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時已經移除更後段的腸道,因此直接將剩下的腸道開口拉到皮膚,通常這是永久性的大腸造口。常見的位置是降結腸、乙狀結腸腸造口,乙狀結腸原本會接到直腸,因此這已經是很接近肛門口的部分,從這裡排出的糞便形式會比較接近成條的固體,位置於左下腹。
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18/06/colostomy.html
—————
☆訂閱照護線上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KctXQ
◎免費註冊,網路掛號一指搞定!
https://www.careonline.com.tw/p/map.html
☆歡迎追蹤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urgeon.life/
◎超過74萬LINE好友,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
https://line.me/R/ti/p/%40careonlin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腸胃問題十分常見,有時誤吃不潔食物會引致腸胃炎,但原來肚痛肚瀉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免疫系統出問題。潰瘍性結腸炎是炎症性腸病的一種,腸道會持續出現慢性發炎,引發連串腸道不適。 香港炎症性腸病學會會長兼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李建綱指,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腸道黏膜層會出現連續性發炎,通常由直腸,即腸道最末端位置...
乙狀結腸位置 在 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腸直腸癌腫瘤位置分布中,直腸及直腸與結腸交接處約占40%,乙狀結腸約占30%,其餘則常見降結腸等部位。腫瘤越往結腸裡面部位,症狀越不明顯,使患者發現大腸癌時,多已晚期。」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0/4227136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0/4227128
乙狀結腸位置 在 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到名人罹癌的新聞,我想大家會想瞭解大腸癌的症狀,我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
症狀會因為腫瘤長的位置、大小不同而有差異。
長在右側(升結腸)的大腸癌,主要以貧血的症狀表現,如疲勞、呼吸喘、心悸。腫瘤若有出血,大便會呈「紅褐色」。隨著腫瘤長大,肚子會感覺到不舒服。不過因為升結腸的管徑較粗,並不容易造成腸阻塞(有可能腫瘤很大,排便還是正常)。除非是剛好長在結腸和小腸交界處,才會造成小腸的阻塞。
長在左側(降結腸和乙狀結腸)的大腸癌,會有腸阻塞的症狀,特別是在飯後,肚子會有絞痛的現象,排便的習慣會改變,例如排便的頻率增加,每次糞便量減少;腫瘤若出血,可能直接解出鮮紅色的血或是紅色的血附著在糞便上。
長在直腸的大腸癌,除了阻塞的症狀外,排便的習慣也會改變,例如便秘、腹瀉、和裏急後重(感覺一直想大便但又排不出糞便),同樣可能解出鮮血或混有鮮血的大便。
另外大腸癌患者的糞便帶有黏液或有惡臭味,形狀也改變,如變細、便鬆散或變糊狀,這都是可能出現的變化。
要提醒的是以上這些症狀,都是腫瘤長到一定大小才會出現的症狀,要知道大腸直腸癌長得很慢,可能在「症狀出現前五年」就存在了,癌症初期時,病患自己感覺不到有什麼症狀,尤其是長在右側的大腸癌,發現的時候常常已經長得很大了。真的有了以上變化,可不要輕忽,應該盡早就醫喔!
以下我把以前有關於大腸癌預防的舊文貼出,大家就複習一下吧!
