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轉捩點
我2007年大學畢業,還記得當年股市牛氣沖天,當年剛出來社會工作的我還在銀行裡接受培訓,身邊的每一個朋友和同事炒股忙過返工。
翌年,發生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緊接下來的是一輪又一輪的量化寬鬆措施,聯儲局憑空製造了海量的流動性,更將流動性輸出了全世界,自此全世界出現了經濟週期無限延長的所謂「新經濟常態」。
08金融海嘯後的十年,是世界財富轉移的巨大轉捩點。原因是「新經濟常態」的出現,利率長期不合理地低,資產價格嚴重被扭曲。這是一個能夠「透支全世界的未來」去瘋狂賺取巨額財富的機會。
有資本的人,輕而易舉地將財富翻個十倍八倍,能力低者任你亂買一通都有兩三倍斬獲。資本不多的普通人,只要思維上相對理性而又時機正確 (指有家庭、適婚年齡有住屋需要的人仕),正常人都會去買樓,因為息口機乎是零,首期門檻低,供樓平過租樓,那有何理由不去買樓?有誰又會想到有買樓和無買樓的差別可能是一世人的財富。
買了樓的,因為每一年都會新增一批合資格買樓的人或剛踏入適婚年齡的人,他們又會走去買樓,人人很自然地自動埋位,樓價很自然地上升,同時息口長期維持接近零,他們又很正常地去銀行加按套現再入市買樓,因而令樓價再上一層樓。
加上住宅供應本身的嚴重不足,形成樓價以倍數拾級上升的結果。在天時地利人和下,以上買樓賺大錢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特別聰明,只是時代選中了他們。
然而,有一部份在樓市賺了錢的人會以為純粹是自己眼光獨到,自己的努力加上精準的眼光促使自己財富的大幅增長,卻沒有懷疑過這種全球罕見、簡單而異常的財富增長背後是一種「透支」,而這個時勢所造就的機會並非人人皆有。
對的,這是一種收割,但並非單純收割自己努力的成果。
問題來了,有資本的人和資本不多的普通人都賺大錢,那錢從何來?答案很簡單,以上靠買資產令財富翻倍的人,包括本人及在這段時間曾投資物業的人,其實是透支了未來的經濟紅利。多出來的錢都並非免費,而是有代價的。貧富懸殊所造成的深層次社會問題就是最大的代價,這反過來會成為未來經濟增長最大的絆腳石。賺了錢的人其實是不應太過高興。成功的投資人一般比較自信,這種說法可能不太動聽,但是事實。
有一點大家必需要明白,在時代巨輪下,我們並沒有太多的選擇,我們能做的只有是盡量宏觀地審時度勢,預視將來的變和美元的資金流向,及早埋位,為自己的財富做好最佳的防守部署。
一世人總有幾個財富轉移的重大轉捩點,而下一個相信已經快將來臨 - 後疫情時代。在後疫情時代,一切一切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簡而言之,這將會是在「新經濟常態」下的「新經濟營運模式」。金融海嘯後的「新經濟常態」最大的特徵是資本氾濫;而「新經濟營運模式」的出現是因為人類行為的改變。
全球經濟下行的大局已定,最佳的投資方法為「剔除法」,你就會發現「理性」的投資選擇並不多。全球經濟下行,資金卻氾濫,美國滯脹風險增加,美元信用開始出現了缺口,在這大局下,大部份的投資 (舊經濟包括傳統地產、零售、貿易等) 選項都是死路一條,但攬住資金不投資又死,正所謂「投又死,唔投又死」。
在選擇不多的情況下,答案其實很簡單。放在眼前的實例是,1. 黃金的升幅;2.美股的急升,且大部份是新經濟類股份。這都是美元資金流向所決定的結果,然而這都只是階段性的。大家都在等一個資金的「容身之所」,有此選項出現之前,資金都必然會繼續瘋狂流動。
(待續)
#舊文重溫系列
#2020.9.27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吳氏日本語:奇跡的な速攻法,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視頻公開保證協助在最近一次的日檢,就合格學校規定之畢業門檻之N2! 吳氏日文公開保證協助寄來本「學成目標、決心與讀書計畫確認函」之,專業學習日文已經進入第四年之18歲年輕學友,不但能於最近一次日檢就合格N2,且能真正學成日文,而N1,而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 ⭐️⭐️⭐️(最新電子書索取)3個月合...
