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世的一些麵包.
#你沒想過可以完成的St_Galler_Handbürli以高礦物質小麥粉完成的驚人小麵包...
#送兒子去上學以後....
做一點這次去蘇黎世的紀錄閒聊一下.... 後來, 回到家. 看了一個影片講述在瑞士淨收入3200瑞朗活得很艱辛的女單身. 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真的, 不要羨慕別人的收入. 那是表面上的數字. 活得快樂不是因為錢多! 把心靈富足比較容易快樂
#全文轉發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9/st-galler-handburli.html
其實回來以後.... 真的沒甚麼心思. 做甚麼都不起勁. 最惱人的事是要調整煮飯量. 及買菜量. 少了一個200公分男人的胃裝食物. 覺得煮起來沒意思. 😂😂😂
昨天做了這顆.
因為我們家, 最喜歡Panettone ( 三不五時會剝來吃的) 就屬我兒子. 開始研究這個Panettone之前, 也是因為有他跟我一起嚐遍10多個來自義大利不同店家及口味的Panettone. 最終才讓我一頭陷進去的. 就是因為兒子喜歡吃. 我則鍾愛整個發酵的過程. 這次... 只做了一顆! 以前怎麼樣都是兩顆, 四顆做. 但...沒有人吃. 只好做個可以誘導人吃的味道. 我女兒非常不喜歡麵包裡有蜜橙丁. 所以這一顆Panettone 中. 我加了一半的蘭姆酒葡萄及一半的泡水葡萄乾. 我的蘭姆酒葡萄是泡54%濃度的蘭姆酒. 而且應該躺櫃子裡有半年了. 它 #非常非常影響發酵. 原本9小時第一麵團就達標. 卻因為這個葡萄. 讓我等了8小時( 或以上) 的後發. 後來. 真的得睡了. 所以還是開烤. 很驚人的爆發力. 所以非常期待切開的時候.... 你可以看到. 箭頭所指的地方就是開烤的高度. 我放的是Streusel 這種大家都喜歡的麵粉糖粒.
等切開等我再做幾個? 反正終有一天我會談談心得... 因為我就是想做大孔洞. 雖然這次的高度不錯. 但我還是存疑. 因為後發真的很久, 也有可能出現的是fool's crumb.
說多了.
因為不知道怎麼介紹. 還是用圖片來帶出我這次的" 旅行"( ?!) 吧!
來說說瑞士這個以農立國的國家. 你應該也知道. 這個國家就是山多湖多. 一百多年前的瑞士並不是像現今這樣有錢的狀態. 當初之所以希特勒沒攻打這個地方是因為這裡的人都非常身手矯健. 平常就是往山裡走往水裡去. 而地形一直都是戰爭時非常需要考慮的因素. 把一群訓練有素的士兵丟在這樣的地形上也不一定會得勝. 因為當地人熟知地形. 也知道如何隱藏及攻擊.
之所以能在二次大戰成為大家認可的中立國應該也不只是因為它們說要中立就可以中立起來的...實在也是因為太難攻打.
我曾經在台灣認識過一個瑞士人. 他是在無塵室裡工作的工程師.是老爺的同事. 明顯很不同的德語口音. 其實很多德國人私下都笑他. 因為他就是一個樂天且愛開玩笑的性格. 我第一次知道外國人裡有分長得醜及帥的. 那些德國人都說他醜.在我看來其實都差不多( 其實我也是台灣女生長得醜. 但老外覺得美的那一型👀👀👀 每個國家的審美觀不適用於其他國家, 所以請跟我一樣的醜女不要自卑也不要想改變自己. 把 #內在修養好比較重要 )
那些德國人取笑他長得像頭牛( 他不胖是瘦的) ??? 而且, 有一點天真. 有次老爺說話提及他. 他說那個瑞士人在國內應該很難找到女朋友. 因為長成那個樣子@@a
我倒覺得很難得. 要不是有老爺當男友. 我應該會追他. 因為他讓我有種很樂天的傻勁. 跟這種人相處一點負擔都沒有. 每次跟他說話都沒負擔他也禁得起開玩笑. 後來才知道, 他的家人一直到現今都是住在非常大自然裡, 養牛種穀物的生活著.每次他回家都得開老遠的山路. 是" 真的在地" 瑞士人.( 因為瑞士後來有太多的移民. )
也因為它們以農立國. 所以對於瑞士的農產品非常保護. 人少, 當然種植及養殖的數量就少. 跟其他國家是沒辦法比的. 就如同當初台灣要進口外國豬肉這件事. 大家都知道會影響台灣豬農一樣. 瑞士政府做的就是限定進口外並且課重稅. 當然, 從非歐盟國家進入肉品奶品蛋類等不能帶. 你可以出國門查一下. 但如果你是歐盟人士要進入瑞士時. 想要省一點.帶其他國家的肉類產品進入. 是有限量的. 每人一公斤免稅. 不管是新鮮或是醃製的肉品. 被查到超過免稅量. 10公斤以下的關稅是每公斤17瑞朗. 10公斤以上是每公斤23瑞朗的關稅. 脂肪含量超過 15% 的奶油最多可攜帶 1 公斤免稅進入瑞士. 超過則每公斤16瑞朗關稅. 食用油則是5公升以下免關稅. 每多一升則付2瑞朗關稅. 酒及菸這個你自己查吧XD 除了食物. 如果你覺得當地課稅太重. 想搬一些鄰國的家具或是日常用品. 則有每人300瑞朗的扣打....
