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小常識】第208篇 中秋第七談 (文長分2次)
《從油水組合換算比例》?油皮的問與答之一
上一篇提到油水比例
1:1 就是軟酥,(油:水)
0.8:1.2就是鬆酥
0.6:1.4就是脆酥
0.4:1.6就是硬酥
0.2:1.8就是硬脆
簡單的說:
油水的比例在1:1~0.2:1.8 都是可用範圍,
超出1:1的範圍(如1.25:0.75),及
低於0.2:1.8的範圍 (如0.125:1.875),
都是較難操作及口感較差,這是百年不變的定律,
即使再過千年也脫離不了這個範圍。
但有些人看不懂,還是會忍不住的再問,
所以將問與答收集於此,讓大家都看得見,
試一下可否減少一些發問的問題!
有人問:假如以蛋黃酥為例,*40後的粉油水分別是100:24:56,
但這似乎又不是在100:50:30或100:30:50的範圍,
請教老師如何理解這三種比例?
答:第206篇提到油皮的組合是:
中筋麵粉:600g
猪 油:240g
水:240g
糖 粉: 75 g
∴600:(240+240):75
=100:(40+40):12.5……各除6成百分比
若以:
100:24:56換算成比例是0.6:1.4 這是脆酥,是蛋黃酥的製作條件
100:30:50換算成比例是0.75:1.25
介於 鬆酥0.8:1.2與脆酥0.6:1.4之間,
這個口感更勝於蛋黃酥,比雙面煎的少一點點。
100:50:30 換算成比例是1.25:0.75已經超出1:1的範圍,
油太多水太少較難操作,須用『擠水法』或『燙面法』才能吸收。
若是5:75換算成比例是0.125:1.875低於0.2:1.8的範圍
油太少水太多只能做硬式燒餅或發酵燒餅等油量較少的產品。
另有人問:
我使用100:35:50 的油皮,油酥100:50(粉:油)油皮18克油酥15克,
大概第三天就不酥了,可有解決方案?
答:100:35:50換算成比例是0.87:1.25
介於 軟酥1:1 與鬆酥0.8:1.2之間,
這個比例不正確,油多、水多、油水總合比例超過80%,
油皮過軟當然維持不到三天就回軟,水多須延長烘烤時間。
請問老師,我製作三盤蛋黃酥烤好是飽滿油亮的,
放涼變皺皮,之前烤的都不會這樣,請問是哪裡出了問題?
答:若以同樣的配方,同樣的製作方法,烤好放涼後變皺皮,之前烤的都不會,
那就是
1、 秤錯油水比例,水變油、油變水
2、 用錯麵粉,用到蛋白質含量過高的麵粉,筋性過強所致,
只要下回秤材料時多加注意就好。
《#細説饅頭》
博客來:https://is.gd/r3SWTk
金石堂:https://tinyurl.com/y6ljfeqj
momo:https://bit.ly/33lM7nv
讀冊TAAZE:https://is.gd/TlQVql
誠品:https://tinyurl.com/y3b6z8mk
三民:https://bit.ly/37baJQW
《#懷舊糕餅1》:(熱銷增訂版)
《#懷舊糕餅2》
《#懷舊糕餅3》
《#懷舊糕餅4》
博客來:http://bit.ly/2lAfsYa
金石堂:http://bit.ly/2lCyBIX
TAAZE:http://bit.ly/2lFf6PS
誠品:http://bit.ly/2m1K2Ky
三民:http://bit.ly/2k7w5du
momo:https://bit.ly/33lM7nv
同時也有5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3萬的網紅Ytower Cooking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買(柿紅/櫻粉)釉光陶瓷不沾三鍋4件組 按這裡→https://lihi1.cc/GGBmz 1.滑蛋蝦仁 美味秘訣: 1. 加蛋白醃,口感更滑嫩 2. 蛋滑的秘訣:加太白粉水 蛋保水又滑嫩 3. 油溫高、關火滑 蛋嫩口感好 材料: 蝦仁 300公克/shrimps 300g 蔥花 40公克...
