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坐在電腦前,對著電腦,講了六個小時的話。
講完,聲音沙啞。
每次視訊演講完,心情都不會太好。
就是覺得很不過癮!
不知道聽眾的反應,不知道大家是聽到了什麼,尤其,如果最後提問又讓我很錯愕時,更是捶心肝。
昨天,一位母親敘述著孩子中班時(對!中班,才四歲!),因為脾氣暴躁,帶去看兒心醫師。醫生一次看過孩子,便診斷孩子是過動症,開了藥給孩子吃(是的,四歲就開始吃藥!而不是教導父母如何與四歲的孩子互動,如何調整生活……)。
我聽到這裡,忍不住捂著額頭想罵人(想罵誰,有人應該知道……)。
母親說孩子吃了一個月的藥,確實變很乖,但是乖到讓他們覺得很奇怪,便停藥了。
他們帶孩子做超強力的運動,也去上職能治療的課程,這樣一年來,孩子行為表現穩定許多,完全不需要吃藥。
這樣的過程,我真的聽過太多……
總是一而再地發生。
我每聽一次這樣的事情,心情會難過好幾天……
在台灣,只看得到某些代表性的兒心醫師透過各種媒體宣導:如果有以下這些症狀,有可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兒,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要錯過“黃金治療期”(說到這樣的呼籲,我會難過到想吐!)。
整個簡化又膚淺到看不到孩子。
看不到孩子如何被養,如何被教?
看不到父母、老師、與孩子有關的各種大人與孩子之間發生什麼樣的互動?
聽不到孩子自己真正的聲音。
孩子的外顯行為,表現得“像”注意力不足過動兒,不表示他就是“注意力不足過動兒”!
就算真的是注意力不足過兒(誰來認定?憑什麼來認定?),吃藥,也不是唯一的處理方式!
來談談我前幾天寫的“氣餒文”……
面對“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的議題,這十年來,我是充滿了氣餒。
醫療、教育、家庭親子關係,通通沒什麼改變。
我們幾年前,要拍一部關於注意力不足過動兒議題的長紀錄片,因為經費一直沒有着落,結果導演拍了兩年,只好作罷。
後來,在人本教育基金會的協助下,只拍了一部短短的紀錄片。
去年,又有導演來找我,希望針對這個議題再拍一部約十五分鐘的紀錄片。
遇到疫情,拖延了一段時間。
最近再重新開啟了拍片行程。
那天,週三,我的休假日,我約了一個家庭來談話。
在溝通後,他們答應導演拍攝影片,只要不要拍到孩子,不要拍到他們的正面。
我們談了兩個小時。
當場,一切順利,也告知如果有出現他們的畫面,影片會讓他們先看過。
無奈,隔天,我接到孩子的父親打電話來:“不好意思,請把有我們的影像和聲音全部刪除,我們擔心就算只有背面也會被人認出來……我們很感謝李醫師願意和我們談話……”
我聽到這裡,很沒有修養的,直接掛斷電話。
我內心的難受是……
來找我談話,是見不得人的事嗎?!
在兩個小時的談話中,我看到的是一個沒什麼問題的六歲小孩,所以,我一直在做的是緩解父母過度的焦慮,讓父母了解“六歲的男孩”,就是如此。
父母自己說“如果是過動症也沒關係……”
既然沒關係,為什麼又有那麼大的顧慮?
是說假話嗎?其實內心裡在意得很嗎?
我家老公經常嘲諷我是在“螳螂擋車”。
是的,在台灣,無論是醫療還是教育場域,以及一般家庭,在專家掌握主流媒體發言權以及制度的決定權的情勢下,依照外顯行為判斷孩子是“注意力不足過動兒”,已經如洪水般,像似無法挽回。
我能做什麼?
我只能繼續書寫,繼續講,一直寫,一直講……
氣餒文之後,我看到超過百人的回應與支持,還有許多人私訊我。
謝謝你們!
過去的我曾經暗自許願:今生要達到的兩個願望,一是同志平權。這個願望幾乎快要達到了~
另一個願望是:兒童平權。
兒童有為自己發聲的權利,不是大人說了算!
一年又十個月之前,我最親愛的革命夥伴幸佳慧到天堂之後,那樣的心碎,我久久無法復原,幾乎只想苟延殘喘度過餘生,我不想再做什麼努力了,我不想再期待改變什麼了……
這次,我看到上百人真摯的支持,我來想想看,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一起努力,還孩子做自己,拒絕孩子變罐頭!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五 個月 聲音沙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妳的身心,才是妳的根本
有孩子的大家,最近都好嗎?
