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69 雖從未成為烈焰,卻始終不曾熄滅:亞美尼亞的千年歷史軌跡】
號稱歷史超過2000年的亞美尼亞,在世界各國中是個相當神奇的存在——
悠久的歷史,使它能和希臘、埃及、伊朗等國並列「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而且多所知名大學都設有「亞美尼亞研究」(Armenian Studies)學程,足以說明它所受到的重視;但另一方面,它無論人口還是經濟指標,都在高加索三國中敬陪末座,而且一路走來一直命運多舛,甚至在不到一年前才被隔壁鄰居亞塞拜然打得落花流水!
這樣的一個國家/民族,究竟為何能在高加索存在這麼久的時間?作為一個不靠海的內陸國,交通已經夠不便了,為什麼還要跟左右兩邊鄰居(土耳其、亞塞拜然)處不好、邊境關閉至今?大國之間的政治角力,如何將亞美尼亞帶入當今的情勢中?而這個自然風光比不上喬治亞、天然資源比不上亞塞拜然的國家,又存在著什麼獨特的魅力,是值得旅人們來造訪的?
亞美尼亞的主題將分為上下兩集,上集我們會從傳說中的2000年前開始,一路聊到決定亞美尼亞命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以及從喬治亞前往亞美尼亞的旅程中,主廚Jerome如何因為旁人的無厘頭,打破了語言隔閡,和亞美尼亞人建立革命情感;而下集的部分,我們會從景點出發,在其中挖掘這個國家的建築、文化與信仰特色,並且探索它今日面對的現況與挑戰。
友台解鎖地球名言:「地球因為分歧而美好」,但住在高加索地區的這些人,真的覺得他們的家園因為分歧而美好嗎?旅行熱炒店EP69,讓我們一起前往亞美尼亞,在這個古老的國度裡尋找答案!
✅ 本集重點:
(00:00:20) 開場閒聊:911事件20週年,如何改變了米國的航空業與機場格局
(00:06:01) 高加索地區最不起眼的國家,亞美尼亞:像是一直燒不太起來、卻始終沒有熄滅的柴火
(00:10:16) 我亞美尼亞人我驕傲!號稱擁有超過2000年歷史的古老國家?
(00:15:10) 歷史的轉捩點:19世紀的情勢堆疊,與改變命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00:20:48) 東山再起的希望破滅!色佛爾和約,與終究只是紙上談兵的那張地圖
(00:25:53) 從喬治亞首都提比利斯啟程,搭上前蘇聯國家最重要的交通工具Marshrutka
(00:29:00) 破冰大挑戰:語言不通的這條路上,因為旁人的無厘頭而打破隔閡?
(00:34:02) 不只是共乘,還一起付出勞力並且享受喜悅,跨越邊境的過程
(00:38:26) 抵達終點之前的意外感動:在賽凡湖(Lake Sevan)邊小歇片刻當觀光客
(00:41:35) 結語與下集預告
(節目總長 42:45)
❗ 資訊補充:
- 節目歷史部分插入的配樂是源自亞美尼亞的傳統樂器「Duduk」,它是一種以杏樹製作的雙簧木管樂器,音色聽起來比較接近英國管(Cor anglais)。雖然源自亞美尼亞,各種變化型卻在高加索地區都能見到,目前已經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中。
- 後半部插入的過場音效,是旅行當下我本人在車上隨著音樂胡亂高歌的錄音,魔音穿腦敬請見諒 😅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高加索 #蘇聯 #俄羅斯 #土耳其 #波斯 #鄂圖曼 #拜占庭 #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 #喬治亞 #大屠殺 #第一次世界大戰 #色佛爾和約 #洛桑和約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Nordvpn會有3折優惠再送一個月全免費service給你!!! 請使用以下連結: https://nordvpn.com/deepwebkid 優惠碼: deepwebki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
亞 曼 尼 名言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戰略模糊與神聖承諾:我們該如何看待美國近日連番發言?】
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在白宮記者會上把台灣和以色列並列,說美國對兩國的承諾「神聖不可侵犯」,且總統拜登在ABC的專訪上面直接把台灣跟日本及韓國並列,表示美國會用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集體防衛)的神聖承諾來回應外來侵略。接連兩天對台灣的地位發言,著實令人震驚。
