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那杯 scotch 是道具,跟對方聊到中途,拿起杯子呷一口,是型的。
但那杯 scotch 也有個實際作用,就是用來定驚。無數次用 Zoom 的經驗,也沒有一次像如此戰戰兢兢。
「Hi Marcus,」這個笑容很高貴,「幾好嗎你?」
看著螢幕上這位女士,緊張得連拿起杯子的力氣都沒有;我有可能是全世界第一個,用 Zoom 跟前度女友的媽媽見面的人。晚上十一時,一早洗澡了,但隆重其事是必然的,頭還是要 gel 得靚靚仔仔。
「Auntie 你好,」感覺到自己僵硬的笑容,「我 ok 呀,呢邊都仲叫安全,你嗰邊而家點樣?」兩老住在紐約,情況令人擔心,可幸伯母仍然精神爽利。
恰到好處的 small talk 之後,她有技巧地帶到正題,而其實那刻我還是不知道她找我所謂何事。「係呢,」她眉毛輕揚,「你哋...... 仲有冇聯絡?」問得咁直接,真係要飲啖酒定驚。
「間中都有 text,但係 COVID 之後好似都冇見過面。」想了想,她這樣一問,有點令人不安。「佢冇嘢嗎?」
伯母笑了笑,欲言又止,似在尋找適當的對白,終於:「我就係想你幫我睇吓佢有冇嘢。」好半天,不懂反應過來;想知多一點,但伯母似乎又不想說太多。臨睡前被這樣吊癮,十級痛苦。「I am more than happy to find out for you,不過好奇想問下,點解你唔問佢其他朋友,要問我?」
這次伯母答得爽快:「有時有啲嘢,佢對住熟嘅朋友都未必講,反而對住一啲無關痛癢嘅人,she might open up a bit。」有必要幫伯母澄清一下,其實她在美國接受教育,未退休前是華爾街一家大行的超級 banker,所以中文真係麻麻,「無關痛癢」四個字確是刺痛了我的小心靈,但我原諒她。
難得人家信任,我當然不會太慢,兩天後已經約了她在一家以前我們拍拖時候,喜歡 catch up for a quick lunch 的地方—— Chinnery。
著住一件姣姣哋淺粉紅嘅我,早到十分鐘,當佢嚟到,見到佢頭髮仍然係咁飄逸,嘴唇仍然係咁迷人,眼神仍然係咁高傲,但竟然著咗件深藍色嘅連身裙。十次有八次著深藍色,佢都係因為心情唔好。
「Dark blue?Anything bothering you?」
「好憎你嗰啲自以為事嘅所謂觀察力囉,叫咗嘢食未呀?」
女人話好憎,未必真係好憎,要聽埋語氣。佢語氣出賣咗佢,其實完全唔憎,而且有啲冧。
約會舊情人,最好約在老地方,為什麼?除了熟悉的氣氛,還有熟悉的經理。「Hello 葉生,Hello 楊小姐,好耐冇見你哋一齊嚟喇。」有啲對白,你畀定五舊水叫個經理講佢都未必交到咁真摯嘅戲,何況呢吓完全免費,老地方的威力呢。
Beef tartar 來到。蛋,落晒;酒,落一半。放在吐司上,goodness,是舊人的味道。
「估下我噚晚同邊個 Zoom?」
「Not in the mood for guessing,直接講唔該。」
「你媽咪。」
「你認真?」她咬著吐司瞪大眼睛的樣子超超超可愛。
「好認真。」
「佢同你講乜嘢?」
「佢叫我問你有冇嘢。」
「暫時冇嘢,」她定了定神說。
「咁到底你有乜嘢?」
「都話冇嘢咯。」
「喂,你兩母女係咪玩我呀,你知唔知我今日頭痛呀。」
「你頭痛關我咩事?」她竟然笑。
「我噚晚見你媽咪特登 gel 番個頭,你知我有 gel 喺個頭瞓唔到㗎啦,咪去洗頭囉,跟住求其抹幾下就瞓著咗,今朝就頭痛喇。」
