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醫師還是工程師?施振榮:跨領域人才創造更高價值
2021-04-23 14:21 經濟日報 / 記者蕭君暉/台北即時報導
陽明交大2020年成立醫師工程師組,在醫學系培育兼具醫學與電資雙專業的跨域人才,2021年獲得宏碁(2353)創辦人施振榮等科技界支持,將在校內成立科技導師群,並可讓學生直接進入產業實習,以厚植台灣智慧醫療科技產業實力。
目前陽明交大共有10名醫師工程師組學生,2021年將再招收新生。在六年的修業期間內,醫師工程師組的學生大一大二在新竹交大校區完成電機學院課業,大三後返回陽明校區繼續醫學系課程。
為因應數位醫療的人才需求,2021年陽明交大將導入目前正在台灣科技界任職、具有實務工作經驗的科技人擔任導師,協助學生產業鏈結。這項計畫將從今年開始實施,每年將安排科技產業交流會、產業實習、海外醫療機構參訪等。
陽明交大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楊智傑表示,作為第二類組或第三類組學生的首選,電機系和醫學系都在自身領域中各執牛耳,具有不可取代的專業性。但隨著世代的更迭躍進,科技已非僅存於科學園區之中,普通的消費電子產品再也不能夠滿足一般民眾,智慧手錶如果能夠提供健康監測與診斷,會比只能提供來電顯示更吸引人。
同樣的,醫學也不再是只仰賴醫師的望聞問切,人工智慧應用大數據輔助診斷以及亞健康管理才是未來趨勢。唯有跨界結合醫學與科技攜手並進,才有機會在新世代醫療科技產業中,突破重圍站穩世界舞台。
施振榮表示,台灣在ICT及半導體產業佔全球領先的地位,未來如何整合台灣在醫療的能量,藉由跨領域整合雙方優勢,進而在智慧醫療與電子醫材方面創造更高的價值,讓台灣取得下一波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這也有待更多優秀年輕的學子選擇這條新路。
醫師工程師組的畢業生,畢業時仍取得醫學士學位,但畢業證書會註明電資雙專長,亦有機會取得雙主修學位。這項課程設計讓學生同時能參加國家考試,取得正式醫師執照,但同時也具備電機資訊研發能力,以培育兼具未來數位醫療產業技術研發、創業及領導能力的醫師。讓未來醫師將能直接透過電資與醫學雙專長,解決臨床上的問題,加速台灣智慧醫療的發展。
「交大電機雙主修」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交大電機雙主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交大電機雙主修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交大電機雙主修 在 交大土木雙主電機- 看板Civi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交大電機雙主修 在 關於雙主修申請- 交通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交大電機雙主修 在 交大電機雙主修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PTT.CC 的評價
- 關於交大電機雙主修 在 交大電機雙主修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PTT.CC 的評價
- 關於交大電機雙主修 在 [問題] 關於雙主修該怎麼撐過來- stud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交大電機雙主修 在 正乾文理補習班- 本班今年的大學新鮮人榜單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交大電機雙主修 在 當醫師也能當工程師?"最強科系"不必再二選一含金量破表!讀六 ... 的評價
- 關於交大電機雙主修 在 Re: [請益] 台大工海vs交大電機 的評價
- 關於交大電機雙主修 在 [心得] 關於轉系與雙主修小談(交大) -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交大電機雙主修 在 [請益]交大土木雙主電機- 看板Civil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交大電機雙主修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交大沒有小朋友…………
