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有學弟妹問過我一個問題
「覺得中醫是否會輸給西醫,消失在現代醫學的洪流之中?」
我當時的答案是
「中醫很可能會死在自己人的手上,而不是輸給西醫。」
任何一種學術體系,如果沒有足夠的自省能力或是革新的手段,勢必只會讓整體停滯不前,最後消亡在歷史的洪流之中。
自省與革新,其實又不止是在於「學術層面」,在於「體系制度」之中也是一樣的重要。
一個沒有台灣中醫師執照的人,
在台灣已有正規醫學體制之下,竟然還有相當程度的支持者與影響話語力度。
又或者,
在去年發生的「硃砂禁藥使用個案」,
對整體中醫界的影響甚大,而源頭竟然是一位資深中醫師。
這等於是間接的表示,
在過去取得中醫師資格複雜的年代,
資格認證體制上可能存在極大的隱憂。
在民國100年中醫師檢特考走入歷史,
直到今天正在執業的所有中醫師,
並不是全部都來自正規醫學院教育出身。
過去取得中醫師資格的方式有幾種:
檢覈、檢特考、學院高考。
其中僅有「學院高考」,是經過醫學院中醫系、學士後中醫系,一路完整的醫學教育訓練,進入醫院見實習,之後才考取中醫師資格。
以中醫學系、學士後中醫學系來說,
在學制上,與醫學系的醫學相關科目學分(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各個臨床醫學學科⋯),幾乎是完全相同。
查了一下109學年度的中醫系、醫學系學分:
雙執照甲班:到畢業前的必修總學分為317
單執照乙班:到畢業前的必修總學分為267
西醫醫學系:到畢業前的必修總學分為209
除了大部分和醫學系相同的科目以外,
同時再加上了中醫本科系科目。
也因此從就讀到畢業,無論甲班或是乙班,中醫系的總完成學分數可以說是相當的高。(甲乙班最大的差異,是在於進入醫院見實習之後的學分,以及未來執照的考取部分。)
當然並不是說學院出身的中醫師一定比較高明,或是檢特考出身的中醫師一定素質不佳。
在中醫界,其實有許多認真上進、仁心仁術、為患者奉獻的檢特考出身中醫師。
可能是曾經在中國或是其他國家得到該地正規中醫教育訓練,在台灣僅能以檢特考的方式取得資格。
又或者是家族產業是中醫藥相關背景,從小耳濡目染、得到中醫薰陶,在中醫藥的相關知識相當豐富,於是採取檢特考方式考取資格。
但身為一位現代中醫師,撇除這些資格取得、知識背景的差異,其實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條件。
那就是在於能夠幫患者「找出治療安全邊際、控管醫療可能風險」的能力。
這件事是只能在醫學院教育、醫院見實習,才能夠學習到的。
誇飾一點的說法,
沒有一位醫師能夠保證自己在未來不會犯下任何錯誤。
但是如果有相對高的醫療風險知識掌握,就能夠盡可能的去避免發生危險。
在硃砂事件受害的患者們,
他們一定沒有想到,
為了治病竟然會因此付出更大的代價。
然而這些代價,並不是醫療風險或是意外,而應該是能夠避免的。
在中醫系的教育訓練中,有許多警示違禁中藥材、劇毒中藥材的必修課程內容。
同時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風險邊際(什麼時候應該要轉診、或是更高位醫療介入),都有非常明確的教學授受。
就像之前所提過的,
治病之前「First, do no harm」。
在治療的同時,也要能夠幫患者把關醫療安全風險,才是令人放心的醫師。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
找到最適合自己與讓人安心的醫師。
「中醫師國考科目」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情報] 「不應把青春浪費在古文上」!綠委促國- 看板Examination 的評價
- 關於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中醫一階國考準備方式|我來答袍ep.3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中醫師考試錄取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中醫師考試錄取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醫師國考科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醫師國考科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牙醫二階國考科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數位感-2022年2月 的評價
- 關於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牙醫二階國考科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數位感-2022年2月 的評價
- 關於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醫師考試科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醫師考試科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牙醫師國考科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牙醫師國考科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簡述唐代中醫制度與各科成就(一)
一、醫藥機構與制度
太醫令是從戰國時期的秦國就有設置的最高醫療行政長官,一直到隨後的漢朝、兩晉南北朝均存在。
唐代則分為三個系統:
隸屬殿中省的尚藥局與食醫,負責帝王的醫療健康;藥藏局和掌醫,專責太子的醫療健康;隸屬太常寺的太醫署與地方醫療機構,專責百官健康醫療與全國醫療教育。其中地方醫療機構為各都督府州設置的醫學博士與助教。
在魏晉以前中國的醫療教育主要透過私人師徒傳授;魏晉以後則開始有具規模的官辦醫學教育。
隨唐醫學教育在太常寺太醫署下設有醫學與藥學兩類,針、醫、按摩與禁咒四科,編制有醫科博士2人、助教2人、醫師200人、醫學生120人;按摩博士2人、按摩師120人、按摩生100人;禁咒博士2人;主藥2人、藥園師2人等。醫療行政部分又另有令2人、丞2人、醫監4人、府2人、史4人....等編制。
基礎醫學必修科目為「神農本草經」、「針灸甲乙經」、「脈經」...等。基礎課程結束又陸續分體療(7年)、少小(5年)、瘡腫(5年)、耳目口齒(4年)、角法(3年)。
針科基礎則是經脈孔穴,學生能正確分辨浮沈滑澀等脈相後始學九針之補瀉手法。
按摩科則教授消息導引法,使學生能正確處理八疾(風寒暑濕飢飽勞逸)。
禁咒科則授以拔除邪魅之術。
採取月、季、年定期考試,學習九年仍不及格者退學。
另太僕寺還設有獸醫博士、獸醫600人,獸醫學生100人。
都督府州有類似但規模較小的醫療教育設置;縣以下則設負責醫藥陳設之官,不另設置醫療教育機構。
唐朝太醫署最興盛時為武德七年(西元624年),比歐洲最早醫療專門學校Salerno(846年)還早上2百多年。
二、唐代醫學理論成就:
1. 王淑和「脈經」,全書10卷,97篇,10萬多字。
a. 確立「寸口診脈」法,也就是如今常見中醫師把脈手法。過去曾有「全身脈」的診法,雲南少數民族還留有這種脈診法。
寸口脈診進透過按壓感受手腕附近動脈,即可探知全身臟腑健康疾病狀況。
b. 歸納24種脈相(浮、沉、遲、數、滑、澀、虛、實、長、短、洪、微、緊、緩、弦、芤、革、牢、濡、弱、散、細、伏...)與如何分辨。從中明確指出辨別臟腑、經絡健康疾病、病證與對應治則甚至預後狀況等。
更於<診三部脈虛實決死生篇>中紀錄數種將死脈相,如雀啄脈長病七日死、釜中湯沸脈朝得暮死/夜半得日中死/日中得夜半死、貫珠脈長病得之死...
直至今日高等中醫藥大學仍將脈經列為必修。
c. 統一脈相、證候與治法。
例如「關脈微、胃中冷,心下拘急,宜服附子湯」或「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桔梗湯主之」二例。
前者為證脈相符,後者則為證脈相異。
從前者我們可以得出患者已經出現心臟無力、心陽漸衰;
後者則很明顯病患肺葉已經發炎生瘡膿瘍,現代西醫可能化驗照片才知是肺膿腫、化膿性肺炎或支氣管擴張合併感染...等症。但中醫藉由四診合參很快就能確定所患何病同時開出藥方或針灸治療。
多提兩句,熟悉經絡者同時也馬上知道此病患必有「胃口不佳、小便黃少與大便秘結」等現象,因為手太陰肺經起自胃中。故桔梗湯外宜加大黃、車前子、敗醬草與石膏等。
又或者在尺澤穴下洩針或放血(母實瀉其子),魚際穴上下補針(壯火剋金),亦能達到同樣療效。(是的,放血療法臨床上非常有效,尤其三歲以下孩童。只是嗤之以鼻者多半外行不懂,無知所以無畏)。當然手陽明大腸經、足少陰腎經上亦可相應穴位實施補洩針法,但效果就比較間接。
無論是針灸或藥劑,這背後驅動的都是同一套中醫邏輯思辨理論,這恰恰體現中醫的科學性是符合Karl Popper以降之科學方法論。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邏輯思維雛形早在西漢就已經確立,到隋唐時代已經有許多存至今日也被證實有效的治療方法。
許多自稱學科學的人,其實不懂科學方法論。許多醫學外行則容易把「一堆儀器」當成是科學。就像我在經濟學領域已經批判過很多次,數學方程式滿天飛的經濟學理論不見得就正確就符合科學方法論,其中以「效用理論(Utility)」為第一負面教材。
d. 中國脈學又傳入印度,並輾轉傳入阿拉伯國家,對西歐脈學的發展也有所影響。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爾哈姆丹(1247~1318)編寫的一部波斯文的醫學百科全書《伊兒汗的中國科學寶藏》(十三世紀~十四世紀初)一書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字,其中脈學方面的內容也與《脈經》相似。中世紀阿拉伯醫聖阿維森納(980~1037)的《醫典》中有關脈學的內容,也多大同小異,可見《脈經》在國內外醫學發展史上影響之深遠。
有空我再談談唐代最神牛人 - 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唐代國家藥典「新修本草」與其他該時期各分科(如兒科、婦產科、傷科、外科...等)的臨床成就。
此文簡單介紹隋唐國家醫藥制度,只是想提供一些歷史材料,讓有興趣的朋友知道中醫正規發展早在一、兩千年前就持續至今。古人並不會比今日一堆其實不闇醫學的外行無知。
文章連結:
https://tinyurl.com/3c3aec6h
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對於網路上有一些粉絲專頁,總是利用去脈絡化的部分事實、片面資訊與聳動的文字來煽動網友的情緒。甚至有民眾官司打輸了,便成立粉絲專頁營造聲量,企圖以此挾持司法,司法流言終結者深感遺憾。這樣的舉動不但無助於人民真正的認識司法,更可能害其他民眾誤為採信,而耗費自己的時間打訴訟,最後無功而返,實在是害人不淺。」
--摘自(圖片來源):〈我國採真實惡意原則?兼談「中醫演講老師」遭指密醫敗訴案〉:http://bit.ly/3hLTkBw
~~~~~~~~~~~~
大家早安:
L小編最近收到了一些訊息。
起因是有一些讀者不清楚PTT上的老名人「長○戰戰神」狂創不同粉專、猛黑司法的事件始末,還以為是什麼新的新聞,迫不及待截圖的發訊息給我們,跟我們說「有幾個粉專背後疑似是同一人,在胡說八道人身攻擊你們。」
請冷靜,這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
請看:【第2.5回_百鬼夜行番外篇_三盲粉專】http://bit.ly/3ctJyTs
對於這種勾勾纏的PTT老名人,我們都不在意了,大家何必認真呢?