在這邊我們來進一步分析這些發言的意義。
▍1、台灣與以色列
台灣和以色列有很多相似之處。最常被人提到的相似點包括都是面對強敵的小國,無論「強敵」是單數或複數。這也是為什麼蔣介石在六日戰爭(1967年6月)後對以色列推崇備至,希望能用以色列經驗反攻大陸。
不過對美國而言最重要的相似處,就是這兩國都是「夥伴」(partner),也可以說是「非正式盟友」,即沒有軍事同盟的盟友。這使得美國對這兩國遭到入侵是否會直接出兵防禦,都採取「戰略模糊」政策。今天或許很少有人會懷疑美國會守護以色列的決心,但其實幾次中東戰爭下來,美國也沒有真正派兵救援。最危急的「贖罪日戰爭」(1973年10月)期間,美軍也只有發動「五分錢救援行動」(Operation Nickel Grass)為以色列運送物資,並以第六艦隊護航。這其實就很接近有些台海戰事想定中,美日聯軍對台灣的援助方式。
以美國和以色列之親近,就算北約盟國不希望以色列加入,美國也大可與以色列締結雙邊軍事同盟。當然,以色列歷年的戰績已證明其中東第一軍事強國的地位。今天的以色列不去打別人就很好了,或許還不必太擔心以色列被入侵到需要美國救援的情況。美國的以色列政策和對台灣的「戰略模糊」差不多,美國也會擔心和以色列正式同盟,會形成「尾巴搖狗」的窘境,讓美國被逼得要和中東週邊國家開戰。所以美國寧願提供大量美援、賣給以色列最先進的武器或進行技術轉移,也不在以色列駐軍,至多就是在以色列設置「供應盟軍戰爭儲備計畫」(War Reserve Stocks for Allies,WRSA-I)。這也是為什麼不管是在美國的政策圈、或者是台灣一些相關的投書討論當中(例:李喜明總長和2049研究所的研究員Eric Lee在NBC的投書:https://reurl.cc/83Ee3j ),也都建議美國在台灣設置供應盟軍戰爭儲備計畫(WRSA-T)。
說到戰略模糊,以色列情境下的戰略模糊其實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以色列不承認也不否認是否持有核武,不過全世界都相信以色列可能有為數不少的核武庫。當年美國雖然不鼓勵,但是在一群曾經參與曼哈頓計劃的猶太科學家幫助下,美國發現時也為時已晚了。據說艾森豪在卸任時留給甘迺迪的訊息中,就包括以色列疑似發展核武的情報。最晚大概在尼克森上任前,以色列就成功發展出核武了。這倒是以色列和台灣比較不同的,就是美國對以色列的核武計劃相當程度默許,但對兩蔣的「新竹計劃」和「桃園計劃」卻是強力阻擋 。
無論如何,台灣和以色列相提並論,這在美國官方的發言當中是相當罕見的情形。眾所皆知,以色列和美國之間的連結相當深,猶太裔的美國人在美國外交政策(和其他各領域)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台灣能夠和這樣子強大的盟友直接放在一起,對台灣來說實在是被提升了很多位階。或許我們也可以說,對台灣來說,以色列與美國之間的外交關係會是美國所投射的與台灣夥伴關係的最理想型態(ideal type),也就是說,我們在外交關係與國安政策上面可以努力的目標。
▍2、台灣與北約
拜登在ABC的發言應該是震驚了許多人,很多人會問說,那到底美國的一中政策和戰略模糊是否改變了呢?台灣真的變成一個北約等級的盟友嗎?
我們常常提,一中政策和戰略模糊是一個很大的框架,而且也從來沒有明講過到底邊界是什麼。我們認為,這樣的大框架短期內還是不會改變的,例如拜登雖然說到美國會根據公約第五條去「回應」針對日本、韓國、台灣的外來入侵,但還是沒有明講說是怎麼個回應法。因此,如果要講說美國終結戰略模糊,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
此外,我們上一篇文章並未表示台灣因為拜登的言論而自動升級成為北約的一員,明顯的,拜登當時是提到南韓日本這些「非北約會員國」。令人驚訝的點是,這兩個國家皆與美國簽署軍事條約,卻將其與台灣並列,還提到集體自衛權回應台灣問題。儘管事後有資深官員出面澄清對台政策不變(其實早可以預料到),但他也未對總統發言一事多作解釋,白宮發言人方面則是把既有政策內容拿出來念了一遍,也沒有回應去評論總統(層級上也不合)。目前似乎僅有學者(如葛來儀)出面指出拜登是口誤。
我們認為,重點不在美國對台政策的「變」,而在「不變中的細微變化」。
我們並不認為拜登的回應是沒有意義、隨意講講的。正如先前討論一中政策的時候談到的,即使大框架沒有變,我們還是可以去看方向性。拜登在ABC的講話是有高度的政治意涵,表示風向的確是往那個方向走,而不能只從「不變」來解讀。
試想,主持人的問題是明確地去問台灣,那麼拜登沒事幹嘛提北約?正如同蘇利文在白宮的回答,記者也是明確問到台灣,蘇利文沒事幹嘛提及以色列?