中筋 燙 麵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烘焙小常識】第205篇 中秋第四談
《那一種粉最適合做蛋黃酥》
《那一種粉最適合做蛋黃酥》這個問題也常被問及
民國60年代以前,製作油皮大都是高、低配(高筋麵粉+低筋麵粉)
至60年代以後,糕餅、麵點出現了很大變革,
饅頭的製作成了直接法,不再使用老麵,
油皮的製作也直接使用中筋麵粉,不再是高、低配了,
但中粉是廠方調配的,我們無法得知其成份,
理想的是自已撘配,才能做出自已想要的產品,
這裡提供一些粉性,可依自已口感喜好,自由選擇搭配。
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高、筋度強,適合做高凸單面煎的綠豆椪,
回軟很快不適合做酥類產品。
中筋麵粉:蛋白質含量介於高、低之間,最易操作、耐烤、耐包 但口感差,
容易回軟適合做雙面煎的產品。
低筋麵粉:蛋白質含量低、筋性弱,增加操作上的難度, 若以燙麵法,或延長
油皮的休息時間即可改正,不容易回軟是做蛋黃酥最理想的麵粉。
中低麵粉:這裡指的是 中粉較多低粉較少,這種配法比較方便操作,
口感較好容易包,如果覺得全低粉不好操作可改用中、低配。
低中麵粉:這裡指的是 低粉較多中粉較少,口感略遜全低粉,產品穩定,
也不容易回軟,如果覺得全低粉不好操作也可改用低、中配。
如果想做酥類產品,低筋麵粉或中低配或低中配是最隹選擇,中筋麵粉次之,
但這不是絕對的,因為油、水比例佔了極大因素,
#油多水少是酥鬆剛烤好很酥隔天就回軟,
#油少水多是硬脆剛烤好很脆隔天就很硬,
如何選擇就要看個人喜好及經驗了!
《#細説饅頭》
博客來:https://is.gd/r3SWTk
金石堂:https://tinyurl.com/y6ljfeqj
momo:https://bit.ly/33lM7nv
讀冊TAAZE:https://is.gd/TlQVql
誠品:https://tinyurl.com/y3b6z8mk
三民:https://bit.ly/37baJQW
《#懷舊糕餅1》:(熱銷增訂版)
《#懷舊糕餅2》
《#懷舊糕餅3》
《#懷舊糕餅4》
博客來:http://bit.ly/2lAfsYa
金石堂:http://bit.ly/2lCyBIX
TAAZE:http://bit.ly/2lFf6PS
誠品:http://bit.ly/2m1K2Ky
三民:http://bit.ly/2k7w5du
momo:https://bit.ly/33lM7nv
中筋 燙 麵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筋作貝果好像印象中假日新聞美食報常出現,所以操做得當不比高筋差,就算是中筋作麵包一樣筋要打足 後發足,烤培溫度不要太低高溫短烤,都不失敗喔,放室溫兩天還是很保濕,如筋沒打足,後發也不足,就會有隔天麵包乾乾的不好入口的現象,台灣的天氣麵包放到第三天有發黴的遺慮,所以第三天就要凍起來喔,要吃再回烤或對切用平底乾烙熱。
剛出爐的貝果都很脆皮,內超軟,涼了皮會回軟,不過表皮也會有一個口感在,沒燙皮就少了刃度,不過好咬,就為家人打造適合的愛心麵包@@(. ❛ ᴗ ❛.)
中筋 燙 麵 在 Ytower Cooking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買(柿紅/櫻粉)釉光陶瓷不沾三鍋4件組
按這裡→https://lihi1.cc/GGBmz
1.滑蛋蝦仁
美味秘訣:
1. 加蛋白醃,口感更滑嫩
2. 蛋滑的秘訣:加太白粉水 蛋保水又滑嫩
3. 油溫高、關火滑 蛋嫩口感好
材料:
蝦仁 300公克/shrimps 300g
蔥花 40公克/scallion 40g
雞蛋 6顆/eggs 6pcs
調味料:
鹽 1/2茶匙/salt 1/2tsp.