我這次因為要買個垃圾桶. 在Migro超市找到一個完全簡單但我完全下不了手的垃圾桶..27瑞朗!!! 我跟我兒子說. 你隨便用垃圾袋裝. 等我在你老妹秋假時帶垃圾桶來吧😂😂😂
瑞士每個男人都得服兩年兵役. 所以男生大學的入學年齡是20歲. 老爺的瑞士朋友, 他的兒子今年20歲也才剛上大學. 每個瑞士人家裡都會放槍. 而且他們都知道如何使用( 廢話XD ) 這個也不是冷知識. 但是, 是平常我們不會注意的知識....
這是我兒子第一天上課領回來的實驗服及一瓶化學劑XXXD. 還有送了幾個環保購物袋子及紅牛還有咖啡😆😆😆 看來是真的要好好努力了! 我以為化學系女生不多. 但兒子說. 還蠻多的. 比他中學班上的女生比例還高. 超過1/3.
除了瑞士當地人去這個學校讀書. 兒子說還有跟他一樣來自德國或奧地利的同學.... 老爺說, 這裡很多外地人都會學瑞士德語. 因為這樣它們對你才會有認同感. 他當初在EPFL 時也有帶學生的實驗課程. 但非常地不受尊重. 除了他的法語很差以外. 他們那種高知識份子是以自己國家為傲的... 所以老爺說, 他希望兒子能去學瑞士德語. 這樣在當地會比較不被當外國人.
沒錯, 不是會講中文的都是中國人. 你應該也很了解. 由腔調來判斷並且分級. 是很不公平的事. 我一直覺得人都是一樣的. 不管是哪裡來的. 因為教育及文化政治不同當然會有不同的人品. 但人的良善最主要是家庭教育問題. 我想要一起共處的是良善的人. 但如何去找這樣的人? 就是要讓他們對你有認同感. 首要之處當然就是當地語言.
這是跟法國很多地方一樣的警察局外觀... 德國的通常比較" 宏偉" 或是說會隱藏( 因為也可能是在某棟建築的一樓或二樓....
警察局範圍內沒人敢動. 長得超大的菇😂😂😂
目前蘇黎世看到不少移動打疫苗車子. 如果你要打疫苗是非常容易的事. 跟德國一樣. 就怕你不打!
最後, 來談談我最喜歡的麵粉及以麵粉發酵完成的食物吧!
這裡的麵粉應該都是瑞士當地產的. 最簡單的家用麵粉蛋白質都是12%左右. 價格是德國的2.5倍左右. 但一包一公斤. 一塊多瑞朗的麵粉其實可以做很多麵包. 如果我住瑞士想吃包子. 應該會把這個家用麵粉參雜玉米澱粉或馬鈴薯澱粉降低筋度. 這裡吃的麵包形式比較像是德法混合體. 他們稱這種捲捲長棍也是Baguette. 這條長棍裡有加橄欖.
德文裡" 小"字尾通常都會加上~chen. 瑞士則是加上~li
所以德文的100 g左右小麵包都是Brötchen( 德文的麵包叫Brot) . 瑞士則是把麵包特色加上~li 就是小麵包.
這次我要談的是這個看起來很簡單. 但實際上不容易的瑞士小麵包Bürli
這種小麵包. 是用當地的Halbweissmehl( 780) 完成的無油小麵包. 這種粉的礦物質含量是0.64~0.9% 相當於法粉T65及義大利Typo 1.
照理說, 德國是要以Weizenmehl812取代. 但是市面上難找. 所以通常就是以Weizenmehl405或 550去搭配 Weizenmehl1050 . 不過, 因為瑞士的小麥粉蛋白質含量通常比德國高. 所以我比較建議能使用找得到的高蛋白質的Weizenmehl405 去搭配Weizenmehl1050. 這樣的比例約是 : 1000 g Weizenmehl812= 450 g Weizenmehl405 + 550 g Weizenmehl1050 ( 通常1050都有12%蛋白質)
小麵包主打輕盈. 所以在麵筋的處理上得更為小心. 這裡有一個德國麵包社團裡住瑞士的管理員推薦的食譜:
St. Galler Handbürli – Schweizermeister-Rezept nach Urs Lichtensteiger
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需要用到這麼大量( 3%以上)鹽的食譜. 他使用的是老麵法. 用穩定的鮮酵低溫做老麵. 之後再用鮮酵拉長麵筋. 有興趣的可以試試. 這不是一個很好做的麵包.
你如果去搜這個麵包. 應該會看到很多扁塌的. 像主圖那樣長相的需要很厲害的工藝( 好吧~ 這一點大工廠早有自己的辦法) 並且得要有高溫石板的加持( 看顏色就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它們都會倆倆黏一起烤. 我覺得跟吐司裡面放兩團很像. 單獨烤要長大的空間又減少很多. 所以他們單個賣時也是從兩個去分開的. 並不是單獨烤一個.
最後. 要來介紹兩個比較特殊的麵包
這個是Migro 當時限定的麵包. 我覺得很有趣. 沒買. 因為我知道味道應該不會是鹹的. 而且通常是小孩喜歡的...
這是蘇黎世今年第99年舉辦的摔角節!( 昨天) 詳細情形請點連結: Kilchberger Schwinget https://kilchberger-schwinget.ch/ 德國這裡也開始有大型表演比賽的聚會. 但雖然比賽幾乎都是露天. 還是有要求戴口罩... 瑞士其實.... 恩~ 蠻鬆的. 不過. 現今德國也有一種說法. 就是想保護自己的都已經去打疫苗了. 那些堅持不打的. 就讓他們自己去對自己面對的風險負責.... 但口罩. 還是有必要. 我們在回來的路上整點新聞一直都在報一個令人心碎的新聞.