當然兩者非同一事件。蘇利文發言並未被撤除,而拜登言論被以「政策未改變」來做澄清,前者是行政部門的決定,而後者就比較有可能是意外。但就算是再怎麼無心、再怎麼口誤,很難想像茲事體大的大西洋公約第五條的集體自衛權,會在美國完全沒討論的情況下主動講出。即便行政體系事後還是出來念一遍那些既定的政策言詞(美國的一中政策不變、對台的承諾不變unchanged),這樣的「承諾」在短時間內,可能並不會牽涉到台灣的法理地位、也不會打破當前的戰略模糊與中美對峙的狀態。但可以看到整個風向和氛圍是在改變的。
或許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美國如此大動作、用最高層級來回應疑美論,到底是要講給誰聽的呢?
#應該很明顯講給某個亞洲強國聽的吧
從白宮國安會到拜登本人的回應,其實重點都一樣:阿富汗局勢不能拿來直接套用在台海,美國對台灣的承諾是很堅定的。
我們認為,與其在國內鼓吹失敗主義、講著會被遺棄,台灣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更加了解美國的國家利益是什麼、看清楚國際政治的發展、持續增強自己的實力,包括經貿實力,文化軟實力,當然還有自我防衛的能量和意識。蔡英文總統日前已講過:「台灣唯一的選項,就是讓自己更強大、更團結、更堅定保衛自己,自己不作為,只依賴別人的保護不是選項;仰賴沒有價值做基礎、而且對台灣不放棄用武力的人的一時善意或施捨(大家可以思考是在指誰),更不是選項。」
了解大國之間的政治角力以及大國的利益所在,我們更能夠知道該怎麼做政策上的調整。
*關於阿富汗情形和回應疑美論,請見我們前一篇〈台灣該如何看阿富汗事件〉
(https://reurl.cc/VE9loY。)
*拜登發言詳解(施鹽!),推薦閱讀 TaiwanWarmPower :https://reurl.cc/LbyVX9。
#好多人超愛講美國口惠實不至
#這是馬英九的名言耶
#台美關係有各種官方與非官方交流還有各項軍購
#別再說美國什麼都沒做了
✨ 觀測站傳送門:https://linktr.ee/us.taiwan.watch。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pros.si/ufjkk。
亞 曼 尼 名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年NBA總決賽
美國職籃NBA今年球季總決賽系列,即將於7月20日晚間(也就是台灣的明日上午)在Milwaukee的Fiserv Forum球場進行第六場比賽(之前經過激烈的五度交鋒,7戰4勝的結果最快24小時內出爐),最終是由Milwaukee Bucks贏得睽違半個世紀的冠軍呢?亦或Phoenix Suns能夠連勝兩場逐「鹿」問鼎,拿到隊史上的第一座獎盃?許多熱愛體育的朋友都非常關心。雖說貓兒並非字母哥Giannis的粉絲,然而從高中到研究所,都住在南達科他州的貓兒,曾經三度跟隨host dad一家人,從蘇瀑市開車前往威斯康辛州Milwaukee(密爾瓦基市,跟貓兒居住處相距約500英里)觀賞精彩的球賽,包括兩回NBA公鹿和一次MLB釀酒人(賽後得在當地住宿一晚,次日再返回南達);今年隨著Bucks這支小市場球隊在季後賽的亮麗表現,諸多看球往事又湧上心頭,而貓兒也順便在此閒聊一下:自己從高中開始,多年以來的NBA情緣(文長請慎入)。
#貓兒的職籃情緣
話說高中時期,貓兒就讀學校位於南達科他州的Sioux Falls(蘇瀑市,當年host dad一家人便住在這裡),而host dad身為體育迷,對於普及度最高的北美四大職業運動聯賽(NBA、MLB、NFL、NHL)可說如數家珍。由於明尼蘇達州的Minneapolis(明尼亞波利斯市)是跟蘇瀑交通最近、且擁有職業球隊的大城市,host dad自然而然成為Minnesota Timberwolves(明尼蘇達灰狼隊)的粉絲;昔年host dad一家三口帶貓兒觀看過十餘次籃球賽,大多是去灰狼隊主場(車程235英里,偶爾才會選擇位置較遠的密爾瓦基或芝加哥主場),那時候,全能前鋒Kevin Garnett搭檔控球後衛Stephon Marbury的年輕組合,讓灰狼隊充滿著前景,身為粉絲的host dad更是每一場灰狼隊比賽,都盡量守在電視機前觀賞實況轉播(如果他不在家,也會設定預錄下來)。