白胡椒粉 1/2茶匙/ white pepper powder 1/2tsp.
太白粉水 2大匙/ thickener 2tbsp.
米酒 1大匙/cooking rice wine 1tbsp.
醃料:
A
鹽 1/2茶匙/salt 1/2tsp.
蛋白 1大匙/egg white 1tbsp.
太白粉 2茶匙/tapioca starch 2tbsp.
B
油 1大匙/oil 1tbsp.
作法:
1. 蝦仁洗淨後開背,去除腸泥。用餐巾紙吸乾表面水分。
2. 再加入所有醃料 ,再加入油拌勻。
3. 鍋中加入1大匙油,放入醃好的蝦仁,炒至變紅且熟後取出備用。
4. 雞蛋打入大碗中,加入所有調味料拌勻。再加入炒過的蝦仁和蔥花,攪拌均勻即可。
5. 熱鍋,倒入約2大匙油燒熱,再倒入作法4的蛋液,蛋液邊緣出現漂亮裙邊後將蛋液輕輕往中央推入,至半熟後熄火。
6. 利用餘溫讓蛋液慢慢凝固至熟即可。(餘溫加熱,蛋不過老)
2.豆豉鮮蚵
材料
鮮蚵 600公克 oyster 600g
豆豉 40公克 fermented black bean 40g
嫩豆腐 1盒 silken tofu 1box
蔥 100公克 scallion 100g
蒜末 15公克 garlic 15g
辣椒末 20公克 chili 20g
醬油膏 2大匙 thick soy sauce 2tbsp.
水 100ml water 100ml
白胡椒粉 1/2茶匙 white pepper powder 1/2tsp.
米酒 2大匙 cooking rice wine 2tbsp.
太白粉水 2大匙 thick soy sauce 2tbsp.
香油 1大匙 sesame oil 1tbsp.
作法
1. 豆豉沖洗去多餘鹽分。(不要用浸泡的,鮮味不流失)
2. 蔥白、蔥綠分別切成蔥粒。
3. 嫩豆腐切丁。
4. 鮮蚵輕輕拌洗乾淨。
5. 將鮮蚵放入沸水中汆燙30秒,撈起瀝乾。(水滾下鍋燙30秒就OK!這樣鮮蚵不過老且炒後不易出水)
6. 熱鍋,倒入1茶匙油,放入薑末、蒜末、蔥白與辣椒末炒勻,再放入豆豉炒香。
7. 加入水、醬油膏與白胡椒粉煮勻。
8. 加入鮮蚵、嫩豆腐、米酒燒煮一下,加入蔥綠煮滾。
9. 以太白粉水勾芡,再加入香油提味即可。
3.薑絲小捲
材料:
小卷 800公克 neritic squid 800g
薑絲 40公克 ginger 40g
辣椒絲 適量 chili pepper 20g
蔥絲 適量 scallion 40g
調味料:
醬油 2大匙 soy sauce 3tbsp.
米酒 2大匙 cooking rice wine 3tbsp.
細砂糖 1茶匙 sugar 1tsp.
烏醋 1大匙 black rice vinegar 1tbsp.
作法:
1.熱鍋,倒入適量油,放入薑絲以中小火煸香至微金黃。
2.放入小卷,拌炒均勻並將表面煎至略焦黃。
3.加入所有調味料,辣椒絲、蔥絲,拌炒均勻,最後燒至收汁即可。
4.,煎馬頭魚
秘訣:吸乾表皮水分 煎起來完整不軟爛
秘訣:裹一層薄麵粉 煎得更香更好看
秘訣:大火下鍋更酥脆
材料
馬頭魚 3尾/amadai 3pcs
薑片 15公克/ginger 15g
蔥段 15公克/scallion 15g
米酒 1大匙/cooking rice wine 1tbsp.