RTL新聞 Idar-Oberstein trauert um erschossenen Tankstellen-Kassierer Alex W. https://www.rtl.de/cms/idar-oberstein-tankstellen-kassierer-alex-w-20-nach-maskenstreit-getoetet-oeffentliche-gedenkveranstaltung-geplant-4834436.html
德國有個加油站大學打工男生. 因為要求一個進入的顧客戴口罩才能進來. 結果這位49歲的客人.回家拿了口罩順便帶著槍回來. 朝著這位大學生以行刑式的方式對準頭部射殺. 造成這位打工生當場死亡.
雖然這個人後來自己去自首. 但引起輿論一片... 這個人說自己對這整個疫情的容忍度已經到了極限. 他只是想讓大家知道大家也可以這麼反對@@
這個瘟疫正在考驗人性. 老爺也不斷地強調去課堂聆聽的重要性. 雖然兒子的課有的可以選在家看網路直播...
你認為呢?
最後, 要介紹這個很多日本人喜歡的水果麵包. 這種麵包通常都會加香料及水果乾. 日本的麵包書中一定會有這種麵包的介紹. 在我的感覺. 是除了法棍以外最受日本人喜愛的麵包. 但這個因為是長時間保存的. 所以做得比較鬆散. 通常日本的水果麵包是更厚實有味道的.
這種麵包通常是冬天的麵包. 因為有很多秋天收成的果乾... 我自己蠻喜歡的. 兒子也是....應該會做做看...
最後.給各位看看老爺的戰利品😌😌😌 老爺去瑞士生活時喜歡上阿華田. 這次兒子先去探路時買了一包回家. 他發現不甜了. 為了健康著想. 原本會加糖的阿華田都不再加糖. 所以這次去他狂搜.... ( 最好是會瘦比較健康.
最有趣的. 他最喜歡的是這個. 我想, 應該有很多人是乾乾的吃阿華田的. 這種Bar是阿華田乾壓成這樣的形狀. 下次應該會再補貨. 因為兩天他就吃完了@@
沒幾天的行程也去朝聖了號稱當地最好吃的麵包店John Baker. 13度的低溫中排隊買麵包...
麵包算上乘. 但也並非非吃不可. 我朋友說是因為我自己做麵包所以覺得沒很特別. 也有可能. 但我覺得網路無遠弗屆. 現在真的好像有好的網路口碑. 要有排隊風潮不是很難. 除非你的食物真的很糟.... 不過, 這間店強調所有的東西都是有機. 連麵包發酵都有聽音樂....
或許這也是雖然貴但講求健康及有氣氛的現代人會縮著身體也要排隊的原因吧? ( 另外~ 卡布奇諾不夠濃香是真的. )
一般大飯店都會接待一些大團體. 例如我們在飯店期間有看到加拿大航空的機組人員( 其實我蠻怕的XD) 還有提前從日內瓦正是賽季中的足球隊.
日內瓦sevette FC足球隊 https://www.servettefc.ch/
外面那台巴士滿滿一群足球隊員. 是我第一次見識到. 原本我以為足球員漢草都是矮壯的. 但真的平均身高都很高. 而且身材實在很好, 看不到大塊肌. 整個線條超順超美. 讓我這個大嬸目不轉睛的那種😅😅😅💦💦 我覺得從這樣的大團體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教育不一樣的行為舉止. 這一整群人在大廳裡真的沒有聒噪的. 大家都非常地安靜. 講話輕聲細語. 完全看不出來是會讓粉絲尖叫不已的樣子....
那群機組人員則是抽菸的很多....
我倒是沒看到這些球員有跑外面抽菸的.
最後~以飯店大廳的燈做為結尾. 等十月底再來!
「二行程混合比調整」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二行程混合比調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二行程混合比調整 在 哈韓孕媽咪.正韓直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二行程混合比調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二行程混合比調整 在 Re: [問題] 二行程車下坡- 看板bik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二行程混合比調整 在 請問2T 翔鷹100的化油器怎麼調混合比?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二行程混合比調整 在 船外機使用注意事項如下: 1.出廠前發動機是放掉機油(潤滑油 ... 的評價
- 關於二行程混合比調整 在 四行程化油器調整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二行程混合比調整 在 四行程化油器調整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PTT 的評價
二行程混合比調整 在 哈韓孕媽咪.正韓直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真心推薦‼ 洗了就回不去
【韓國DrCyJ抗油蓬鬆洗髮精】
‼不常洗頭和油頭救星 ‼ 可以蓬鬆好幾天🤣🤣
#超越摩洛哥油這次數量少少賣完就沒了 !!!
#哈韓已團上百瓶
#之前有買得快來跟闆娘分享心得
補貨時間 和 揪團時間又到了 🥰🥰
< 想跟團請私訊小編 >
-
#高級髮廊也在用
#在家也能沙龍 #媽媽也要桑幾勒
-
闆娘的愛用洗髮精❤️
後來才知道好多人也用這瓶😍😍
用了一次就變老主顧 !!
