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故事的午餐約會
我們仨人相識在17、18歲的年紀,救國團中橫健行隊,沒有人記得當時為何會選健行隊?累死了走了好多天,走到腳起水泡,男生幫忙多揹了五、六個背包,因為嬌嬌女們腳ㄚ子痛到走不動,見義勇為帥呀!
還記得中橫的風景真漂亮,洛韶山莊、大禹嶺的早晨美到不行,沿路的峽谷更是鬼斧神工,厲害呀!
機師教官妙語如珠,聊勇氣、談志向、望前程、碰運氣.......
女兒幫忙上菜、泡咖啡、倒茶
陪坐聽故事,笑得開心,得到啟發,刺激想法,謝謝大家的人生故事,孩子聽了受用,我們也覺得自己ㄧ路走來真的好棒,家庭給我們的支援有限,沒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拼搏,真的是肯吃苦,夠努力,新世代的考驗更艱難,雖然成長環境比以前優,但因為現在機會少競爭大,還是很辛苦的啦!娥
「中橫健行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橫健行心得 在 楊月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橫健行心得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橫健行心得 在 林伟贤老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橫健行心得 在 [懷舊] 中橫健行- 看板RIPE_gend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中橫健行心得 在 中橫健行住宿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中橫健行心得 在 中橫健行住宿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中橫健行心得 在 中橫健行隊- 慈恩長存、洛韶美樂、天祥風舞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中橫健行心得 在 中橫健行22梯!!無所不能!!(更新嚕)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中橫健行心得 在 一次攻頂台灣三橫公路心得【南橫中橫北橫台7甲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中橫健行心得 在 【中橫健行】一個人的流浪之旅D1:獨處訓練 :: 全台寺廟百科 的評價
中橫健行心得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橫二辣-裝備篇】
對最近加入的新裝備越來越熟悉❤️
1. DOWN POWER -溫感羽絨- 漂浮輕量膠囊羽絨睡袋DP-Y Pro 330總重僅730g(330是絨重)
以台灣三季登山,丹尼雖然是屬於怕冷體質,但盡量選擇不超過1公斤以上的睡袋,其餘盡量靠「羽絨衣」來彈性調整保暖程度。DP-Y Pro 330有內置壓縮袋收納後小小一顆。放在下層剛剛好。後續會再持續體驗
2.背了2年多的Gregory Baltoro 系列,其實這兩年也都是走重裝行程常常背85升。但是遇到二天行程的話原本丹健行的40升又太小
這次 Gregory Taiwan 終於有新系列Paragon 58。丹尼一直對於A3系統很信心,擔心新系列的Paragon沒有加入A3系統會有落差😰
走了一趟畢羊縱走看來丹尼多心了,還是一樣很好背。個人覺得是因為包款相對較窄,重心集中於身體中間,走起來重心比較不會搖搖晃晃。另外,背負系統比Baltoro更透氣💨
另外也不用適應,不摩擦脖子、腰帶扎實、大尺寸開口取裝備容易。就是唯一個缺點:腰帶的餘繩不像Baltoro可以收納😭😭
3.這次畢祿山與羊頭山皆是輕裝登頂,丹尼選擇 Peak design V2 楔石攝影怪兵器 KEYSTONE 斜背包最大的原因就是可以隨時拿取空拍機拍攝。
重裝行走或下山時也可以當成相機包放置大包裡面保護相機📷與空拍機。
先分享這三樣裝備,後續會再背著這些裝備上山體驗,有心得的話再分享給大家
#hikinglover #mountains #mountain #百岳 #中橫四辣 #畢祿山 #羊頭 #outdoors #outdoorphotography #outdoorliving #花蓮 #花蓮景點 #登山 #登山男子 #登山部 #山 #中橫四辣 #台灣 #mountains #mountain #hiking #山登り #睡袋
中橫健行心得 在 林伟贤老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二岸三地大學生最特別又有價值的一門課,能選上這門三學分的課,可以留下一輩子美好的學習成長回憶!
