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熱潮席捲亞洲,從日本開始竄紅,這週乘著台灣Podcast熱潮方興未艾,沒有邀請碼就無法進入一窺堂奧,幾乎每個人都在網路上求帶路加入這個神秘的新興社群平台,還聽說網拍一個邀請碼居然也開出3000元的價碼,覺得蠻好笑。潛水了幾天都在不同房間穿梭,昨天被策展人暨藝術家 安地羊 Andy Yen 邀請在他開設的「#藝術設計天眼通」跟大家聊天,與一些設計藝術界的好朋友一起大聊對台灣目前設計與藝術現況的討論,有人溫和提出觀點、有人非常沒包袱的撿到槍亂掃(對啦就是我),因為也不能保存聲音檔基本上聊完就沒了,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才有他的魅力,但昨天的討論內容的確有很多地方值得大家思考。
.
我試著稍微抓幾個昨天討論的面向出來,有些別人提出來比較批評面向的我就不說是誰提,有想討論的朋友可以在底下留言,或者以後我就開房間來針對這些事情討論。
.
1.#臺灣文博會與臺灣設計展對展商的意義?
有人提說每年這兩個展會人潮都非常洶湧,但其實好像都沒有因為這樣的人流嘉惠到參展廠商。提這件事情討論我覺得很好。這兩個展會基本上是台灣現行最大的兩個文化設計活動,都是由政府舉辦,執行團隊都是官方代表的台創(現在改制成設計研究院),由台創去找策展團隊執行規劃內容。每年文博會與設計展的主場館因為都找來比較擅長梳理文化脈絡的策展人,加上他們的表現手法各有風格,容易吸引媒體注目焦點,展會其他其實更需要聚焦的內容就有點被忽略。
.
比如說原本文博會就是被定義成一個商展,舉辦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把台灣品牌推上國際,每年都會邀請很多設計品牌展出他們自己的產品,官方也會邀請國際採購來台,看能否將台灣產品帶到國際市場,但就我日本採購的朋友私下跟我說,台灣品牌一直有一個問題,設計品質都很好,但可能是因為產量都不大,導致商品單價過高,光是在台灣買已經是高價位產品,你要出口到國外加上運費關稅等,變成天價產品然後又沒有知名品牌力的時候,國際採購基本上都會收手。
.
此外文博會在花博展區的IP授權館,其實每年都有非常多圖文創作者展出,現場也都是熱鬧滾滾,但不知為何媒體大部分都聚焦在主場館的文化展出,「IP授權」這件事的商業模式很少被媒體聚焦討論,我一直都覺得很可惜,當然我也應該要來寫才對啦,我的錯我道歉。
.
台灣設計展的問題則是,現在展覽本身已經變成「將設計融入城市治理」為前提的展出,各地方政府也會積極爭取舉辦權,因為可以將設計帶入市政治理,興建軟硬設施,最後在台灣設計展展出。當然我覺得可以把設計思維放進城市治理很好,但台灣設計展本身命名就是有點包山包海,應該要全面均衡地去呈現設計師,成為設計師表現的舞台才對。如果今天台灣設計展變成地方首長表現政績的地方,記者會上都是政治人物的合照,那就有點可惜,台灣設計展還不如改名字叫台灣城市設計展比較妥適。
.
2.#設計師要不要主動去投政府標案?
這個議題昨天討論到半夜三點都還討論不完,也很多人提出各種經驗分享,我較常跟日本設計師交流,他們很羨慕我們有這樣的政府,會開標案出來給設計師一起加入,改變生活環境,這個現象其實基本上台灣是亞洲獨步走在最前面。民進黨知道請好的設計師在市政治理中發揮好的角色,可以帶來網路聲量與年輕人選票,這個模式上行下效,上從蔡英文帶頭,下到各地方鄰里,模式已被大量複製,這個現象帶來的是平面設計與動態設計產業的興盛,大範圍來說這都是行銷的一環,也因為政治人物將設計帶到一般民眾面前,不只標案很多做不完,一般民眾也會想說,搞不好我可以請設計師來做設計?