#明尼蘇達灰狼雙星
記得有一日,貓兒剛考完mid-term返回住所,恰好在看電視轉播的host dad & mom,邀貓兒一起觀賞灰狼隊於主場迎戰:由三大超級巨星(大夢Olajuwon、惡漢Barkley、滑翔人Drexler)領軍來訪的休士頓Rockets隊之比賽實況。鏡頭上,某回合是由火箭後衛Drexler發動半場攻勢,球傳到背對籃框、在低位預備單打狼王Garnett的大前鋒Barkley,然而面對身材高出一截、臂展又特長的防守者Garnett,經驗豐富的惡漢被迫在第一時間,便傳球給已經甩開灰狼中鋒、並由高位空手切入的Olajuwon手中,在協防的Garnett與Gugliotta尚不及補位包夾之前 ,展露dream shake迷蹤步伐的大夢(那時媒體多稱他為非洲天王)早已晃開二人,穩穩當當投入2分,整個過程僅僅數秒且一氣呵成,讓貓兒見識到頂級球星的非凡身手,也就此開啟了對籃球運動的喜愛。
#休士頓美夢三人組
即便這場明尼蘇達灰狼vs.休士頓火箭的例行賽,迄今已事隔多年,然而大夢進球後,畫面zoom in到年輕(但已有巨星架式)的Garnett臉上,從他瞧著Rockets三巨頭的純熟演出時,眼神裡難掩的驚訝與讚服,或許「1+1+1>3」的道理,當時已在狼王心中萌芽。昔年host dad收藏了不少80年代籃球賽的錄影帶,也時而把波士頓塞爾蒂克三星(Bird、McHale、Parish)對抗洛杉磯湖人鐵三角(Abdul-Jabbar、Worthy、Magic Johnson)的經典賽事,跟貓兒與host sister(她可是我們學校女籃隊主力球員)一同來分享;自比爾羅素統治NBA時期,就開始著迷於籃球的host dad覺得:站在職業運動的商業及娛樂角度,無論是80年代的Lakers和Celtics、亦或90年代的Rockets和Bulls,由三巨頭領銜的籃球隊帶來之視覺效果,對於球迷絕對是一大享受。
#湖人與塞爾蒂克對決
談到80年代二大豪門球會(湖人與塞爾蒂克)的分庭抗禮,可讓許多資深球迷回味不已,貓兒則對於同一時期,幾場湖人vs.老鷹的賽事印象深刻;亞特蘭大老鷹隊看版球星Dominique Wilkins和湖人前鋒James Worthy(綽號大比賽詹姆斯)的巔峰對決,畫面尤其震撼,而Wilkins在防守者面前的大車輪灌籃(亦或突破底特律活塞一群壞孩子架構的人牆,衝入籃下拉桿暴扣)真是力與美的極致,個人覺得在賞心悅目上,猶勝過Blake Griffin(在快艇時期)和今日的「Oh My Deer」字母哥。其實包括Wilkins、Worthy和Garnett等球星,都是貓兒欣賞的全能前鋒;西元2007年,在NBA奮鬥12載的Garnett(當時31歲)與西雅圖Supersonic的超級射手Ray Allen,相偕轉戰有Paul Pierce坐鎮的Celtics,並於次年獲得NBA冠軍戒指,貓兒也期許在季後賽拼勁十足、依然滿腔熱血且球商越來越高的Griffin,能夠追隨籃網三巨頭於來年圓夢。
#公鹿與太陽之戰
預測今年能捧起歐布萊恩冠軍獎盃的NBA球隊,是上月底力克快艇的Suns,還是歷經7戰才險勝籃網的Bucks?許多媒體和籃球達人都紛紛提出各自觀點,貓兒做為籃球愛好者,也聆聽了不少高見,特別是TNT運動節目《Inside the NBA》的重量級分析師:Shaquille O'Neal和Charles Barkley這兩位名人堂球星的評論,更令人時而嘖嘖稱奇、時而嘆為觀止。Barkley曾是鳳凰城Suns的當家球星,在他33歲時,為了追逐冠軍戒指,投身休士頓Rockets隊,跟超級中鋒Hakeem Olajuwon、全能後衛Clyde Drexler聯手,組成了轟動NBA的「美夢三人組」,然而結果差強人意,未能更上一層樓贏得總冠軍(host dad認為:那時三人都已步入巔峰時代的尾巴,殊為可惜),咸信Barkley若能早兩年跟大夢、滑翔人一同攜手合作,火箭隊三巨頭的成績絕對不會僅止於此。
#NBA史上最強進攻陣容
