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家常晚餐。
昨天中秋連假第一晚,去吃家附近平常很愛的韓國烤肉,一時忘記疫情期間沒辦法自己烤,而是廚房烤好送上桌,五花肉從廚房到端上桌,已經離開熱呼呼的烤盤一陣,肉變得硬又乾,打壞我們的興致。
於是原本假日不開火的我們,今晚決定吃家常菜。
我不擅長料理,但小時候家吃的家常菜,還是能憑印象端上桌,晚餐依照地中海料理準則,有糙米飯、魚肉、豆腐,大量蔬菜,包含了兩道青菜及蔬菜湯。
我們的分工是湯由我們家湯大師李山姆負責,這道植化素豐富的湯,已是家中天天都有的湯品,我好像提多次,以洋蔥、高麗菜、南瓜、紅蘿蔔為基底,通常會另外加玉米、雞腿……,今晚因為簡單吃,只用四個基本咖加點金針菇。
其他的飯菜我負責,最近已掌握空心菜不變色的訣竅,每次炒都非常成功,擺上一陣子也不變黑,稱呼我「空心菜達人」很可以🤣🤣。
蔥燒豆腐是我小時候家裡常吃的料理,現在在我們家,也是餐桌常客,用醬油、醬油膏、砂糖、板豆腐、青蔥,簡單可得的食材就能完成,名副其實是偷飯賊。
好吃的秘訣在醬料調配比例,但我其實沒有精準的份量,都是一邊試味道,每次多少有誤差😅。
不過使用好的醬油和油膏,更能提升美味度。我用中都釀製的豆麥醬油(黃豆)、青仁黑蔭油(黑豆)、青仁黑蔭油膏(黑豆)後,幾乎每次味道都是正確又好吃,醬油本身的比例已經很美味不死鹹,用來做中式料理是絕配。
豆麥醬油選用非基因改造、非經過長途跋涉進口的在地好豆搭配國產小麥,歷經製麴和陶缸日曝120天的釀造,堅持職人手作的工法,將濃縮美味的精華製作而成,過程中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和人工香料或甘味劑,僅使用天然的海鹽及砂糖調兌。
青仁黑蔭油和青仁黑蔭油膏則選用國產黑豆,利用循古法釀造的技法,經過6-8個月的發酵熟成,不使用增稠劑,零化學添加。青仁黑蔭油濃郁溫醇的熟成醬香,厚重的醬味帶有多層次的鮮甜後韻,適合滷製使用,或做為中式料理調味;青仁黑蔭油膏則是以天然純糯米搭配調製,滑順口感帶有醍醐米香風味,適合做沾醬使用。
中都這三款產銷履歷風味超棒的醬油系列,獨家在我的粉專及 bibiQ的機智生活 開團,除了吃好的食材,也要挑對好品質的醬料,才能真正吃下健康,中都釀造全部使用國產原物料,低碳里程可溯源!
🌈 選用在地大豆非長途跋涉的進口豆 (好新鮮)
🌈 產銷履歷認證,可追溯來源 (好安心)
🌈 不使用任何人工添加物 (好放心)
🌈 原料通過381項農藥檢測 (好用心)
🌈 加保千萬責任險 (好用心)
豆麥醬油及青仁黑蔭油膏這裡買👇
https://reurl.cc/bn51rr
購買三瓶加碼送掛麵噢!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Topaau土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沙嗲牛肉麵、西多士、乾炒牛河、炸豬扒配雞翼⋯⋯這些「邪惡」又吸引的,全是茶餐廳常見美食。價錢親民、方便快捷,是香港飲食文化一部份。大部份港人心中都有一間心水茶餐廳。有間因食物高質不少人千里迢迢也要走入元朗一嚐美食,那就是:永順食店。 位於元朗一條街道,位置不顯眼,店前卻有長長車龍和人龍。最遠近馳...
中都 掛麵 在 台灣好食材 Food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天氣熱沒有胃口時,不妨試試韓式豆漿沾麵,濃郁豆香,是一道營養健康的料理!也可嘗試韓國道地吃法,將所有麵條加入豆漿湯汁中,
在湯裡加入冰塊,搭配泡菜享用,冰涼微辣的暢快滋味!