關於長○戰戰神跟司法結仇的「事蹟」之一,請見另一個粉專的專欄文章:http://bit.ly/3hLTkBw
「 判決指出,一位名為「○○○」的民眾控告林姓女子於PTT文章留言處指控其為「密醫」,更指出其多項中醫科目遭當掉而損害其名譽,因此求償10萬元。然而法官審理後發現,○○○於98學年度因學業 #成績三分之二不及格而遭退學,且○○○自行提出之歷年成績單,其中確有「中醫基礎理論」、「經絡腧穴學」、「中藥藥物學」、「中藥炮製學」等中醫科目學門成績不及格之情事,且也自承尚未通過中醫師考試。」
而這位長○戰戰神在網路上另有其名,猛創不同的粉專攻擊謾罵現任與前任司法人員。
甚至跑去幼稚園裡帶著不到6歲的小朋友解剖魚,以為這就叫做懂解剖,在網路上鬼扯說檢察官不懂解剖(笑
問題是,黑粉在幼稚園裡帶著小朋友「解剖魚」,不等於就懂解剖阿,希望大家能夠明白,不要道聽塗說,誤己又害人。
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中醫師考試錄取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醫師國考 各年度及格率統計,高點醫護網醫師國考,醫師專技高考,最新考試訊息,醫師國考應考須知,應考科目命題大綱,醫師國考考前準備要領,醫師國考歷屆試題,及各年度上榜 ... ... <看更多>
中醫師國考科目 在 [情報] 「不應把青春浪費在古文上」!綠委促國- 看板Examination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不應把青春浪費在古文上」!綠委促國考廢考國文 考選部:再觀察檢討
https://www.appledaily.com.tw/politics/20220321/SBURMKXZBFBZJE4KUZC6XWLTNI/
民進黨立委鄭運鵬今天質詢時建議,國家考試應廢考國文,並引述前考試委員林玉体等人
提案指「年輕人不應把青春浪費在古文上」;考選部長許舒翔說,測驗題會有國學常識題
,目前會增加白話文;是否廢考國文,會進一步檢討。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邀考試院秘書長劉建忻、考選部長許舒翔、銓敘部長周志宏
、保訓會主委郝培芝等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及立法計畫。
民進黨立委鄭運鵬質詢時指出,國家考試還考國文,是食古不化,現在專技考試大部分都
不考國文,只有律師、公證人、會計師、中醫師、社工師、不動產估價師、地政士、不動
產經紀人等8項列考國文,其他都不考。
鄭運鵬問,未來國考是否可以不考國文、只考作文;他也說,國家語言法將原住民語列為
國家語言,以原住民特考來說,只考國文、不考原住民語言,未來是否還有考國文的必要
。
他也提出公務人員考試補習班的廣告,要考生多唸正氣歌、岳陽樓記等;他打趣,立法院
行使考試委員同意權時,也沒有立委在審查時考這個,國考考生不需要再浪費時間在這個
上面。
許舒翔說,會再觀察,公文寫作拿掉之後,作文部分短期內還是要保留;未來性向測驗裡
,也有語言邏輯推理,未來如果有可能,也許可以做一些調整。
鄭運鵬指出,2008年時任考試委員的林玉体、李慶雄等人,就曾主張廢考國文,並說這和
政治、統獨無關,年輕人不應把青春浪費在古文上。他更說,如果還保留考國文,那下次
立法院審查試委人事同意權時,就來考四書、戰國策、正氣歌、赤壁賦等。
許舒翔表示,主要在測驗題時會有古文、國學常識題,目前會增加白話文部分;至於是否
廢考國文,會再觀察、進一步檢討。(中央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212.19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647860712.A.1B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