連兩次都團了百瓶!!!🔥🔥
#開團中 #有興趣私訊 #回購補貨團
#孕婦哺乳也可以洗
❤️❤️提早養髮才能預防產後落髮❤️❤️
-
青晏 🙋♀️ : 闆娘還沒團前就已用半年了,頭真的不容易出油更蓬鬆
小穎 🙋♀️ : 用了這瓶後頭真的很少出油 可以很多天不用洗頭XD
VIP媽咪 🙋♀️ : 洗完頭皮很清爽,我是2天洗一次頭,隔天不會油膩~
VIP媽咪 🙋♀️: 愛用+1 味道聞起來有高級感 我都拿去給美髮店幫我洗頭
VIP媽咪 🙋♀️ : 愛用+1,味道超好聞的啊
闆娘之前一直跟別人的團 😬😬
好用到自己受不了
已經使用一年👍👍
推薦給大家
妳們其他的也有用過嗎?
最愛哪一個?🥰
-
有買過的歡迎留言分享🥰
👉👉 有興趣購買請私訊
------------------------
【韓國DrCyJ抗油蓬鬆洗髮精】
#超越專櫃
#闆娘之前用的超貴
#控油能力超棒
#跟油頭說再見
#髮根細毛如雨後春筍
闆娘使用韓國DrCyJ的原因:
我是油性髮質,所以必須天天洗頭,
不然隔天頭皮都可以直接炒青菜了,天生體質如此,
我只能留短頭髮,天天洗頭。
之前都是使用開架洗髮精,海倫XXX,花X,
也查過資料,用透明的洗髮精,不要用乳狀的,
都還是無法改善我油頭的症狀😱😭
常常隔天早上上班,闆闆都看著我,問說......妳昨天有洗頭嗎?
我明明就有洗😭😱
後來索性換到百貨專櫃的AXXX,闆娘都在桃園的台茂購物中心買,買到有會員🤣,但實在單價有點高,1000ml要4500元。
又開始尋尋覓覓其他CP值高的好商品。
我相信還沒有用過的人跟我一樣,看過很多部落客在團這個品牌,
但都會有疑問🤔️,真的好用嗎?我也是如此😬,
所以一開始,我就是買洗髮精和護髮素各3罐(因為要湊免運),
開始使用這個品牌。
現在依舊每天晚上洗頭,隔天早上都澎鬆不油膩,洗頭髮的時候,就是高級髮廊會使用的SPA精油洗髮精的味道,
很天然,很舒服😌 真心推薦👍
-
闆娘自己大約一個月就要
1罐洗髮精+1罐護髮素,
我是短頭髮喔,提供給大家參考
-
✅哈韓VIP的媽咪也都大推好用
✅任何髮質都適用,乾性可搭配護髮素喔!!
✅產後落髮媽咪 推養髮液,吸收快,不粘膩耶👍
大約使用兩個星期,就會有感覺了
✅洗完會覺得乾嗎?
如果單用洗髮精,會覺得乾,但不會澀;闆娘自己都有用護髮素喔👍
---------------------
【野里髮萃露Hair Serum免沖水護髮油】
#比摩洛哥油更好用的油
#高級髮廊也在用
#台灣推薦王美髮職人推薦第一名
以往用別牌的護髮油 擦完手都會油到要用衛生紙擦😂
這瓶我擦完後沒多久 手居然可以乾爽!!!! 都不用再用衛生紙擦
而且頭髮也不會油膩 有些擦完頭髮會一條一條 這瓶不會耶
擦完頭髮是乾爽的!! 然後好香 香味沒有摩洛哥油濃 但是很舒服
而且重點是隔天頭髮也不毛躁很順 看起來也不會油油的 所以我一樣可以很多天沒洗頭 XDDDD
不愧是高級的護髮油 !! 染燙和頭髮受損的媽咪 可以試試
我是短髮 洗完頭吹乾壓兩下 先抹在髮尾髮質受損處 再用手上的剩餘抹頭髮中段毛躁處 一瓶用的蠻省的 !!
👍可改善粗糙、乾燥受損的髮質
👍免蒸氣 免沖水的瞬間護髮品
👍台灣製造
洗完頭濕髮塗抹👉🏻吹乾前的抗熱打底護髮
吹乾後乾髮塗抹👉🏻加強頭髮保濕增加光澤
混合造型乳塗抹👉🏻創作線條同時維持柔順
超越摩洛哥的免沖水護髮油 原價1000元 團購價也很甜呢~~~🥰
< 想跟團請私訊小編 >
-----------------------------------------------------
【 7月份團購行程表 】
❤️防疫專區👉 https://bit.ly/3zL0a4y
❤️懷孕哺乳也能穿的調整衣 預約✏️ https://bit.ly/3h7iagK
-
🔸7/012(一) REFEEL益生菌+ UNID系列 (7/19截止)
這裡下單🛒 https://bit.ly/3r1Ssit
-
🔸7/13(二) 新品上市款款折70 (7/19截止)
直播+1限定商品 >> https://bit.ly/3k7uZei
官網直接買 >> https://bit.ly/36uYz5k
-
🔸7/14(三) 棉之境 超吸水澎澎紗 (7/20截止)
官網直接買 >> https://bit.ly/3ibHfHQ
-
🔸7/15(四) 跳跳馬+IWAYA電子寵物 (7/21截止)
官網直接買 >> https://bit.ly/3icovIr
-
🔸7/16(五)
門市挖寶 媽媽篇+1 🛒 https://bit.ly/3horDBT
門市挖寶 寶寶篇+1 🛒 https://bit.ly/3B6CmJ2
Drcyj洗髮精+限量護髮油 >> 販售中請私訊
---
【 7月韓國連線 】
7/20 16:00 尿布 / 20:30 韓國MOIMOLN
7/21 16:00 寶寶帽+睡袋+收納箱 / 20:30 平價女裝