中 原資 工 畢業門檻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跨世代女「人」交流|May/劉雨涵講座回顧】
「我好像是一個社會的革命者。」
Mayfit創辦人劉雨涵、知名健身網紅在【跨世代女「人」交流】講座中這樣提到。曾經,作為台大人類學的學生May卻覺得人類學好遙遠,文本中觀察的異文化都看似脫離我們的生活。但隨著浸潤修習不同的課程,May開始感覺到文化的範疇十分廣泛。尤其在「民族誌寫作」課堂後,May在大二就開始運用自己和外籍生的相熟,觀察他們不同的生活風格,並加入到自己的寫作之中。在那一刻開始,May意識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人類學,人類學其實就在自己身邊。
在成為健身kol前,May的家庭也抱持較為保守的態度,認為女性讀到高學歷反而可能變成結婚生子的阻礙。高中和大學生活的巨大落差,加上科系中沒有人分享對健身的熱情,May曾經感到無比孤單,只能透過ig作為一個自我展現的小舞台,連結更廣泛的社群。
原本只是藉由社群網路尋找志同道合的傾訴對象,May在畢業後也考慮過接手家業,抑或出國進修研究所,在遠赴柬埔寨實習後,意識到製造業無法發揮原本的熱情,才回頭成為全職創作者。
所以,May創作的根基從來就不是金錢,甚至一開始有廠商合作時都十分抗拒,擔心粉絲的眼光和內容的變質,但吸收《第四消費時代》書中所謂「當物質已經過度豐饒,大眾反而需要一個代表性的人物,形塑購物模式」,May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共享經濟的形式,將我們的物質進行重新的分配。
同理,當自己出於一顆分享的熱誠之心,業配其實也是一種分享。昭示著所以現在的消費思維已經和過往有很大的不同。
【在社群經營中尋找社群歸屬感】
「instagram改變了我的人生」
IG平台上的形象展演,搭配上指導教授建議下開始的1990年代的網路社群研究,May發現——網紅打破了傳統上對下的資訊傳播,甚至沒有任何的門檻,透過一段照片、影片,可以影響到大量受眾,甚至爭取和其他大平台平等洽談合作的機會。
同時,may也不諱言,Ig符合行動裝置的設計,也使虛擬的社群交往無孔不入的侵入我們的生活。
在幾乎無所不在的行動裝置下,ig的舞台又有更多的展演空間,濾鏡的內建、相似的風格等,這個社群已然脫離以往奠基於親友的連結方式,儘管帶來無遠弗屆的影響,但九宮格下的自己也開始變得模糊。
每個人畢竟都會有對自己不自信,或者因為他人的言論而質疑自己的時段。但May在對自我身分的不斷摸索中,學會藉由回到身體,單純健身、調整飲食,感覺自己在過程中的快樂,學會與現在的自己對話共存。
在過程中,May也不斷思考什麼是女性的新身份,並希望可以引領更多女性勇敢展現自己。
正如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不斷自問「人類學家還可以是什麼?」,May也不斷思考「網紅還可以做到什麼?」,思考哪些東西是自己應該捍衛的堅持?
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研究對象和深耕領域,遑論面對的是你自己的身體和價值。
所以,當別人用自身的框架和理解質疑時,也不妨用自身的框架回應對方。
【探詢女性新的身份認同】
「如果自己不覺得自己值得這份美麗和自信,即使是單一標準的美,都會被流言蜚語輕易擊潰。」
Ig起源於歐美,所以不少人會追求健身的美麗;但台灣女性比起地域差異,更像是時態的變遷。
隨著時間的變化,我們審美也會逐漸改變。美到底是什麼樣子?東西方和時代都會不一樣,但沒有一個特定的模樣是不得不去追求的。
對May而言,美不一定單純是外在,而該要對其所展現的美抱有自信,並進而去認可自己。
獲取證照、展現出讓人瞠目結舌的表現(引體向上、肌肉量等等),May認為將外界的酸言酸語轉化為女力前進的動力,並在領域中成為佼佼者,可以更有力量的抵抗外界的攻擊!