鹽 適量/salt q.s.
中筋麵粉 適量/plain flour q.s.
油 適量/oil q.s.
作法
1. 馬頭魚洗淨,放上薑片、蔥段與米酒,兩面抓醃均勻,靜置5分鐘。
2. 挑除蔥薑後,取餐巾紙吸乾兩面水分,抹上鹽後沾麵粉,拍掉多餘的麵粉備用。
3. 鍋預熱後倒油,輕輕放入作法2的馬頭魚,大火煎1分鐘後轉小火,煎到邊緣金黃上色後翻面,中火煎熟即可。
5.九層塔蛋餅
材料
雞蛋 2顆 egg 2pcs
九層塔 適量 basil leaves q.s.
中筋麵粉 160公克 plain flour 160g
太白粉 20公克 tapioca starch 20g
水 250ml water 250ml
鹽 1/4茶匙 salt 1/4tsp.
醬油膏 適量 thick soy sauce q.s.
作法
1.中筋麵粉、太白粉、鹽、水混合均勻成麵糊,靜置10分鐘。
2.雞蛋、九層塔混合均成蛋液備用。
3.熱鍋,倒入1茶匙油,放入2大杓的麵糊,以中火煎至凝固變色。
4.將麵糊翻面煎至兩面都上色略焦香。
5.將煎好的餅鏟起,鍋中倒入蛋液,再放回餅壓一下。
6.煎至蛋熟後翻面再煎一下,折起成卷狀起鍋。
7.切成小段,再塗上醬油膏即可。
-
6.照燒雞腿
醬汁好記比例:
柴魚醬油:味醂:米酒=3:2:1
材料:
雞腿排 2支/ chicken thigh 2pcs
鮮香菇 適量/shiitake mushroom q.s.
調味料:
柴魚醬油 3大匙/bonito sauce 3tbsp.
味醂 2大匙/mirin 2tbsp.
米酒 1大匙/cooking rice wine 1tbsp.
作法:
1. 在雞腿排肉厚處劃刀,備用。(劃刀快熟又易入味)
2. 將所有調味料混合拌勻成照燒醬。
3. 熱鍋,將雞腿排朝下,放入鍋中,開中小火,將底部煎至出油且雞皮金黃酥脆。(用雞皮的油脂煎雞腿更香)
4. 將雞腿翻面,繼續用中小火煎熟。
5. 將多餘的雞油用廚房紙巾吸除,放入香菇,再倒入醬汁,轉小火,將醬汁燒至濃稠。(小火燒煮,雞腿入味 醬香味濃)
-
楊桃美食網
http://www.ytower.com.tw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ytower01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ytower01
中筋 燙 麵 在 A力地方媽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乾貨菇 #養氣雞湯 #洪荒吱力講台語
#Healthysurvivorship
養氣G湯,我常會聽成“氧氣”G湯..
那“氧氣”的台語怎麼說呢?
這一次我又“洪荒吱力”講台語了!!
一講台語,
腦袋就浮出很許多長輩傳授的知識..
什麼食補要吃什麼雞?
讓雞在洗澡水裡先跳有氧還是波比..
喝了是會很有元氣,還是圓氣..
這次加了各種乾菇菇!
湯變成了勁黃色、
啊菇的氣絲啊~飄滿整個家園啊⋯⋯
囤貨的米,放不進冰箱,不敢再囤,
買了一堆麵粉麥片乾貨類的,
最近都在乾貨各種組合各種混..
將麥片加入麵粉裡揉麵團,
最近真的很需要揉麵..
這些粉塵,可以承受我的氣!
加了麥片的麵條!
雖然吃不出什麼麥味!
但是能降低精緻澱粉的攝取更飽足,
覺得最近,應該都會這樣做麵條了🍜
🍲燕麥麵條
高筋麵粉半包 約500G
中筋麵粉4/1包 約250G
麥片(我用即食大燕麥)一大碗
水2~3杯(太乾加水 太濕加粉)
全部揉一揉靜置半小時再分裝一餐一坨!