.
但標案有標案難做的地方,會想做標案的人不見得都是為了要賺錢,小單位或個人很多更是懷抱著一種懸壺濟世的理想,只是真的進到程序,被各種你也不知道他是誰的評審品頭論足,光是一直被嫌「你公司資本額太少、現金槓桿無法承接標案金額」、「你團隊規模太小怎麼做?」之類的問題,小的投標者就算企劃書做得再好,大概就會在present這一關被擊沉。
.
我自己提出幾個建議,如果有小的設計師或創作者很想做這些事情,但又不想自己變炮灰,建議你先「西瓜偎大邊」,去找專門在做這些標案、同時你覺得他們做得也還不錯的公司,加入他們之後看看他們怎麼與政府的人周旋,你比較能看出接標案的門道。或者說現在也有很多政府標案基本上都是直接去找設計協會承辦,你也可以加入一些質感比較好的協會,如臺北設計與藝術指導協會、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 Chinese Industrial Designers Association 等,從中找到機會組隊打怪。
.
3.#業主與設計師之間的橋接平台?
從上面的議題,延伸出來的討論是,其實現在有些中小企業老闆很想找設計師合作,但他們不知道可以找誰做,或者是說想找那些線上有名的設計師做設計,但不知道該如何跟對方接洽。這的確是一個問題,我去年意識到,政治人物或政府標案大量找設計師參與專案已是未來四年趨勢,但我們都無法預測四年後這個趨勢會否改變,現在反而應該要好好利用這個社會風向,說服一些有品味跟質感的中小企業老闆,讓他們願意撥預算出來做一些跟設計緊密結合的展覽或活動,讓他們能利用設計師的能力,好好結合商業,共創出價值。所以設計發浪除了是台日設計藝文交流平台,未來也會是台灣業主與設計師之間的橋接企劃平台。像我之前跟眼鏡貿易商 VCI 有橙國際 合作,在 森³ sunsun museum 做了一個眼鏡風格設計展就是我的商業實驗。
.
昨天參與討論的產業代表說,其實老闆不是不願意投預算到設計,他眼中的設計價值到底是網路流量、商品售出金額、還是未來的品牌價值,真的是每個老闆在乎的事情都不同。很多老闆決定要把預算放到設計時,一定會問很多像是「做這個包裝設計可以帶來多少銷量?或是網路聲量?」等,讓一些公司設計師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但如果你當過老闆就會知道,「數字」真的是每個老闆腦袋裡每天24小時都在想的事情,如果你要說服他拿出他原本沒有預計的錢出來做設計師腦中的設計,那你必須要先想一些方式去讓老闆安心,或是用一些他聽得懂的話安撫他,像是告訴他你找來幾個媒體採訪、或是把大的金額除以人數、天數等,用一天或一人的小成本讓老闆覺得很值得(對沒錯基本上就是拉保險或直銷的話術)
.
啊原本只是想簡單紀錄,沒想到一寫就寫太多,總之如果你有clubhouse,來追蹤我吧,不定期都會有這些討論這樣。
#clubhouse
#藝術設計天眼通
#標案 #IP授權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標案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知名日本設計師 #佐藤可士和 曾在《#給未來的創新經營者》一書中說過,如果有老闆要來找他合作品牌改造,他會請對方給他三年的時間。第一年用在「內部理念統合」,攘外必先安內,有了統一的集體意識,也做好新的視覺設計商標後,第二年便是「實際與市場溝通」,此時在市場開疆闢土,配合適當的數位與實體行銷策略,慢慢向大眾溝通品牌裡面與產品機能,第三年品牌與產品才會開始慢慢為一般市場所熟知,留在消費者印象中。
.
我常在思考台灣的產業轉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明明台灣製造業環境十分鼎盛,早在好幾年前就政府或民間也都有人開始提倡台灣應該要從 OEM 轉型到 ODM、甚至是 OBM,台灣設計展、臺灣文博會、設計之都在台北......等各種大型展會蓬勃發展,政府補助台灣設計、文化產業不遺餘力,但為何好像還是沒輔導出一個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品牌?