她笑得更開懷,在袋裏拿了一盒藥丸放在枱上:「Panadol 呀。」
「For M 痛㗎喎姐姐。」
她笑得更起勁,我也被她感染了。一起傻笑了很久之後,才慢慢靜下來,默然回味著剛才的打鬧,至少我是,希望她也是。
已經沒有打算追問她什麼,反而是最後,那杯咖啡來到之後,她主動說:「係佢。」
Oh shit…
「佢出軌?」
她苦笑搖頭。
「唔係出軌......唔通出櫃?」
「好無聊呀你,」她隨手拿起一包糖向我擲過來。
「Then what is it?」
攪拌著咖啡好半天後,她才鄭重吐出一句:「顏色唔同。」
「Wholly shit…… 」
「原來有好多嘢,」她低著頭說,「我自己係唔知。」
「你之前唔知佢咩顏色?」
「知,一早知。我話我自己唔知嘅,係我唔知原來顏色唔同,可以有咁嘅 impact。」
我想了想,終於想出一句很型的對白:「人覺得唔知點算,唔係因為我哋有嘢唔知,而係有啲嘢,我哋以為自己知,但其實原來唔係咁。」
「Wow…… 」她看著我,「你係咪 quote 緊一個作家?」
「係,Oscar Wilde。」
她忍不住大笑:「葉生,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but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唔係 Oscar Wilde,係 Mark Twain 呀。」
「差唔多啫。」
埋單離開後,我的腳步很慢,在沉思。「仲有咩笑話想講呀?」她站在鏡子前面問我。
「唔係笑話想唔想聽?」我反問。
「請。」
「我想講:我同你,以前;佢同你,而家。」
「What?」
「即係呢,我上個禮拜日,同我老細喺 Grand Hyatt 食早餐。平時嗰度嗰個時間好靜,但嗰朝好多人,好嘈,因為 staycation,let’s put it that way,嗰啲唔係平時會喺 Grand Hyatt 見到嘅人。」
「你想講咩?」她不明白。
「你就係 Grand Hyatt,我就係平時 Grand Hyatt 嘅客。然後,我同你之前發生嗰件事......就係呢個 COVID…...佢...... 就係 staycation 嘅住客。唔想發生嘅嘢發生咗,畀人乘虛而入。」
「我未聽過咁荒謬嘅比喻,and that’s a very mean thing to say。」
「對唔住,it’s a mean thing to say but I say what I mean。」
「講嘢唔使咁坦白,」她盯著我說,「太坦白會傷害人。」
「香港人呢,已經唔可以每日坦坦白白講嘢,你係咪想我連對住你,都要講大話?」
她若有所思了一會,說了這樣一句:「Can you give me a hug?」
「求之不得,」我禽獸般撲過去。
「Not as what you think,」她退後一步,「but as 同路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dh.tw/ 早安健康FB: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0:00 中醫練氣功白髮變黑髮!簡單3招氣功,補腎氣防水腫更健腦∣吳建東 中醫師 0:23 氣是什麼?每個人都有嗎? 0:52 從中醫...