因為跟外界的互動,並非去服膺外界的主流,更重要的是照顧在生活在社會中的自己、保守本心。
【人類學讓May回到自己】
在我們的線上展覽中,May寫下「透過補足身體所需營養,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 享受美味的食物,讓生活充滿愉悅與幸福感」。
人類學帶給May的是在外界的追求下,焦慮和不安都能以同理、關懷的視野,思考如何多感受自己的身體,以人為本去關切自己。
May讓我們看到,儘管網路的比較讓人動搖,擁有打磨過的信心和堅定的內心,反而可以藉由網路打破距離的藩籬,成為影響力者。
藉由革命的過程,去影響到別人。
【展覽持續開放中】展出現代女人的模樣|跨世代女「人」線上互動展
線上互動展覽:https://padlet.com/r09325002/anthrodo
中 原資 工 畢業門檻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到了高中畢業生選擇升大學系所的時間,又開始戰「人類學」、「社會學」等人文社會科學門畢業後能有什麼出路?如果不走學術路線,又能做哪些工作?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2021夏季活動「跨世代女『人』交流」中貴賓講者林宛瑩(奧沃市場趨勢研究創辦人)最近也在Hahow上推出了《需求讀心術:活用質性訪談與分析》課程,介紹她如何運用質性研究方法,發現人們的真實需求。這篇來自【奧沃】的文章,即分享了她的寶貴經驗。
如果你也想要知道如何運用人類學或是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的質性研究方法在職場上找出一條自己的道路,千萬別錯過了林宛瑩的分享喔
————————————
2 練習靈活換位思考,用受訪者視角檢視研究設計
當研究得頻繁且緊密的面對人群,互動設計能否說服自己是最基礎的檢核點。我認為練習跳脫研究者的視角,嘗試「以自己為受訪者」的角度重思研究過程中的體驗與感受,有助於新手進一步檢視研究設計與互動方式的合適性。
例如設計訪綱時,以保持對方思路順暢的角度去想,問句時態的排序就不再只是教條,而是自然浮現的重點。假若對話上一秒回到過去追溯經驗,下一秒穿越到未來進行發想,自己是答題者也容易覺得混亂吧!檢查訪綱時,可試著把自己投射成受訪者思考「這是一個容易理解的問題嗎?」、「聊到這一段,前面已經談過哪一些事件,是否會增進或阻礙後續的對話。」
又如設計焦點團體時,因為是團體討論的形式,得考量受訪者的人際互動慣性。我習慣從事前聯繫時就筆記感受到的個人特質,例如:電話邀約不小心打斷對話時,對方會客氣的將話語收回且不主動表述意見。等到焦點團體訪談現場,就得試想如何透過現場互動設計預先排除掉會影響發言的可能,讓這類特質的參與者也能暢所欲言。
或因近期疫情影響,許多訪談不得不轉移到線上,可以試著從「什麼狀況下,我願意和陌生人視訊暢聊1-2小時」為前提,梳理研究執行的調整。像是選用學習門檻太高的視訊工具,很可能降低參與動機、增進過程中的不安感,導致無法暢聊想深談的主題,將會非常可惜。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owlconsulting.com.tw/post/%E7%90%86%E8%A7%A3%E6%96%B9%E6%B3%95%E3%80%81%E6%8F%9B%E4%BD%8D%E6%80%9D%E8%80%83%E3%80%81%E4%BF%9D%E6%8C%81%E8%A6%BA%E5%AF%9F-%E8%B3%AA%E6%80%A7%E7%A0%94%E7%A9%B6%E4%BF%AE%E7%85%89%E5%B0%8F%E9%AB%94%E6%82%9F
---------------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一起 #參與展覽再聽演講
#線上活動開放全世界讀者加入 #機會難得 #呼朋引伴來參加
【展覽資訊】展出現代女人的模樣|跨世代女「人」線上互動展
💡線上互動展覽:https://padlet.com/r09325002/anthrodo
【講座資訊】跨世代女「人」交流系列講座
👱🏻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 總監・9/3(五) 19:00-21:00
👱🏼♀️劉雨涵May・健身頻道May fit創辦人・9/5(日) 13:00-15:00
👩🏻林宛瑩・奧沃市場顧問創辦人・9/8(三) 19:00-21:00
📎報名資訊放置於展覽內
📎講座採用webex視訊軟體進行線上講座
📎搶先看【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粉專,不錯漏任何資訊
中 原資 工 畢業門檻 在 吳氏日本語:奇跡的な速攻法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視頻公開保證協助在最近一次的日檢,就合格學校規定之畢業門檻之N2!
