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鬚張魯肉飯老闆張永昌在受訪前,手邊一直翻著一本冊子,裏頭橫貼一些圖案,原來是巡視果園與市場,隨手用手機拍照當記錄,回家再彩色列印加上附註文字。冊子鼓鼓的又密密麻麻。是個很認真的台灣頭家。
聊到「有沒有哪一次撐不下去的時候」
他回答「有,口蹄疫」,
然後像是想到手邊的冊子開始翻動,裏頭他寫了英國文豪狄更斯的幾句話沒背起來......
「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
「口蹄疫那時候太嚴重,我才又重新想,重新想我到底是誰.....」
其他關於營運數字,全背得清楚。從小吃攤到連鎖企業挺過三次風暴,面對危機的態度是關鍵。像是有客人抱怨魯肉飯難吃,張家的反應不是敷衍安撫,而是直接問「那教我怎麼做會更好吃」,改換新米、改切肉絲,最後這位客訴者反變貴人,他是當年五月花大酒家主廚,助張家靠滷肉飯在寧夏夜市站穩一席之地。
當面聽這些故事很有意思,覺得新聞工作的樂趣,有部分就在與人對話過程❤️,和大家分享,休假愉快~
#台灣亮起來
#名人慧客室
五月花大酒家 在 阿飛西雅 APHASI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吉他手 維尼談西藥房:
http://aphasiatw.bandcamp.com/track/pharmacy
聽到西藥房這個概念,我非常開心,因為我是西藥房長大的小孩。
爺爺與外公兩邊都從事西藥業,他倆還是在五月花大酒家談生意時結識,也才促成我爸媽,也才有我。現在他倆已過身,我還記得世大人最後一次會面的情景,兩老硬是要爬到到當初爸媽說聘的廳堂,才願意坐下來閒聊。怎麼聊呢?一個糖尿病加癌症,一個糖尿病又重聽,連我們這些晚輩都吃力了。
上次回高雄,我到前金區閒晃,那是上世紀中舊市政府所在地,看一間西藥房真有歷史,就逛進去。老店主還在,一聊才知道他原是我外公麻豆同鄉兼舊識;發現是熟人後輩來訪,老人放下防衛姿態,到冰箱拿了麥香奶茶給我。奶茶甜,我誇他老藥櫃好看堅固,他說這是檜木製,日本話叫hi~no~ki~三個音節就逼我握拳忍淚。他說這檜木櫃(hi~no~ki~)材質夠好,才可以塑出這圓形彎角造型呵,頭家我知道,兩邊阿公家裏都有,我週歲左右應該就扶著這類檜木櫃(hi~no~ki~)學走路吧。頭家只是笑,他老伴躲在店裡,很怕這老歲仔講古耽誤我時間,其實我想多待一會。
現代社會是一隻嗜血軍隊急於跨海求戰,不回頭轟隆輾過海峽而去,而記憶與老故事是無主迷航巡弋飛彈,在海上搖晃欲墜。我想音樂至少可能做到兩件事,幫這飛彈添滿燃料,讓它一口氣跟上前面腳步;又或者就點燃引信,至少讓頭前軍隊在爆炸聲光中回頭一瞥吧。
而我還在想我要用哪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