以下轉貼自張耀文教授FB:為創新校內三創教育發展,特與兩岸知名的實踐家教育集團共同成立「實踐家國際創業學院」,除共同推動全校性跨院系大一創業體驗微學分課程,辦理各類創新創業專題講座、UDBS華大實踐家創業營、體驗中橫四天三夜108公里徒步健行活動及東協國家創新創業實務專題之海外移地教學。
今年更開辦了「團隊合作與戶外領導」學分課程,有別於已舉辦14屆的兩岸高校EMBA的戈壁挑戰賽,本課程修課學生必須期初先完成為期四天三夜徒步健行108公里之「2019實踐家絲綢之路千人挑戰賽(敦煌戈壁挑戰賽)募資計畫」、出發前需接受每周體育室安排之體能訓練,遠赴敦煌歷經四天三夜的108公里的沙漠徒步挑戰後,最終完成期末心得報告與回顧影片製作,才能很辛苦地取得學分。
這堂「團隊合作與戶外領導」學分課程的嘗試設計,是希望透過課堂實作學習能銜接到戶外體驗挑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己做募資計畫,學習創業過程中所需的團隊合作與領導能力,在沙漠過程中享受創業可能面臨的孤立無援與孤獨感,在四天三夜的戈壁旅程中和各國來參加的數百位企業主學習創業經驗與人生智慧,從中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及學會感恩。讓創新創業教育不再侷限於教室,讓師生們可以在這樣艱難的旅途中留下人生難忘的美好回憶,一路相互扶持到最終嘗到成功的果實。
三創教育翻轉創新教學方式,我們一直嘗試用不同的方式開設有趣的新課程,結合校內外產官學研資源,在每一次的三創學習過程中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及實用的經驗。
這是二岸三地大學生最特別又有價值的一門課,能選上這門三學分的課,可以留下一輩子美好的學習成長回憶!
以下轉貼自張耀文教授FB:為創新校內三創教育發展,特與兩岸知名的實踐家教育集團共同成立「實踐家國際創業學院」,除共同推動全校性跨院系大一創業體驗微學分課程,辦理各類創新創業專題講座、UDBS華大實踐家創業營、體驗中橫四天三夜108公里徒步健行活動及東協國家創新創業實務專題之海外移地教學。
今年更開辦了「團隊合作與戶外領導」學分課程,有別於已舉辦14屆的兩岸高校EMBA的戈壁挑戰賽,本課程修課學生必須期初先完成為期四天三夜徒步健行108公里之「2019實踐家絲綢之路千人挑戰賽(敦煌戈壁挑戰賽)募資計畫」、出發前需接受每周體育室安排之體能訓練,遠赴敦煌歷經四天三夜的108公里的沙漠徒步挑戰後,最終完成期末心得報告與回顧影片製作,才能很辛苦地取得學分。
這堂「團隊合作與戶外領導」學分課程的嘗試設計,是希望透過課堂實作學習能銜接到戶外體驗挑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己做募資計畫,學習創業過程中所需的團隊合作與領導能力,在沙漠過程中享受創業可能面臨的孤立無援與孤獨感,在四天三夜的戈壁旅程中和各國來參加的數百位企業主學習創業經驗與人生智慧,從中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及學會感恩。讓創新創業教育不再侷限於教室,讓師生們可以在這樣艱難的旅途中留下人生難忘的美好回憶,一路相互扶持到最終嘗到成功的果實。
三創教育翻轉創新教學方式,我們一直嘗試用不同的方式開設有趣的新課程,結合校內外產官學研資源,在每一次的三創學習過程中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及實用的經驗。
中橫健行心得 在 中橫健行住宿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中橫健行 住宿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救國團中橫健行2021,中橫健行ptt,中橫健行PTT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中橫健行住宿在2023的熱門 ... ... <看更多>
中橫健行心得 在 中橫健行住宿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中橫健行 住宿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救國團中橫健行2021,中橫健行ptt,中橫健行PTT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中橫健行住宿在2023的熱門 ... ... <看更多>
中橫健行心得 在 [懷舊] 中橫健行- 看板RIPE_gend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https://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203+112010021800057,00.html
民國99 台灣久久一百年 團康的快樂 中橫健行團康趣 騰雲駕霧萌愛苗
2010-02-18 中國時報 【採訪/郭石城、陳至中、洪祥和,整理/郭石城】
「你可以想像一群年輕學生,互相扶助走過騰雲駕霧山坡,整個人飄飄然,晚上在慈恩
站羅馬廣場玩團康,還可以跟猴子互丟水蜜桃,那歡樂景像如人間仙境,永烙腦海裡!