五禽戲好處 在 Ken's Yoga Life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瑜伽
#謝謝老師的智慧分享
有練瑜伽的同學我覺得都應該好好看一下這篇文章。
==以下是我個人看法==
1. 瑜伽不是體位法而已
2. 而瑜伽體位法也不是"拉筋"
3. 過度的"拉筋",其實是傷害身體的行為
4. 打開身體的覺知,注意自己的動作擺位,專注身體的感覺,搭配穩定的呼吸是最基本可以跟必要做的
5. 當然不同的訓練方式有不同的目的跟好處,並不是說練習只能有一種方式,但是當你決定要這樣做之前,目的是什麼以及可能的風險是什麼要先確定
練習前不妨也重新想想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而我個人的看法是,想練習某種體位法也不一定是壞事,但怎麼練跟用什麼心態練就是很重要了。
關於瑜伽
從前門診,治療過很多練習瑜伽受傷的病患,也治療過不少瑜伽的教師,對於瑜伽這門「技術」深具戒心。
最近我想改變身體的一些外部跟內部結構,但是原本所練的功法遇到一些瓶頸,於是嘗試了一些其他運動及功法,包括瑜伽,因而對這門學問,有了新的想法。
我原本所練的,主要在於流通連貫身體不同系統、不同層次的筋膜。但是對於筋膜之間或肌腱跟骨頭之間的黏連,想要打開,需要更高的境界或更長久的時間演練,以我現在對身體動態的體會,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到。我發現瑜伽可以,但同時也認為瑜珈是一種非常高危險的功法。
我所練的五禽戲或太極拳,主要屬於站著的動功,站立時,腿部肌肉對骨盤的牽扯,會使得軀幹的動態受限,脊柱跟肋骨沒有活動到他們應該可以動開的極限,這樣一來,軀幹中央最深層的肌肉,就沒有辦法解開,整個筋膜系統就沒有辦法順暢的完成重組。
現在的瑜珈教學,主要是一種體位法,藉身體做出某種姿勢,來達成對身體結構或機能的調整。瑜伽有很多在地板上的動作,在地板上,解除了腿部肌肉收縮對軀幹活動的限制,身體可以在各種角度下扭旋,這樣才容易打開不同層次筋膜間的黏連,而且可以增加肌腱附著於骨頭上的活動角度。
身體的錯位,基本上都是一種旋轉,如果瑜珈練得好,是可以逐步解開不同系統不同層次的身體問題,還原身體結構。但是這有一些前提,最主要的是,瑜珈老師或是練習者,知道自己身體有什麼問題,需要什麼,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才不會進一步造成傷害。
瑜伽這門學問,在練習中要擺出那許多特定的體位,應該是有很多細節要探究清楚,也有很多身體還原所需要的知識要了解,而不是瑜珈老師說的姿勢正不正確而已。姿勢正確並不是這門學問的核心,因為同一個動作,因每一個人身體的問題與需求都不同,所以每一個人做出來的樣子應該都不一樣才對。
此外,呼吸的作用與身體內觀的訓練,在體位法的演練中,佔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每位瑜珈老師都說動作要配合呼吸,但是要如何呼吸,如何跟動作配合,我卻沒有看見有人清楚說明過。當然這也可能因為我是這門學問的門外漢,所知有限。
依據我去上課及閱讀有關書籍的經驗,現在的瑜伽練習,變成一種拉筋大賽,似乎體位可以扭曲得比較厲害的,就是練得比較好。像我在書店看到的一本書,感覺上因為那一位瑜伽行者可以把身體像橡皮筋一樣隨意扭動,就被稱為瑜珈大師,我想這是一個大問題,從我以前治療瑜珈老師的經驗,我問她們:妳明知道有些動作對妳的身體結構而言是會造成傷害的,為什麼你要做超過極限?她們的回答通常是:因為學生做得到,老師要比他們厲害,所以非做到不可。我常反問她們:老師教導傳授的是知識,哪一個NBA的教練籃球打得過場上的球員的?
