好地完結一天也是必須的
就這樣重覆了2、3天
深呼吸~~~
沒關係!是媽啊~
(不,真的有關係啊...內心自我吶喊)
沒錯!
當媽後的人生轉變,
除了育兒上的掙扎、困難
到另一半生活態度的不合至家庭中的衝突...等等
都是媽媽要用更多智慧、毅力及耐心去面對及處理
寫到這邊,又是一陣哭聲打斷了思緒,
(這也是為什麼粉絲頁的媽咪543越來越少了><)
期許明年一個人的旅行!(如果疫情狀況有好轉)
期許慢慢找回勇敢的自己!
最後,敬自己與天下的所有媽媽們,辛苦了!
2020的壞心情就到今晚,好事情延續!
2021 請多愛自己。
#新年快樂
#HappyNewYear2021
#媽咪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