完整影片示範👉https://reurl.cc/0oxQLo
#濃醇麥香中都掛麵 https://reurl.cc/pdxo7l
#高雄選十號國產大豆 https://reurl.cc/1xozWD
中都 掛麵 在 台灣好食材 Food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用電鍋就能簡單完成的懶人料理,來做味增洋蔥豬肉盅,五花肉軟嫩可口、洋蔥燉的入味又鮮甜,只需要簡單調味,快來試試看!
#整顆小麥麵粉製成_中都掛麵
https://reurl.cc/D1aDL5
➡成份僅:水、鹽、國產小麥麵粉,安心無添加
➡整顆國產小麥磨製的麵粉製麵,嚐出最天然濃醇麥香味
➡沸水下鍋60秒快速即食,料理簡單又便利
中都 掛麵 在 Topaau土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沙嗲牛肉麵、西多士、乾炒牛河、炸豬扒配雞翼⋯⋯這些「邪惡」又吸引的,全是茶餐廳常見美食。價錢親民、方便快捷,是香港飲食文化一部份。大部份港人心中都有一間心水茶餐廳。有間因食物高質不少人千里迢迢也要走入元朗一嚐美食,那就是:永順食店。
位於元朗一條街道,位置不顯眼,店前卻有長長車龍和人龍。最遠近馳名的,要數沙嗲牛肉麵,湯底濃郁,花生味夠香。麵質亦同樣講究,只選用出前一丁和蟹王麵,後者尤其好吃,口感彈牙又掛湯,牛肉份量也不吝嗇,胃口大絕對能心滿意足,美味程度算是香港數一數二的。另一款招牌,炸豬扒三文治同樣出色,炸漿夠薄夠脆口,豬扒有肉汁不嚡口,預先有揼鬆,中間夾了塊芝士,夠邪惡,令三文治不會太乾,中和了口感。種種跡象,都能感受到老闆對食物的要求和功夫。食店賣的只是平價茶餐廳食物,但樣樣都力求做到最好,難怪店前總是車水馬龍了。
永順食店原先只是間默默無名的工友食堂,老闆為人低調不靠宣傳,卻憑著一番功夫和誠意打響名堂。在香港,用心的小店仍然不少,要在食物中找到心思,小店仍然是一件瑰寶。
永順食店
地址:元朗安寧路2號冠煌樓地下
電話:2474 7074
#沙嗲牛肉麵 #元朗美食 #西多士 #永順食店 #炸豬扒 #茶餐廳 #香港美食 #元朗
更多土炮好片:
柴灣40年古法叉燒 新桂香燒臘
https://youtu.be/zx_wqdZJEbQ
旺角中式老餅家 鎮店之寶雞仔餅
https://youtu.be/dIxQeKU_ROw
水滾茶靚 港式點心 歎一盅兩件
https://youtu.be/eK8bjW4RIvE
==============================
土炮好片,馬上訂閱YouTube: http://bit.ly/2H7BpYW
==============================
如有各區好人好事、小店情味故事、本地攝影作品、社區有趣大小事等等,歡迎Inbox土炮報料,有機會在專頁上刊登!
中都 掛麵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長谷沢小姐也是個忠實的少女漫畫粉絲。從前少女漫畫主要有兩大連載雜誌,《Ribbon》和《好朋友》,長谷沢小姐就和朋友各買一本,交換來看。她最喜歡的是陸奧A子的作品。陸奧A子是1972年出道的漫畫家,擅長畫時裝的愛情故事。長谷沢小姐喜歡這位漫畫家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她的漫畫入面都沒有壞人,只有好人,而且故事都是happy ending。」真是一顆純純的純愛心。她喜歡到一個點,年輕時會參考漫畫中主角的衣服去打扮,會梳漫畫中女角的髮型,家中擺設都參考故事主角,最誇張的,是她開了一家以漫畫為藍本的咖啡店。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106/7CL3FU2GFQB5NKBVAJZP32MKEU/
