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周日睇好書!
《生老情書》在各大書局有售!
真實的故事、感人的內容、啟發思考的生老病死話題,希望大家喜歡!
多謝各位買書後 Inbox 我的讀者。
歡迎各位互動,tag #生老情書 ,#DrS 係 facebook 或 IG,互相交流讀後感 👏👏
謝謝各位讀者支持!
🎊🎊🎊🎉🎉🎉
《生老情書》暫時在以下書局有售:
誠品: 銅鑼灣、尖沙咀、太古城、荃灣愉景新城、屯門 V-City、奧海城、旺角MOKO新世紀廣場
三聯書店: 荃灣店、鑽石山店、中環店、馬鞍山店、青衣店、觀塘店(APM)、灣仔莊士敦店(柯布連道)
商務印書館: 尖沙咀圖書中心、將軍澳分館、康怡分館、銅鑼灣圖書中心、沙田圖書廣場(第三期)、大埔分館 、屯門分館(時代廣場店)、九龍灣(德福圖書廣場)
中華書局: 油麻地分局、將軍澳(新都城)
突破書廊: 佐敦
天地圖書: 灣仔
榆林書店: 旺角
田園書店: 旺角
森記書局: 灣仔軒尼詩道
開益書店: 旺角
#生老情書
#老人科醫生
#長者照顧
#感動故事
#DrS
# 長者在社會上並不屬於最受注目的一群,甚至可以說是被忽略。仍然有不小人的既定觀念,人老了就本應如此,手腳沒以前靈活、頭腦變得遲鈍、每天埋怨着周身病痛,照顧自己也無能為力、終日擔心成為家人的負慮,最後迫於無奈被安排入住老人院,卧病在床上「安享」晚年。但其實長者仍然有很多可能性,只要身邊人多點關心,用點耐性,發掘他們遇到的困難和當中的原因,就算問題不能完全解決,病患未能根治,都可以設法改善徵狀和生活質素。
# 希望當大家在讀這些真人真故事時,除了能獲得一點醫學知識,掌握照顧長者的袐袂,和領略與他們相處的技巧外,亦能夠得到一絲感動,察覺身邊原來有些自己可能沒有留意,甚至已經遺忘的人和事,並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ong Wai Man 中共又找到了新敵人,他的名字叫:聖誕老人。 李飛說: 基本法沒寫的,人大說了便算,因為他們一言九鼎。 很荒謬吧?不過,習慣了便不覺什麼。人是善忘動物,當年梁振英和唐英年爭特首時,大家都說,唐家大少只會保護大地產商,不懂民間疾苦;地下黨員則不然,他會對付富豪,令香港人人有屋...
九龍老人科醫生 在 走在醫院前線。醫生有班老友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生老情書》已經陸續送到各書局了!
暫時在以下書局有售:
誠品: 銅鑼灣、尖沙咀、太古城、荃灣愉景新城、屯門 V-City、奧海城、旺角MOKO新世紀廣場
三聯書店: 荃灣店、鑽石山店、中環店、馬鞍山店、青衣店、觀塘店(APM)、灣仔莊士敦店(柯布連道)
商務印書館: 尖沙咀圖書中心、將軍澳分館、康怡分館、銅鑼灣圖書中心、沙田圖書廣場(第三期)、大埔分館 、屯門分館(時代廣場店)、九龍灣(德福圖書廣場)
中華書局: 油麻地分局、將軍澳(新都城)
突破書廊: 佐敦
天地圖書: 灣仔
榆林書店: 旺角
田園書店: 旺角
森記書局: 灣仔軒尼詩道
開益書店: 旺角
據出版社資訊,近日書籍運送頗為緩慢,若發現書本還未到店,不防向職員查詢,會加快運送速度。
再一次多謝各位讀者支持!
希望大家喜歡這本書。
🎊🎉 歡迎各位互動,tag #生老情書 ,#DrS 係 facebook 或 IG,互相交流讀後感 👏👏
#生老情書
#老人科醫生
#長者照顧
#感動故事
#DrS
# 長者在社會上並不屬於最受注目的一群,甚至可以說是被忽略。仍然有不小人的既定觀念,人老了就本應如此,手腳沒以前靈活、頭腦變得遲鈍、每天埋怨着周身病痛,照顧自己也無能為力、終日擔心成為家人的負慮,最後迫於無奈被安排入住老人院,卧病在床上「安享」晚年。但其實長者仍然有很多可能性,只要身邊人多點關心,用點耐性,發掘他們遇到的困難和當中的原因,就算問題不能完全解決,病患未能根治,都可以設法改善徵狀和生活質素。
# 希望當大家在讀這些真人真故事時,除了能獲得一點醫學知識,掌握照顧長者的袐袂,和領略與他們相處的技巧外,亦能夠得到一絲感動,察覺身邊原來有些自己可能沒有留意,甚至已經遺忘的人和事,並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
九龍老人科醫生 在 我的戰友是狼先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2020年5月24日
<<我終於完Sem啦>>
😭我終於從大學Year 3中生存過來了😭!Yeah~~
今年2個學期對我來說真的很不容易。
跟之前一樣,
也是想把真真實實的經歷和感受記錄下來!