關於休士頓美夢三人組的前車之鑑,擔任火箭隊核心近9年時間的James Harden,想必歷歷在目,而31歲的Harden於今年初離開休士頓,投效蔡老闆麾下的Nets,與另外兩位頂級球星(Durant、Irving)組成NBA史上最強大的進攻陣容,難免受到外界諸多批評,但host dad以球賽娛樂性為立基,顯然是樂見其成。今年季後賽籃網二將受到傷勢影響(踩到字母哥的Irving腳踝受傷不能出賽,腿筋拉傷勉強登場的Harden功力剩不到三成),卻依然在全力杜的單核拚戰下,直到第7場(延長賽時力氣放盡)方才不敵字母哥掛帥的Bucks,若是籃網三巨頭悉數健康上陣,其戰力可見一斑;眾所皆知「防守最佳的球隊贏得NBA總冠軍」,然而布魯克林Nets以「攻擊是最好的防守」(金庸大師描述獨孤九劍之名言)為籃球運動另闢蹊徑,或許下一季便可驗證成果。
#籃網隊的補強策略
隨著大部份球隊進入了休賽期,各種大牌球員的交易傳聞甚囂塵上,坊間網路謠言(比方說誰適合被換到湖人或勇士)貓兒也是聽聽就好,而籃網隊的補強策略,則在貓兒好友圈內(特別是跟蔡老闆熟識的復興中小學校友們)引發諸多關注。友人覺得西方媒體預測的籃網-快艇-拓荒者三方交易(籃網得到Lillard、快艇得到Irving、拓荒者得到Leonard)若能成功,應可達到三贏局面;講求實際的host sister亦跟貓兒表達見解:在擅長單打的籃網三星率領下,Nets最需要的是一位壯碩的藍領前鋒(且兼具機動能力)和一位擔任輪替的後場大鎖,她提出的模板為公牛強力前鋒Horace Grant(曾在Bulls首次三連冠時輔佐喬丹立下汗馬功勞)與多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一隊的活塞雙能衛Joe Dumars,至於當代哪些球員符合條件,相信籃網的GM心中已有規劃。
#籃網三巨頭的榮耀之路
自從婚後便定居Madison(位於威斯康辛州)的host sister,上星期傳來她在公鹿隊主場觀看NBA總冠軍賽G3的照片,可讓貓兒羨慕不已,昔年在現場看球的回憶,也彷彿跑馬燈般,一幕幕在腦海中閃過。貓兒曾與host dad一家人在公牛隊主場,欣賞喬丹帶領皮朋、羅德曼和Toni Kukoc,迎戰剛合體的馬刺雙塔(Robinson與Duncan),也曾在灰狼隊主場觀看狼王對抗七六人後場雙少(Iverson與Stackhouse);而在曼哈頓實習時,貓兒專程前往尼克主場(紐約Madison Square Garden,全聯盟氣氛最瘋狂的場館),目睹了Ewing大戰爵士二老(Stockton與Malone),高潮迭起之過程迄今依舊難忘。熱愛籃球的host sister相信:由CP3和Booker領銜之太陽隊vs.公鹿三大主力的精彩纏鬥,多年後,必定為各方球迷們津津樂道;貓兒則期待來年有緣重訪紐約,並親自到布魯克林Nets的主場Barclays Center,見證籃網三位巨星的榮耀之路。
亞 曼 尼 名言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Nordvpn會有3折優惠再送一個月全免費service給你!!!
請使用以下連結: https://nordvpn.com/deepwebkid
優惠碼: deepwebki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全球10大Google Map被禁止的神秘地點
10個Google Map被模糊的神秘地點
世界10大Google Map禁止的神秘地點 [2020版本]
我駕駛這麼多年都會依賴 Google Maps, 會否像身上裝了一個追蹤器呢? 另一邊廂有些市民會為了私隱, 在Google maps 模糊自己住宅.
那南極又住了什麼古老文明需要模糊呢? 啊拉斯加被模糊的空地有一部天氣控制機?
KFC的商標又跟10個google map被模糊神秘地帶有什麼關連呢?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2020年過了一半, 今時今日網絡私隠是重大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用Nordvpn.
用了nordvpn這麼久發兩大好處.
能自由自在遛覧任何網站的權利
私人資料受到保護, 完全 “沒可能” 被黑客入侵
好像我, 完全不會怕開車到䢒區然後沒有信號, 因為Nordvpn全球58個國家有5600多個私人服務器.