」回想年輕時參加救國團中橫健行,蔡絮絨情緒不禁高亢,那是四、五年級世代年輕人
最夯旅遊行程。
過程苦 報名夯 面試甄選搶名額
高中讀鳳新的蔡絮絨說,「中橫健行是當時救國團最熱門營隊,報名搶破頭,你參加了
沒?是民國六○至七○年代,學生常用問候語。」 中橫健行七天六夜得揹五公斤背包
、走一百公里路,腳長水泡是正常的事,過程艱辛異常,為何每年八十梯次仍供不應求
,得透過面試、甄選搶名額?
救國團台北縣團委會總幹事洪啟洲道破箇中奧祕:「因為只有這個營隊,能在短短幾天
內遍覽雪景、雲海、溪谷、大理石景觀,能從寒帶植被看到亞熱帶叢林,還能體驗住大
通舖、躲落石的克難生活。更重要的是透過團康活動,許多四、五年級生第一次有機會
牽到異性的手!」 洪啟洲回憶,中橫健行隊從台中出發,先坐遊覽車到海拔最高處大
禹嶺,再沿著公路往下步行,每天從早上走到傍晚,晚上還有熱絡團康活動,年輕人多
的是機會聊天,男生還能展現氣魄幫女生揹背包,常常走著走著,就有人走得越來越近
,回去後變成情侶。
「當太魯閣峽谷地形呈現眼前時,學員無不驚呼,」洪啟洲說,「當時山上還沒接電,
隧道沒有燈,團員經過時都得手拉手,拿著手電筒互助前進。在民風保守的年代,有些
人第一次牽異性的手不好意思,得拿絲巾、手套隔開。」
手拉手 過隧道 兩性第一次接觸
更刺激的是,行進間隨時有落石的危險,團員除了隨時戴安全帽,看到有小石頭在滾等
「前兆」,就得快步前進或暫時停止。
救國團花蓮縣團委會服務逾卅年的鄭進盛說,中橫在民國四十九年由公路局修築通車,
救國團陸續在沿線設山莊供住宿使用,民國六、七○年寒暑假期間,每天至少有一千名
青年學生在中橫山區活動,中繼休息站數百人一起打飯菜,蒸便當,盛況空前。
曾任救國團天祥青年中心總幹事的陳榮隆感嘆:「時代不一樣了,年輕人現在可以自己
開車環島、出國自助旅行,不再像以前只有透過救國團團康才能結識異性朋友,這個讓
無數青年男女懷念的營隊,民國八十六年停辦。」
定情地 憶當年 懷舊之旅仍爆滿
四年前,救國團開始舉辦「中橫懷舊之旅」,名額供不應求,團員年齡最小七歲、最大
七十歲,許多人帶著小孩來報名,就是要告訴下一代:「爸媽就是在這裡認識的!」上
個月參加懷舊之旅的王美華,唸逢甲大學時就是童軍團服務員,走過多次中橫,這次邀
集多位好友陪她舊地重遊,友人在觀雲山莊望著眼前飄過的浮雲,不禁驚嘆「沒想到台
灣有這麼美的風景,比國外風光漂亮多了!」
華夏技術學院學生鍾忠浩與忠信高中學生彭亞康,都在團康活動中認識更多朋友,見識
到中橫處處是美景,更體會到「一群人走那麼遠的路,很快樂竟不會累!」
時代在變,已縮減為四天三夜的救國團中橫健行營隊,或許沒有昔日七天六夜豪情壯志
,但中橫得天獨厚景觀,透過團康拉近彼此距離、互相扶持,這種年輕心靈的真情感動
永遠不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2.18.8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