交大首辦特殊選才,校長張懋中: 要找到「會發問」的未來人才
作者:王韻齡 (親子天下)
2017-12-15
交大首辦特殊選才,校長張懋中: 要找到「會發問」的未來人才
曾千倚攝
不用考學測的特殊選才已經成為升大學正式管道。交大校長張懋中認為,目前高中升大學考試方式卡住了教育改革,需要趕快改變。他建議國中小家長,不要讓孩子的學習被考試綁住,要增加動手做的機會。
交大今年首度舉辦特殊選才,「百川學士學位學程」不看學測成績,要招收在各領域表現傑出、一般教育體系教不出來的學生。百川的學生入校後,可自由修習所有學院專業課程,第一屆招收20名學生,今年11月已經放榜。這個計畫雖然招收人數少,但是在台灣日益成長的實驗教育界,卻引起轟動。今年特殊選才已經成為大學入學正式管道之一,招生人數擴大到全國,共招收550名。
今年最讓人關注的就是交大百川計畫。交大校長張懋中是台大學士、清大碩士和交大博士,但長期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機系擔任教授,兩年前才回台灣擔任交大校長。或許因為長期在國外教書,外表斯文的他講話非常的直接坦率。「家長跟我說『校長,我們家的小朋友不能睡上鋪⋯⋯』我太驚訝了!在國外沒有人稱大學生是小朋友,我只好跟家長說:『交大沒有小朋友』」。
張懋中自己是台灣本土博士,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當年去美國申請教職時他非常沒有自信,家人朋友擔心:「你這種土博士,人家會要嗎?」但是後來發現,在美國是看能力,「很多人問我要怎樣把台灣的大學建立成一流的世界級大學?我告訴他這很容易,只要在意三件事情:你的教授是哪裡來的呢?你的學生是從哪裡來的呢?你用在教育上面的經費多不多?」
百川計畫是交大要找到多元人才和不一樣大學生的一個重要策略,這樣的招生方式,將可能如何改變台灣的大學教育,國中小的父母又該怎麼看待教育的未來?
以下是張懋中接受《親子天下》專訪,以第一人稱敍述如下:
兩年前我從美國回台灣,接任交大校長,就一直想推動新的升學方法,不要只憑一次性的學測、指考就決定大學的選才,改成高中每一學年結束時,由大考中心命題,做一個全國性的考試,高一考一次、高二考一次,不需要一直重複去記憶三年內教過的內容。到了高三畢業前,只做一次綜合式的能力測驗,來看出學生的性向,接著申請大學。當時與會的大學校長們對此構想都鼓掌叫好,但教育部考量很多,沒辦法落實執行。
目前考招改革幅度太小
在我來看,現在的考招方案改革幅度都太小,都只是「小鍋小灶」式的,怎麼改也都有人不滿意。但既然我的想法被招聯會視為「太激進」,無法接受,我們交大只好自己辦百川。
身為國立大學校長,觀察到現行實驗教育只做到高中,我們希望讓實驗教育學生及在家自學生,也有機會進入國立大學,海納百川,因此將這個計畫命名為「百川計畫」。
我們現在辦大學遇到最大的困難,是學生的一致性太高,今天收進來的是A生或B生,其實沒有什麼很大區別。我們必須用不同的方法取才,否則永遠取到的都是一樣的人;而一個「太均勻」的環境下,不可能產生多大的創新。
今年是交大特殊選才百川計畫第一屆試辦,我們要收的是在各領域表現很傑出、一般的教育體系教不出來的學生。不一定要經過學測,只要能用各種方式證明,自己的英文或是數學,或音樂特別好都行。
今年共500多人報名,只收20人,入選者有的是辯論比賽常勝軍,有的已經建置專業網站、批判能力強,也有外交尖兵、網路作家,還有國際機器人比賽冠軍等等,這些偏才學生平常是無法藉由一般考試進交大的。
特殊選才目的在鼓勵不同想法和背景的人一起加入交大,這比什麼都重要。
我身為交大校長,最關切的是未來10年、20年,我們的學生要在社會上生存,需要的是什麼能力。大學考招方式如果不改革,大家只想守住現況,但整個世界卻在快速轉變,人才的養成接不上未來改變的趨勢,這是很危險的。
台灣學生要多動手做,不要被考試綁住
你問我可否給國中小學生建議?我想只是建議應該沒什麼用,最主要問題卡在高中升大學的考試方式,年輕人長期被考試綁住,花了太多時間在準備考試上,沒有時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專長。
有調查顯示,過半大學生不喜歡自己選的科系,我想即使在交大,也差不多是如此,像是在computer science(資訊工程)相關科系裡,卻有學生不喜歡寫 code(程式),那他很可能就在這裡浪費了4年,出了社會也還是不喜歡寫程式。
我們工科精神是以動手做為主,當年在美國任教時我就見識到,學生實驗室一間間從傍晚開始呈現爆滿狀態,24小時燈都亮著,學生主動相約做一個機器人或是太陽能自動車,但我們這裡的學生,如果你叫他做一個課外的專案,絕大多數人的意願是零。你不覺得有很大的文化差異嗎?