當把瑜珈變成拉筋的時候,是會製造出很多問題的。整個筋膜系統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彈性,它大體上來說,是不能收縮或擴張的。它在活動中是存在著一些緩衝空間,但是那是給正常活動範圍下使用的。當你把骨架繃到極限,這些緩衝空間就消失了,所做的只是藉身體一側肌肉的收縮,去拉扯另外一側的筋膜,這樣只會把身體的結構系統拉歪、扭轉,想要拉筋的部位是會感覺比較鬆,但那只是從其他地方借了筋膜來用而已。
所以我所治療的一些瑜珈老師,以及一些資深的瑜珈練習者,拼命拉筋的結果,使得身體末端的筋膜都繃得非常的緊,手指頭、腳趾頭都硬梆梆的,這樣末梢循環非常的不好,會回饋抑制心臟搏出的動能,而且表面上雖然身體很鬆,但是實質上深淺層筋膜之間的張力落差是很大的,深層的筋膜其實是緊的。
有一句話,「筋長一寸,延壽十年」,大家都弄錯了內涵。真正意思應該是筋長長了一寸,可以延壽十年,筋拉長了一寸,就會少活十年。你想要拉長的地方,拉長了一寸,就需要從其他地方借一寸過來,其他地方就繃得更緊而使循環不好,整個系統深淺層次的張力就錯亂了。怎麼樣讓筋長長一寸,也就是怎麼樣讓筋膜系統重新生長,下面再說。
身體的筋膜系統是一個立體結構網絡,真正健康的身體,深淺層的網絡裡的內容物,張力是要一樣的,也就在動態中,身體深淺層的所有內容物是該依著同心圓的方式活動的,中國傳統的功法,像華佗五禽戲,太極拳,就是依著這樣的原則演練,使身體深層的筋膜可以跟著淺層滑移流動。所以練功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是:「一動周身動」,「一動無有不動」。身體每個地方都處在同一個張力下動。這必須使不同層次的筋膜依同心圓的方式動才有辦法做到。
身體日常使用肌肉系統的方式,常常是一個部位不動,來作為其他部分肌肉收縮的支點,像我們要伸手拿杯子,是固定肩帶的肌肉,而活動收縮手臂的肌肉。或是像走路的時候,固定腰跟骨盆的肌肉,而活動收縮腿部的肌肉。這樣子的使用方式,會使得身體筋膜系統張力的連貫不完整,深淺層的肌肉收縮的方向會出現不協調,在關節的深處的張力是會持續變大的。
這種深淺層筋肉處在交錯的狀態,如果用拉筋的方式運動,淺層的筋膜繃緊了拉扯,深層的筋膜系統就會鎖的更緊,淺層筋膜的滑移變得順暢是犧牲了深層筋膜的可動性來的。由於我們肢體大範圍的活動,其限制主要是來自於皮膚及淺層的筋膜,拉筋會使得淺層筋膜的可動性增加,但是並沒有依照同心圓的方式使得筋膜協調還原,實際上身體內在的流通是變得不好的。所以有一些長期練習瑜伽的人,反而是怕冷的。
現在的瑜珈上課,很多專注在擺體位,只在意這個體位的姿勢正不正確,或者是這個體位可以達到什麼效果,而沒有注意在擺出體位過程中身體應該有的合理變化。
就身體結構治療的觀點,我認為在擺出體位的過程中,及擺出體位後的呼吸方式,才是瑜伽最可貴的地方。
在擺出體位的過程中,動作應該是緩慢圓順的,這樣身體的筋膜系統才有足夠的時間協調重組,而且身體在有張力出現,還沒有達到張力極限前就必須停止,讓筋膜系統有時間在這個體位之下重新排列重組。
在演練時,老師應該要知道,什麼樣的體位對學生而言是比較需要的,並且應該要知道什麼樣的情況,是學生在這個體位之下可以做的極限,也就是學生應該如何去還原他的結構,以及當下可以還原的極限。而不是一直強調這些動作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在操作中,體位擺到接近極限的張力時,表示讓身體結構還原的路已經做好了,就是要身體在這種姿勢下,當作一個模子,讓內容物重新排列,也就是筋膜系統重新解開,肌腱跟骨頭重新對位。但是關鍵在模子好了,但是筋膜系統未必會按照這個模子充分展開重組,這時需要一個引動筋膜系統滑移的力量,這個引動的力量可以有兩種。
