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活動
#室內運動推介
天氣咁熱又周不時落雨,想帶小朋友去放電又唔知去邊好❓
男神媽媽有好介紹💁♀️
🥌親子地壺球🥌
🥌地壺球是由冬季奧運冰壺運動演變而來,以往香港比較少呢類型嘅運動場地,而家响紅磡 #置富都會 就玩到啦!小朋友約埋同學仔組隊黎玩又得,家長們約埋一大班朋友黎玩亦得。
🥌有興趣玩地壺球嘅家長可以Click入以下網址睇下詳情:https://bit.ly/3mDhy75
🏢地址:九龍紅磡置富都會807-812號舖
▪︎▪︎▪︎▪︎▪︎▪︎▪︎▪︎▪︎▪︎▪︎▪︎▪︎▪︎▪︎▪︎
#獎品豐富 ~標語創作比賽
親子頭條與香港地壺球協會合辦的「親子地壺球標語創作比賽」現已接受報名❗
🔸️標語創作要求:
✅創作以20字為上限的中文標語(連標點符號),內容圍繞:
✅向大眾推廣地壺球運動
✅鼓勵市民參與地壺球運動
🔸️比賽獎項:🥇冠軍1名、🥈亞軍1名、🥉季軍1名、🎖優異獎20名。
🔮未能得獎之參賽者🔮均可獲限量桌壺球乙套*、地壺球免費 體驗券乙張、DR-Max書券HKD200及參與證書乙張*。
*桌壺球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參與證書須由參賽者或其監護人親身領取,不設郵寄及電子郵寄方法領取證書。
🥌比賽詳情:https://bit.ly/3zr79Pp
🥌線上報名表格:https://bit.ly/3gBh51k
🥌比賽截止日期:2021年9月17日
➰➰➰➰➰➰➰➰➰➰➰➰➰⠀
得獎名單公佈日期:
2021年9月30日於 Parenting Headline 親子頭條 Facebook公佈。得獎者將由專人聯絡通知領獎安排。
Parenting Headline 親子頭條
🔸️🔸️🔸️🔸️🔸️🔸️🔸️🔸️🔸️🔸️🔸️🔸️🔸️
#親子地壺球標語創作比賽 #標語創作比賽 #比賽 #幼稚園 #初小 #高小
#香港地壺球協會 #親子頭條 #DRMax
#hkmom #hkblogger #kidstagram #hongkongmom #hongkongblogger #KOL #kidsblogger #FTMlife #hkmama #hongkong #beautyblogger #hkfood #hkfoodie
亞軍符號 在 挺足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笑死,大家都同隊的不要這樣啊啊!
大巴黎有心給獲冠軍的球員特殊獎盃,事後帕雷德斯在自己的社交平台放上他和梅西、迪馬利亞領獎盃的合照,迪馬利亞也來按讚,但在美洲盃決賽敗給阿根廷,最後拿到亞軍的巴西,隊中球星內馬爾則是用哭笑不得的表情符號回應。
#法甲 #內馬爾 #巴西 #巴黎聖日耳曼 #梅西 #迪馬利亞 #阿根廷
#義大利 #維拉蒂 #多納魯馬
亞軍符號 在 陸秀慧 Desiree's Plane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Motorcycle Diaries (Diarios de motocicleta)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Walter Salles, 2004)
Country : Argentina
Score : 8/10
奧斯卡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阿根廷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最佳電影配樂/最佳改編劇本, 英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西班牙編劇協會最佳改編劇本, 英國導演協會最佳導演。一直對史詩型的電影情有獨鍾, 尤其是年輕癡狂的奇人軼事, 走過了南美的安第斯山脈, 馬丘比丘, 亞馬遜河, 玻利維亞天空之境, 古巴哈瓦那舊城……更對這片土地衍生的人物, 故事, 歷史, 充滿了好奇, 想像, 與熱情! 2004 第一次看, 跟過儘千帆的現在, 又是完全不一樣的感悟! 「這不是一段英雄事蹟,只是二條有共同渴望與相似夢想的生命線短暫的平行延伸。」切‧格瓦拉(Che Guevara) 代表著全世界認可的革命、浪漫及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符號, 之前,是一個阿根廷的名門望族, 不愁吃穿的富家子弟, 醫學院學生。他拋棄了唾手可得的榮華富貴,選擇了躲進叢林打游擊、搞革命,直到被CIA及玻利維亞軍方抓住並處決。在1952年1月4日,23歲的格瓦拉和29歲的格蘭納多告別了親人朋友,開始了他們偉大的旅行。兩個年輕人計劃開一輛破舊的39 Norton 500型號摩托車,從家鄉布宜諾艾利斯出發,揭開一場貫穿南美大陸,總長超過一萬三千公里的壯旅。行過草原、高山、大河、深雪,儘管一路上險阻不斷,偶有爭執,樂天浪漫的倆人仍被這前所未見的無邊景致深深感動。隨著旅程逐漸開展,他們目睹、並體驗了自五百年前殖民者登陸以來,這塊土地所承受的種種創傷、苦難、與不義。貧富的懸殊、階級的對立、種族的剝削、帝國的壓迫,以及人世間永無止息的生、老、病、死,都不斷激盪兩人的靈魂,也在Che的心裡埋下了日後席捲世界的革命之火。
‘’我們真正的使命,其實就是永無止境地徘徊在全世界各地的公路或水路上。我們永遠是好奇的,我們永遠要調查自己視線佇足之處,角角落落裡都要嗅個不停,但,我們也永遠是抽離的,不會在任何地方紮下根來,不會讓自己逗留的時間長得足以發現底層的事物:表象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