以下列出跟大腸癌有關的危險因子和預防方法,加上一些說明,讓大家能充實新知。
1️⃣運動🙆♂️
運動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機率,在動物實驗中可以看到,運動會使得腸道菌叢改變,增加短鏈脂肪酸,幫助免疫調節及抗癌。
2️⃣加工肉品🙅♂️
加工肉品製作過程的添加物及高溫的製程都會有致癌產物出現。這類肉品富含飽和脂肪酸,會增加肝臟分泌膽酸,而過多的膽酸在大腸會被細菌代謝成「次級膽酸」,次級膽酸會造成腸黏膜病變。最近研究顯示有膽結石或接受膽囊手術的病患長期追蹤發現,右側大腸癌的機率上升,這個族群就該少吃點紅肉、加工肉。
3️⃣酒精🙅♂️
長期喝酒(每日2杯酒)會改變腸道結構,增加細菌的毒素進入全身循環,造成發炎反應及糖尿病,全身代謝異常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4️⃣過重或肥胖🙅♂️
肥胖會增加胰島素分泌,促進細胞增生變異。肥胖和腸道細菌也會互相影響,腸道細菌和其代謝產物改變和大腸癌的生長有關。肥胖會增加次級膽酸的形成,其易破壞DNA,使年輕族群容易罹癌。
5️⃣膳食纖維、全穀🙆♂️
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有利於惡名昭彰的具核梭酸桿菌(F.nucleatum) 生長(有關具核梭桿菌引起大腸癌的說明,請參考以前貼文);有研究顯示,改吃高纖低油食物,是可以減少腸道具核梭桿菌的數量。此外多吃高纖食物可以幫助好菌生長,如雙歧桿菌的增加,會產生豐富的短鏈脂肪酸,有助免疫療法的抗癌的效果。
6️⃣乳製品、牛奶、鈣🙆♂️
補充發酵乳製品(如優酪乳),可改變腸道菌相。此外乳製品含豐富的鈣質,鈣可以結合膽酸和游離脂肪酸,減少它們對腸道黏膜的毒害;並抑制食物中血紅素對大腸的致癌作用。
7️⃣紅肉🙅♂️
紅肉在烹煮時常以高溫加熱,易產生有毒物質(多環銨類),紅肉富含血色素-鐵質,攝取過多容易產生活性氧化物質,破壞細胞DNA。
8️⃣Omega 3 脂肪酸🙆♂️
補充海產的Omega 3 脂肪酸(如魚油)不論在減少大腸癌的發生、進展、遠處轉移皆有好處。Omega 3 脂肪酸可以增加抗發炎細菌(乳酸菌和比菲德氏菌),減少具核梭桿菌和大腸桿菌,促進人體對腫瘤的免疫反應,同時增加免疫療法的效果。
9️⃣含維生素C 食物、維生素D 、綜合維他命🤷♂️
這幾項補充品的好處多來自動物實驗,在人類的證據力較弱,參考即可。
🔟抽菸🙅♂️
抽煙對增加大腸癌的影響是非常久的,就算戒煙超過25年以上還是有風險(不要放棄喔!還是戒菸啦!),抽煙會影響腸壁分泌黏液的功能,造成病原體不容易清除,影響腸道菌相生態;吸入的化學物質會產生自由基,造成大腸息肉及息肉的癌化。
⚜️結論是請記得多運動,多吃膳食纖維、乳製品或牛奶,少吃加工肉品,乖乖做篩檢💯,即可遠離大腸癌🎉
乙狀結腸位置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腸胃問題十分常見,有時誤吃不潔食物會引致腸胃炎,但原來肚痛肚瀉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免疫系統出問題。潰瘍性結腸炎是炎症性腸病的一種,腸道會持續出現慢性發炎,引發連串腸道不適。
香港炎症性腸病學會會長兼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李建綱指,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腸道黏膜層會出現連續性發炎,通常由直腸,即腸道最末端位置開始,再向上影響乙狀結腸、降結腸,以至整條腸道。此病與免疫力失衡有關,正常的免疫系統能抵禦細菌和病毒,當其失衡便會攻撃自身,包括腸道,引致發炎。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26/YIWKRIZEMJCQJAKIUBLD4C3DJ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肚痛 #結腸炎 #免疫系統 #腸胃 #肚瀉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乙狀結腸位置 在 《大腸癌在哪》腫瘤位置不同、症狀也不一樣-柯道維醫師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腸癌 位置 #大腸鏡#檢查建議#大腸瘜肉☑問題導讀00:57 人體器官- 淺談大腸功能01:57 認識大腸東西軍- 大腸部位04:29 腫瘤 位置 IN左大腸症狀( 乙狀結腸 +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