一種是肢體的輕微的屈伸跟搖動。要讓肌肉放鬆還原的方式,是使這包裹著這一條肌肉的筋膜旋轉到左右張力均等,該條條筋肉就可以鬆解開來。肌肉鬆不開,是由於筋膜系統的包裹牽扯,由於筋膜系統的旋轉,而不是肌肉本身的問題,所以myofascial pain那本書,從頭到尾都寫錯了。
在接近極限的體位下,應該不要把肢體拉到極限,微留一些可動的空間,讓整個身體可以依著縱軸方向輕微的屈伸,這樣可以讓每個地方筋膜系統重組改變以後,跨關節的兩個系統張力變得以串連平均。依著橫軸方向輕微搖動,可以讓深層繃緊的系統有機會左右張力一致而鬆開還原。
還有一種還原引動的力量是呼吸。呼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胸式呼吸一種是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時,是藉著肋骨的牽動,而引動皮膚及淺層的筋膜系統滑移。腹式呼吸時,是藉橫膈的牽動,而引動內臟及其他深層的筋膜,兩者都是必要的。
瑜伽之所以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絕對不是只有在身體的物質層次上有作用,同時也是一種心靈的鍛煉。在擺體位的過程中,動作之所以要緩慢圓順,是因為要感受擺出體位的過程,筋膜系統可以做同心圓式的攤開重組,過程中必須感受身體不同部位不同深度的張力變化,必須同時觀照、看見身體的所有細節,才能在擺體位時,找到自己所需的精準角度。有問題的身體細節,在身體活動的過程中會出現不舒服的張力讓大腦覺受,心靈越寧靜,能感受的細節就越細膩。
我們的身體會記憶情緒,情緒跟身體會處在一種共構的狀態,身體某些部位或肌肉的刺激,是會引起一些特定的情緒,而該情緒的出現,也同樣會引起有關筋肉的收縮或循環荷爾蒙的變化。在身體還原的過程中,很多情緒及生命深處的記憶重新浮現,在演練時,因為處在寧靜的觀照中,生命很多的創傷、情緒在演練的過程中,是會浮現而可以看見,並且得以逐漸療癒的,如果心不寧靜就看不見、療癒不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在體位擺好後,以呼吸引動筋膜時,需要用腹式呼吸先引動深層的筋膜,或胸式呼吸引動淺層筋膜,是必須對身體如何還原有很清楚的覺受才能夠掌握,呼吸跟輕微的屈伸搖動,是最重要的自我結構調整,在這過程中,心的寧靜與觀照,跟中國古代修定的呼吸導引非常相像。因而瑜伽在演練的過程中,逐漸從身心兩方面看清楚自己。
在這種體位法的鍛煉過程中,筋膜系統逐漸對位、還原、鬆解,這時候肢體才能夠逐漸延展,很多深層的黏黏可以解開,也因為反覆演練的刺激中,筋膜系統因為有需要而逐漸重組生長,這時候才能真正的筋長一寸,延壽十年。
以上是我以一位練過功的結構治療科醫生,從結構的觀點提出的看法,未必是瑜珈這門學問原本的意涵,但我想應該很值得做為現代瑜珈教師的參考。
林兩傳2019.04.13桃園
五禽戲好處 在 運動物理治療師 蔡維鴻|Physiotherapist Victor Tsa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 瑜珈🧘♀️
關於瑜伽
從前門診,治療過很多練習瑜伽受傷的病患,也治療過不少瑜伽的教師,對於瑜伽這門「技術」深具戒心。
最近我想改變身體的一些外部跟內部結構,但是原本所練的功法遇到一些瓶頸,於是嘗試了一些其他運動及功法,包括瑜伽,因而對這門學問,有了新的想法。
我原本所練的,主要在於流通連貫身體不同系統、不同層次的筋膜。但是對於筋膜之間或肌腱跟骨頭之間的黏連,想要打開,需要更高的境界或更長久的時間演練,以我現在對身體動態的體會,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到。我發現瑜伽可以,但同時也認為瑜珈是一種非常高危險的功法。
