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剪報 #中鋼 #調薪3.5%
#特別股現金股利1.4元,普通股現金股利0.88元
中鋼宣布調薪3.5% 調幅為七年來最高
2018-03-28 18:18經濟日報 記者吳秉鍇╱即時報導
中鋼(2002)今日董事會通過今年調薪3.5%案,為連六年加薪,調幅是近七年來最高,共有上萬名員工受惠,每人平均每月可加薪2,450元。
中鋼曾於2012年因營運欠佳一度凍漲薪資外,自2013年起年年加薪,若扣除2014年增加每人伙食津貼600元不算,每年實際調幅在2.2%至2.7%,今年3.5%的幅度,為七年來最大。
中鋼現有員工1.05萬人,以員工每月平均薪資約7萬元估算,每人平均每月可多領2,450元,保守估計中鋼一年人事費用將增加逾2.94億元。
中鋼配發現金股利0.88元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中鋼(2002)今日下午召開董事會,通過分配特別股股東股息每股現金1.4元,普通股股東紅利每股現金0.88元,6月21日舉行股東常會。
董事會也通過投資成立水下基礎製造公司案,中鋼表示,為供應我國離岸風力發電所需水下基礎,取得市場先機,並提升國內市場鋼板需求,擬投資34.21億元成立水下基礎製造公司,於高雄興達港「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建置離岸風電水下基礎產線,該案規劃於2018年4月展開,預計2019年12月完成建置。
中鋼總經理劉季剛將於今年3月31日屆齡退休解任現職,遺缺由中鋼碳素公司董事長林弘男接任,自3月31日起生效。此外,工程部門副總經理陳宗德另有任用並解任現職,遺缺由生產部門副總經理郭新進調任。生產部門副總經理郭新進調任工程部門副總經理後的遺缺,由現任生產部門助理副總經理常致泰升任。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1/305700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剛剛以「台灣水沒-保國護土篇」獲得高雄獎的楊順發,他的攝影作品,曾經被批評違背善良風俗,被要求導回攝影的正途,他也因此對自己產生懷疑,最後他選擇相信自己。 楊順發,1964年生,台南善化人,退伍之後考上中鋼,從此便移居高雄,目前是任職於中鋼的藍領工人。進中鋼之後開始接觸攝影,當時跟一般人一樣,拍...
「中鋼 人事 新聞」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鋼 人事 新聞 在 tivo168 的投資理財EXCEL應用教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鋼 人事 新聞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鋼 人事 新聞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鋼 人事 新聞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鋼 人事 新聞 在 中鋼人事異動!!! ( #No1編) #沈榮津#經濟部次長#董事長中國 ... 的評價
- 關於中鋼 人事 新聞 在 中鋼人事新聞、陳守道中鋼、中鋼最新消息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中鋼 人事 新聞 在 中鋼人事新聞、陳守道中鋼、中鋼最新消息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中鋼 人事 新聞 在 [新聞] 新任中鋼董事長是他!蘇新關係緊張蘇菊- stock 的評價
- 關於中鋼 人事 新聞 在 中鋼老總翁朝棟接任董座首位行政人員升任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中鋼 人事 新聞 在 [新聞] 中鋼董座突請辭員工看報才知道- Stock 的評價
中鋼 人事 新聞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施振榮/推動公視釋股 讓華視民營化】