新宿,是通往過去的月台。從最繁華的新宿坐上青梅線,一個半小時之後,便來到了青梅,一個被譽為昭和小鎮的安靜小地方。整個小鎮滿滿的復古味,有些與昭和年代相關的博物館,但這鎮最特別的,是滿街掛上了手繪的電影海報,日本人稱之為「映畫看板」。這些看板,全出自久保板觀之手。久保板觀,是日本最後一個電影畫師(映畫看板師)。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106/OCFQ4WAGCQOEVHEB35TXB73X7A/
這兒是昭和遊戲機博物館,店內的57部遊戲機都是從昭和50年代(70年代)留下來的,年紀比我還大。從前娛樂不多,很多零食店,甚至錢湯、肉店、菜檔都會放一、兩台遊戲機在店前,成功過關的話,遊戲機會跌出一張小票,小朋友憑票可換零食,因而是商店吸引有小朋友的家庭光顧的道具。岸昭仁是這家遊戲機博物館的館長,他是玩這些遊戲機長大的,多少美好回憶之中都有它的份兒,於是長大後便走到鄉下、老區,一台一台請老店把遊戲機讓給他,收為珍藏,後來更開了這間小小的懷舊遊戲機店,公諸同好。這兒不只遊戲機懷舊,連價錢都一樣。每局遊戲僅需10円,即約0.7港元,維持在昭和時代經濟水平。只要拿個100円放入兌換機,便會嘩啦嘩啦跌出10個10円,兌換出十個快樂時光的籌碼。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107/AYGAHRFXGVP4KWG5YOYYJSQZ64/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昭和 #東京 #咖啡店 #電影畫師 #手控遊戲機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中都 掛麵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時間,魔力無邊。
醬料雜貨店正和隆,主打自家豉油、麵豉、甜醋,在上水石湖墟65年,如長流細水陪伴街坊每餐家常飯:蘸豉油魚更鮮,兩磚腐乳夠佐粥下飯;逢時過節爆薑下醬炆豬肉煮雞,豐腴滋味比得上酒樓大菜。
街坊就是鍾情這家醬料;但此情,差點成追憶!
想當年,老闆陳璧堃十足指腹為婚,不情不願從父親手上接過正和隆。做醬煮醋幾十年,沒有仇,卻賺得一身痛、半點恨;捱到65歲,把心一橫,擬於去年12月31日退休結業「脫苦海」。
怎料日月發酵,恨愛相生;準備離開,竟是徹底的歸來。
上水石湖墟巡撫街,水喉五金、紙紮、文具……生活小店當中有正和隆。店前西斜,老闆陳璧堃掛起紙皮遮光擋熱,裏外互相看不見,街坊是識途老馬,熟練地撥簾進出。小店不夠百呎,鮮有地整齊:樽樽罐罐不見有塵,豆類、雜穀一格格井然有序。所賣醬醋各有三五個品牌,店家出品的生抽老抽、原曬豉磨豉、甜醋和腐乳,售價貴幾元,卻最多人要。
「麵豉嗰日炆豬手炆得好靚,好食。」老街坊陳太一屁股坐在片糖缸改成的櫈子上,又告訴陳老闆:「我起碼一個月之後先行出嚟喇,因為腳痛要入院做手術。」今天她特意來入貨,買麵豉、豉油。
豉油,又恨又愛
陳璧堃,街坊都叫他「豉油佬」,皆因正和隆做豉油起家,他是第二代。上世紀40年代,父親陳根秀由南海來港,投靠開醬園的親戚做豉油;50年代初自設小工場做豉油、麵豉和甜醋,並在石湖墟開鋪。1955、56年間石湖墟被兩次大火吞噬,57年逐步重建,正和隆也在巡撫街現址重新啟業。