我所練的五禽戲或太極拳,主要屬於站著的動功,站立時,腿部肌肉對骨盤的牽扯,會使得軀幹的動態受限,脊柱跟肋骨沒有活動到他們應該可以動開的極限,這樣一來,軀幹中央最深層的肌肉,就沒有辦法解開,整個筋膜系統就沒有辦法順暢的完成重組。
現在的瑜珈教學,主要是一種體位法,藉身體做出某種姿勢,來達成對身體結構或機能的調整。瑜伽有很多在地板上的動作,在地板上,解除了腿部肌肉收縮對軀幹活動的限制,身體可以在各種角度下扭旋,這樣才容易打開不同層次筋膜間的黏連,而且可以增加肌腱附著於骨頭上的活動角度。
身體的錯位,基本上都是一種旋轉,如果瑜珈練得好,是可以逐步解開不同系統不同層次的身體問題,還原身體結構。但是這有一些前提,最主要的是,瑜珈老師或是練習者,知道自己身體有什麼問題,需要什麼,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才不會進一步造成傷害。
瑜伽這門學問,在練習中要擺出那許多特定的體位,應該是有很多細節要探究清楚,也有很多身體還原所需要的知識要了解,而不是瑜珈老師說的姿勢正不正確而已。姿勢正確並不是這門學問的核心,因為同一個動作,因每一個人身體的問題與需求都不同,所以每一個人做出來的樣子應該都不一樣才對。
此外,呼吸的作用與身體內觀的訓練,在體位法的演練中,佔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每位瑜珈老師都說動作要配合呼吸,但是要如何呼吸,如何跟動作配合,我卻沒有看見有人清楚說明過。當然這也可能因為我是這門學問的門外漢,所知有限。
依據我去上課及閱讀有關書籍的經驗,現在的瑜伽練習,變成一種拉筋大賽,似乎體位可以扭曲得比較厲害的,就是練得比較好。像我在書店看到的一本書,感覺上因為那一位瑜伽行者可以把身體像橡皮筋一樣隨意扭動,就被稱為瑜珈大師,我想這是一個大問題,從我以前治療瑜珈老師的經驗,我問她們:妳明知道有些動作對妳的身體結構而言是會造成傷害的,為什麼你要做超過極限?她們的回答通常是:因為學生做得到,老師要比他們厲害,所以非做到不可。我常反問她們:老師教導傳授的是知識,哪一個NBA的教練籃球打得過場上的球員的?
當把瑜珈變成拉筋的時候,是會製造出很多問題的。整個筋膜系統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彈性,它大體上來說,是不能收縮或擴張的。它在活動中是存在著一些緩衝空間,但是那是給正常活動範圍下使用的。當你把骨架繃到極限,這些緩衝空間就消失了,所做的只是藉身體一側肌肉的收縮,去拉扯另外一側的筋膜,這樣只會把身體的結構系統拉歪、扭轉,想要拉筋的部位是會感覺比較鬆,但那只是從其他地方借了筋膜來用而已。
所以我所治療的一些瑜珈老師,以及一些資深的瑜珈練習者,拼命拉筋的結果,使得身體末端的筋膜都繃得非常的緊,手指頭、腳趾頭都硬梆梆的,這樣末梢循環非常的不好,會回饋抑制心臟搏出的動能,而且表面上雖然身體很鬆,但是實質上深淺層筋膜之間的張力落差是很大的,深層的筋膜其實是緊的。
有一句話,「筋長一寸,延壽十年」,大家都弄錯了內涵。真正意思應該是筋長長了一寸,可以延壽十年,筋拉長了一寸,就會少活十年。你想要拉長的地方,拉長了一寸,就需要從其他地方借一寸過來,其他地方就繃得更緊而使循環不好,整個系統深淺層次的張力就錯亂了。怎麼樣讓筋長長一寸,也就是怎麼樣讓筋膜系統重新生長,下面再說。