我之後路上cut左人線不怕被人hack部手機然後知道我的地址尋仇, 因為Nordvpn的雙重加密, 即使説分別通過兩個server服務器才連接你的IP地址. 那我就放心了.
如果我現在開車到咖啡室然後到機場再搭飛機到中國大陸, 也不會怕用他們的WiFi不安全, 因為nordvpn的保護=任何wifi也行!
今天Nordvpn就送你3折優惠和到暑假的一個月免費服務. 只要下面優惠連結然後輸入我私人優惠碼‘deepwebkid’ 你就不怕被人尋仇之yu亦能保護自己網上.
那我怕好車先, 你也不要等到2021年才download.
否則可能你走到google map被模糊的地方, 走不出去.
nepal- 尼泊爾的秘密
位於尼泊爾, 喜馬拉雅山的Kangtega山峰, 高達22,251尺. 如果打開Google maps可以看到整個又名 “the snow saddle” 的山峰給黑影污點蓋過住. 目的為隠藏進入雪山內秘密基地的門口.
分開兩個派別的陰謀論家:
一. 是相信雪山?面有給世界上最有錢的人避難的地堡.
二. 雪山?面是秘密的外星人. 這理論出名到ufo專家指這裡是尼泊爾版的 ‘51區’ 或 ‘51區第二.’
Romania spaceship, 羅馬尼亞飛船
那明目張膽的外星人呢? 位於羅馬尼亞荒野䢒區google map曾有段時間能清楚看見這個形狀極似ufo的物體. 這事件特別之處, 是圖片被大si報導後, Google緊張馬上給牠打格.
之後出了這張則面圖片, 更明顯顯示這真是一架ufo. 有指Google map好多時候也會用幾年前的舊照片, 那這部ufo有沒有人嘗試過去尋找牠呢?
sandy island (消失的小島)
1774年英國探險家James cook在法國 ‘新喀?多尼亞’ 海域發現一個命名Sandy island的小島.之後的2百多年, 該島都在各大小地圖出現. 直至Google map出現了這張照片. 小島是消失嗎? 還是從來沒有存在過? 2012澳洲的科學家到了傳說中的sandy island發現該位置根本沒有土地, 只是世人誤傳了當年James cook的筆記. 12’ 年11月google map正式將sandy island刪除, 剩下一個黑影. 這算是地圖上最遲糾正的誤差.
Russia’s secret city 俄羅斯的秘密城市
位於俄羅斯算是Google map模糊最大面積的地方. 是一整個城市都被模糊. 這個 ‘秘密城市’ 位於西伯利亞一些寒冷的叢森區附近. 有指這是總統Vladimir Putin 真正家族成員的居住地. 其實自1986年俄羅斯已被爆有多個 ‘秘密城市.’ 總居住人數超過一百萬人. 最奇怪就是大部分這些城市都是沒有名字, 只用一些數目字去命名.列如: city 40.
那被模糊的秘密城市更深層的秘密又是什麼呢?
Haarp
如果打 ‘天氣修改’ weather modification這些字眼進Google, pokemon的網站會出現. 真實世界weather modification 天氣修改, 或weather control天氣控制是真的. 最普遍是 ‘cloud seeding’ 人工降雨, 即是影響雲層掉下來的雨量.
近啊拉斯加州的Haarp是google maps最早打格的地方. 但從圖片中去看只是一遍森林. 之後因為太多人去探險, 政府出來解釋該地方是用來研究如何修補臭氧層的破洞. 但有指Haarp真正身分是一部控制天氣的機器. 而最恐怖是Haarp被指是造成了近代多個災難. 真相又是什麼呢?
不知名的兩間屋
Google map有一些監獄或名人住宅會被模糊的原因是想防止人自由出入. 令我覺得最有趣個案是英國Stockton-on-tees小鎮Princeport road上被模糊的兩間小屋. 連屋主也不明白為什麼需要blur自己的屋. 有什麼的世紀大陰謀呢?
KFC
KFC logo上的colonel sanders頭像是世界上其中最出名的標誌. 但如果你看google maps每一個kfc都是被模糊的. 原因是google maps會幫每一個被拍到的人臉自動打上格仔. 但真的每一個都blur到嗎?
Canada’s Baker lake-water control. Did I get dumber?