🐔菇息金雞湯
雞腿肉燙過,薑片用麻油香油煸黃,
嗆一點酒,加入清水,
加入各種乾燥香菇,煮六十個分鐘,
我用黃金蟲草+巴西蘑菇+柳松菇,
香氣濃郁,用這個湯煮粥煮湯麵,
吼~菇咕咕~
--------------------------------------------------------------------------
我是A力,運動是我的日常,廚房是我的療癒室,
我曾經是個圓噸噸的地方媽媽,也在九彎十八拐的減脂路上迷過路,
如果妳也在學習,我會很開心在這裡見到妳~
這裡有我老公幫我記錄的生活,我也很歡迎妳到粉專上跟我聊天,
生活是一場接力賽,我們一起陰溝裡賞星星!
粉專:地方媽媽 健身筆記 Ellie
https://www.facebook.com/ellielocalmom
IG:local_mom_ellie
https://www.instagram.com/local_mom_ellie
攝影- 周琨瑾 火野攝影
剪輯- 彭佳琳 A力地方媽媽
音樂資訊-
🙌 🐔🐓🐔🐓🙌
美麗的鋼琴––사용하시려면 아래의 출처를 남겨주셔야 합니다––
🎵Music provided by 브금대통령
🎵Track : 하얀 나의 오두막집 - https://youtu.be/nSEYgMOcyB8
––––––––––––––––––––––––––––––
火燒厝
Our House is on Fire
by Vendredi https://soundcloud.com/vendrediduo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bit.ly/our-house-is-on-fire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BPmmUbxVULw
––––––––––––––––––––––––––––––
雞的攻擊
chicken-attack
石井健雄,在世界上最好的雞雞約德爾歌手
––––––––––––––––––––––––––––––
給我撞海
My Magnificent Sea
by Rations http://freemusicarchive.org/music/Rat...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CC BY-SA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bit.ly/_my-magnificent-sea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mwP78BCXuSM
––––––––––––––––––––––––––––––
––––––––––––––––––––––––––––––
The Builder by Kevin MacLeod http://incompetech.com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bit.ly/_the-builder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nuEQC2TKWDo
––––––––––––––––––––––––––––––
中筋 燙 麵 在 雨都小廚娘 Viole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家防疫期間是不是一次都採買了許多根莖類蔬果回家囤在冰箱,類似像馬鈴薯、紅蘿蔔、洋蔥等等
只是馬鈴薯放久了發芽倒也是很惱人的問題,我也曾經碰過這樣的情況
後來學會做馬鈴薯麵疙瘩後,就時常做起來當作備糧,麵或飯吃膩的時候就會換換口味
麵疙瘩的料理方式也很多種,其中最推薦煮熟後用奶油乾煎,香氣很迷人而且吃的到表面焦脆、內層鬆軟稍有彈性的口感
做法很簡單,也可以跟小朋友一起動手,來殺殺時間,消耗一點精力(笑
食材//
馬鈴薯 420g
中筋麵粉(影片使用杜蘭小麥粉) 110g
雞蛋(含殼重量約55g) 1顆
步驟//
1.馬鈴薯煮熟或蒸熟,瀝乾,放到不燙手的狀態,壓成泥
2.麵粉與雞蛋、薯泥揉成糰狀
3.手上沾點麵粉,避免沾黏,每10g為一個單位,揉成小糰狀
4.用叉子壓出紋路,懶惰的話可以用姆指壓一個凹洞就可以
5.水加入一大撮鹽巴(需跟煮義大利麵時的鹽份相當),加入麵疙瘩,煮到浮起來就表示熟了,瀝乾稍微放涼就可以分裝放冷凍
註1:請不要生麵糰直接分裝放冷凍,不然煮的時候會整個散開變成馬鈴薯泥水
註2:煮熟後可以直接跟義大利麵醬拌勻,或是灑上起司跟炒熟的蔬菜,灑點麵包粉一起焗烤也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