陳璧堃有四個姊妹,他是老三、排中間。「細細個住木屋,又是工場又是住家。兩個家姐睇鋪,我就周圍走,好百厭。」他怕父親,從來沒問過店名由來,只記得過年家中總掛一對對聯:「正直好生意 和氣定興隆」。
「老竇無咩讀過書,點作到咁好嘅對聯呢?」他哈哈大笑,轉瞬又皺眉:「做豉油做醬好辛苦,畀我揀我唔會做,但我讀書唔成,無得走!」他是唯一的兒子,二十多歲結婚後即接手店鋪;太太負責鋪面,他負責生產。
「做豉油會有一陣罨味,以前真係要用手去攪,一攪,陣味就出嚟,我都接受唔到;不過,呢啲係錢嚟㗎!」
他的工場在上水搬過幾次,90年代初因為業主收地被迫結束,自此在古洞一間豉油廠掛單租場,只做半加工。譬如豉油,已交給豉油廠師傅做,仍用自家招紙。
「做豉油最緊要用料靚用料足,夏天有熱頭曬就香啲。」他說。當年他試過十幾間豉油廠,找到一間的味和香跟自己做的相似。「我知道佢哋用加拿大非基因改造黃豆,發璜(按:煮好的黃豆混入麴菌、麵粉)撈美國麵粉,比日本麵粉膠質重啲、好啲;我自己一個人做太辛苦喇!雖然利潤無咁高,我寧願用佢嘅豉油。」
現在店中賣兩款自家頭抽和一款老抽,其中一款頭抽名為「鮮味生抽」,用豆比一般的多三分之一,濃稠如漿,鮮而豉味極重,可算鎮店之作。
麵豉甜醋,親手做
豉油外判了,只有麵豉和甜醋,他至今堅持親手做。
麵豉,一般貨色是發酵豉油剩餘的豆渣,鮮味盡去,很多時需加味精增味。但他做的賣的兩款麵豉:原曬豉和磨豉醬(前者仍見豆狀,後者是磨爛幼滑版)都沒抽製過豉油,保持原汁原味。「以前我啲磨豉係出咗豉油嘅,價錢平啲,主要交畀酒樓整叉燒;後來我只做零售,銷量少,乾脆用原曬豉攪磨,一樣係靚。」
市面常見的麵豉都是啡黃色,他的麵豉卻深啡色,驟眼看黑糊糊。他解畫:「麵豉好似人一樣,曬得愈耐會愈黑,愈黑就愈香。生曬啲豆喺豉油缸入面,上面曬到黑,下面嘅較黃,所以要成日翻佢,將底下嘅翻上面,不斷循環。」
他65歲了,依然記得父親當年的話:「醬,做就好易,打理好難。」
「你做,用料十足,曬得夠,一定做得好。不過擺耐咗就會有罨味,你點可以調番正呀?所以,唔係整好之後就冚埋,你要時不時拎出嚟曬,畀啲醬見下陽光會香啲。」
醬沒加防腐劑,放不久,所以他每次只做一小批。現在天時暑熱,醬賣少了,他也做少一些,「過咗中秋慢慢好,麵豉賣得最好,啲人有番胃口,多咗炆嘢;我都做得密啲,每次過千斤豆,一個月多啲就要做一次。」
講到做醬,最辛苦的步驟還數煮醬消毒。「唉!我做一次,就痛一次。」 他摸摸腰部,肌肉已成硬塊,隱隱作痛。
「啲醬容易黐底容易燶,要不斷剷,隻鑊又大,你要伸手彎住腰剷。室溫又高,得把牛角扇吹吹下,我一個人連續煮幾個鐘頭,不停流汗,煮一次起碼要飲4公升水。」最後洗鑊更辛苦,因為腰彎得更低。幸好十多年前起,煮醬有機器輔助,輕鬆了,但幾十年積下的舊患,纏身不去。
煮甜醋,相對沒那麼費勁,但一樣要忍。他採用本地酒房出產的白醋,加薑、桂皮、陳皮、丁香等等藥材做成甜醋。「煮呢個醋,一大鑊,嗰種藥材味好犀利,十足催淚彈,醃眼!咳!」
甜醋,他賣自家的,也賣其他品牌,「各有各鍾意啦,人哋要八珍,你無,佢會走咗去;我哋自家牌子就賣貴五六蚊。」
這日街坊王太帶了手拉車來買醋,「我孫仔啱啱出世,買去觀塘畀個新抱。」她嫌其他牌子太甜,「呢間鋪頭出嘅特別香,舊年冬天隔籬個事頭婆用佢煲薑,成條街都香晒。」
有人記住,陳璧堃笑瞇瞇,說:「到天時冷,啲人鍾意煲薑醋食下;事實上年尾多人結婚,到第二年10月、11月就有BB出世,甜醋特別好賣。」
以前煮完甜醋,五六桶藥材他當垃圾倒了,後來有朋友老遠從跑馬地來上水要「下欄」甜醋陳皮,他才識寶,現在煮完醋會挑回陳皮,但為非賣品,「而家?下人,有熟客寒咳唔係好囉!」
老店,差點結業