2018-01-23 聯合報 施振榮
華視近日人事紛爭,主要就是因其定位不明-「不公不私」,華視雖然是商業電視台,卻又屬公廣集團,要承擔政策任務,造成運作上很多不必要的紛爭。
華視是在二○○六年一月十八日在「廣電三法」修正通過、黨政軍退出媒體的社會期待下,當時新聞局推動華視公共化,將華視包含國防部、教育部、國軍同袍儲蓄會及財團法人黎明文教基金會在內高達七成的公股,信託給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之後併入公廣集團,目前公視基金會是華視的大股東,持股占八十三點二四%,其他民股則占十六點七六%。
也因為華視被納入公廣集團後,不論在節目製作或廣告方面都受到很多的限制,經營不能像一般商業電視台放手一搏,有其先天的包袱,加上電視台生態競爭日趨激烈,以及新媒體興起瓜分市場,造成華視虧損多年。
雖然目前華視因為有價值不菲的資產,因此銀行仍願提供貸款,但此情況若長期不改善,虧損如持續下去,華視將面臨倒閉,資產也將被銀行接管。
公視是華視的最大股東,為解決華視長期虧損的問題,公視上一任董事會曾提出華視的資產活化計畫案,希望能提高華視的固定收益,也有更多資源可以投入製作優質節目。
為徹底解決華視的問題,文化部十八日還發布新聞稿表示,對於華視民股,文化部將規畫買回,以解決公私定位不明的困境。對此做法,我也認同。
當年華視配合「公共化」政策而成為公廣集團成員,但立法院也通過政府應編列附負擔補貼。不過因為華視中有民股,一旦政府補貼,又恐有圖利的問題,造成政府補貼一直沒有下文,也是造成華視長期虧損的因素之一。
但我想到華視是公司,又是商業電視台,在市場競爭機制下,一旦成為公營企業,就算打贏別人,別人會說「不公平競爭」,輸了也不服氣,加上公營企業限制多,在經營效率或彈性都不比民營企業,且政治力一定會介入關說,造成問題。
為了一勞永逸,我建議,解決之道就是推動華視民營化。為此,應該讓身為最大股東的公視分階段釋股,在華視完成民營化後,就可以面對市場的競爭機制。過去中華電信、中鋼的民營化步驟及經營,都值得參考。
華視民營化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要將華視經營的主導權交給民股,未來華視董事長人選及相關人事安排應由民股來主導,公視不應介入。
為此,公股持有華視的持股可以分二階段來釋股。在釋股第一階段,公視董事會可成立釋股小組及審查委員會,公開招標評選有媒體經營理念、財力穩定、具管理能力的投資者,評比其提出的媒體經營計畫、華視資產活化的規畫、投標價格,找到合適的經營者。釋股第二階段則可規畫上市,同時進行全民釋股。
一旦華視完成民營化及全民釋股,對華視的經營體質來說,運作將可以不受政治干擾,經營回歸到市場競爭機制。至於對大股東公視來說,釋股後公視也取得更多資源,可以製作更多的優質節目,成為影視產業的典範。
當然長期來說,公視還是可以持股一定比例的華視,每年仍可透過股票分紅或賣股,持續對公視的營運有所挹注。我更期待的是,華視能找到有心的經營團隊,我也鼓勵經營團隊能以社會企業的思維來經營華視,不完全以營利為追求目標,而是以創造社會價值為目標。
(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944474
中鋼 人事 新聞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核四封存 週刊爆台電年花7億養550員工「沒事做」!!! 但是環保署說要開徵空污費後 台電卻說 : 一年繳最少3億空污費,未來恐漲電價!!!(10/18/2017 聯合報、自由時報、風傳媒)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推動「非核家園」以逐步中止台灣核能發電。其中核四廠已經封存三年,但有員工爆料指出,雖然政府封存核四,內部的台電人員仍維持舊有人力編制,現員工約有550名,每年人事薪資就要花上7到8億元。
據《壹週刊》報導,核四封存3年,內部員工透露他們平日沒什麼事好做,每日的工作內容就是複製、貼上文書作業,製造各種維護機台的報告與報表,而且員工也坦白,實際重要維護的工作早已外包。
