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出帶有洋蔥伯克氏菌 醫管局停用導管口抗菌噴霧】
醫管局上星期五接獲九龍東醫院聯網通知,發現聯網醫院使用的抗菌噴霧其中一個批號的六個檢驗樣本中,驗出帶有洋蔥伯克氏菌,已即時通知所有公立醫院暫時停用有關產品。
醫管局發言人表示,部分腹膜透析病人會使用抗菌噴霧於導管口護理。醫管局上星期五接獲九龍東醫院聯網通知,基督教聯合醫院腎科發現有腹膜透析病人出現導管口感染的情況,聯網追查下發現,由今年3月至6月中,先後有5名腹膜透析病人的導管口採集的臨床樣本,驗出洋蔥伯克氏菌,其中一名病人感染洋蔥伯克氏菌腹膜炎並入院接受治療,現時已出院,另外4名病人經治療後,亦已康復。
聯網進行一系列的化驗後,在有關抗菌噴霧其中一個批號的6個樣本中,驗出帶有洋蔥伯克氏菌。聯網已經即時在腎科病房及腎科中心停用有關產品。
全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7-28-2020/64905
#洋蔥伯克氏菌 #抗菌噴霧 #腹膜透析 #腎病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同步抗共,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4月2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I4NwH5iRbIM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九龍東醫院聯網 在 鄭家朗 Isaac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些荒謬事情,竟然全都在一天內發生
11/8 警方事件簿:
一、射爆女示威者眼球
約晚上7點,尖沙咀,警察發射槍械擊中女示威者右眼,女示威者被送往九龍東醫院聯網急症,初步診斷右眼球破裂,眼皮撕裂。
二、地鐵站內施放催淚彈
約晚上9點,葵芳,防暴警察於港鐵葵芳站閘口施放催淚彈,葵芳站上下層及列車中皆感受到煙霧。
三、警察假扮示威者被發現
約晚上10點,銅鑼灣,多名警察於穿黑衫、戴豬嘴喬裝成示威人士,並聯同軍裝警拘捕示威者。喬裝警員其後登上旅遊巴離去。
四、超近距離連續向人開槍
約晚上11點,太古,警察於港鐵太古站內、以大約1米距離向示威者連續開槍,並於扶手電梯上向下追打、推撞示威者。
其他:
對人平射催淚彈、刻意阻礙記者拍攝、無預警下衝入人群毆打示威者、於制服示威者後繼續向示威者施以武力... etc.
九龍東醫院聯網 在 852郵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醫院靜坐不滿剝削 外判清潔工只得2,000元補償費
全文:http://www.post852.com/?p=220298
去片!https://youtu.be/SuC3Ax21yvM
九龍東醫院聯網的三間醫院將軍澳醫院、聯合醫院及靈實醫院爆發勞資糾紛。三間醫院所外判的清潔公司ISS將於下月底合約期滿,5月底醫院為清潔公司重新招標,但ISS投標失敗,逾300名工人被要求自願離職,醫院只是發放1,000至2,000元的補償費。 若清潔工不願離開則須簽署自願離職書,但不會獲發任何遣散費賠償。
昨晚勞資雙方談判破裂,今早7時大約有60名工人在將軍澳醫院大堂藥房外靜坐抗議,強烈要求資方依法發放遣散費。有工人認為,資方的做法是剝削他們應有的權益,要求醫管局及勞工處介入,跟外判商商討合理遣散費方案。
協助清潔工人的工聯會新界東辦事處總幹事鄧家彪表示,工人選擇7點靜坐是因這是員工上班時間,而藥劑部9點才開門,因此這段時間抗議對醫院影響較少。他們希望在九點前收到回覆。協助工人的立法會議員何啟明收到醫管局回覆指,今日1時起會在醫院召開四方會談,分別有醫管局、勞工處、ISS及工人代表。
#852郵報 #醫管局 #九龍東醫院聯網