雖然很長很長,但愛我的您請看到最後😎💕
還記得開學前幾個月我已經很興奮、很期待休學後再次上學,
但其實也有不少擔心....
5月才跟我媽從台灣旅遊回來就住院了,
出院沒多久又再住院,
不斷重複吃東西喝水然後吐的過程卻找不到原因。
天天都吊著含有鉀離子的鹽水,補充鉀質和水分,
我還幾乎每晚都腳抽筋到不能入睡......
血管很細、很難找的我幾乎每天都要打針、抽血,
手打不到就打腳,記得MRI Brain with Contrast(要打顯影劑的磁力共振)還因為嘗試了20幾針打不到而延遲了,胃鏡、CT scan(電腦掃描)、EEG(腦電圖)、胃食道吞嚥檢查、抽腦脊髓液.....
做了很多很多的檢查但都還是不知道原因,就是一直吐。
期間不能自主小便,導尿管就一直插在我身上,多次嘗試拔除都失敗,至今差不多一年了....
後來cognitions deteriorated,時地人都弄不清楚,加上特別的抗體血報告,我終於被確診Stiff Person Syndrome(SPS),
由醫生告知是個一百萬人中大概只有一個人患上的腦神經系統疾病,由我的原生疾病(SLE)導致的,
香港的患者除了我之外就沒有其他人了。
還記得2018年10月我也是因為住院期間突發腦抽筋而被迫休學,
那時候不知道原因,現在終於有了答案......
腦神經內科醫生在牌板寫下了“Recommend Plasma Exchange”這3個字,然後就意味著我只能選擇接受。
7月17那天晚上,醫生在我右頸打了一條導管,
痛但為了可以再次上學,我把痛楚和眼淚都一一吞下。
然後7月至8月期間做了5次血漿置換,
我只記得做的時候不舒服,好像有點東西壓住胸口,
它把我身體的血漿抽到機器裡面,
所以本來很怕熱的我會冷到發抖,
蓋3張毛氈很重,但我還是很冷....
每次從我身體拿走接近3000毫升的血漿,
再用接近3000毫升的Albumin(白蛋白)補給我。
每次做治療時我的血壓都比平常低,
有一次在血科做,上壓還一直只有70幾到80幾,
護士叫了醫生進來看我😂😂😂。
做一次血漿置換已經夠累,每次要用上差不多4小時。
機器停了還更累,
血紅素(Hb)、鈣和鉀離子也會跟著掉,
掉到某一個數字我就必須先輸血和補充才能再做血漿置換,
但為了能趕在9月開學,
我還是簽下了一張又一張的同意書。
8月15日,我再透過報章媒體籌款所得款項接受了三萬多港幣一次的生物製劑注射,
8月17日,住了2個半月的我終於出院了!
8月28日再來這次療程第二針生物製劑注射!
Yeah!我趕及了!樹仁大學我回來了!!!🥳
久違了~~~~~~~
其實出院前都有一直有跟學校的輔導員聯絡,
每一次我都跟她說我很怕、很擔心,
從身體到朋友,到學業,無一不擔心....
但我還是抱著平常心想去嘗試。
9月住到了宿舍,
到了Lecture Hall的門口,我很感動!!!!!
一年沒上課了!但......推門進去卻滿是陌生....
裡面每個人都有朋友,他們有說有笑,
而我則一個人拿著拐杖和Ipad默默坐到Lecture Hall最後沒有甚麼人的地方寫筆記...
這種孤獨不只是一種感覺,
也帶給我實際的學習困難。
以往我聽不懂、聽不及老師講的東西,
我瞄一眼朋友,然後他們就會主動把他們的筆記傳給我看、讓我抄下來,
但因為去年休學,我沒辦法再跟他們一起上課了...
心情難免有點失落😞....
恰巧那時候,發生了一件事,
我在大學的一位交心朋友傷了我的心,吵架了,
她說了一句「你永遠都不適合當輔導員因為你...」的話。
百萬中選一的罕見病,連醫生都不清楚該如何醫治,我覺得很孤獨;陌生的同學,我覺得很孤獨;聽到這句話,我頓時真的有點孤獨到不知所措,也有點失去信心的感覺,更試過質疑自己的能力
「到底我是不是真的不適合呢?」......
我year 3第一個個人presentation是定在10月3日進行,
要約client、找地方錄影,然後亦要剪10分鐘的片段加上字幕,讓老師同學評價表現。我那時準備了很久,拍好了影片.....但其他的還來不及做.....
到9月的後期,在學校好不容易認識了新同學的我,
忽然開始又手抖腳抖、吃甚麼吐甚麼,
不舒服...所以10月3日又住院了!對,我要跟老師講,
希望presentation 能夠延期。
醫生商討後決定再打導管做血漿置換,
還決定一個月做5次,而我根本沒辦法說不要!