7/22 16:00 POGNAE揹巾+腰凳 / 20:30 中高女裝
7/23 14:00 艾康明保健食品
二行程混合比調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魚漿夫婦 #無敵家 #池袋
少點個性多點溫柔 | https://bit.ly/2UCtgD5
朋友在大塚的民宿暫時停歇,打算租出去告一段落。由於房內家具需租個倉庫放置,其間少不了人力搬運,便問我能不能來一起幫忙。於是清場打掃完畢後已是下午,朋友還有事,我們便約了改天再吃一頓飯。
朋友開車將我在池袋放下,我發現池袋變了不少,陽光城通上面的藥妝店少了一間,開了19年的P.S.FA池袋本店關了,我還記得白石麻衣穿著面試套裝的樣子。
2018年之前,我常常幫朋友帶民宿的客人遊逛池袋,那時大多是先帶他們吃無敵家,趁著排隊的時間聊聊行程給點建議。接著帶他們到陽光城通上去購物,或是到電器行找最新的吹風機。若是春天櫻花盛開時,我會帶他們走過玄靜院,留下幾張櫻花與鬼子母神鳥居的照片。
那時的行程總是從無敵家開頭,最後到晚上帶他們回大塚民宿,我記得朋友開的民宿模樣,卻記不得無敵家的口味,是因為當時都在聊天嗎?那是多久之前的事了呢?有三四年有了吧。
看了看發現不用排隊。
那麼或許可以靜下心來好好吃上一碗。
無敵家以名字來看的話,似乎為「家系」拉麵,當然家系拉麵不一定要從名字裡面有沒有「家」來分,像是町屋知名的無添加家系「麵屋千祥」就沒有「家」這個字。
但若從配料來看的話,那一撮菠菜與印上字的海苔,便是十足的家系風格。家系以吉村屋為始祖,主要混合了「九州的豚骨湯頭與東京的醬油湯頭」,因此這碗湯可以用很多種方式呈現,若要加強一點豚骨風味,可能湯頭稍微厚重濃稠,底部有些骨粉,入口時有烤骨頭的香氣。
若是加強醬油味,湯色可能稍深,鹹度也隨之而上。
湯面上浮著一層不算薄的豬油,也可能是雞油調和,這是從吉村屋開始一直傳承下來的風格。不少家系都能在麵條軟硬,湯頭濃淡,豬油多寡做調整,甚至推出了女性及小孩家系,麵量減半,配菜增多等等之類。
不少家系會附飯,讓你撈上那一層厚厚的浮油,做一碗香氣十足的豬油拌飯,過癮。
回到無敵家,想必大家除了拉麵外最有印象的就是這個濃縮茉莉花茶了。不喜歡油膩的朋友,這個真的是唯一支持你繼續吃下去的目標了。
所以綜觀上面所述,無敵家絕對不是一碗清淡的拉麵,厚厚的浮油決定了它的油膩度。但你要說它重口味,它在池袋的拉麵戰場裡,又是中等程度的。後面我會介紹幾家池袋的愛店,讓喜歡重口或清爽的朋友,都有可以參考的目標店家。
那麼為什麼說它的湯頭少了一點個性呢?其實吃過的朋友都知道,它的湯頭偏甜,是一股濃烈上來又能拉出尾韻的甜味。一般來說,若要熬出入口時有一股濃烈上來的甜味,在熬湯時可加入一些水果野菜,然而要拉出尾韻的甜味,很有可能是洋蔥打的基底。
然而前面說到家系的湯頭是「九州的豚骨湯頭與東京的醬油湯頭」,無敵家這裡則是呈現了較多的偏甜豚骨湯頭,醬油湯頭個人覺得一定有放,但存在感不重,少了那股畫龍點睛的個性鹹香味。
有個愛吃拉麵的日本朋友曾跟我說,家系最過癮的就是吃飽後打嗝時嘴裡散發出來的醬油蒜頭味,雖然形容的有點噁心,但喜歡吃拉麵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
整體來說無敵家的湯頭偏甜不腥,甜膩味蓋過了豚骨原有的腥味。加上這次點的是本丸-X,主打澆上新鮮豬油,因此可能會帶來腥味的豬油也處理得很好。除此之外,湯頭上沒什麼尖銳突出的地方,個性溫和,如履平地。
然而在甜湯頭的襯托下,麵條的香氣與咀嚼時口齒間散發的甜味就被蓋過去了,麵條的麥香也不強烈,品質普通。中粗麵的呈現一般,或許是因為觀光客多的關係,如果你什麼都沒講的話,預設就是偏軟口感。
除了麵條有些不足之外,叉燒也有些不足,外圍帶肥的部分軟嫩,但內裡較瘦的地方就有點硬澀,又因為厚度的關係,真的不太好咬。
油油甜甜的湯,偏軟的麵會不會膩?若你第一次吃的話,這一碗就很能測得出你的口味來,若你吃的比較清淡,那麼這一碗太油,很不舒服。若你吃得口味比較重,這一碗又不夠鹹,只能狂加拉麵醬油。
我曾帶過一個朋友去吃,他整碗加了不少拉麵醬油,呈現黃褐色,他說這樣才夠味。
不過它的配料有一個我很喜歡,那就是青森產的蒜頭。日本國產蒜頭本就偏貴,一顆可以抵上一串中國產的蒜頭。青森產的我特別喜歡,就辣那麼一下,之後就是蒜香濃郁尾韻。若您去韓國吃過烤肉,那蒜頭可是辣得你連胃腸都像刀割,相較之下,青森產的蒜頭溫潤許多。
蒜頭現擠,能保持住被絞成碎塊時的芬芳,我會擠個兩三片進湯裡,補足了湯頭的一點個性,然後一飲而盡。
說到底,家系的拉麵那麼多,對我來說,能安然喝完湯的,這碗是其中之一。
池袋為拉麵戰區,無敵家的口味介於清淡與重口之間,它的湯偏甜不鹹,但多了一層豬油。說有點油膩,但加了蒜頭又頗順口。怎麼說呢?就是位於中間吧。