這個google map個案跟我有關的. 我住的加拿大北部Nunavut努納武特
領域有這一張照片. 可以看到這個Baker lake湖泊有一大條黑間遮住. 被嚴守的Baker lake有陰謀論指是政府用來加化學藥物去控制加拿大人的設施. 這個‘水氟化’ 陰謀在北美已爭論很久. 就是政府會在公共水中加氟化物影響人民的智商. 所以我就讀不成書!
tantauco national park Chile -poachers
你關心大自然嗎? 位於智利的tantauco national park有很多愛護動物人士也會去潮聖. 也沒什麼問題. 但如果google map你想把牠放大看不到一些什麼. 因為該地位於智利荒郊很多人說這曾經是一架ufo的現場. 但我更相信是這個自然保護區想防止poachers偷獵者去殺害或偷走公園中的稀有動物. 所以沒有陰謀, 只是他們太愛護動物.
Antarctica
因為南極而誔生的陰謀論可以是無窮無盡. 如果大家想我講一集南極就請在下面留言. 今天講南極就從這張照片? 這像我們看到的南極嗎? 一點都不像. 但這就是之前google map給我們看南極的様子. 北極也是看不到的. 因為google map太大根本顯示不到. 這導致陰謀論家猜測這是跟Antartica其他不可思異畫面: 好像這些不明的神秘建築物或疑似ufo juey lok現場是有關.
這一句名言大家可以想想: strange that all countries want to take over land but no country claims Antarctica. I think there is something they know that we don’t.”
如果你不相信任何這些google map個案, 你自己可以去搜索, “看一看.”
亞 曼 尼 名言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路見不平,拔刀就砍;但你是否曾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時候過度投射了自己的不滿或傷痛?或者有時候,只是為了發洩了自己的憤怒與嗜血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破案神探 #網路霸凌 #正義魔人
─────────
☞〈深淵也凝視著你〉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1/11/%E6%B7%B1%E6%B7%B5%E4%B9%9F%E5%87%9D%E8%A6%96%E8%91%97%E4%BD%A0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上一集我們談到美國影集《破案神探》,Mindhunter。主角霍頓‧福特訪查全美入獄服刑的連環殺人犯,從他們的口述生平,解析心理動機和行為模式。然而在一次面對韋德校長的疑案中,福特探員懷疑韋德校長對孩童搔癢的行為,顯然有孌童癖的嫌疑,堅持舉發校長。而這項指控導致了韋德校長的清譽與人生毀於一旦。
伊格言說,《破案神探》為我們具體展示了福特探員的聰敏、果決與粗暴──同時亦是知識的粗暴與人的粗暴。因為,某些時刻,當確認犯罪與否(或犯罪的「潛在可能性」)高度依賴於一個人的內心動機之時,你怎麼,就能那麼有把握呢?你是不是,總把人想得太邪惡了呢?你是不是,在與「人性惡」的深淵的拉扯對視中,不知不覺,自己也變成了深淵、變邪惡了呢?
你是不是對自己下判斷的能力,太有把握了呢?
伊格言舉了一則大家都聽過的禪宗故事作例子:老和尚與小和尚在河邊巧遇一個正待渡河的美貌女子,老和尚二話不說,背起女子渡河;隨後兩造道別,繼續趕路。但小和尚卻一路心神不寧,質問老和尚此舉是否犯戒。道行高深的老和尚倒是輕描淡寫:哦,你說她嗎?我都已經把她放下了,你還背著嗎?
年輕的福特探員是不是有些類似這位年輕小和尚呢?堂皇以正義之名,斷定他人的善惡。他的判斷當然也很可能是對的,但問題是,他也並不一定百分之百是對的。弔詭的是,古老的禪宗故事,卻令我們想起當下的自媒體與社群時代──鍵盤柯南,網路公審,斷章取義,每個不相干的凡人如你我,忽然都擁有了參與審判的權力。你路見不平,拔刀就砍;但你是否曾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時候過度投射了自己的不滿或傷痛?或者有時候,只是為了發洩了自己的憤怒與嗜血呢?