吳氏日文公開保證協助寄來本「學成目標、決心與讀書計畫確認函」之,專業學習日文已經進入第四年之18歲年輕學友,不但能於最近一次日檢就合格N2,且能真正學成日文,而N1,而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
⭐️⭐️⭐️(最新電子書索取)3個月合格日檢N2有可能嗎?⭐️⭐️⭐️
https://ilovejp.club/2003252/2020
🌸50音平假名正在進行中,片假名還不熟 ? 快來下載50音桌布,輕鬆ながら學會喔~
https://ilovejp.club/bg50
🌸「10分鐘立即學會1000個日文動詞!」 ⭐2020最新字幕版~
https://ilovejp.club/10
🌸學會動詞後,再學格助詞(介係詞),再10分鐘就會造句!
https://youtu.be/c-s3SGUj-Iw
🌸日文是漢字(外來語)+5個碼+4個記號的語言,只要了解原理,可以快速學會,並利用日文得到先進、豐富的情報,日本歡迎你!不論您是要赴日工作,赴日留學,從原點學起(才不用死背句型),這是最快學會日文的方式。
⭐如果10分鐘學會1000個日文動詞,24小時就自然能閱讀日文網站!因為原理通,一通百通。(如果您曾經學五段動詞很挫折,一定要聽聽,了解原理就能輕鬆解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aQwGTnYCOQ&t=457s
🌸懂漢字的人,無論從任何基礎開始,利用吳氏日文的方法,就可以快速+直攻N2~
🤭至少為您省下100萬留日費用+3年青春🤭
⭐詳細實績見證請參考首頁https://www.wusjp.com
🌸【國寶級教法】
連日本人都稱讚的國寶級教法:吳氏日文以5個碼+4個記號,揭開1200年遣唐使設計日文的原理與方法,讓您24小時學會新聞日文!不用死記、死背句型,以理解原理的方式、快速、輕鬆學習日文。
🌸【超級紀錄】
本課程創下多項不可思議的記錄:
1.企業家學完後,慨贈100萬元贊助開發經費(86工商時報報導)
2.12歲本土小學生沒有出過國,即考上1級!!
3.其他快速合格實例請參照官網。http://www.wusjp.com
🌸【獨創快速】
吳其哲獨創快速就讓你學日文字母,只要會漢字就會日文,吳氏日本語只要短短半小時,就學會 日文字母(平假名+片假名)。
🌸本課程特別適合:認為時間價值高過金錢價值之人士學習
******************************************
⭐吳氏日文:https://www.wusjp.com
⭐吳氏日文FB:https://www.facebook.com/wusjp5488/
⭐吳氏日文LINE:https://line.me/ti/p/%40wusjp
請搜尋ID: @wusjp
⭐吳氏日文IG:https://www.instagram.com/wusjp5488
⭐吳氏日文TG:https://t.me/wusjp
⭐吳氏日文 Android APP https://ilovejp.club/app/YT
⭐訂閱電子報https://ilovejp.club/newspaper
⭐索取相關課程資料。https://www.wusjp.com/request_data/
#快速學日文 #學日文 #50音 #日文動詞 #日文文法 #日文學習瓶頸 #五段動詞 #打工度假 #日語速成 #日語常用句 #日本留學 #日語檢定 #N5 #N4 #N3 #日文單字 #日語補習班#日文線上教學 #第二外國語 #快樂學日語 #日語句型 #敬語 #日本就業 #日本打工#日文
#日文字母 #日文自學 #日文五十音表 #日文五十音寫法
加入吳氏日文LINE好友,請搜尋ID: @wusjp
https://line.me/ti/p/%40wusjp
吳氏日文 Android APP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wusjp.noterplayer&hl=zh_TW
中 原資 工 畢業門檻 在 Sandra Tavali李婉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時間:
2017-11-19(日) 15:00~16:30 (GMT+8)
地點: 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二F
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2號南門市場出口,沿南海路往重慶南路方向,步行約五分鐘到達。)
秋日電音~比Perfume更香濃的在地花露水—電子異響聲音創作。
很多人因為Perfume喜歡上電音,在台灣也有一群人,在電音創作上嶄放著另一種優雅的氛圍,值得您來鑑賞。
ㄧ場結合劇場、即興、電腦互動程式、異響、即時混聲的電音音樂會,在秋日的午後,與您一起度過。