若您喜歡重口味,「池袋二郎拉麵」甚好,豬油帶有醬香,叉燒軟嫩,重點麵條有麥香,搭上鹹重湯頭咬得過癮。「馳走麺 狸穴」跟「麺処 花田 池袋店」也不錯,味噌夠味,在鹹味上有不同的層次。大麻大辣則首推「鬼金棒」,一定能滿足重口味的您。
若您喜歡清淡口味,清新自然的「麵屋 六感堂」不過度調味,還原食材的本色。老闆自稱長得有點抱歉的「塩そば専門店 桑ばら」,麵可一點也不抱歉。還有「らぁ麺 はやし田 池袋店」,湯清雞鮮,冷熱皆宜。
希望疫情過後,各店依舊安在,不過看解除緊急事態後的回流客潮,看來是沒問題的了。
二行程混合比調整 在 請問2T 翔鷹100的化油器怎麼調混合比?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這顆化油器, 混合比調整螺絲順時針轉, 轉速漸快, 順時針轉到底, 轉速極快, 就算slow調到最低, 轉速也很快怎麼跟網路上所說的相反? ... <看更多>
二行程混合比調整 在 船外機使用注意事項如下: 1.出廠前發動機是放掉機油(潤滑油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怠速在出廠之前已經調整好,一般不用調整,怠速高低是調整化油器上塑料黑色螺絲。 ... 2:二行程船外機混合油比例為,磨合期為10小時以前燃油混合比為25:1或30:1, ... ... <看更多>
二行程混合比調整 在 Re: [問題] 二行程車下坡- 看板bik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Kenja382 (阿宅kenja)》之銘言:
: 小弟車是B1
: 最近下坡時小小縮了
: 不過也才5分鐘左右路程
: 之前查過二行程車下坡還是要含著油門
: 不能掛著檔下去,所以都有含油門
: 可是含著一點點油門會越來越快
: 快了機油套不夠又會縮
: 或是快了要補更多油門讓他吃油
: 這樣又變更快,太快不是容易縮嗎?
原文吃光光,大家好我三重條碼貓。說到縮缸我就是人中之龍。可以說是縮缸界的霸子一
條龍。其實二行程縮缸說幾年也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縮缸只是反應了一件事情就是溫度
過高,所以遇到縮缸的時候要檢討的就是為甚麼溫度會過高。
這裡我要重申一件事情
二行程機油跟縮缸沒有絕對的關係,二行程機油的用途是用來潤滑曲軸箱裡面的培林。由
於機油的燃點都比汽油再低一些些,所以也的確有散熱的效果,但這些影響都不如混合比
來得更直接。
縮缸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過稀的混合比,會這樣做的原因其實很自然,因為稀薄
燃燒可以得到更好的動力表現,廢氣也會比較乾淨,但是缺點就是引擎溫度會比較高。
但是在臺灣尤其台北的交通環境裡頭,這種調法其實也沒什麼問題。起步有力,尾氣乾淨
,但長途或是長時間騎乘就有一些隱憂。
所以去平衡你的騎乘環境與混合比搭配才是重點,過度去強調機油很大一部分都是以前店
家要搭著賣機油只好一直跟你情緒勒索。
諸如中油白瓶如何如何,但我手中這罐超幫二行程機油絕對解決你的所有問題。
你還是會縮第二次、第三次
接著提高混合比比例也不正確,基本上1.5%在泵作動的時候已經是最大值,低轉速的時候
泵都打在1%以下,所以加到3%甚至5%一樣,就跟馬英九吃便當一樣,沒解決問題吃兩倍也
沒辦法解決問題。
先檢查混合比,如此才能往下檢查多出來的熱要怎麼處理,要降低輸出換壽命,或是你兩
個都要就是增加散熱的方式(更大的散熱面積跟更大的循環)
、增加更大的噴油量與進氣。
自從我換了VM28之後,想縮都沒辦法( )
那至於高速跟低速要怎麼控制燃燒效率,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48.2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607429073.A.B0F.html
※ 編輯: igreensheep (118.168.48.230 臺灣), 12/08/2020 20:09:43
機油看認證,白瓶是目前少數每年還再送JASO並通過FD指標的機油。這幾年已經很多大廠
不更新了。
認證要花錢、要走流程,還要建立嚴謹的ISO指標。所以我只推薦過認證的機油
中油自己就有很有趣的產品,金色的賽車級環保機油,究竟是什麼東西可以又方又圓,又
不是尼克拉斯凱吉xD
至於一些特別的認證與規範我在十年前有寫過我翻機油的心得,有興趣可以找找看。
機油是科學,至於推薦這件事情就是車友間的心理學。如果你常車聚,我建議最少都要美
式馬,最大罐的魔特KART,而且要在車聚的時候調機油,把機油放在坐墊上,最好將發票
一並貼在瓶身。如此車還沒發動,你的車已經贏在終點。
※ 編輯: igreensheep (118.168.48.230 臺灣), 12/08/2020 20:25:52