九龍東醫院聯網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4月2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I4NwH5iRbIM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新冠病毒檢測承辦商華大基因接連出錯,政府要求提交調查報告,同時暫停委派華大服務流動採樣站。外圍疫情風高浪急,變種病毒肆虐多國,外防輸入從嚴從緊,檢測把關尤其重要,華大負責在機場及指定酒店為檢疫者採樣檢測,更是不容有失。最近華大檢測出現多宗假陽性個案,亦有入境者離開檢疫酒店進入社區後,方發現確診,前線人員採樣是否到位、實驗室防污染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當局有必要切實跟進,為了確保調查報告中立客觀,政府應安排獨立第三方參與其中。
蘋果頭條
本港單日多2人打中國科興COVID-19滅活疫苗後逝世,分別為深夜經傳媒查詢才獲確認的76歲針後中風死者,以及首名針後亡醫生。據悉,本身是撐警藍絲的公立醫院九龍中聯網普通科門診替假醫生、63歲高血脂的鄧曉煒,4月26日在家中抽搐後失知覺,送院不治。本港累計25人針後亡,當中21人打科興,4人打德國BioNTech復必泰mRNA疫苗。
東方正論
廢官禍港,又一力證!香港與新加坡「旅遊氣泡」,由去年夏天開始商討,秋天臨門抽起,本來上周四公布細節,卻又取消,一波三折,昨日終公布細節,「旅遊氣泡」將於下月26日啟動,但被發現是「不平等條約」,逼港人打針,卻毋須星洲人先接種疫苗,所謂氣泡,原來是港人受氣的「氣」。港星「旅遊氣泡」將於下月26日啟動,每日一班航班往來,由國泰航空及新加坡航空負責,每日可載最多200名乘客
星島社論
香港與新加坡去年十一月達成「航空旅遊氣泡」協定,惟第四波疫情爆發,導致「氣泡」變「泡沫」,臨時煞停。隨著疫情緩和,商經局局長邱騰華昨日宣布,雙方政府決定在下月二十六日重啟「航空旅遊氣泡」,但香港居民須完成接種兩劑疫苗最少十四天後,才可乘搭專屬航班前往新加坡,換言之,有意在重啟首日前往新加坡的市民,最遲要在五月十一日前接種第二劑疫苗。不過,有關「氣泡」並未要求新加坡旅客抵港前要接種疫苗。專家擔心會引入輸入個案,兩地疫情隨時因變種病毒經航空交通傳播,導致新一波疫情爆發。
經濟社評
香港與新加坡昨天公布旅遊氣泡,下月26日正式開通,市場反應熱烈,可惜與此同時,本港的自由行套票鼻祖安運旅遊,宣布結束長達35年的營運。氣泡規模暫時有限,對旅遊業杯水車薪,惟只要兩地政府今後一個月切斷社區傳播、力推疫苗接種,做好把關,預防氣泡爆破,有望取信更多已遏制疫情的近鄰加入,為各界帶來更多實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4NwH5iRbIM/hqdefault.jpg)
九龍東醫院聯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新版)贊育醫院Tsan Yuk Hospital是香港第一所華人產科醫院,位於香港島西營盤著名的產科醫院,於1922年由倫敦會傳教士創立,為了提供產科服務及培育華人助產士。贊育醫院原址在西邊街,即是現在稱為西區社區中心的建築物址。自1923年開始,贊育醫院招收第一批華人助產士學護,直至1937年瑪麗醫院落成為止。1934年,贊育醫院正式成為政府醫院。1937年,醫院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部門,專門培訓產科及兒科醫生及護士。他們的產科專科訓練更獲得皇家婦產科學院(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認可。1955年6月13日贊育醫院由西邊街遷往醫院道現址揭幕啟用。1996年,贊育醫院成立胡寶星夫人婦女診斷治療中心。1999年,成立乳房普查轉介中心。2001年11月4日,婦幼住院服務遷往瑪麗醫院。贊育醫院於2000年3月引入港島西聯網的綜合專科診所,其後於2005年1月1日遷往西營盤賽馬會診所,並改名為西營盤家庭醫學專科診所。胡寶星夫人婦女診斷治療中心自2004年3月1日開始由香港大學婦產科部管理。目前,贊育醫院提供產科(產前/產後檢查)及婦科專科服務、日間護理中心、產科門診服務、延續性的產前產後醫療及護理服務、舉辦健康教育及產前講座、更年期專科門診、口服糖耐量檢測門診、婦科門診和泌尿婦科門診。
