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屢釀悲劇_徒增社會成本
#強化道路交通標誌_確保行車安全
🛣道路交通事故死傷逐年攀高,今年元月達到最高峰,高達4萬7764人,道路交通事故不僅僅造成人員傷亡,導致許多家庭的悲劇,更讓台灣付出沉重的社會成本。
💡素月今(9/27)天於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向 #交通部王國材部長 提出質詢,希望交通部 #全面提升國道及省道路段交通標誌標示,避免用路人受到濃霧、夜間或是背光因素看不清行車指標而造成交通事故。
✅根據交通部運研所108年8月對道路交通事故成本推估的研究報告,#交通事故成本總金額一年超過4273億元,平均下來事故死亡每人社會成本高達1572萬元,事故受傷每人社會成本近119萬元,一年下來台灣社會因為道路交通事故付出的代價極高,素月認為需要多管齊下地改善才能發揮效果。
📌其中道路交通標誌的改善極為迫切,素月以西濱快速道路為例,年初2死8傷的事故即是因為濃霧,另外,也有疑似因為夜間或背光問題造成用路人無法辨識標誌的問題而造成危險,素月認為交通標誌需與時俱進,善用LED燈具提高標誌辨識度,可以有效提升行車安全。
👌對此,交通部王國材部長表示:交通部的立場即是 #廣設LED指示標誌,提升交通標誌的照度亮度,給所有民眾一條平安回家的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590的網紅林俊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車視野輔助系統安裝率已達99.6%,為何事故仍頻傳? 近來發生多起大型車轉彎未注意導致的悲劇,內輪差死角的議題再次引起國人關注。事實上,我過去就曾提案要求大型車強制安裝視野輔助系統,並且獲得交通部快速採納並執行。 根據交通部的報告,大車視野輔助系統安裝率已高達99.6%,幾乎每台車都裝了,...
交通部運研所研究報告 在 立法委員葉毓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質詢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
機車是台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卻也是目前 #最危險的交通工具,而也是最多員警使用的執勤機動車輛。
─
根據統計,98年-107年,因機車事故者死亡人數占所有事故死亡人數6成以上,受傷人數占比更高達8成以上。光去(108)年,機車事故死亡人數就達1,695人、受傷人數更高達35萬2285人。
─
去年新北汐止的薛定岳警員因為取締毒駕,今年八月新北樹林的楊庭豪警員因為支援快打,上個月雲林北港的黃敏綺警員在下班途中,都是騎乘機車意外殞命。
─
省道台16線南投縣水里往集集路段,12月9日發生5起事故,造成多人受傷,更造成騎重機訓練的南投縣警察局交通隊簡炯銘小隊長傷重不治,公路總局在該路段噴活化劑700公尺,當天1小時50分鐘內發生了5件車禍,全部在噴了活化劑的356公尺的路段內,我嚴重懷疑車禍跟路面防滑性不足有關。汽車4輪機車2輪,常見機車騎士雨天滑倒,也常因標線、人孔蓋、施工區鐵板滑倒,交通部沒有為機車族設想訂更高的路面防滑標準?
─
常有機車族朋友也反映,在交通工程設計,從來沒有從機車族的角度與操作特性來設想,往往給機車太多的限制,到處都禁行機車,內側車道禁行機車,慢車道又違規停車,要機車走哪裡?很多機車因此吃上紅單甚至發生車禍,#交通部可曾為廣大機車族設想過?
─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有總則、汽車、慢車、行人、道路障礙等章節,就是沒有「機車專章」,機車的駕駛行為、操作特性怎麼可以完全與汽車相同規範?這些都是明顯對機車的輕忽,甚至是歧視,是不是把機車族當「媳婦仔」?我要求交通部加速檢討法規的修訂?
─
運研所105年完成「機車交通政策白皮書」、103年12月交通部也委託研究「和機車族對話執行計畫」,這兩份報告對提升機車安全的具體結論與建議,交通部做了哪些?只是做個樣子或是根本是打假球?我也 #要求要針對機車族朋友的建議要重新檢視檢討落實。
─
盼望交通部能夠修訂出讓機車族更安全的3E策略。
也要感謝上週質詢時幫我們分享影片跟提供意見的: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
Leo, that Taiwanese. 理觀點.