身體的筋膜系統是一個立體結構網絡,真正健康的身體,深淺層的網絡裡的內容物,張力是要一樣的,也就在動態中,身體深淺層的所有內容物是該依著同心圓的方式活動的,中國傳統的功法,像華佗五禽戲,太極拳,就是依著這樣的原則演練,使身體深層的筋膜可以跟著淺層滑移流動。所以練功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是:「一動周身動」,「一動無有不動」。身體每個地方都處在同一個張力下動。這必須使不同層次的筋膜依同心圓的方式動才有辦法做到。
身體日常使用肌肉系統的方式,常常是一個部位不動,來作為其他部分肌肉收縮的支點,像我們要伸手拿杯子,是固定肩帶的肌肉,而活動收縮手臂的肌肉。或是像走路的時候,固定腰跟骨盆的肌肉,而活動收縮腿部的肌肉。這樣子的使用方式,會使得身體筋膜系統張力的連貫不完整,深淺層的肌肉收縮的方向會出現不協調,在關節的深處的張力是會持續變大的。
這種深淺層筋肉處在交錯的狀態,如果用拉筋的方式運動,淺層的筋膜繃緊了拉扯,深層的筋膜系統就會鎖的更緊,淺層筋膜的滑移變得順暢是犧牲了深層筋膜的可動性來的。由於我們肢體大範圍的活動,其限制主要是來自於皮膚及淺層的筋膜,拉筋會使得淺層筋膜的可動性增加,但是並沒有依照同心圓的方式使得筋膜協調還原,實際上身體內在的流通是變得不好的。所以有一些長期練習瑜伽的人,反而是怕冷的。
現在的瑜珈上課,很多專注在擺體位,只在意這個體位的姿勢正不正確,或者是這個體位可以達到什麼效果,而沒有注意在擺出體位過程中身體應該有的合理變化。
就身體結構治療的觀點,我認為在擺出體位的過程中,及擺出體位後的呼吸方式,才是瑜伽最可貴的地方。
在擺出體位的過程中,動作應該是緩慢圓順的,這樣身體的筋膜系統才有足夠的時間協調重組,而且身體在有張力出現,還沒有達到張力極限前就必須停止,讓筋膜系統有時間在這個體位之下重新排列重組。
在演練時,老師應該要知道,什麼樣的體位對學生而言是比較需要的,並且應該要知道什麼樣的情況,是學生在這個體位之下可以做的極限,也就是學生應該如何去還原他的結構,以及當下可以還原的極限。而不是一直強調這些動作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在操作中,體位擺到接近極限的張力時,表示讓身體結構還原的路已經做好了,就是要身體在這種姿勢下,當作一個模子,讓內容物重新排列,也就是筋膜系統重新解開,肌腱跟骨頭重新對位。但是關鍵在模子好了,但是筋膜系統未必會按照這個模子充分展開重組,這時需要一個引動筋膜系統滑移的力量,這個引動的力量可以有兩種。
一種是肢體的輕微的屈伸跟搖動。要讓肌肉放鬆還原的方式,是使這包裹著這一條肌肉的筋膜旋轉到左右張力均等,該條條筋肉就可以鬆解開來。肌肉鬆不開,是由於筋膜系統的包裹牽扯,由於筋膜系統的旋轉,而不是肌肉本身的問題,所以myofascial pain那本書,從頭到尾都寫錯了。
在接近極限的體位下,應該不要把肢體拉到極限,微留一些可動的空間,讓整個身體可以依著縱軸方向輕微的屈伸,這樣可以讓每個地方筋膜系統重組改變以後,跨關節的兩個系統張力變得以串連平均。依著橫軸方向輕微搖動,可以讓深層繃緊的系統有機會左右張力一致而鬆開還原。
還有一種還原引動的力量是呼吸。呼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胸式呼吸一種是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時,是藉著肋骨的牽動,而引動皮膚及淺層的筋膜系統滑移。腹式呼吸時,是藉橫膈的牽動,而引動內臟及其他深層的筋膜,兩者都是必要的。
瑜伽之所以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絕對不是只有在身體的物質層次上有作用,同時也是一種心靈的鍛煉。在擺體位的過程中,動作之所以要緩慢圓順,是因為要感受擺出體位的過程,筋膜系統可以做同心圓式的攤開重組,過程中必須感受身體不同部位不同深度的張力變化,必須同時觀照、看見身體的所有細節,才能在擺體位時,找到自己所需的精準角度。有問題的身體細節,在身體活動的過程中會出現不舒服的張力讓大腦覺受,心靈越寧靜,能感受的細節就越細膩。