這次因為要用很長時間,所以打的是Tunnel Catheter(中央靜脈導管),打在我右肩的下方。
讓我擔憂的還有這個月要進行的2個測驗,
於是我一邊治療、一邊溫習,
最後測驗前幾天我還不斷提醒醫生記得在牌板寫下這件事!
怕他們忘記!
當然那天回到學校我真的很累,沒有考好,但我盡力了!
10月21出院後,
10月24至10月29期間我在學校完成了3科的presentations😅,
1科個人和2科小組的!
現在回想,好鈞覺得自己真的蠻......變態的😎✨!
present完本來10月3那科,
老師說:「與其說是輔導員,你比較像個媽媽或者老師!」
雖然這段由老師說出口的話不是罵我的,
老師過程都是笑著的,
但其實我有點難過......
「到底我是不是真的不適合呢?」
😔這句說話又再次在腦海中響起。
11月13日我又再住院,原因忘記了XD😂😂😂
It’s just like a routine.
這次住了大概10天,
IVIG(免疫球蛋白注射),然後做血漿置換,做完就出院。
加了新鮮冷凍血漿(FFP)去進行治療,但我敏感🤦🏻♀️…..
所以最終比預計時間遲了2天出院,要注射類固醇和抗敏藥。
出院後休息了2天,
就又在醫院和學校之間奔波,
我第一個學期明明一星期有2天day off(不用上課的日子)
但幾乎天天day off都貢獻了給醫院,
真的很累,真的......
11月中受社會事件影響,學校轉了網上教學。
這種模式對我來說其實有比較好,
因為我就算上不了課我還是可以看錄影追上課的進度,
還可以一直重播老師說的重點和例子,聽不及、不明白就聽到明白為止。但同時也因社會事件,
有一科外系科目的group presentation改成了3000字的individual assignment(個人功課)🤦🏻♀,加重了我的工作量。
11月尾我常常有種異常的累.....
12月初開始,
常常接到醫院電話說我鉀質很低要再補充🙄🤷🏻♀️。
明明已經每天吃5顆補充鉀離子的藥,
為甚麼還不夠呢?後來加到一天6顆(現在一天9顆)!
12月2回學校見老師,談一談有關之後實習的東西...
Joseph聽完我的經歷分享,
他很驚訝我竟然早就在Year 2那年暑假就已經把120個小時的Pre-internship hours、15節的Individual counsellee hours和15節Group counsellee hours完成了!
哈哈,我只能說我要完成的事情我一定會努力做到😂😂
#其實是因為我人生中有太多預料不到的事
#所以能盡早完成就盡量早一點完成✊🏻
12月11日又要住院做血漿置換了,
很怕,因為這代表測驗、功課、考試都要在醫院進行。
住院前去了見輔導員,哭出來了,我告訴她我很擔心、很怕....
輔導員說她認識了我一段時間,
明白也清楚知道我是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
也對自己和學業負責任。
她從來不會擔心我沒有動力做功課或者我不努力,因為她知道我會盡力,
但也希望我能好好照顧自己,
不要讓自己太累。
這次住院的壓力很大,
每天拿著電腦和Ipad,卻不能畫畫。
一邊治療、一邊做功課,還要一邊溫習。
累炸的我為了追趕時間,
而在病房門口通宵做功課和溫習
(我的床在走廊,為了不想吵到/阻礙其他人,
所以病房門口就是我晚上奮鬥的地方)。
壓力很大,我很怕自己完成不到!
記得那次在醫院測驗還wifi斷線😫!
嚇到我慌了,被醫生、治療師、抽血員看到我被嚇哭。
最後真的很感激物理治療師借她的數據給我救了我😭💕
然後Houseman(實習醫生)常常請我喝令我精神為之一振的鉀水,
可惡🧟♀️😒😒😒!還一晚3杯😫!
幸好病房很多愛❤️😂😂😂:
病房經理請的雞蛋仔;
護士的糖果和night food;
物理治療師的聖誕咭和禮物;
病房姐姐的無糖蘋果雪梨水;
抽血員的糖果;
病人和家屬會買早餐、順道煮午餐和帶水果給我🥰;
Eva醫生的小咭片、滿滿的文字;
血科護士給我的餅乾;
朋友的外賣;
一句一句打氣的說話;
當然還有我媽媽無限供應的零食、杯麵、外賣、葡萄適和咖啡haha😆❤️
謝謝大家的厚愛支持著我😭😭❤️
後來有一天我壓力很大,
很想念老師而發了一個email,
希望她能給我打一句加油,
結果她說想親自來醫院探望我😭❤️!
真的很感動!給我很大的力量!謝謝您Dr.Bobo!
小黃帽一直陪伴我😗!
這次住院再次因為血漿被洗走而出現凝血困難,
2隻手瘀黑到像被打,腳也是...
加上我又正在注射抗凝血劑防止血管栓塞,
因此醫生又要我補充血漿(FFP),
結果又敏感🤦🏻♀️🤦🏻♀️🤦🏻♀️!