上週也有關於機車族權益的質詢,有興趣也可以看:
https://fb.watch/2h7SKT_TGE/
交通部運研所研究報告 在 劉櫂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劉櫂豪要求交通部研擬南迴海浪侵蝕對策 檢討台鐵地震應變措施
立法委員劉櫂豪今(25)日於立法院主持交通委員會會議,邀請交通部就「運輸部門因應氣候變遷調適與防災」進行專題報告,針對南迴公路受海浪侵蝕問題質詢交通部王國材次長及公路總局許鉦漳局長,要求交通部擬定長期對策方案,南迴公鐵路遭自然環境變化破壞,危害民眾財產與用路安全,許鉦漳局長承諾年底提出南興段評估報告。劉櫂豪另指出台鐵現行地震應變措施,恐錯過黃金處理時機,要求台鐵盡速檢討。
劉櫂豪說明,政府努力執行各項重大交通建設,過去如台九線南迴段拓寬也帶來許多便利,但我們同時也面臨大自然嚴峻挑戰。根據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公布報告,南迴公路海岸線2005至2017年共12年間即退縮10公尺,現灘岸寬度僅存約50公尺,水利署亦統計花東海岸平均年侵蝕率達4公尺,東部沿岸公路受海岸侵蝕問題相當嚴重。
劉櫂豪舉例,居住在台東的居民對海岸侵蝕感受非常明顯,自己這幾十年來開車,從以前海浪離道路很遙遠,每年都覺得浪拍打得越來越近。運研所近年都有針對台九線南迴段受海浪影響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公路總局應納入政策考量。也不應以「無立即危險」作為考量標準,而應放寬考量未來五十年的公路安全,盡速提出對策方案因應。公路總局許鉦漳局長回應,近年有持續在嚴重路段採取養灘或建置人造突提等措施,對最嚴重的南興路段最快年底將提出評估報告。
劉櫂豪最後質詢台灣鐵路局杜微副局長,指出現行台鐵地震應變措施,是由地震偵測儀器將資訊傳送給調度所及值班站長,再由調度所確認震度後,下達行車命令給司機,需經過層層關卡。地震應變的黃金時間僅有數秒,相較高鐵和北捷地震監測資訊直接傳送至列車,自動進行降速或停駛反應,台鐵現行措施須經層層關卡,恐錯過黃金的應變機會,要求台鐵對地震應變措施進行詳細檢討,以維護民眾和鐵道安全。
交通部運研所研究報告 在 林俊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車視野輔助系統安裝率已達99.6%,為何事故仍頻傳?
近來發生多起大型車轉彎未注意導致的悲劇,內輪差死角的議題再次引起國人關注。事實上,我過去就曾提案要求大型車強制安裝視野輔助系統,並且獲得交通部快速採納並執行。
根據交通部的報告,大車視野輔助系統安裝率已高達99.6%,幾乎每台車都裝了,理應有效改善事故率才對,然而再看看警政署的資料,去年大車造成的A1事故(嚴重死傷)數卻不減反增,兩個數字完全相反。
我研究後發現,原來原因就出在許多駕駛裝了行車視野輔助系統後卻不知道如何操作。根據運研所的報告,近8成大型車駕駛轉彎時並未使用行車視野輔助系統,交通部對於該系統的使用操作宣導並不充足,相關的教育極有待加強。
除了從駕駛宣導著手外,路型改善也是一大重點。以荷蘭為例,荷蘭是世界上自行車使用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卻仍然能夠保持極低的事故率與交通秩序,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們良好的路型設計。在轉彎處設立凸起物以及規劃自行車專用動線,使得大小車真正分流,自然就不會互相影響釀成意外。
過去我們在檢討交通事故成因時,時常忽略路型設計不良可能帶來的風險,尤其台灣的公路標準多是從美國直接搬來,不符合台灣的使用環境。所幸近來各界開始注意到了路型對道安的重要性,林佳龍部長也允諾路型改善會是交通部道安計畫的重點項目之一。我會持續督促,為民眾打造更好的用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