另一名台電基層主管老張也爆料,在台電工作30年,自己的薪資加上核能加給,再加上16個月的年終,年薪超過200萬元。老張繼續解釋,台電依然給予高薪是要防止員工轉調,「若大量基層員工出走,那麼核四廠將面臨縮編,主管職也相繼會減少,因此能拖就拖!」
即使如此,台電內部仍有一些年輕人選擇離職,因為他們認為核四遲早會遭裁撤,他們拒當米蟲,認為比起待在核四廠尸位素餐,不如轉調其他單位來貢獻自身的能力,以對國家。
對於核四冗員,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核四雖封存,但仍然需要維護,只是業務量減少屬實,台電已逐年減少人力。林德福也承認核四現有550名員工,每年人事費用落在6至7億,而核能加給仍保留乃是反映工作之危險性,是一維持團隊士氣的措施。
今(18日)經濟部長沈榮津列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備詢前,接受媒體採訪,對於核四廠冗員一事,他表示「讓核四廠處於最佳的狀況,相關處理跟維護對我們才是最有利的狀態」。但經費與人力不妥之處會請台電檢討。
台電也回應,維護仍需要人力,但會依業務減少而調整,到年底會將原本的500多人力調降至365人,明年會調降至295人,以最少人力資源來進行管理核四廠。
核四封存員工沒事做 週刊爆台電年花7億養冗員
(自由時報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蔡英文政府上任後力推「非核家園」,封存已久的核四廠看似啟用機率不高。但有週刊爆料,核四在封存3年的情況下,仍年花7億養500名員工,有員工坦言,其實上班根本沒事做。
《壹週刊》報導,核四封存、停工迄今3年半,除了機組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外,幾乎沒有其它要務,但內部編制仍維持封存前的規模,約有550名員工,且還能享有核能加給,光是薪資每年就得花7至8億元左右。
有員工坦言,自己的日常工作就是複製貼上的文書電腦作業,製作各式管理維護報告充當業績給總公司看,最重要的維護機組工作也通通外包,坦言根本沒事做。另有基層老主管爆料,如果大量基層員工離開,核四便會面臨縮編命運,屆時主管職缺將會大減,因此用高薪來防堵員工轉調其它單位。
但廠內仍有許多有志之人拒絕這類短期利益的誘惑,積極轉調其它單位證明自己的價值,一名青壯派員工說,只要政府廢核政策不變,核四裁撤是遲早的事情,寧可趁有機會去其它單位發揮,「也不要在這邊被養得肥肥的等死」,直言「現在的核四說穿了就是一群米蟲」。
對此,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核四業務減少是事實,目前也著手逐年減少人力並予以調整,年度人事費用約在6至7億元,但他強調,核能加給是反映工作的專業和危險性,是維持士氣的配套措施。
環署加徵空污費電價恐漲,經長批台電發言不妥!!
(風傳媒尹俞歡 報導) 空污嚴重,環保署預計明年起對有排放PM2.5的工廠加收空污費,預估全台企業一年將多繳12億元。排放「大戶」台電日前對媒體表示空污費是營運成本,會反映在電價上,引發外界質疑。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即批,台電加薪、發年終、甚至核四人事費都沒說要漲電價,一談到空污費就要漲,「這是什麼心態?」經濟部長沈榮津則回應指台電發言不妥,會請台電改善
環保署周一召開記者會,指將擴大徵收固定污染源的空污費,除了既有的硫氧、氮氧化物外,PM10、PM2.5及戴奧辛等排放也要繳費,預計每年將加收12億元,最快明年4月開徵。若以細懸浮微粒PM2.5為例,包含台電、中鋼、台泥等8千家事業體將受影響。
台電:一年繳最少3億空污費,未來恐漲電價
手中握有多家燃煤電廠的台電主管即對媒體表示,台電一年要繳3到5億的空污費,佔總營運成本千分之一,若環保署還要加徵空污費,漲電價的因素會「再多一個」。
徐永明則痛批,台電年終編列55.7億預算,員工加薪3%編6.5億,就連沒在用的核四一年都還有8.5億,這些支出都沒談說要漲電價,但一說到空污費卻就要漲電價。他也批,面對空污問題,台電沒有說明要如何改善台中火力發電廠、卻只說要漲電價,「這什麼立場、什麼心態?」