考試前那幾天還在做功課,還在治療,壓力在累積。
記得有一晚我打電話給一個剛下班的護士哭了很久,
她陪著我,告訴我好鈞已經夠努力了;
另一天我在做那份外系的3000字功課,
連題目都沒看懂又沒在學校上過課的我很不知所措,
看著一份又一份關於社會學和馬克思主義的學術文章,
壓力就更大了。我哭到護士走過請我吃冰淇淋😫✌🏼;
夜班另一個護士回來,
我摟緊了她哭到她的制服都濕了。
哭完又再繼續奮鬥!🔥
有一天血漿置換後我血紅素又掉下去了,
胸口有點不舒服,血科那邊要我先輸血才能繼續療程,
但竟然輸到一半敏感...
所以早上的血漿置換做得很辛苦,
腳一直在抽筋,血科護士要一直幫我按摩。
那天做完很累很累,我有讓自己好好休息!
考試當天,開考前半小時我已開數據,確保我電腦的連線穩定。護士在我桌面寫了一個「考試中,請勿打擾」的牌子,心情怕怕的,有點緊張但同時也有點累....
不在狀態😭😭😭,但我盡力了!
經過一翻努力,12月21我終於完Sem了!
把第一個學期的功課、測驗、小組報告和考試都完成了,還去了某教育機構的奬學金面試。
住院期間照顧了我8年的醫生,我把他當成爸爸的醫生說了一句話,讓我陷入了傷心無助...
「你繼續留在風濕科只會加重大家的負擔。」
腦海迅速地把我今年遇到的言語傷害和經歷都連接起來了,產生出來的就是「我沒有能力當輔導員」「我不適合當輔導員」「我生病不斷帶給大家負擔和麻煩」....
12月27日,那個傷了我的同學在whatsapp找我說對不起,她說壓力很大不小心地把脾氣發了在我身上....
然後我原諒她了。
出院後休息沒幾天,
12月30那天去了醫院沖洗導管後,
那晚突然高燒起來,燒到1月1早上才全退,很累!
累不是重點,重點是這次高燒讓我走路的狀況又變差了一些,
穿回了我的「三吋高球鞋」😔。
1月3日我去泌尿科做檢查,但被發現我有點發燒,
檢查暫時不能做,卻因而早了見醫生。
見我的是一位泌尿科顧問醫生,
她看電腦知道我因為SPS而長期放置導尿管,
然後她問我為甚麼不self-cath(每天自行導尿),
我說我沒辦法......
她開始用罵我的語氣「為甚麼沒辦法?」
然後我說「我的腿連張開都沒辦法...怎樣...」
「哪你就只能選擇開泌尿造口或者一輩子都插著導尿管!你選擇如何呢?造口還是導尿管?」她的語氣絕對不友善。
這時醫生跟另一個護士用凌厲的眼神看著我,
而我則「我....我....我....可以給我一點時間想一下嗎?我想先跟家人商討一下...」
然後醫生有點兇:「吼!都25歲了,一個決定都做不了,還要別人幫你決定?」
「.........」之後,我腦海一片混亂,默默地撐著拐杖走出了診症室。
心理面突然又在想「對,或者我就真的那麼沒用,一個決定也做不了,或者我就真的別人的麻煩和負擔!」
那段時間心情有點低落.....我獨自回到宿舍,
其實是很想找個地方靜一靜。
那段時間最大的發現就是我眼淚蠻多的😂😂😂!
1月13又開始踏入了新的學期,
那天我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
我寫了一封6頁A4 size的信給那群傷害了我的醫生,
我向他們坦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只因為我想還自己自由、不希望再活在悲傷無限循環當中!
1月14我又再次開始隔天做血漿置換。
雖然累,但我還是很想回學校上課!
不用血漿置換的日子我就去上課,
我很抱歉的在Isaac的課堂累到趴在桌面上休息!
我趴著,但我有用耳朵聽,
感謝那時候身邊的K同學幫我抄下筆記💕💕
好不容易撐到1月23日完成1月的療程,累到不行。
後來2月因為肺炎疫情,所有課程都轉為網上教學。
可惡!知不知道我有多期待上學、上課?
知不知道我有多想跟老師、輔導員和同學見面?😭
大學畢業論文(FYP)還在這個時間正式展開....
這段時間其實有時候會吐、胃痙攣,
還試過2次全身肌肉痙攣🌚,長期low back pain(下背痛)。
當我再次努力抓緊狀態,以為自己的進度在軌道上,
3月我self-aware到自己的一些PTSD symptoms愈來愈多、愈來愈困擾我。
我知道影響可以很大、也希望可以快點處理那種被傷害的情緒,不想再難過了,所以我借了老師們和護士的耳朵 ☺️☺️💕💕嘻嘻,謝謝您們!!!真心的!🥰
功課、presentations 繼續進行。
3月13發現做血漿置換的喉管switch out了1cm,
又發現有點分泌物在喉管的出口,那晚還開始發高燒。
隔天早上我打電話去醫院,但醫生說種菌報告還沒出來,所以做不了甚麼。
3月17做了presentations,
但某些組員的不合作令人感到無奈🙂。
#不希望攬炒所有最後辛苦自己🤦🏻♀️
#同學們那是GroupWork不是Individual🙂
#請為大家的功課負點責任
3月19日跟Helen在zoom聊天,
老師跟我說「其實問題不在你身上,只是傷害真的太大了,根本沒有空間、時間讓你可以重整!」
然後隔天明明只是回醫院沖洗導管....
