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秘密(三)
電動馬達和內燃機引擎都是古老的科技,但過去一百多年,人類選擇了內燃機搭配汽油作為主要的陸上運輸模式,一百多年的發展下來,引擎因此成為相當精密的產業,工業成熟度很高,但內燃機現在面臨Clayton Christensen說的「破壞性創新」,將被一個相對比較低等的科技,給徹底的破壞。
破壞性創新的特點是「低一點」的科技,因為生產成本的下降,而得以吃掉比較高科技的產品市場。內燃機加上油箱,就是汽油車的動力系統,而馬達加上電池,則是電動車的動力系統。內燃機引擎因為經過一個世紀以來的開發,已經沒有低成本的生產方式,而油箱基本上不佔任何生產成本,所以也沒有什麼成本下降的空間。但馬達加上電池,卻有很大的空間。馬達也許像引擎一樣古老,但大電量的電池,卻是「新科技」,一個不斷地還在更新進程的新科技。隨著電動車的需求增加,投入電池開發、生產的新創事業,不計其數,因為有利可圖,進而趨動更多人投入開發。
特斯拉的電池很貴,一開始的Roadster,因為技術不成熟,所以有提供客戶換電池的服務,要價一萬二千美金。現在的特斯拉,電池保固八年,所以幾乎都還沒有客人需要換電池。馬斯克說,再過幾年,電池模組大概可以賣5千到7千美金。這才約十年的工夫,價格就砍下這麼多,而且這個比較便宜的電池,壽命還比較長,充電比較快,安全性也比較高,而且容量還更大。而且電池的開發,不純只為電動車。除了電子產品需要鋰電池外,一旦鋰電池成本再降下來,家家戶戶都會裝上一顆大電池,離峰時充電,尖峰時放電,搭配綠色能源生產,電池會徹底改變家戶使用電力的方式。而更成熟的電池科技,又會回頭過來,降低電動車的成本。這個正向回饋的機制,不但內燃機產業沒有,連燃料電池也沒有。有人用的東西,才會有誘因開發更便宜的產品。
這個資本主義的精神,厲害到連天然資源的稀缺,都可以想辦法克服。原先鋰電池的量產,有一個大關卡是稀土金屬「鈷」的使用,電池裡,鈷的價值比鋰還高,但鈷的產量很少。馬斯克在今年有一場重頭秀,叫做「電池日Battery Day」,很多專家都預期,特斯拉將會發佈和中國廠家「寧德時代」的共同研發成果,不用鈷的電池。特斯拉真的達到不用,甚至只是少用,鈷元素,那電池成本的下降速度就更快,會更快拉平和內燃機車的成本差距。
彭博的一個報告估算,現在電動車的製造成本,大約有近四成是在電池身上,五年內,就會降到三成以內,到時電動車和內燃機的成本就會拉平。
而電池以外的差別,還有很多。舉例來說,電池馬達和引擎以外的傳動系統(drivetrain),原理也不盡相同。據估算,馬達大概只需20個部件,而內燃機要200個。而這十倍的用料差別,影響很多層面,因為差別不只在數目而已。內燃機就是進行不斷爆炸式的燃燒汽油,進油、進氣、點火、爆炸、排氣的循環不斷地進行,過程複雜且傷害零件,所以要潤滑、要過濾氣體,廢氣還要觸媒轉換,每一個零件,都有故障的可能。
2015年有一個調查,全美汽車維修的前十五項熱門,全部是濾網、火星塞、進氣、排氣系統的控制和感應器,只有一項是電動車可能有的,就是油箱蓋/充電插座蓋的替換,便宜地不得了的工序。為什麼特斯拉不用廣設維修點?因為電動車不用換機油、不用換進氣濾網,馬達也幾乎也不會壞。車子系統的基本差別,回頭過來,還會影響銷售方式。豐田需要銷售代理賣車,也需要這些代理維修車輛。而事實上,對很多代理來說,維修才是真正賺錢的部門。但特斯拉的車,很少需要進廠,所以也可以跳過這個中間人,只要開一個直營廠,就可以應付好幾個州的維修需求。