這我還真的遇過。
他的機油管折到,從台北騎到台中再騎回台北,我就納悶你車怎麼都沒煙,什麼玄學排氣
管。
後來發現騎了五百公里機油箱一點都沒少。
只是後來曲軸兩顆培林都出怪聲,便宜的一台車有杜卡提乾離的聲音。
※ 編輯: igreensheep (118.168.48.230 臺灣), 12/08/2020 20:30:20
因爲跟用什麼油沒關係
跟車的配置跟取向有關
這個我之後再說
這瓶超可愛
白瓶跟綠瓶都有送測
就這瓶沒有xD
不過常特價上真的
這個我在下一集會特別做給大家了解(並不會)
蓖麻油本身也是一種油,尤其是天然的植物油,在非機械工業的應用也不少,像是按摩跟
化妝品之類的用途。
本身具有不錯的潤滑性,但是抗燃點很低,劣化也很快,在四行程裡面就是大家說騎一百
公里就要換掉的那種(並不用)
這種特性在二行程的燃燒過程就很適合,因為即便劣化速度很快,但由於一燃燒完就排出
(潤滑的部分是曲軸的培林)所以對二行程引擎來說有極端的優點。
但是,凡是都有但是
由於這種植物性的油與汽油的混合性比較沒這麼好,加上黏性較大,故時間靜置在油桶可
能會出現分離與沈澱的問題,同時化油器也會有這種問題,所以如果有加蓖麻油的油路,
要留意保存與變質膠化的問題。
簡單來說:不常騎不需要用
第二個是機油泵,有些蓖麻油衍生油品都會特別標注「只能在預混使用」Only Pre-mixin
g
這種就屬於黏度比較高的油種,不過現代也已經有很多類似成份但是跟汽油有更好的混合
性。譬如以前的AGIP(現在叫ENI)推出的KART,就是預混與直噴都能用的蓖麻油產品。
那如果你問我會不會加
會
因為聞起來感覺車比較快
加了蓖麻油就感覺曲軸拉了幾百條
汽缸挖了六流、八流、十二流一樣
蓖麻油在燃點的時候會有一股特別的焦味
當你聞到這個味道的時候就代表現在引擎的溫度相對較高,這是一種比較土炮的人體溫度
計。所以我通常都習慣加個一湯匙,調味一下即可。
那什麼車適合
其實轉速超過萬轉的車才比較適合,像是一般商用車普遍四千到六千轉,對於這種極端的
環境潤滑其實比較不重視。
看轉速選機油其實也不對
挑機油的重點是培林的精度
越是高轉平衡後的培林其精度要求也會越高
接觸的面積與可容納的油膜也會約苛刻
講回去商用車(或越野車)用的培林
就屬於間隙比較大的培林,耐用的區間就比較大
基本上不要掉出來,車都還能騎
這種車用比較好的機油跟一般機油的差異就不明顯
但是低轉車用高轉精度培林也不實際
因此我都推薦
可以在車聚炫耀的牌子(拜託不要)
以上就是這十年二行程打滾的經驗
僅供參考
※ 編輯: igreensheep (118.168.48.230 臺灣), 12/09/2020 01:15:24
這就是玩車在討論事情很複雜的原因
但討論下去就玄學了,這裡提供一篇論文給你參考:
https://reurl.cc/KjgRgm
我的經驗是偉士老引擎因為效率跟曲軸掃氣,用什麼油的問題都不大。畢竟後期由活塞進
氣的V6版本搭配全圓曲軸,曲軸培林也有一定的壽命。
那改了舌簧閥後由於整體的口徑變大了,換什麼油倒是沒什麼差,但整體的潤滑就變好了
。
來講講盲測好了
老車加了究竟有沒有用
其實就車聚的時候大家交換騎就知道了
如果騎一騎就知道這是什麼機油
那這機油就真的好。
以前出去車聚常常在加油的時候大家交換機油,由於大家都沒有瓶子,所以就變成一場大
型的盲測實驗。
不過我還是覺得買機油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畢竟機油這個東西,跟星座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是個不錯的談資。
補充一下,
培林其實也值得寫一篇
包含產地、格式、車用的趨向
低轉車裝高轉培林有沒有搞頭
培林怎麼裝
特工、土炮敲、液態氮、火雞燒
那一種比較好
其實為什麼很多原廠車小聲又好騎
一整理完有種說不上來的魔幻
那麼培林這東西就是個夠你折騰的玩意兒
有時候車怪怪的,追本朔源就是這個小東西
※ 編輯: igreensheep (118.168.48.230 臺灣), 12/09/2020 01:49:09
※ 編輯: igreensheep (118.168.48.230 臺灣), 12/09/2020 01:54:12
※ 編輯: igreensheep (118.168.48.230 臺灣), 12/09/2020 01:55:25
都可以,我覺得用什麼油都沒問題
其實很多油的廠商都是互相代工,更多的是同一家基礎油再加上各家的配方。
所以有時候包裝不一樣,裡面的油可能都同一家做的。
價格合理、方便購買、包裝賞心悅目
那就沒什麼問題
看情況,我自己比較不贊成廢機油泵。
有些車比較沒關係,不過像是以前鈴木採用CCI直噴系統就不建議廢除,曲軸培林容易往
生。
為什麼很多會壞,主要就是老式的機油箱為鐵製品,常見的有1969年川崎的雙獅與KC125