但我卻被醫生告知導管有細菌感染,
MRSA(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加上發燒,
所以要盡快住院:注射抗生素和拆除導管。
真的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住院還要做功課和處理自己的心理狀況:
天天都要面對讓我出現心理創傷的那群醫生。
這段時間既不能見輔導員,
媽媽、別人又因為疫情不能來探病,
那種感覺很孤單、很空洞......😔
還第四次在醫院渡過生日...
但真的很感激很多人用愛拯救我的心!
有護士的禮物、蛋糕、生日歌;
媽媽陪我請假外出半天,去吃我想吃的;
去了Dirty Team的護士隔著膠板和我在醫院樓下吃早餐;
輔導員的生日email;
Helen為我用心準備的生日會;
Helen、Isaac、Dr.Bobo、Dr.Sandrine、Dr.Alex Li、Dr.Alex Chan、佩芝老師的祝福很溫暖、很有愛🥰
還有朋友們的禮物和祝福!
謝謝您們!🥰🥰我覺得我真的很幸福❤️
3月31因為要趕功課的緣故,
我「任性」的簽下名字在自願離院聲明書上。
針口拔了發炎,我的右手腫了一星期,熱熱痛痛的。
回家努力追回進度,準時的交上一份又一份功課,
完成一個又一個presentations !
4月7和21又再次回醫院吊生物製劑。
還記得4月21那天吊完藥從醫院走已經差不多18:00,
吃點東西就極速由屯門趕回九龍的家,
洗個澡,22:20跟同學zoom到半夜1:35,累炸了....
就是為了4月22號中午的presentation🔥🔥
(事前已經開了2次zoom meetings),
幸好當天Helen和Isaac的評語大多都是正面的☺️,
而做得不好的地方我絕對接受,
希望未來的日子裡可以好好改進!
數數手指,光是第二個學期我就完成了:
1.中文小品文撰寫
2.Psychological Assessment的presentation
3.明清小品文讀後感
4.Group Coun的group proposal & session plans
5.Group Coun presentation
6.Group Coun的Personal Reflection paper
7.Clinical Assessment Portfolio
8.FYP的project plan presentation
9.FYP project plan
還完成了3科考試!!!
單單是FYP project plan也4次向老師申請延期繳交🤦🏻♀️
謝謝我supervisor理解我的需要😭💕
最後完成了,滿足感極大!!!
結果如何我都接受,因為我盡力了🖖🏼
中間身體還試過出現過變化,
突然臉上、手腳出紅疹、發低燒、關節痛、腿腫,我又要先讓自己休息...很怕是SLE復發🤦🏻♀️
10月到12月去了2次 A&E(急診室)
1月到現在也去了2次 A&E(急診室)🤷🏻♀️🙄。
時間不夠用,
讓我一度質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真的那麼「力有不逮」😫,
能堅持到底真的全靠我不斷重複問自己:
「為甚麼當初要開始?」「不是早知道會辛苦嗎?」
「你是為了甚麼才堅持到現在啊?」
其實我心中的目標很清晰、很明確!✨✨
說實話壓力真的很大,我很擔心自己做不了!😭
5月見了兩次輔導,
兩次輔導員跟我做練習我都能哭到不能自拔...
但哭過之後我又能夠找回自己的狀態,繼續衝!
每天一起床就坐在電腦和Ipad前,
打字、溫習、打字,打一打就又晚上了!
我身體狀況不容許我長時間坐在同一個位置,
一覺得累就又要換位置,一時坐在書桌的椅子、一時床上!
要休息時就要休息!
有時候累到洗完澡會有點暈,
從小巴站走到文康大樓已經差不多虛脫🤦🏻♀️,
有時候喘氣喘到以為自己是個老人😭。
但我真是很怕時間來不及,
所以就算要休息,我都會為自己設定鬧鈴!
10分鐘,20分鐘,最長可以休息30分鐘....
鬧鈴響的一剎那很捨不得,但還是要繼續努力!
過程很艱辛,
吃很多藥和身體不好的我很容易累,
很難熬夜的我單單在這個學期就熬了10天夜,
腰很痛就墊枕頭,
不行就塗止痛藥膏,不行就再貼退熱貼降溫;
再不行就吃止痛藥!