法國小說家米榭‧韋勒貝克(Michel Houllebecq)在小說《一座島嶼的可能性》中,把藝術家分成兩類:革命派和裝飾派。故事中,性情溫柔的藝術家文森沮喪地說:
革命派是那些能夠承受世界之粗暴的人,並能以一種更激烈的粗暴來對抗它。我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一種膽量。……我完全意識到我作品倒退的一面;……在來自造形藝術評議會的一位女孩的目光中,我讀到了輕蔑……我馬上明白到,她把我當成了一個有殘疾的、有病的小孩子。她沒錯,我確實是一個有殘疾的、有病的小小孩,不能夠活在世界上。我無法承受世界之粗暴;我根本就做不到這一點。
文森是天生的裝飾派,他當不成革命派。但究竟革命是什麼呢?我們或許很難回答,但我們可以很確定革命「不是」什麼。毛澤東的名言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對,革命是會流血的、是打砸搶、是毫不手軟的、是殘忍無比的。此時你可能殺紅了眼,不分青紅皂白;或者,更趨向於惡的是,殺戮的目的已不在於打擊敵人,而是為了刷自身的存在感,或發洩自己的嗜血與破壞慾。看似高舉正義之大纛時,我們也變成了深淵本身......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亞 曼 尼 名言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破案神探》(Mindhunter,或譯「心靈獵人」)是一齣美劇,背景設定於1978年,聯邦調查局FBI剛剛成立「犯罪行為科學」研究部門。曾是人質談判專家的主角霍頓‧福特訪查了全美已入獄服刑的連環殺人犯,從他們的口述生平,解析心理動機和行為模式;並試圖藉由這些資料,對類似的案件,找出破案線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破案神探 #網路霸凌 #正義魔人
─────────
☞〈深淵也凝視著你〉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1/11/%E6%B7%B1%E6%B7%B5%E4%B9%9F%E5%87%9D%E8%A6%96%E8%91%97%E4%BD%A0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破案神探》(Mindhunter,或譯「心靈獵人」)是一齣美劇,背景設定於1978年,聯邦調查局FBI剛剛成立「犯罪行為科學」研究部門。曾是人質談判專家的主角霍頓‧福特訪查了全美已入獄服刑的連環殺人犯,從他們的口述生平,解析心理動機和行為模式;並試圖藉由這些資料,對類似的案件,找出破案線索。
這「行為科學研究部門」很快獲得上司支持,並協助各地州警成功偵破了數起懸案。霍頓‧福特探員也因此擒獲了「現代福爾摩斯」的美譽,運籌帷幄,自信滿滿。直到有一天,他遭遇了職業生涯中第一道個人難題:他發現了一名小學校長的不當行為。羅傑‧韋德校長,年約五十多歲,服務於榭蒂蘭恩小學數十年,辦學有聲有色,春風化雨,頗獲好評。然而他長期有個怪異行為:他喜歡搔癢小孩的腳底。每當小朋友們打架、不聽話或假裝腳痛不想上學時;韋德校長便把他們叫進校長室,搔癢腳底作為處罰;事後還給他們五分錢做為獎賞。這些孩子們完全沒有不舒服的感覺,而且往往是笑著離開的──因為會癢嘛,而且那又有點好玩。這看來頗具創意,但同時卻又如此可疑。對,校長把微罪懲罰給「遊戲化」了,藉此減輕被懲戒者的受辱感;但依舊保留了「懲戒」這個名目。但有少數老師和家長質開始心生疑竇:這外表看來一本正經、且素來受人景仰的校長大人,該不會是個變態蘿莉控或正太控吧?
根據自己訪談眾多殺人者的經驗與直覺,自信滿滿的福特探員斷定:愛對孩子搔癢的韋德校長,顯然就是個變態,他的不當行為正預示著他「即將」犯下重罪──儘管此刻除了少數老師與家長的主觀憂慮外,沒有任何明確犯罪跡證。福特探員堅持向教育主管機關告發此事。這導致韋德校長火速遭到革職,被迫離開教育界。然而事後,校長太太找到福特探員,聲淚俱下指控他催毀了韋德校長的清譽與人生,平白毀了韋德一家的幸福生活。一名橫遭剝奪一生摯愛之志業的教育家,一夕之間淪為過街老鼠。比起陷入的經濟困境,無形損失更為可怕:好友疏遠了他們,外出採買時承受無止盡的竊竊私語和懷疑的目光,再也沒有人願意和校長一家說話。
羅傑‧韋德真是個變態嗎?福特探員的「預測」或「防患未然」,是正確的嗎?直至第一季結束,劇中情節尚未帶來確切的答案。
然而伊格言說,這現象正像是尼采的一句名言: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伊格言解釋:容我們稍稍「偏移」或「延伸」一下這句話的涵意──福特探員對連環殺手的訪談,正是站在正義、科學、法律的彼岸在凝視這些深淵。然而凝視的過程,卻也難免被深淵「回視」。有時候,當深淵裡的罪惡太過龐大、恐怖,乃至挑戰人類良知與文明之底限,作為一名研究者,想要對它產生「理解」和「同理」(就像片名:Mind Hunter:一邪惡變態心智之獵取者,「心靈獵人」),往往必須親身涉險,仔細揣想這些人類極惡者的心智。而付出的代價或許正是──讓自己變得跟他們很像......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