但20個部件和200個部件的差別,還不只於此。豐田的200個部件,也許就代表了200家上游,這200家上游做的生意,都是和內燃機有關的生意,也許有少許部件,是可以用在電動車,但大部份是不行的。也就是說,這200個上游,沒有任何的誘因,幫豐田快速轉進到電動車。豐田越快切換,他們就越早丟了生意。所以九百萬輛的商機,背後就是代表百萬、千萬人的生機,在豐田內外,都充滿了抵制開發電動車的既得利益。如果不是特斯拉的威脅迫在眉睫,這些既得利益,到死都不想開發電動車。
豐田及傳統汽車大廠卡死在內燃機,造成成本居高不下,還有一個設計思維上的巨大不同。
比較高級一點的車,會讓你客製一些配備,比如說比較先進的安全系統,但傳統車廠是你選定了,再加減就不容易,真要加裝,就要進廠大動手腳。但如果你訂特斯拉,有些功能是要加錢,但你日後要加也可以,付錢後就可以啟動。功能一直在那裡,只是特斯拉隱藏起來而已。
這道理在特斯拉和蘋果比較像,和豐田比較不像。特斯拉和蘋果其實都是電腦公司,只是他們生產的電腦,一個當手機用,一個當車子用。如果車子的設計,是繞著電腦轉,所有的功能,都連在這電腦,日後的軟體更新,不用連硬體一起動,就可以技術升級。蘋果手機可以一代又一代的更新作業系統而變得更強大,特斯拉也可以。對特斯拉來說,要多一個功能,就是把硬體連到車子的大腦,就可以由軟體來中央控制。但對繞著引擎運轉的豐田來說,多一個功能,簡單如多一個照相機,那就是要再多一個電腦,多一個介面連結,工程浩大而困難,而這個多出來的電腦晶片,很可能和其它系統,尤其是動力系統,完全沒有關係。
把硬體裝上電腦,要比把軟體裝上硬體困難多了。
日經曾把一台特斯拉拆開給豐田的工程師看。工程師看了,搖搖頭,在科技上,豐田至少落後特斯拉六年。特斯拉的系統,環繞著兩個大電腦晶片組,控制著所有的系統,動力、環境偵測、空調、驅動、娛樂系統等等,通通由這兩個大腦控制。而這兩個大腦,上面只有印著特斯拉的名字,不像豐田,通通是上游供應商的名字。也就是說,特斯拉開發並完全掌握這兩個大腦,從晶片設計到程式編寫,全都是自家搞的。也許晶片是讓台積電做的,但設計是特斯拉內部做的。
以電腦為核心的生產,還有一個內燃機沒有的效果,摩爾定律,即電晶體數目每兩年倍增的了不起矽谷定律。摩爾定律也許沒有之前那麼神了,但晶片越來越強大且便宜的趨勢還是在。特斯拉花最多的錢在電池和電腦上,而這兩個品項,又最受科技發展影響,成本隨年下降。請問豐田要怎麼競爭?
美日德各三大傳統車廠,會被洗牌洗掉一半以上,因為他們都受制於舊的生產方式,都擺脫不了內燃機的過往成功。以前矽谷專家喜歡說,這是一場戰爭,看是特斯拉先學會造車,還是傳統車廠先搞懂電動車。現在這場比賽結果已經出爐,特斯拉取得了勝利。不過我認為傳統車廠裡,還是會有幾家存活,豐田其實是機會最大的大廠之一,寶馬和賓士也許是另外的倖存者,但未來太複雜,沒有人知道。
所以回到股價的問題上。取得生產科技勝利的特斯拉,年銷九百萬輛不會只是夢。但如果年銷可達九百萬輛,可以有現在這個每股一千五百元的價值嗎?距離這個系列文章的開始,才幾天而已,特斯拉股票又漲了一成。這個股票,已經不是九百萬輛與否的問題,而是史上最大的多空交戰。有二百億美金的資金正在放空特斯拉,也同時有多頭推升特斯拉市值超過二千五百億,說實話,沒有人在談基本面了。
我是認為,長期來說,特斯拉成為一兆美金的公司,只是時間早晚,也就是說,一股五千美金,也不是問題。但現在買特斯拉,你能安安穩穩地抱到那一天嗎?你能在股價跌回兩百元一股,也不怕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行車紀錄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你最近有持續關注我們節目的新車資訊的話,你會發三菱汽車最近動作頻頻,不管是改款,或是新發表,非常熱鬧,這其中有一台車的關注度是非常高的,推出才一週,就接到上百張訂單,那今天就直接為大家試駕這台充滿魅力的Lacer sportback。 試駕了一天,不難發現這台Lancer Sportback很...