,同期的鈴木K125與T200都是這種機油箱,這類機油箱鐵屑進到機油泵後就會卡死,以至
於連帶傷害到帶動的塑膠齒輪。
車子的進步就在於更方便的設計。如果心有餘力我會建議機油泵能修好就可以修好。
台灣的車其實有點特別,中間過度了很常一段時間在國外有機油泵設計的車款都被拔掉了
,包含偉士牌、三期Kawasaki B1跟各種羚羊動物的車系。主要的原因是臺灣當時有販售
二行程汽油,就是中油已經幫你混好可以直接使用的汽油。
所以就不需要再用額外的機油泵了。所以只有原裝日本車才會配備機油泵。
對玩老車的考古車友來說,有帶機油泵的車比較高級一些。那後來車子又開始配備機油泵
(川崎1990大鐵後的年份),其部分原因跟日漸嚴格的排氣檢驗與越來越少的二行程汽油
有關。
不過話說回來,機油泵的結構很簡單,其實沒有外物入侵(像是鐵屑)裡面的零件跟潤滑
基本上不太會壞。
我曾經從國外買過1966-1969車系的機油泵好幾十個,拆開清潔的時候裡面連刮痕都沒有
,泡油的零件磨損是非常少的,所以才有餘力的情況下,我會建議修好機油泵。
跟你分享一個故事
我親愛的奶奶以前起床都會喝一杯熱水
九十歲的時候他過世了
我為什麼不太喜歡講機油的原因就是,他本質上忽略了很多機件工作與維修的過程。你可
以用二行程當關鍵字,有一半以上的問題建議都是機油、機油跟更多的機油。
不是說討論機油不對,而是一件事情的發生應該去探究原因,我也不介意喝熱水,但是骨
折也喝熱水,我到底該怎麽辦。
另外就是比例的問題。
五公升的1%是多少,是50cc對吧,那你看大家在混機油的時候,是怎麼量的,50cc跟75cc
與150cc佔每次燃燒的比例有多少,影響的情況又又多大,這真的很玄學。
所以我寧願討論尾氣分析的數據,而不是機油混幾%,我自己也提過原廠的機油量只有在
三千轉以上才打超過2%,加多其實也不會如何,但他的影響真的不大。
我的車加到98的汽油會不會爆炸
不會,只是錢包會比較疼一些。
但是如果你的心情會好一點
這點錢就花得值得
最後還是講一下車行常見的情緒勒索
譬如說你不用500塊的機油車容易壞,你1000沒換車以後要大修等等,這個嘛,我覺得在
這個資訊透明的現在,身為一個喜歡騎車或是研究機械的人,對於這種勒索要有一定的思
考。
其實很多車行幫你換的機油進價攤開也是一百塊出頭,四百跟五百的差別跟機油品質也不
一定有關。不過你還是可以發現很多人對機油的信仰有執著,但也沒關係,那就是得多花
點錢為信仰充值。但如果你有機會碰到業內的產業鍊,或許你會有不同的想法。
我還是得說一句,機油這個產業,每家店都有自己最有價格優勢的產品,我覺得也沒有問
題。你有包裝有名字上網查一下就有價格跟基本的參數,那每一家店在推薦機油的時候說
的有力、省油、爆發力強、尾速多十公里,就好好想一想。
二行程也是,他原先的設計就是經濟取向與實用,競賽以外的商用車輛是否要用高額的維
修費用來維持,是每個車主的選擇。
我也不是沒看過幫二行程引擎加賽車高辛烷值添加劑的車主,還有各種省油寶、化油寶之
類的添加劑這車明明沒汽門)
一公升汽油的成本超過一百塊錢
可是車主很開心,那也沒什麼問題。看他在加油站調汽油堪比酒吧調一杯Cocktail Mojit
o
不過玩車一句話,開心就好。
(但是以前留下來的壞習慣跟情緒勒索就自己想想)
如果煙有點大,就不要加這麼多QQ
「醫生我這樣捶肩膀會痛」
「那阿嬤你就不要這樣子做」
不要燒排氣管了
換個新的吧...
二行程的排氣管是耗材,跟活塞一樣。很多車友拿火雞跟瓦斯爐燒,溫度都不夠,說真的
燒完一罐瓦斯的錢都可以買半支排氣管。
機油加太多的問題就是會燃燒不完全,排氣管積油,堵住回壓太大又騎不動
這時候是不是又有建議是你機油加多一點
然後變成一種魔幻循環
我還是建議依照自己的行車習慣來調整車子
當然我也不反對機油機油再機油
以上經驗參考即可
這裡有一批很便宜的機油有需要請來電
※ 編輯: igreensheep (118.168.48.230 臺灣), 12/10/2020 00:24:29
以前有寫過這支油的研究
剛好這支油最近有代理商進
有興趣研究機油數據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剛好提到這支機油,我就來談一下我理想中的機油討論。其實就是像文章裡面提到的對比
與評分,有可見的磨損與清潔度比較,有固定的工作環境與時間,確實的拆開比較與紀錄
,控制好變因與思考差異的可能性。
如果我們討論機油的時候都能夠附上自己的曲軸與培林、活塞的燃燒狀況與殘留,那該有
多好。
只可惜我也只能跟你說,我喜歡這支油,我覺得好騎,這支油比較好(好在哪裡我也沒辦
法解釋xD)
所以呢,我也只能在這裡抬抬槓,寫寫廢文而已。
※ 編輯: igreensheep (118.168.48.230 臺灣), 12/10/2020 00:54: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