11/19(日) 15:00 @臺北牯嶺街小劇場2F,演出:黃柔閩、邵韋傑、張欣、林亭君、黃芮盈、余致賢、楊政、李婉菁
秋日電音
2017 電音工作坊創作發表音樂會
時間:2017/11/19 週日 3:00pm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二F (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
購票:本頁
電音工作坊,源自於2013年夏天的一場長達10次的「手作電音工作坊」,由李婉菁與許志遠(DJ Point) 開始發想,在身體氣象館團隊多年的大力協助舉辦下,發展如何在不限制軟體,任何筆電都可以製作、創作電音的工具主軸下,呈現出每一個參加者心中的聲音創意。當時之所以取名為 「手作」,並不是要去手作器材,而是希望學員從像是媽媽煮的菜或縫補衣服的感覺,回到自己本質的溫度,去創作自己的電音作品。 工作坊除了標榜使用只要是可以上網的筆電、耳機,不需要有音樂學習背景,不需要會看五線譜之外,應用大量的視覺藝術家作品,如康丁斯基、羅森伯格等來啟發聲音創作的思考是最大的特色。五年來令人驚喜的是,藝術家們不斷地自我發展,累積成創作與演出的風格,其中幾件獲得國際展演或現場演出的作品所獲得的鼓舞,更是讓藝術家們累積許多持續勇往直前的動力。
電音創作者/演出人員簡介:
黃柔閩
Rou-ming Huang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系畢業。國小教師、劇場演員、電視暨電影演員。1990年代初曾赴美研習達克羅斯音樂教學法,後於西雅圖與舊金山等地研習音樂治療與即興舞蹈表演, 並多次發表即興音樂(人聲與大提琴)與舞蹈表演。曾擔任第一屆台北市國際舞蹈節「音樂與肢體」課程助教。劇場演出作品有《妻夢狗》、《我用我的身體和靈魂在旅行》、《軍史館殺人事件》等。電視作品曾獲金鐘獎最佳女配角(公視人生劇展《月光》),以及金鐘獎、新加坡亞洲電視節最佳女主角入圍等。另有《三方通話》等多部電影演出作品。 2016年,演出電視電影「上岸的魚」。公視人生劇展「最後的詩句」。「麻醉風暴2」影集。周美玲導演網路劇「替身」。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第十屆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為你朗讀「Merry land」讀劇演出。 2017年,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評審。青藝盟戲劇營隊老師。現任景興國中表演藝術課、戲劇社團指導老師。博嘉國小全方位藝術教育實驗課程指導老師。公視青少年創意表演營隊講師。
安德森
Anderson
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畢業。曾赴“上海新偶像藝術學校”研習戲劇表演。參與多部電視廣告、MV、短片及魏德聖導演電影《52赫茲我愛你》演出。2012於廈門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演出《我們一同走走看》舞台劇。近年編導《遇見小王子》、《親愛的小王子》,創作「一齣由孩子們演給大人們看的兒童劇」。 曾任青藝盟戲劇營隊講師。中華微電影創新產業發展協會「繁星計畫」演員培訓講師。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capatain。受邀「2017慈光萬盞-教育公益交流計畫」,遠赴斯里蘭卡分享戲劇課程。公視青少年創意表演營隊講師。 2016年與黃柔閩老師共同創立37度2戲劇工作室,致力於戲劇教育發展與推廣「身體對話—感官開發訓練工作坊」。現任博嘉國小藝術教育實驗課程指導老師。景興國中表演藝術、戲劇社指導老師。華岡藝校表演藝術科兼任教師。
張欣
Shery Cheung
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目前居於台北。她的藝術實踐是變化性的,常透過共感的過程與他者對話,以錄像、聲音、表演等方式進行。其抽象繪畫與合唱的背景深刻地影響她的認知過程。作品曾發表於上海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台北滲透影像藝術節、台北失聲祭、JOLT Arts Festival、韓國Jeju National Art Museum。她的表演《Inland》於2013年獲得Arte Laguna Art Prize提名。
林亭君
Xia Lin
lololol藝術組織共同創辦人,使用多媒體、錄像、文字及行為創作,2013年網路作品參與Homeostasis Lab - The Wrong: 新媒體藝術雙年展、2016年於韓國濟州美術館展出、2017年藝術項目 ”3C形意拳” 於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發表。