「五代油箱容量」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五代油箱容量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五代油箱容量 在 行車紀錄趣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五代油箱容量 在 勁戰五-鵡戰俱樂部- YAMAHA CYGNUS-X CLUB | 請問各位 ... 的評價
- 關於五代油箱容量 在 新勁戰的油耗跟油箱容量問題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五代油箱容量 在 勁戰五代油箱- 機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五代油箱容量 在 勁戰五代油箱容量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五代油箱容量 在 勁戰五代油箱容量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五代油箱容量 在 2022勁戰五代油箱容量-汽車保養配件資訊,精選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五代油箱容量 在 油箱容量非加油量最大值預留10%空間- YouTube 的評價
五代油箱容量 在 行車紀錄趣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果你最近有持續關注我們節目的新車資訊的話,你會發三菱汽車最近動作頻頻,不管是改款,或是新發表,非常熱鬧,這其中有一台車的關注度是非常高的,推出才一週,就接到上百張訂單,那今天就直接為大家試駕這台充滿魅力的Lacer sportback。
試駕了一天,不難發現這台Lancer Sportback很大很大的重點放在它非常完整的主被動安全配備,有些朋友或許會說,車又不是買來撞的,所以不小心出車禍的人是專程買車來撞的嗎?不,那叫意外,我們當然不希望你有機會用上它,但只要這些主被動安全配備發揮了一次做用,一切都值得了不是嗎;那到底怎樣才更安全,我想sportback已經做了最好的呈現。
Lancer Sportback 84.9萬元
車身型式 掀背/Hatchback
車門數 5 門
乘客數 5 人
車身尺碼
車長 4585 mm
車寬 1760 mm
車高 1505 mm
軸距 2635 mm
行李容積 344~1349 litre
迴轉半徑 5.0 m
輪胎尺寸 205/60 R16
後輪尺寸 205/60 R16
油箱容量 59 litre
機械結構
轉向系統 RP齒條與小齒輪式
前輪懸吊 獨立麥佛遜式附防傾桿
後輪懸吊 獨立多連桿式
能源數據
燃料 汽油
市區油耗 11.14 km/l
高速油耗 16.39 km/l
平均油耗 14.0 km/l
引擎系統
排氣量 1798 c.c.
壓縮比 10.7 : 1
汽缸設計 直列4汽缸
引擎設計 SOHC單凸輪軸
供油方式 多點噴射
每缸汽門 4
汽門數 16
引擎位置 前置
引擎技術 可變汽門正時+揚程
缸徑 86.0 mm
衝程 77.4 mm
傳動系統及制動系統
變速系統 無段變速
傳動方式 前輪驅動
煞車系統 四輪碟煞
性能
最大馬力 140 hp/6000 rpm
最大扭力 17.9 kgm/4200 rpm
製造
製造廠 Mitsubishi Motors Corporation
產地 日本
經銷/代理 中華汽車 行車紀錄趣官網:http://funcar.udn.com 製作人:鍾清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N1dWLAcRus/hqdefault.jpg)
五代油箱容量 在 新勁戰的油耗跟油箱容量問題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小弟爬了很多文新勁戰的油箱是7.4公升但未甚麼我騎到油表閃的時候去加油加到快滿出來也才5公升多一點不會超過6公升我想問的問題是油錶閃的時候大概還 ... ... <看更多>
五代油箱容量 在 勁戰五代油箱- 機車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請問跳停一桶油大概可以撐多久二百公里沒問題嗎!?可以請大家分享自己騎乘的經驗嗎? ... <看更多>
五代油箱容量 在 勁戰五-鵡戰俱樂部- YAMAHA CYGNUS-X CLUB | 請問各位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請問各位大大, 剛牽5代不久,5代油箱容量是多少? 騎到一格在閃要加多少才會滿?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