香港佐治五世紀念公園 King George V Memorial Park 位於香港西營盤,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公園。現在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1954年3月29日下午正式啟用。公園建於1936年,適逢同年1月英皇佐治五世(佐治五世)駕崩,香港政府便以其名命名香港新建的兩個公園(另一個是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公園外牆由古老大麻石建成,園內有無數歷史久遠的細葉榕樹、其他設施還包括一個標準足球場,以及兒童遊樂場等。公園內的南部有一家由註冊慈善機構香港保護兒童會幼兒院開辦的譚雅士幼兒學校,是至今香港唯一開在政府公園內的幼稚園和學校。港鐵西港島綫的西營盤站建築工程位於本公園地底。港鐵公司的文件顯示,選擇此公園作為建築工地之一,是為了避免影響其餘路面的交通。
相信整條太平山醫學史蹟徑中,最為人所熟悉的,一定是有鬼屋之稱,位於高街的「前華人瘋人院」亦即是今天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關於「高街鬼屋」的所有怪異傳聞,相信無人不知,建於1892年的大樓,其前身是國家醫院護士宿舍,為西營盤醫院的外籍護士提供住所,到了1941年,由於域多利精神病院不勝應用,故此大樓改為女子精神病院,日治時期空置,更被傳用作刑場。日軍投降,香港重光之後,大樓重新恢復女子精神病院的運作,隨著青山醫院於1961年落成後,改為日間精神科門診部;到了1971年遷出後,就一直空置,更多次傳出鬧鬼事件。2001年,香港政府決定將把大樓拆卸,並改建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而原建築正面的大麻石外牆及走廊,則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被保留下來。
般咸道官立小學(簡稱般官;英語:Bonham Road Government Primary School,BRGPS)是香港的一間官立男女小學,位於香港學校網11區。前身為李陞小學下午校,於2000年1月25日遷至現址並改行全日制,並成立「般咸道官立小學」。校舍比鄰港鐵西營盤站般咸道出口,校舍前身曾作為曰字樓女館、拔萃男書室、聯合書院及羅富國教育學院第二分校,現為中西區文物徑及孫中山史蹟徑景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fiyJhZB3bQ/hqdefault.jpg)
九龍東醫院聯網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法會於3月29日辯論無約束力議案,促請政府改善九龍東公營醫療服務。我認為,在討論九龍東公營醫療服務的時候,只考慮九龍東居民的醫療需要是不夠全面,有必要同時考慮同一聯網所涵蓋的其他醫院,以及相關地區人口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要。九龍東聯網涵蓋的醫院只有三間,是各聯網中最少,而由於將軍澳區人口持續增長,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帶來頗大壓力。要改善九龍東的公營醫療服務,政府應同時加強將軍澳區公營醫療服務,包括在將軍澳南增設普通科門診、在將軍澳醫院增設婦產科服務及加強公營牙科服務等。我希望政府能夠採取更多適切措施解決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
以下為我的發言全文:
根據醫管局網頁的資料,醫管局推行醫院聯網的主要目的,是「確保病人在同一個地區內,獲取優質的持續治療,不論病患過程中有任何需要 ─ 由發病、療養、復康以至出院後的社區護理等 ─ 都能得到優質的持續治療。要達至此目的,每個聯網的醫院運作均需理順補足,令聯網內的醫院能合力為區內社群提供全面和互相配合的服務。」換言之,在同一個聯網下的各間醫院,它們是以合作和互補的形式去服務有關地區的人口。
九龍東聯網涵蓋的醫院數目,是各聯網中最少,只有三間,包括:基督教聯合醫院、靈實醫院和將軍澳醫院,主要服務觀塘,以及新界東的將軍澳和西貢區的居民。事實上,近年將軍澳區人口急速膨脹,目前將軍澳人口已高達40多萬,未來仍會持續增加,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將會帶來頗大壓力,所以當局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將軍澳區公營醫療服務,應對區內人口急速增長的需要。
主席,我跟將軍澳一些區議員了解過,現時將軍澳南區現時未有普通科門診服務,居民日常生病,就只有到將軍澳北的普通科門診診所求診,但原來不少將軍澳南區的居民,尤其是老人家,因為住所與將軍澳北的門診診所距離較遠,他們不想長途跋涉、花大半日時間,所以寧願有病都唔睇醫生,結果有長者因此小病變大病。所以,將軍澳居民希望當局盡快兌現過去承諾,在將軍澳南增設普通科門診,為居民提供應有的公營醫療服務。據了解,當局已於將軍澳第56區預留用地,供基層醫療服務長遠發展之用,希望當局加快在這幅預留土地上興建普通科門診診所,回應居民訴求;同時亦希望當局增加將軍澳現有普通科門診的名額,以及優化和提升現有的門診電話預約系統,相信對紓緩九龍東聯網的普通科門診的壓力會有不少幫助。
此外,將軍澳醫院原來的設計是可以提供婦產科服務,但多年來因為人手不足,所以至今只能提供婦科,產房服務仍然欠奉,將軍澳區的孕婦要生小朋友,往往要到聯合醫院生產,不但對將軍澳區年輕夫婦帶來不便,同時亦增加了聯合醫院婦產科的壓力。
同樣情況,將軍澳區居民要睇牙科門診,只可以選擇到西貢方逸華牙科診所或觀塘賽馬會牙科診所求診,雖然是跨區,但對於將軍澳居民來講,西貢和觀塘的牙科診所已經是最近的選擇。不過,由於牙科門診名額有限,所以將軍澳居民包括不少長者,他們要成功接受牙科門診服務一點也不容易。
事實上,現時本港的公營牙科門診服務是嚴重不足,我知道這項服務並不是醫管局提供,而是由衛生署負責,衛生署將牙科服務納入其中一項主要服務,目的是要為市民提供促進口腔健康、預防及治療牙患的服務。但經過多年本港公營醫療服務的發展,我一直有疑問,究竟政府有否將牙科納入公營醫療服務的範疇?如果有,相信不少市民都會遇過這種情況,在有需要睇牙科的時候,總是不知道應該去哪裡求診,不知道哪裡有政府牙科診所。歸根究底,我認為因為政府過去忽略了市民對牙科服務的需要,甚至可能是希望依賴私營牙科服務,如果是這樣,政府實在是不負責任。
主席,本港公營醫療系統向來被指人手不足。根據食衛局答覆議員就2016/17年度開支預算的相關提問,截至2014年3月底,九龍東聯網共有627名醫生,醫生與區內人口的比例,每1000人只有0.6名醫生,而每1000名65歲以上長者只有4.1名醫生,無論是醫生與整體人口的比例,抑或與長者人口的比例,九龍東的數字都是醫管局7大聯網之中的最低。至於護士的比例,同樣亦是7大聯網中的包尾,顯示九龍東聯網醫護人手不足問題,相對其他6大聯網更為嚴重。
我希望,藉著這項議案,政府能夠正視和採取適切措施,紓緩現時將軍澳區公營醫療服務不足的情況,包括加快落實在將軍澳南區興建普通科門診、加強新界東的政府牙科服務、把將軍澳醫院的婦科擴充至婦產科,以及加快完成聯合醫院和靈實醫院的擴建計劃,進一步加強九龍東聯網的公營醫療服務,應付人口增長和人口老化的實際需要。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VnYt1He7qw/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Amm9KV-x3TvgUUBl7eYBxYiJD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