我桌上長時間擺著1枝藥油、1枝止痛藥膏、薄荷藥膏、2枝眼藥水和2包止痛藥,櫃桶還有退熱貼。
還記得考明清小品文那天我打字打到左手快要斷掉,
還麻痺到要一邊用左手打字,右手一邊按摩左手🙄,
考完我要用止痛藥膏塗它。
我人生做過最瘋狂的決定,
莫過於下決心要讀樹仁的CounPsy,
但我沒有後悔做了這個決定💕!!!🔥🔥🔥
#這個雙學位課程簡直是在挑戰我的人體極限
#還有我不斷突破限制的決心💥💥💥
辛苦也能有所得著:
做FYP時、課堂上學到的東西都好像能夠回應我內心的感受和需要,Helen讓我接觸的IFS也好像讓我跟自己內心的距離縮短了一點點。
而且,辛苦也是可以很快樂的:
不得不提我上課很開心這回事🤣!
Helen用Insideout角色教我們Bipolar Disorder;
Bobo、Isaac所說的例子都太令我印象深刻;
新來的可愛miss真的很逗趣hahahaha ,
我一邊上她的課,一邊在宿舍哈哈大笑🤣🤣🤣!
發自真心我笑得很開心😂😂😂!
為什麼可以那麼可愛?我很想跟這個老師見面!❤️
她連教Statistics (統計學)也能教得那麼有趣,真可愛!
從小.....我就很討厭跟數字有關的東西,
以前常被爸爸和數學老師說我笨。
雖然有點白痴,明明您教一個多小時的課堂,
我要用上差不多3、4個小時才能把您教的一個lecture聽懂然後用自己的文字寫下筆記。
我記得我還傳給您一個很長的email希望您能為我再解釋一次Postdictive Validity。
您回覆我的那一刻我拿起apple pencil畫下了一條timeline,把自己畫在中間...我就明白了!!!
超興奮的😆💕💕!!!
還有一次😂,
您剛好教完Logical-Content Strategy(用logic推斷client的行為),然後Siri小姐又跑了出來,您的即時反應好可愛😂😂😂❤️
讓我情不自禁用logic推斷老師的行為🤓🤓XD!
我讀文言篇章的時候更加發現古人都是Introvert,
哈哈,他們內心世界何其豐富😂😂😂😂!
光是考試的7篇選讀篇章就被我發現:
一位古人疑似患上PTSD、一位Depression、另一位因為loss所以grief😅,我的筆記除了我應該不會有人看得懂我寫甚麼🤣🤣🤣!
上個學期我有回學校上David叔叔教的Motivation & Learning,所以學懂了用Positive Reinforcement,為自己提供持續的motivation(動機)hahahahaha~
😆✌🏼買冰淇淋和飲料去奬勵努力的自己!完成了任務就有獎勵XD
哈哈,我很享受這種愉快學習的過程🥰
很喜歡能抓緊知識那種實在的感覺!
而且每天就算多忙多累都一定會打電話給我媽媽,
媽媽是我最好的朋友!😘😘
有時候會聊天,有時候會跟她撒嬌說「我好累!」
然後我媽不知道為甚麼懂得說:
「比啲掙扎!!!」😂😂😂
媽媽您到底在哪裡學的???哈哈
雖然Year 3的過程很辛苦,我有哭過、有跌到過,
充斥著孤獨和無力感,或者你覺得我常常哭是軟弱。
但我還記得Helen曾經分享了我的發文,然後說「每滴眼淚都有它的意思」;
我還記得輔導員對我說「It’s okay to be not okay!」
hahahaha我有記起來😀!
哭不代表我軟弱,不代表我要放棄!
從來我都沒有想過要放棄!!!
Yeah我跨過去了,
未來的一年將會更加艱辛、有更多的困難和挑戰,
但正如我之前所說:
「任何的阻礙都不是我放棄的理由!」✊🏻
謝謝很多人的鼓勵和愛護,
謝謝您們默默的把小禮物和支持的說話/文字送到我那裡!❤️❤️❤️❤️
謝謝你們在我難過時讓我想起來自己是被愛的!
5月有一天我通宵做FYP的時候,我很質疑、很擔心自己沒辦法完成....
然後桌上的手機剛好竟然播放著「上帝早有預備」!真的很巧!嗯,對,可能很多東西我沒辦法控制和預計,但我知道上帝爸爸會為我提供一個最好、最適合我的安排❤️!
感謝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出現在我的生命裡,
讓我能成為更好的我🥰
最後我也很感激努力不懈的自己😘!
嗯!我一定會盡力克服困難、好好享受,
然後下年開心的畢業💕🔥🔥
#拜托請一定要賜我健康的身體🙏🏻
************************
哈哈,
一口氣打下了很多文字,比功課還要多!
不論開心不開心,
一點一滴都是我很珍貴的回憶!!!
最後送上一段影片🤓
我有個習慣(🤔應該不是習慣.....)
em…..而是因為自己集中力不足而想的應對方法:
就是工作時放手機在桌上錄縮時影片😌!
這對我來說蠻有效的!絕對不會玩手機因為玩不到XD😂😂😂!
#hahaha寶馬山上的日出真美麗✨✨🌤
#其實到現在還不敢相信自己正在讀雙主修課程haha
#wow六月有機會上我很期待的IFS課程😍
#我不會忘記不斷叫自己堅持住的日子✊🏻
#我期待已久的實習要來了🙌🏻
#一個學年結束後我由introvert變成更introvert的introvert🤣
#yearONE的時候還不明白為甚麼Isaac說我是偏向introvert😂
#我現在懂了👀
Reference
Kwan, H. K. (2020). Debbie’s reflection in these two
semesters. Retrieved from HoKwan’s brain & heart.