黃芮盈
Raying Huang
台中人,畢業於台中二中,國防大學應用藝術學系,曾師事陳明宏老師。現就讀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研究所,主修作曲,現師事張琇琇老師。在校期間擔任復興崗合唱團鋼琴伴奏、2011年於「台灣原味好聲音─原夢計畫」擔任原住民歌謠音樂改編。2017年9月於中山大學「好樂」聯合作品音樂會發表個人器樂創作。
余致賢
Chih-Hsien Yu
喜歡尋找與創造生活中有趣的小事
楊政
Cevo Yang
現場電音即時演奏者、配樂工作者。使用電腦音樂當作創作媒材,關注聲音與現今社會的現代性關係,透過聲音/物件/文本傳達一種普世狀態。常與其他領域藝術家合作嘗試物件與文本的透過聽覺設計置入演出空間,以及前置取樣/現場取樣的手法與表演主體做互文的手法,曾獲數個國際電腦音樂節徵選,於國外演出相關電聲音樂作品,也於台灣舉辦過數場無門檻電腦音樂、聲音藝術的講座與工作坊分享國際經驗。
李婉菁
Sandra Tavali
西拉雅人, 東吳音樂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琵琶地音樂院電腦音樂研究所畢業,師事Dr. Geoffrey Wright,畢業論文 “A Performer's Musicological Research in Performing Interactive Computer Music” 獲選發表於 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國際電腦音樂協會 - ICMC] 2004。經年致力於電腦實驗音樂的演奏與創作,並於台北/台南長期主持「電音工作坊」,培育年輕音樂人。近年來並常與台灣藝術家姚立群、吳俊輝、陳明秀、陳偉、劉守曜、區秀詒等,以及探索頻道合作,擔任配樂製作。 創作風格傾向專著於使用冷冽的電子音色表現最真摯的人性面。音樂型式跨越古典、電子異響、重金屬搖滾等。曾任閃靈樂團鍵盤手。2009 年起,結合電腦音樂、配樂作曲、黑腔形式、聲音採集混音與環境音樂等多重形式,與聲樂手、DJ、劇場導演創作並發展實驗音樂劇《黑暗巴洛克》(牯嶺街國際小劇場藝術節 2009/驅魔記 2009)。 音樂作品〈扮仙〉獲選音樂資訊檢索領域專業級別的年度國際學術會議展演(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information retrieval [ISMIR], 2014, 台灣)、電聲暨音樂大會(Sound and Music Computing Conference [SMC], 2015, 愛爾蘭)、2016 klingt gut! 聲音研討會 ( 2016 klingt gut! Symposium on Sound,德國); 〈Dirge〉獲選 [ICMC]展演 (2015, 美國-德州),〈River〉獲選 [ISMIR] (2015, 西班牙)、紐約電子音樂節既紐約愛樂雙年展展演(New York City Electroacoustic Music Festival and New York Philharmonic Biennial, 2016, 美國-紐約); "The Wind Bloweth Where It Listeth (風隨意 )" 受邀發表於 WOCMAT-ISMIR 2016。 現為台北牯嶺街⼩劇場/ 身體氣象館聲⾳與⾳樂策展人之一。(sandrawcl.wix.com/demo)
中 原資 工 畢業門檻 在 海恩奶油 HeinCream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年過去又放榜,感謝自己終於儲夠能力,可以把我由中一開始,就想要吶喊的內容拍成影片。送給每一個在學制裡爭扎的你🍀加油
道歉:
〉 理真氣壯的壯字寫錯了呢
〉影片無法給各位一個完備的答案,學制最後要走的方向,但是有一天我們會找到的,嗯
🌸香港學制背景解釋】
香港學生讀完六年小學(國小),就會入讀六年制的中學。
中一到中三叫做初中,中四到中六叫做高中;
高中最後一年參加的公開考試,由考評局舉辦,叫做
中學文憑試:簡稱DSE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相等台灣學測指考、大陸高考。
文憑試必考的科目有:
中文(國文)、英文、數學、通識(像綜合人文的科目)四科。
選修科目則包括各個文理科目。通常學生會考2-3科。
考試成績以7個等級分,
由低至高排:1、2、3、4、5、5*、5**
所以考生在計算總成績時,會以1-7分加總和。
按不同的大學收生標準,有些只看最好成績的五科,有些看六科。
Best 5:最好的五科,滿分35分;
Best 6:最好的六科,滿分42分。
