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空難才剛過不久,我們的臉書哀悼的黑色封面還在,八月一日又發生高雄氣爆。眼看著死傷人數一直往上調,我們和很多朋友一樣,心中不由得默唸:天佑高雄、天佑臺灣!
我們相信大家祈求「天佑高雄、天佑臺灣」,是出於真摯的感情,三一八之後,「天佑臺灣」已經成了我們面對島嶼災難時,類似「天然成分」的祝禱反應。但是, 天只能保佑「天」的部分,如果是人禍,我們能要天保佑我們嗎?我們憑什麼要天保佑我們應該自己避免和設法解決的人禍?就算保你一次、兩次的平安,天無法無限期保佑你。
每一個生命都珍貴無價,而且人不是單獨地存在,每個生命的突然喪失,都巨大且無法彌補地衝擊了至親,有時候那種心突然被挖掉一大塊的空白,是一生無法填補 的。這是為什麼,我們如果能拒絕,真的不要看到死亡人數往上調整。而那些重傷的人,更是終其一生要承受身心的巨創。我們只要想一想,如果此刻,你的親人或你自己,突然被剝奪生命,那麼,世界將變成怎樣?如果我們突然斷了一條腿、斷了一隻手,我們將如何面對每天每天、切實的苦痛和困難?
人一出生就必然會死亡,對於生命,我們必須懷有某種哲思,我們必須學習坦然接受「天」,例如老病和意外死亡,但是,我們不能接受「人禍」。天可以置人於死地,但人不能置他人於死地。當然,「天」和「人」之間,有時很難界定,也有分不清楚的地方。但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那麼難以決定什麼是天,什麼是人。假設:地下的管線訊息是透明的,每家公司都確實登記、切實定期維修,輸送時檢測合乎專業;那麼,這樣大規模的氣爆,會發生嗎?人事都盡了,萬一遇到不可抗力的情況而發生意外,那麼,我們接受它是「天」,反過來說,它就不是天。(關於地下管訊息透明,法國小鎮都做得到,我們做不到?不要告訴我們「恐有國安問題」。猛推服貿時,你們哪裡還管國安呢?(參見:「基進側翼」臉書〈法國小鎮管線地圖全公開〉:http://goo.gl/yrY3Im;經濟部的「國安」考慮,見:http://goo.gl/zyuF6P)
高雄氣爆牽涉到很多層面的問題,它也是解嚴以來,沒一起接受社會的檢驗並設法轉型的陳年老疴──我們還背負著多少四十年威權體制的爛帳?這幾天網頁(含PTT)和紙面媒體有很多篇值得細讀的文章,陳玉峯的〈高雄人的悲哀──大氣爆旁註〉(《民報》2014/08/03:http://goo.gl/BywOia),以及李根政的〈產業轉型 還給高雄市民歷史正義〉(《自由時報》2014/08/04:http://goo.gl/bM0O7t),很能幫助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切入,了解高雄過去數十年所承受的不公不義,以及人命和健康的代價。
一個大悲劇的發生,通常是很多的錯誤湊合在一起。高雄氣爆事件,有嚴重的結構性因素,也有比較屬於個人或文化的因素在內。面對結構性問題,我們要求真正的變革,我們必須以公民力量要求公部門一樁一樁切實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文化方面,誠實(不搞人頭、不作假)、頂真(téng-chin)則是我們必須自我要求的。我們不要每發生悲慘的事件,才赫然發現什麼都是假的,什麼都漫不經心。義勇奉公的前里長陳進發先生罹難了,他的兒子陳冠榮在臉書發文懷念父親,他說:「如果每個人,都跟他們一樣,盡量忠於自己的工作,……,也許…….我就可以跟我爸爸過父親節了。」是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忠於自己的工作,都很頂真,一定可以大大減少人為的禍害。(見《自由時報》:http://goo.gl/d3pkwF;引文中的「他們」具體指記者,我們取其普遍意義。)
但是,我們還是要強調:結構性的問題必須從結構面予以解決,否則再多的善心人士,也只能讓慘劇抹上溫情的色調──雖然那的確也很重要,但慘劇仍是慘劇。三一八之後,我們的年輕人似乎變得很腳踏實地,這是戒嚴時期成長的兩個世代所無法想像的──出將入相、胸懷大志的菁英分子,誰會想到去競選里長呢?
我們要怎樣的臺灣?若有美景,如何企及?這是我們面臨的巨大挑戰。我們認為:結構性的變革,以及個人的盡心盡力,是真正帶來改變的力量。如果這個大悲劇能 讓我們覺醒,並有決心建立一個安全均樂的社會,那麼,因高雄氣爆而犧牲的人,或許才能安息──我們這樣想,也只能這樣想啊。如果數十年後,我們帶著小孩行過凱旋三路,我們駐足在紀念碑前,然後,我們告訴小孩:從此,這個港都、這個島嶼就不再發生這樣的事情了。那麼,逝者若有靈,也會感到一絲溫暖吧。
圖片:1970年代的中油高雄煉製工場
圖片出處:轉引自陳玉峯的〈高雄人的悲哀──大氣爆旁註〉,另可見:http://goo.gl/r9K8Sx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