做醬煮甜醋,入缸,搬貨,幾十年陳璧堃獨力做,「我哋小型生產,唔請人。無辦法!為咗……我唔知點講呀!」他瞄瞄跟前在幫手的大女兒和二女兒,苦笑:「賺到痛,之外都係痛!近十幾年,我個個禮拜日就好似返學咁,要去做推拿。」
去年他和太太邁向65歲,本擬12月31日退休結束正和隆;就在12月中煮甜醋時,從不在工場拍攝的他,忍不住拿手機拍下那鑊滾滾冒煙的甜醋,題記:「人生最後一次」。
「唔捨得㗎!」說着,他眼圈紅起來,思緒飛回去年底:「瞓唔着囉!直情神經衰弱。」有個星期天,他試不去推拿留在家,「電視睇完又睇睇完又睇,無地方去。」以前他想像退休「呢度去嗰度去」,事實上英國朋友早邀他去歐洲玩,他又買了「200蚊深圳通」,偏偏成行在即已失去興趣,一副心神無處安放。
決心分手,原來放不下。他三個女兒,十多年前已表明不想接手家業,臨別秋波,也發現情難捨。
店一直由他和太太合力支撑,沒請人。二女兒陳敏怡(Agnes)說,每逢過年店就最忙,三姊妹必定預留整個星期的假回來幫手,想不到自己成為了第三代傳人。陳璧堃笑言,由1月1日起店轉了她名下,自己變做顧問兼打雜。
70後的Agnes在銀行做了十多年,連MBA也讀了,兩年前工作太辛苦辭了職,「嗰時爸爸媽媽正計劃退休,我哋三姊妹都好開心,因為新年終於唔使返鋪頭喇!」
去年年底,他們通知熟客和包租婆不做,「啲客人同爸爸講:『你退休,咁我哋去邊呀?我由做女食到而家喇!』我聽到,突然之間好唔捨得。呢個招牌六十幾年喇!」
她問爸爸取帳簿算了一番,「都ok嘅!我想留住個招牌。」又游說從事文職的大家姐陳敏慧回來幫手看鋪,自己負責市場推廣。姊妹同心,盼可斷金,帶着正和隆走進2017年。
十年如一日
陳璧堃搖搖頭說:「我準備退休,以為可以脫苦海啦!結果有啲抑鬱,百無聊賴,個女話做番,我又好似開心啲。」
不過,他認為做醬這行式微了,尤其新界東北發展如箭在弦,古洞的豉油廠分分鐘無得做。「一收地,你一係返大陸做,但水準、原料難控制,而且豆都係外國嘅靚啲。」女兒正在搶時間,找新貨源、拓客路,像早前便去了樂富街市擺車仔檔,臚列自家品牌豉油、醬醋和腐乳。
幾十年來,陳璧堃和朋友合作生產腐乳。十多年前朋友搬廠上深圳,招紙也「均真」地印着「Made in China」,同屬正和隆招牌貨,輕柔鬆化而不死鹹。
醬料之外,40多年前陳璧堃接手時已兼賣雜貨。今天雜貨不多也不雜,而每種乾貨他只賣一款,都是精挑細選,譬如蝦子麵,找到第四五個供應商才敲定。
「搭下貨囉,要維持到租金嘛,而家都要1000蚊一日㗎!」陳璧堃說。
除了鋪租,過去半世紀上水翻天覆地,但對正和隆和陳璧堃而言,只是微細的漣漪,就像醬醋味道,始終如一。
「雖然間中都有自由行嚟幫襯,我哋主要做街坊熟客。有人搬咗出九龍、港島、大嶼山都返嚟買醬,甚至移民去外國,都會帶啲醬過去。附近有圍村,新年依舊會煮盆菜,用好多醬。」
七八十年代,他的豉油、麵豉曾交給酒樓,但經常被人拖數、走數,「好多次喇!千幾蚊都彈票,嗰個年代唔算少數目。咪搞啦!我寧願淨做門市,收一蚊就係一蚊。」弱水三千,他只取一瓢。知足,常樂。
夏日炎炎,酸梅麵豉蒸排骨夠醒胃,有街坊要炆肉,大喊一聲「混醬,唔該!」只見陳老闆從五個醬缸輪流舀出小半勺倒入透明膠袋,用繩一紮,遞與客人,叮囑道:「返去放雪櫃,呢幾日好用喇!唔係會變酸。混醬鹹㗎,加啲冰糖,炆鴨炆腩肉都快啲腍。」這混醬,有自家磨豉、黑赭油(類似星馬的黑豉油)、甜醬、麻醬和南乳,即叫即混,也是父親傳下來的基本味道,就在日月蒸煮當中,摻着陳璧堃幾十年調出來的小變奏。
正和隆
地址: 新界上水石湖墟巡撫街2號A
電話: 2670 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