我們的身體會記憶情緒,情緒跟身體會處在一種共構的狀態,身體某些部位或肌肉的刺激,是會引起一些特定的情緒,而該情緒的出現,也同樣會引起有關筋肉的收縮或循環荷爾蒙的變化。在身體還原的過程中,很多情緒及生命深處的記憶重新浮現,在演練時,因為處在寧靜的觀照中,生命很多的創傷、情緒在演練的過程中,是會浮現而可以看見,並且得以逐漸療癒的,如果心不寧靜就看不見、療癒不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在體位擺好後,以呼吸引動筋膜時,需要用腹式呼吸先引動深層的筋膜,或胸式呼吸引動淺層筋膜,是必須對身體如何還原有很清楚的覺受才能夠掌握,呼吸跟輕微的屈伸搖動,是最重要的自我結構調整,在這過程中,心的寧靜與觀照,跟中國古代修定的呼吸導引非常相像。因而瑜伽在演練的過程中,逐漸從身心兩方面看清楚自己。
在這種體位法的鍛煉過程中,筋膜系統逐漸對位、還原、鬆解,這時候肢體才能夠逐漸延展,很多深層的黏黏可以解開,也因為反覆演練的刺激中,筋膜系統因為有需要而逐漸重組生長,這時候才能真正的筋長一寸,延壽十年。
以上是我以一位練過功的結構治療科醫生,從結構的觀點提出的看法,未必是瑜珈這門學問原本的意涵,但我想應該很值得做為現代瑜珈教師的參考。
林兩傳2019.04.13桃園
五禽戲好處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dh.tw/
早安健康FB: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0:00 中醫練氣功白髮變黑髮!簡單3招氣功,補腎氣防水腫更健腦∣吳建東 中醫師
0:23 氣是什麼?每個人都有嗎?
0:52 從中醫觀點看氣功的保健效果
2:12 氣功人人都可以練嗎?
2:50 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氣嗎?
3:15 推薦的入門功法
4:07 氣功對癌症與慢性病患者的好處
5:10 氣功是一種態度、生活模式
6:20 簡易蹲馬步示範
7:49 五禽之戲熊經動作示範
9:01 梳頭擦耳動作示範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2月號《養氣袪百病通經絡》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bit.ly/36meIdO
【相關影片】
通經絡排濁氣!前台大校長親授掐指功:老毛病都不藥而癒了∣李嗣涔 教授
https://youtu.be/FMZJ8yiAraw
一天10分鐘,坐站都能練!平甩功活血通脈補元氣∣李鳳山 梅門氣功創辦人
【相關文章】
養氣逆轉國中開始的滿頭白髮!中醫:梳頭、擦臉就是簡易氣功
https://www.edh.tw/article/26408
哈佛醫學院大推「行走的藥」是它!研究:降43%跌倒機率
https://www.edh.tw/article/26411
#五禽之戲 #熊經 #蹲馬步
五禽戲好處 在 養性之外還能強身,改善體內淤積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小編只有在吳秀波的軍師聯盟裡看司馬懿三天兩頭在打,到底五禽戲有甚麼好處呢? #邵子老師說: 傳統的健身方法從拉筋、按摩, 已經進化到筋膜放鬆術。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