30+分的成績是建築系、法律系、醫科的基本門檻,算是相當不錯。
〈其他香港用語翻譯〉
上樓:買房子
小兒科:沒難度的小事
Band A:大學派位頭三志願總稱
Maths:Mathematics 數學科
MC:Multiple Choices 多項選擇題
formula:方程式
VA:Visual Arts 視覺藝術
諗咁多做咩姐/即:想哪麼多幹嘛
做完份paper先講啦:先做完卷再說 好嗎
夠鐘上堂喇:已經是時候上課了 可以嗎
唔好放棄:不要放棄
興趣當飯食:興趣當飯吃,用興趣作為掙錢的工具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soundtrack)
🌸鳴謝參考:我的故事(下)——伯賴
【真。伏game評】藍鯨遊戲|Blue Whale——平民遊戲工作室
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 Sir Ken Robinson------T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挖挖看更多影片
海恩奶油是誰/ https://bit.ly/2Tl87XK
閃光情侶系列/ http://bit.ly/2JuQ7KO
學霸海恩傳功/ http://bit.ly/2umiArP
人生事件Vlog/ http://bit.ly/2upSwfb
你要懂的香港/ http://bit.ly/2JtrU7B
我眼中的台灣/ http://bit.ly/2ujjq8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追蹤海恩奶油
海恩的Instagram(有很多偷拍)
https://www.instagram.com/heincream/
海恩的Facebook粉專(常常有抽奬)
https://www.facebook.com/heincream
訂閱海恩奶油(YouTube主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iH...
訂閱heincream[HK](第二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u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司應援收集中
CHITS 是我稱呼粉絲的名字,開放收件信箱: http://bit.ly/2HMuV0s
🧀翻譯長期招募中
幫忙上英日韓各語言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
音樂音效源:
YouTube Audio,DOVA-SYNDROME,Nicolai Heidlas, Bensound, HookSounds
✿講稿
【放榜】DSE 35分想對你說的事
我的名字叫龍海恩
2016文憑試考35分
我現正就讀港大環球商管
人生一帆風順
從此不憂吃喝愛情
上樓都是小兒科
到退休到死為止 也可以優哉游哉
我人生的改變
一切都是由上年放榜那天開始
抱歉 我騙你的
其實我是best6 35分
現正在台灣就讀媒體傳達設計
英文叫communications design
分組有3D動畫 和 新媒體(遊戲、裝置)
報考大學時
台灣的設計學院只看過我的作品集
完全不知道我文憑試的分數
莫說上了大學以後
真的沒有人有興趣問我 公開試考得怎樣
我的例子可能有點極端
但事實是在大學
無論考得好還是不好
根本就不會有人想知道你考幾分
我老師說最多在求職的時候
個人履歷要加一欄「公開試成績」
但也就僅止如此
至少 沒有人會像我這樣
用分數來做自我介紹
-
我知道在看影片的你現在可能想反駁
「說甚麼DSE的分數沒用?」
「我現在不夠分入Band A」
「拿不到入場券了」
「你這些成績好的人
有經歷過我的感受嗎?」
對不起
可能我真的沒有
我可能也說不出 比較像安慰的內容
但是在上年放榜的班房裡面
我收到分紙 開心了一會之後
我就跟其他同學一起哭
我也很難過
我不是讀名校
我不喜歡看到我所愛的同學
承受前路茫茫的痛苦
我不喜歡自己在一場不公平的比賽中脫穎而出
我不喜歡每一個香港學生
花光自己最珍貴的青春在一個考試裡面
最後考評局只給出了幾個數字 去總結 評價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
你備試的時候
真的覺得一切也合理嗎?
難道你不覺得 DSE就是一個
比拼「浪費時間」的遊戲嗎?
我不否認
我在不同的科目裡 的確獲益良多 例如中英文 通識
我不否認
要銜接大學各個科系
中學有不同的選修科有其需要的
然而我也無法不承認
我們浪費在 操卷 補習 死背書 備試
或者是一些
根本沒有用的考試範圍上
所用的時間,青春
的確不計其數 價值不斐
阿Sir 對不起
我要用數學去舉例
我算是數學好 做題快
我看著我那些文科同學
被迫好痛苦地做MC?
