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在知識中爆炸 ═─◄█▓
▱ 每天打開追劇平台,卻不知道看什麼嗎?擁有超越影集、媲美電影的華麗陣容podcast的 #鏡好聽,提供你週間的休閒新選擇,#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 鏡好聽在此隆重介紹 11 位能帶我們走向知識殿堂的專業講師,主持陣容集結了眾多大學教授與專業人士;我們週週推出各種精心規劃的知識補帖,每集知識含量極高且跨足各界,可說是檔檔精彩,邀請你每天一起 #熬夜聽podacst !
➤ 我們也特別獻上講師群的第一手訪問與圖像,去看見他們在學術以外不一樣的樣貌及背後的所思所想,你會發現原來這些主持人也能這麼酷!
➤ 知識是人類存在的總和,不該被侷限在框架之中──我們期望以 podcast 打破知識的疆界,一起引爆求知慾,在知識中爆炸!
🌟 黃金陣容,領銜獻聲 🌟
░▒ 打破知識疆界-立即思想革新 ▒░
💫 09/14|《 #大家來談拚教養》:
藍佩嘉(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 09/21|《 #作家的靈魂腳本》:
周慕姿(知名諮商心理師/作家)
💫 9/28|《 #臺灣話臺灣味》:
洪伯邑(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郭忠豪(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 10/05|《 #性別好好玩》:
康庭瑜(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 10/12|《#動物好好玩》:
焦傳金(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 10/19|《 #大腦好好玩》:
謝伯讓(台大心理系副教授)
💫 10/26|《 #犯罪心理學大解析》、《 #戒不了的癮》:
戴伸峰(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 11/02|《 #物理好好玩》:
張嘉泓(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
💫 11/09|《 #哲學好好玩》:
紀金慶(師範大學與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11/16|《 #香港來的風》:
張潔平(記者,專欄作家)
ıllıllı 立刻收藏本文,設定月曆提醒! ıllıll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大霧中人:思覺失調工作錄」介紹 訪問作者: 余欣蓓 內容簡介: 王小棣導演、王增勇 政大社工所教授、吳嘉麗 女書店董事長、林君陽 《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胡淑雯 作家、郭念洛 《銀髮新視界》主持人、張娟芬 作家、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蔡盧浚 台北市立聯合...
中正哲學教授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別鬧了,費曼先生》出版超過20年仍有再版,揭開「科學文化」的出版奇蹟】
你聽過這些書名嗎:《別鬧了,費曼先生:科學頑童的故事》、《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柏拉圖的天空:近代科學大師群像》?它們都是「科學文化」書系的成員。
當年在台灣掀起一股科普旋風,尤其是1993年出版的《別鬧了,費曼先生》印量突破二十萬本,直到2018年仍有再版。不過卻從未有人探究這套書系的成功背後……
❙深入多元觀點,你值得更好的無廣告體驗:https://bit.ly/3fKivGr
#別鬧了費曼先生 #科學文化 #出版社 #科普 #陳瑞麟
中正哲學教授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覺得什麼 #是科學、什麼 #不是科學?占星術是科學嗎?大霹靂假說是嗎?
這個看似直覺又熟悉的問題,其實很難透過一個簡單的定義來回答。
如果我們想徹底了解「科學是什麼」,就得探討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活動、科學歷史等等的本質和特性,而這些構成了 #科學哲學 這門領域的內容。
你願意來試試看這門迷人又有趣的學問嗎?
延伸閱讀:
「科學」與「非科學」差在哪?卡爾・波普爾「可證偽性」劃下分明界線 ——《反智》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91932
提出科學「典範轉移」:孔恩誕辰 │ 科學史上的今天:07/18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44547
_____________
斗內泛科學、支持好科學!
你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力量,贊助泛科學:https://lihi1.com/mJSba
中正哲學教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大霧中人:思覺失調工作錄」介紹
訪問作者: 余欣蓓
內容簡介:
王小棣導演、王增勇 政大社工所教授、吳嘉麗 女書店董事長、林君陽 《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胡淑雯 作家、郭念洛 《銀髮新視界》主持人、張娟芬 作家、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蔡盧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 真誠推薦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讓思覺失調症再度引發討論與重視。戲劇會迎來結局,但是身受精神疾病所苦的真實人生仍得繼續與疾病奮戰。
你知道嗎?思覺失調症(過去稱為精神分裂症,於二○一四年推動正名)在台灣,每千人約有三個人罹患,這種疾病會導致思考、認知與知覺功能失調。在精神科並不少見。
如果精神病人是身處大霧、無窮迴路的渾沌謎團,那麼,翁美川就是提燈人,在迷宮的前方提著燈,看夢境中的病友打轉,她堅忍地風雨中守著,用耐心和希望等待病友們走出迷霧。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翁美川長達三十多年來,不畏外界質疑和異樣眼光,默默從事協助精神病患落實職業復健的工作,幫助他們努力找回重回世界的鑰匙。而一踏入精神障礙照護領域,就再也沒有回頭。從「有何不可」咖啡屋、「士林好所在」工作站、「生活者工作坊」,到「智立勞動合作社」,精障病友的工作訓練也持續不斷地進行著。
至於為美川開啟精障照護之路的羅春嬌督導持續堅守在線上,所奉獻的醫療工作歲月也是台灣四十年來精神醫療史的小小縮影。在精神病友的世界裡,醫護人員的奉獻如同風雨中的燈塔,保護病友們在淒風苦雨中,尋回上岸的路。
這本書裡的故事訴說愛、寂寞、孤獨與奮鬥,更記錄了精神障礙朋友重回社會的工作復健路。在被遺忘的人間角落,有許多家庭正在進行困獸之鬥,我們能做的,是在人生的路上互相扶持,可以的話互相拉一把,明白在危難的時候,自己終將不會被世界遺棄,如同我們不會遺棄世界一樣。
作者介紹: 余欣蓓
東吳大學哲學系、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博士畢業。曾旅法四年,從事詩學研究與華語教學。旅行成為生命的主軸,在國度與國度間探索文化的樣貌,對一切與人相關的事物著迷。喜歡大海、森林、動物,無可救藥愛上貓。著有《台灣伴手禮旅行》。
策劃者簡介:綠主張
綠主張是主婦聯盟基金會三十年前運動文宣響亮口號,變成共同購買運動組織的公司名稱,當初幾位環保媽媽的闢室討論,竟成立了一家社會企業的模式:綠主張股份有限公司,許多後繼者接棒努力,另外成就了今天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共同為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落實生根於生活而努力。綠主張是主婦聯盟基金會三十年前運動文宣響亮口號,變成共同購買運動組織的公司名稱,當初幾位環保媽媽的闢室討論,竟成立了一家社會企業的模式:綠主張股份有限公司,許多後繼者接棒努力,另外成就了今天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共同為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落實生根於生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