停課到現在已經快接近一個月,很多在家照顧孩子的爸爸媽媽,都已經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哀鴻遍野(相信我,這形容詞絕對不誇張)。
在這個疫情肆虐的狀況下,孩子停課究竟要由誰來照顧?成為很多家庭的難題。
幸運一點的,家中本身就有後援,也有些家庭雖然沒有後援,但夫妻雙方皆能採取WFH的模式,在家邊工作邊照顧孩子;也有的,是夫妻交替請防疫假,輪流照顧孩子。
也有很多家庭,面對「誰要居家照顧孩子」的難題時,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就是女人的工作。有些女性本就是家庭主婦,被認為是家中最閒的人,全民防疫期間,照顧一家老小的任務,就自然落到她的頭上。
被疫情困在家裡的日子,孩子雖然不用上學,但也不能像暑假一樣,安排各種夏令營和外出活動。一日煮三餐,如果有學齡前的幼兒,還得陪著學習、玩耍,除了媽媽這個身份外,更要身兼幼兒園老師、陪玩姊姊。
我有的朋友,每天念故事書給孩子聽,一本要念個三遍五遍,唸到聲音沙啞。也有的家中孩子比較多,幾個孩子爭執、吵架,吵到魔音穿腦,還因為太吵而被鄰居投訴,導致媽媽這幾日一直覺得有點耳鳴。更有一些,是被孩子氣到快吐血,居然開始出現偏頭痛和失眠的症狀......
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妳,是屬於哪一種?
不管疫情有沒有發生,許多女人從早忙到晚,忙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家人,而不是自己。
幾天前寫了一篇文章,〈三個建議,送給在疫情期間關係緊繃的你〉,在最後一個建議裡,我提到:「再忙,也要盡量留下一段時間,完全屬於自己」。
我知道很多女性看到這句話時,可能會想:我都已經忙到沒時間睡覺了,怎麼可能有時間留給自己?
但其實我說的是心態問題。無論是否在疫情擴散時,妳都應該要記得——妳也是一個需要被照顧的人,永遠不要忘記妳自己。
煮一桌菜給家人吃的時候,別忘了煮幾道自己愛吃的,慰勞自己的身體。督促孩子上線上課程的時候,不妨也在旁邊看本書,好好充實自己心靈。
孩子睡著的時候,如果妳真的累了,就不要對水槽裡的碗盤那麼執著。妳可以試著放手,讓另一個人去操勞,即使天翻地覆也就當沒看到。如果家中沒人幫忙,或是妳不做還會被責備,那妳可以練習把耳朵關起來,甚至偶爾關起妳的房門,把自己跟家人隔離開來......
重點是,妳要知道妳的身體健康、妳的心靈穩定,才是妳人生中最重要的資產。
妳需要多一點時間休息,因為妳已經努力太久了!
我見過許多女性,為家庭從年輕操勞到中年,結果身體垮了,才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都在逞強,每天為了家人而奮鬥,卻從來沒有真正放鬆過,更別提為自己而活。
女人們,要想要路走得長、關係維持得久,那麼,#劃清自己的界線、#把自己照顧好,是非常重要的事。
#劃清界限,才可以避免長輩、丈夫或孩子,對妳過份依賴,以致於什麼問題都要等妳去解決,每個家務都攤著讓妳去處理。
#照顧自己,才能維持健康的身體、良好的睡眠時間和品質,妳也才有足夠的精神體力,去迎接每天忙碌的生活,也才有可能用更穩定的情緒,去照顧妳的孩子與家人。
妳的身心,才是妳的根本。
很簡單的道理,但很多女人卻要等到身心俱疲了,才真正懂得。
五 個月 聲音沙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醫生啊,我這幾個月以來聲音越來越沙啞,講話有點吃力...」破嗓子除了讓溝通變得困難,還可能造成日常生活的一些尷尬狀況,甚至影響工作表現和職業生涯!長期聲音沙啞,不只是聲帶長繭這個原因!來看你需要注意的五大陷阱!
—————
☆訂閱照護線上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KctXQ
◎免費註冊,網路掛號一指搞定!
https://www.careonline.com.tw/p/map.html
☆歡迎追蹤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urgeon.life/
◎超過79萬LINE好友,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
https://line.me/R/ti/p/%40care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