我不明白
明明大學肯定不會讀這類科目
明明一世人也不會用到那條長得誇張的formula
中文卷一閱讀卷
我不明白
為甚麼我要操那麼多份一個半鐘又一個半鐘的歷屆試題
為的就是去看懂考卷上面那些
正常讀者不會問
作者自己也不懂得答的問題
視覺藝術
我用Hein Cream的名字在YouTube拍了
13個【VA DSE】一共140+分鐘的影片
說真的
這些所謂教學片
裡面沒有一個是教真正意義上的藝術
全部都是教你如何在考評局手上拿高分 如何做好考評局的卷
諷刺吧?
可惜更加諷刺的是
DSE這個似乎是 「定生死前途」的遊戲
扔越多青春 分數就越高
看誰甘願扔罷 他就贏了
看誰資質好 扔時間的成本效益越高罷如果這樣是叫”勤奮”
那我只能說我這種是
“求學是為求分數的勤奮”
說出來也不知道有甚麼好光彩
同樣地
失手 考不好 成績不及別人
根本不需要感到慚愧
不是嗎?
個game本來就錯了
我們被迫玩罷
-
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
—— 愛因斯坦
中學畢業一年
我終於有時間去學
營養 健康 跳舞 心理 語言 文化 社會 歷史 藝術 哲學 設計
這些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學問
19年來
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在用
100%的智商活著
而不是每朝醒來
騙自己說
諗咁多做咩即
做完份paper先講啦
夠鐘上堂啦
因為拍YouTube我遇上許多
背景不一樣 可以稱作「奇葩」
的人
有人是自學生 有人出生於外國其他學制
有人年紀比我小
但是他們全都比我更早開始自己的人生
我在他們身上看到 自信、成熟的光芒
真的非常閃亮、耀眼
原來 求學真的可以”不是求分數”
原來教育 是真的可以改革
然而在改變發生之前
我很擔心這段影片會不會被未讀完文憑試的學生看到?
會不會大家看完之後就沒動力讀書了
我想分享我當年備試的其中一個動力
是我班主任教的
我當時問她:
「我都去台灣讀設計了」
「考完了 分數也沒人看」
「刻苦耐勞 為了甚麼?」
她說:
「只有考好文憑試
我才能變得有說服力
理直氣狀地跟所有人說
我讀設計 是我自己的選擇」
做足了所有DSE的要求
我才能在這裡大聲地說
我覺得成件事真係好錯。
(圖)
我信佛 但我想引用
耶穌說: 「 有人打你的右臉, 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這句說話不是指任何一個不公義的時候
而是面對巨人
巨大的惡人之時
出生於香港
逃避不了的教育制度之時
你要我考好DSE 我考
你要我扔時間 我扔
作為學生 順應這個學制 是種公民抗命
香港的學生是不會輕易被這個學制的荒謬考起 打敗
我們可以去證明 這個學制是有多荒謬
當然如果你已去到考完DSE 放榜的階段
你要做的就是
唔好放棄
無論結果如何 以後要走的路如何
唔好放棄
活好過好
不要接受考評局評價你的分數
不要被這個制度打敗
入大學的優點
是你會更方便地接觸到資源
遇上許多 你能從他身上學到東西的人
有很多活動 讓你去經歷 從中改變自己
但是 如果我在大學裡不去讀書不去請教不自己找東西學不爭取新的經驗
跟沒讀大學是一樣的
相反 無論身處甚麼環境
自己去讀書 請教 找感興趣的事物去學 爭取新經驗
你的成長
隨時比一個大學生來得更多
尤其是我們身處在資訊發達的時代
有甚麼想學 去YouTube search就有了
今日的社會型態
我相信它在向一個更好的方向發展
不再一昧追求 學歷高 讀書好
而是更重視 每個人獨特的優點、特長
職業出現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
喜歡哪個範疇就去學吧
喜歡甚麼興趣 衝
喜歡咩運動 語言 遊戲 商品的就去研究吧
DSE完了就隨它吧
想笑的 笑
想哭的 哭
沒事的
♥️
我個名叫龍海恩
我文憑試考幾分不重要
我而家讀緊興趣當飯食的設計系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
我會為吃喝愛情而煩惱
上樓可能仍是夢
但到退休到死為止
我也會
拼命「生活」
我人生嘅改變
一切都係由現在這刻開始
中意可以點like
分享給你的父母 同學 朋友 身邊的人看
留言告訴我 你對學制的感受
以上所有動作也令影片有更高的曝光率
最後你可以訂閱
我係Hein Cream 奶油
下條新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