.
我想問題出在兩個地方,一個是「長期計畫」,一個是「商業行銷」。政府補助的計畫通常為了不被詬病,每年計畫補助對象換人是常有的事,而又為了觀感上的道德問題,好像只要是拿政府補助的案子,太過商業化就會被人說話。但我必須要說,開發產品是一條不歸路,運氣好短則三月,辛苦一些長則三年才終於開發出一個好產品也是常有的事,如果沒有一個長期計畫、補助案也無法長期支持一些真正具有市場潛力的品牌的話,要靠補助案生出暢銷產品的設計,我覺得難度依舊頗高。
.
此外,要做品牌就一定要商業化,也要做行銷。一個品牌的形塑不容易,在標案講求KPI的潛規則底下,你說一年就要能做出什麼知名品牌,那也太小看那些長期投入預算經營的各大品牌了。不是發文有趕上一個什麼時事梗,流量爆棚就會得到高轉換率。按讚高是一回事,但你長期經營的品牌形象核心到底是什麼?才是經常被忽略的重點。
.
在這樣的邏輯下,我個人是蠻喜歡基隆市文化局開辦《#基隆好物》的計畫理念,執行單位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 Chinese Industrial Designers Association 理事長張漢寧 Jimmy Chang 說,《基隆好物》已在地執行5年,超過30家品牌與業者接受過輔導,「身為一個基隆女婿,能這樣結合自己的專業為第二個家服務,感到很光榮。」本次計劃希望能更深入打造青年返鄉創業成功模式,今年特地安排過去輔導過的 3 個案例品牌回娘家,讓他們再次跟設計師深入合作,將品牌擦得更亮更光,而另3家則是今年的新夥伴,他們第一次跟設計師合作,也經歷了一場打造品牌的震撼教育。
▼
泰機車 x 大象設計 Elephant Design(王胤卓)
▼
《泰機車》是位於基隆最大的傳統市場——仁愛市場裡的平價泰式料理餐廳,製作泰味十足符合台灣人口味的料理,並且為了環保棄一次性餐具,全面使用瓷器與不鏽鋼食器,是很有想法的年輕老闆。大象設計的設計師王胤卓延續上次的輔導成果,與泰機車一起針對品牌周邊產品如醬料罐、環保購物袋等設計,希望能讓他們在料理中灌注的精神讓客人帶回到家中餐桌,清爽好看的視覺包裝也能為家中日常妝點一些顏色。《泰機車》老闆說,這一次好物的深化輔導就像是驗收這一年來是否有將上次的輔導成果好好的發揮,「很開心能夠繼續和原本的設計師胤卓合作,也因為好物成為好朋友的夥伴關係。」業主跟設計師之間不該只是甲乙方的商業連結,日本設計師組合 Drill design 也曾在台灣的設計講座分享過,成為夥伴關係,才是設計進入品牌經營的第一步。
▼
凡人與路-Monazu手工鞋x 噐合設計 CHIHO Design (邱建基)
▼
這樣的品牌與設計師打造出來的夥伴關係也能在《凡人與路》、《沐澧 mooni》兩個品牌中看見,他們都是過去基隆好物輔導過的案例,也由原設計師繼續深化輔導。
.