台灣學生往往只想達成學校規定的最低要求,念什麼科系並不一定是真有興趣;如果國中小學生可以改成3點放學,就有很多時間去探索,不至於長到了18歲,看來還是像個5歲孩子。
不要讓18歲的大學生看起來像5歲
每年開學都有家長跑來找我說, 校長,我們家的「小朋友」不能睡上舖,會掉下來;也有人在公開的場合要求學生宿舍床上要放張小桌子,方便小孩做功課,但另一位家長又堅持這樣絕對不行。我實在太驚訝,在國外我不曾聽過有人叫大學生是「小朋友」的,只好教育家長們,來到交大的學生都已經長大成年了,「這裡沒有小朋友」,以後像這樣的問題,別再提出了。
我非常希望能引進一批學生,有能力在課堂上主動發問,最好還用英文發問,來帶動全校其他學生主動學習的氛圍,他們可以打破系所限制,例如資工專長學生也去選修英美文學,因為跨領域、雙主修人才將是未來主流。
我認為與其開放實驗大學,不如鼓勵所有大學,敞開大門歡迎非體制內的學生,為他們創造一條出路。
百川計畫會一直辦下去,我不會以未來有多少學生念到畢業,來定義它是否成功。大學生可以提前修滿學分畢業,也可以休學去創業,都有無限的可能,無論如何至少我們嘗試過了。
張懋中小檔案
現任:交通大學校長
經歷:曾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電機系教授。2015年12月獲選為美國發明家學會(NAI,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的發明家院士(NAI Fellow),2015起擔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
特殊成就:研究專長是高速半導體元件,在通信、雷達、攝像等系統開發和實際應用領域,是首屈一指的權威代表。
學歷:台大物理學士、清大材料碩士、交大電子工程博士
歡迎特殊人才, 同行致遠!
交大電機雙主修 在 關於雙主修申請- 交通大學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各位學長姐們好,我是今年的大一升大二學生,想要申請雙主修,聽說好像沒有門檻,只要雙邊系辦和系主任同意就可以了,但想請問有人被系主任拒簽過嗎? ... <看更多>
交大電機雙主修 在 [問題] 關於雙主修該怎麼撐過來- study - PTT職涯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想問台清交大學曾經雙主修的高手們如果你有女朋友那你是怎麼樣在四年把雙主修完成 ... 她如果是有摻雜到資工或者電子電機的最好像是應數+資工或者資工+電子等等謝謝了! ... <看更多>
交大電機雙主修 在 交大土木雙主電機- 看板Civi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手機排版請見諒
各位年薪百萬大家好
小弟目前就讀交大土木
這學期剛申請到電機雙主
可是當初是被朋友拉著走
現在他沒有要雙了...
最近適逢選課日子
一直再煩惱一件事
我到底為什麼要雙?
值得嗎?
我已經確定至少延畢一年了
如果有衝堂的話甚至要延畢兩年....
當初會想雙只是因為電機賺很多 沒有其他想法
可是最近我開始畏懼了
雙主出來又怎樣
別人128學分我57學分就拿到學位
大一課程抵一抵可能剩4x學分要修
學的這麼少 出社會怎麼跟別人競爭
而且雙主應該無法推甄
研究所還不是一樣要蹲補習班刷
那我還不如讀非四大四中由我玩四年再來
這樣不是更爽嗎
有時候會想上土木版喝喝雞湯
可是越看越母湯
小弟提供幾個目前有想到的選項(短期目標)
1.土木雙電機 蹲補習班考個四大四中碩 但是可能延畢一到兩年
2.繼續念土木 直升交大土木碩 在這過程考個技師
3.拚GPA 申請國外碩(目前gpa 3.3而已 因為沒想過會走到這步)
4.蹲補習班考112.116土木碩?但好像意義不大
5.其他
每一個選項對我來說都非常的難抉擇
我本身對土木 電機 都沒有特別喜歡 也沒有特別討厭
可能我就是台灣教育社會化過後的廢物吧...
希望各位能給個具體的建議
讓我能交叉比對 拜託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197.2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ivil/M.1559274995.A.93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