👆🏻😂hahaha笑死!快樂從來就是那麼簡單❤️🤣🤣🤣!
#Sem議員❤️
#寶寶辛苦了🤛🏻
(我打了9850幾個字,是時候停下來了!😂😂😂
說了出來果然很紓壓!☺️謝謝你看到這裡!❤️謝謝你愛我!!)
九龍老人科醫生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Wong Wai Man
中共又找到了新敵人,他的名字叫:聖誕老人。
李飛說:
基本法沒寫的,人大說了便算,因為他們一言九鼎。
很荒謬吧?不過,習慣了便不覺什麼。人是善忘動物,當年梁振英和唐英年爭特首時,大家都說,唐家大少只會保護大地產商,不懂民間疾苦;地下黨員則不然,他會對付富豪,令香港人人有屋住。
香港人都信了。
不信那些,在梁振英宣誓就任特首時,買一層樓;到他離任時賣掉,只不過五年時間,已經可以退休,乘桴浮於海,不用和那班契弟玩了。
中共懼怕文明,我們害怕轉變,偏偏時代巨輪不會停止向前。我們面對的轉變,愈來愈急速。
牛津大學有研究,十年後的職位,會消失47%。
兩份工作只會剩下一份。
人工智能,網絡化自動化,電動汽車,頁岩油開採成熟,取代傳統石油,支付寶……來得又快又急,沒有安全職位了。
那些朝九晚六,人一個,任使任用,用生命換薪金的職位,不會再存在了;各式各樣的中介人不需要了;賣弄聰明,食腦走位的俊傑會變成負累了;親共攞著數,做白手套的,都無運行,連一片丹心的何志平都出事了,香港政商醫學界都速速彈開,你的CV好得過何志平?
父母都為子女憂心,在大學選修什麼科目,才能保障他們一生?要幾多學位,才有競爭力?醫生、律師、會計師這些傳統專業牌照,在共產黨領導下,是護身符還是催命符?
根據邵康節的方圓圖,2018戊戌狗年的值年卦,排到周易第十七卦,澤雷隨,隨卦。
隨卦說的是「當下即是」的哲學。
隨時隨地讓自己身心得到安頓,重視當下。我們無法調整大時代大環境。但卻可以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況,順應隨緣,所以,日日是好日。
隨卦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澤雷隨,內卦是震,有競爭力,震為足,表示絕對站得住腳;外卦是兌,喜悅,以歡喜心和外界往來。
震,是原則;兌,是和悅。外兌內震,內心正直,和顏悅色的外圓內方的處世原則。
隨,是與時俱進,不脫離時代,不害怕改變。外表要充滿法喜,親和力足,內有震卦,守原則,做衡量。兼具原則性和靈活性,只要兩者融合無間,便能達到卦辭說的:
元亨利貞,無咎。
隨卦之前的一個卦,是雷地豫卦,跟住的是風山蠱卦。
豫卦注重未來,做好準備,希望高瞻遠矚,做到不忒的預測,及早準備,便可以有豫樂的結果。
蠱卦是面對過去,清除積弊,撥亂反正的卦。
這三個卦,便是周易說的過去、現在、未來的三個人生階段。
豫卦嚮往未來,隨卦重視當下,蠱卦是面對過去。
卦序的哲學是,未來很容易變成現在,所以豫卦後面是隨卦,但所謂的「現在」稍縱即逝,不好好把握,馬上就開始變壞,所以隨卦後面就是蠱卦。過去、現在、未來,是佛家說的三世因果,也就是豫、隨、蠱三個卦。我們要學習的,要明白在生命流程中,善於面對過去、現在、未來。
金剛經說: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隨卦代表無所執著,圓滿自在。
孔子在隨卦大象傳中教我們:
澤中有雷,隨。
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說的是擱置的智慧。當一件事短期內很難處理,便擱置一段時間,等待客觀環境改變。時機轉變,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中國威脅論
FB Live: 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下午5pm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CL886SRH_U/hqdefault.jpg)
九龍老人科醫生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法會於3月29日辯論無約束力議案,促請政府改善九龍東公營醫療服務。我認為,在討論九龍東公營醫療服務的時候,只考慮九龍東居民的醫療需要是不夠全面,有必要同時考慮同一聯網所涵蓋的其他醫院,以及相關地區人口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要。九龍東聯網涵蓋的醫院只有三間,是各聯網中最少,而由於將軍澳區人口持續增長,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帶來頗大壓力。要改善九龍東的公營醫療服務,政府應同時加強將軍澳區公營醫療服務,包括在將軍澳南增設普通科門診、在將軍澳醫院增設婦產科服務及加強公營牙科服務等。我希望政府能夠採取更多適切措施解決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
以下為我的發言全文:
根據醫管局網頁的資料,醫管局推行醫院聯網的主要目的,是「確保病人在同一個地區內,獲取優質的持續治療,不論病患過程中有任何需要 ─ 由發病、療養、復康以至出院後的社區護理等 ─ 都能得到優質的持續治療。要達至此目的,每個聯網的醫院運作均需理順補足,令聯網內的醫院能合力為區內社群提供全面和互相配合的服務。」換言之,在同一個聯網下的各間醫院,它們是以合作和互補的形式去服務有關地區的人口。
九龍東聯網涵蓋的醫院數目,是各聯網中最少,只有三間,包括:基督教聯合醫院、靈實醫院和將軍澳醫院,主要服務觀塘,以及新界東的將軍澳和西貢區的居民。事實上,近年將軍澳區人口急速膨脹,目前將軍澳人口已高達40多萬,未來仍會持續增加,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將會帶來頗大壓力,所以當局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將軍澳區公營醫療服務,應對區內人口急速增長的需要。
主席,我跟將軍澳一些區議員了解過,現時將軍澳南區現時未有普通科門診服務,居民日常生病,就只有到將軍澳北的普通科門診診所求診,但原來不少將軍澳南區的居民,尤其是老人家,因為住所與將軍澳北的門診診所距離較遠,他們不想長途跋涉、花大半日時間,所以寧願有病都唔睇醫生,結果有長者因此小病變大病。所以,將軍澳居民希望當局盡快兌現過去承諾,在將軍澳南增設普通科門診,為居民提供應有的公營醫療服務。據了解,當局已於將軍澳第56區預留用地,供基層醫療服務長遠發展之用,希望當局加快在這幅預留土地上興建普通科門診診所,回應居民訴求;同時亦希望當局增加將軍澳現有普通科門診的名額,以及優化和提升現有的門診電話預約系統,相信對紓緩九龍東聯網的普通科門診的壓力會有不少幫助。
此外,將軍澳醫院原來的設計是可以提供婦產科服務,但多年來因為人手不足,所以至今只能提供婦科,產房服務仍然欠奉,將軍澳區的孕婦要生小朋友,往往要到聯合醫院生產,不但對將軍澳區年輕夫婦帶來不便,同時亦增加了聯合醫院婦產科的壓力。
同樣情況,將軍澳區居民要睇牙科門診,只可以選擇到西貢方逸華牙科診所或觀塘賽馬會牙科診所求診,雖然是跨區,但對於將軍澳居民來講,西貢和觀塘的牙科診所已經是最近的選擇。不過,由於牙科門診名額有限,所以將軍澳居民包括不少長者,他們要成功接受牙科門診服務一點也不容易。
事實上,現時本港的公營牙科門診服務是嚴重不足,我知道這項服務並不是醫管局提供,而是由衛生署負責,衛生署將牙科服務納入其中一項主要服務,目的是要為市民提供促進口腔健康、預防及治療牙患的服務。但經過多年本港公營醫療服務的發展,我一直有疑問,究竟政府有否將牙科納入公營醫療服務的範疇?如果有,相信不少市民都會遇過這種情況,在有需要睇牙科的時候,總是不知道應該去哪裡求診,不知道哪裡有政府牙科診所。歸根究底,我認為因為政府過去忽略了市民對牙科服務的需要,甚至可能是希望依賴私營牙科服務,如果是這樣,政府實在是不負責任。
主席,本港公營醫療系統向來被指人手不足。根據食衛局答覆議員就2016/17年度開支預算的相關提問,截至2014年3月底,九龍東聯網共有627名醫生,醫生與區內人口的比例,每1000人只有0.6名醫生,而每1000名65歲以上長者只有4.1名醫生,無論是醫生與整體人口的比例,抑或與長者人口的比例,九龍東的數字都是醫管局7大聯網之中的最低。至於護士的比例,同樣亦是7大聯網中的包尾,顯示九龍東聯網醫護人手不足問題,相對其他6大聯網更為嚴重。
我希望,藉著這項議案,政府能夠正視和採取適切措施,紓緩現時將軍澳區公營醫療服務不足的情況,包括加快落實在將軍澳南區興建普通科門診、加強新界東的政府牙科服務、把將軍澳醫院的婦科擴充至婦產科,以及加快完成聯合醫院和靈實醫院的擴建計劃,進一步加強九龍東聯網的公營醫療服務,應付人口增長和人口老化的實際需要。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VnYt1He7qw/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Amm9KV-x3TvgUUBl7eYBxYiJDIg)
九龍老人科醫生 在 [醫生講場] 甚麼時候需要看老人科? (何韻施醫生 ...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醫生 講場] 甚麼時候需要看 老人科 ? (中大醫院 老人科 專科 醫生 何韻施 醫生 )Doctors' Insights - When should we consider geriatric medicine? ... <看更多>
九龍老人科醫生 在 老人科- Explor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九龍旺角亞皆老街8號朗豪坊辦公大樓54樓01-06室地點: 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25樓2502室更多資訊:https://bit.ly/3zSpsik #醫生#老人科#腦退化#老人痴呆症#認知障礙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