《凡人與路》的變化頗大,原本品牌名為「Monazu」(夢那鹿),後來經過噐合設計的設計師邱建基進入品牌與設計師深聊,慢慢釐清製鞋師宋子凡對品牌的想像與願景,重新打造品牌名稱為《凡人與路》,並為其設計形象視覺,加上雖是手工鞋,但他憑著熟練的技藝力拼中量生產,以獨特的產品定位,實現產品親民價格,讓品牌成立幾年,便已經是台灣手工鞋品牌中的佼佼者。最新產品「夜浪潮靴」結合日本經典浮世繪「神奈川沖浪裏」,在腳上繪出基隆依山傍海的絕美夜色。
▼
沐澧 moonix 天晴設計(易瑋勝)
▼
以蕪皂系列洗髮餅打出好名聲的《沐澧 mooni》,原本品牌名稱為「沐澧手作」,商品主打不含皂鹼,泡泡豐厚綿密,洗後髮絲不粘膩,深獲客人喜愛。商品本身實用具機能性,但品牌營造上較無記憶點,經過天晴設計總監易瑋勝重新調整品牌識別,將品牌加入英文名稱,更名為《沐澧 mooni》,並為其設計了一整套包括LOGO的識別系統設計,業績不僅成長三倍、品牌也開始受邀進駐誠品等百貨商圈。今年計畫為進一步加強產品在市場上的記憶點,易瑋勝為他們的手工皂設計了一個基隆嶼造型,有真實版與幾何版兩種造型,讓商品能快速成為消費者的記憶定錨點。
.
而本次基隆好物也遴選了三個在地新品牌,媒合了三個設計師來合作新商品。
▼
Tzaba喳吧 x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兼任講師-鄭洪
▼
《喳吧》皮革工作室的空間很迷人,改造家中車庫而成,附近都是工廠或販售工具零件,設計師藍亞青結合這樣的在地景色,將許多有趣的五金件結合在自己的皮革製品設計中,我很喜歡他將魚鉤結合在設計裡,成為皮件鑰匙圈的鎖頭。她雖然在過去輔導中已經慢慢為品牌打造出一個樣貌,但尚未有一個具亮點的品牌熱賣商品,大部分都是客製化商品居多。這次設計師鄭洪為品牌設計出一組「喳吧豐收包,運用基隆海洋意象與品牌主理人對於在地成長背景與情懷所精心製作的隨身袋包配件,在象徵漁網的包體設計上,預留多處五金空間,透過手作加工創造更多包款品項。甚至設計出幾個基隆海洋生物皮件鑰匙圈,吊掛在包包上非常可愛吸睛!
▼
SORA_the floral projectx BLACK TAILORS(洪天彧)
▼
另外兩個品牌則是跟花藝有關。《索拉花藝設計工作室》的乾燥花擺飾已具有一定賣相,設計師洪天彧調整了設計,新產品「和洋折衷的花禮禮盒組」增加擺飾機能性,加上小物儲藏空間,成為桌上風景外更為實用,我蠻喜歡加入擴香石機能與枯山水造型,成為產品獨特的記憶點外,香氣也找回人們買花時的嗅覺記憶,增加了乾燥花擺飾的裝飾層次。
▼
Mimosa.studio/ #女花工作室 x Qiao Design 設計的竅門(王俊隆)
▼
《女花工作室》則是以教學黏土造花課程為主的工作室,利用日本進口的黏土製作高擬真自然花卉,主理人也製作花的試管圖鑑、多肉擺飾等商品,竅門設計的王俊隆設計師將其作品與金工結合成吸睛飾品「祕密花園系列」,克服黏土脆弱性強化整體結構,並將女性小心思藏進紫薇花語裡,提高產品價值。未來如果還能結合植物金工造型,一定會成為該品牌的熱賣商品。
.
我總是特別尊敬那些願意蹲點在地井巷弄裡的創作者,佩服他們堅持在地方創作的毅力與勇氣。樂見各地方政府都能開辦像是「基隆好物」這樣的專案,有計畫地以資金與資源,長期協助真正有潛力的地方品牌開發產品,更期待未來能媒合貿易與媒體的資源給予地方品牌,藉此打造出最在地的國際風景!
.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基隆市政府、基隆市文化局
執行單位|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
計畫主持人|張漢寧
協同主持人|楊佳璋、章琦玫、潘雅君
設計師|王俊隆(竅門設計)、易瑋勝(天晴設計)、邱建基(噐合設計)、鄭洪、王胤卓(大象設計)、洪天彧(小黑尾巴)
輔導店家|沐澧、凡人與路、泰機車、喳吧、女花工作室、索拉花藝
基隆好繪插畫家|方維鴻(Rapture.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