沈榮津則回應,會用同理心來考量台中人的感受,台電的發言的確不妥,「我覺得不應該,」會要求台電改進。至於電價議題,沈榮津表示,台電從企業角度應該要善盡環保責任,與空污相關的發電成本如何納入電價公式,要由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但他也強調,無論如何都會維持330 度基本度數電價不漲的承諾。
圖片說明:台電核四廠弊端不斷,今年二月份爆出核四就算封存,預算每年還是要編列高達8億元,不過卻挪用預算,在2015年7月花了40萬元,將廠內的烘衣廠改建成麵包工房,即使台電解釋做麵包都是賣給自家人,盈餘存入員工福委會,但是如此空間利用卻讓立委傻眼。
文章內容資料原始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2763649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225747
http://www.storm.mg/article/345995
♡
中鋼 人事 新聞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剛剛以「台灣水沒-保國護土篇」獲得高雄獎的楊順發,他的攝影作品,曾經被批評違背善良風俗,被要求導回攝影的正途,他也因此對自己產生懷疑,最後他選擇相信自己。
楊順發,1964年生,台南善化人,退伍之後考上中鋼,從此便移居高雄,目前是任職於中鋼的藍領工人。進中鋼之後開始接觸攝影,當時跟一般人一樣,拍的都是風景花草,一年之後開始學習主觀攝影,了解到美不是攝影的唯一呈現方式。
創作的過程中,也發現自己對於用純粹攝影去表達心中的意念,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於是就決定用「編導式」攝影來作為創作的主軸,「再造王國」系列作品,他以暗房的技巧,將十八層地獄的場景表現出來,多層次的內容也讓這套作品在台北美術館展覽,當時的反應很好,只是沒想到回家鄉高雄申請創作經費時,卻被認為是離經叛道,還一度懷疑自己的創作是否有問題。
「野獸橫行」系列,他用人與動物的結合作為基底,針對當時社會的氛圍,自己的觀察,創作了這個系列,在技術層面上,他利用底片的特性,用打火機烤,讓底片因為受熱自動呈現出龜裂的樣貌,再透過相機的放大呈現出獨特的質感。
「我的唯一興趣就是攝影」,楊順發說,創作上一直在探討攝影的可能性,在遇到藝術家李俊賢後,整個創作的脈絡加入了「在地情感」元素,於是開始關注高雄紅毛港這個主題,並拍攝了「家園游移狀態」系列,將紅毛港遷村過程的人事物記錄下來。
近年來他開始將創作的範圍,由高雄延伸到全台灣,「台灣水沒」系列,是一個環境議題,他以輕柔的方式,一種中國水墨的表現,讓作品呈現出古典美感,讓觀者能在美景中看到影像背後的問題,進而深思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相關新聞
https://tw.appledaily.com/iplay/article/20180406/1329159
中鋼 人事 新聞 在 中鋼人事新聞、陳守道中鋼、中鋼最新消息在PTT/mobile01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中鋼 (2002)公布新一波一級主管人事異動,其中生產助理副總陳守道代行生產副總職務,中馬總經理尹守網歸建、派任中鋼機械擔... ... <看更多>
中鋼 人事 新聞 在 中鋼人事新聞、陳守道中鋼、中鋼最新消息在PTT/mobile01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中鋼 (2002)公布新一波一級主管人事異動,其中生產助理副總陳守道代行生產副總職務,中馬總經理尹守網歸建、派任中鋼機械擔... ... <看更多>
中鋼 人事 新聞 在 中鋼人事異動!!! ( #No1編) #沈榮津#經濟部次長#董事長中國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中鋼人事 異動! ... 中時新聞網, profile picture ... 中鋼原任董事長宋志育於9月30日退休,但當時尚無接任人選,行政院決定由沈榮津暫代中鋼董事長。外傳中鋼董座之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