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時_重拾自信開口說法語
#線上課程
🇫🇷🇨🇭【中階口說法語課:2小時,重拾自信開口說法語】來囉!🎉💯
🙋♂️有粉絲分享:「學了一陣子法語,已經能夠閱讀或是聽得懂一點點,不過當真的遇到要對話的時候卻開始緊張,或是總是在短短的對話中結束,沒辦法自信地表達!」
🤦♀️也有些粉絲會私訊:「很喜歡法文,不過卻找不到能夠一直開口的法語課程!」
為了讓大家能夠擁有「真正大聲開口說」的持續性課程,這次開放試聽【中階口說法語課:2小時,重拾自信開口說法語】!
不僅讓朋友們在工作之餘,能夠維持自己學法語的興趣與頻率,也透過這個系列的體驗,讓朋友們能夠建立起口說自信,練習高頻語料庫,句型及最接地氣的表達方式,當你具備了點-線-面的語料知識,下次遇到類似的主題及情境時,就可以輕鬆駕馭,有自信且流暢的表達精確的看法!
我相信:學好一門語言,最重要的是持續性的投入,和這個文化和語言當長久的朋友!
【中階口說法語課:2小時,重拾自信開口說法語】專門為哪些朋友所設計呢?
- 法語程度在初階的法語學習者(建議具有A1的法語程度)
- 曾學習法語,想重拾對於常見情境的口說掌握力
- 希望透過迷你班的設計,一直有自信開口說法語的機會
- 期許將法語實踐於生活,透過法文結交更多好朋友
- 具備濃厚的法語文化興趣,希望從『母語者』角度深化文化思維
【中階口說法語課】講師介紹 - 來自法國的Tristan
這門課,將由來自法國巴黎的崔斯坦(Tristan)來帶領討論及授課。崔斯坦主修法語對外教學,曾經求學於法國知名一流學府索邦大學(Sorbonne Université)及INALCO,更重要的是,熱愛語言及語言教學的他,能夠精通日語及能溝通的中文,不僅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曾經在日商專門為日語民眾擔任導遊大使的他,對於巴黎的歷史,文化及秘境擁有相當獨特的見地。Tristan的課程將結合語言,文化歷史及語言方法論,讓更多朋友提升口說自信,熱愛上法語!
🎉🥂朋友們,難得Tristan開設新班,請不要錯過喔!💯
#法文邂逅
#中階口說法語課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中文 對話 語料庫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英美語人士沒告訴我們的秘密
【台灣正規教育體制的英文 vs. 真實英文】老美為什麼也說 "No, I like it."
很多人應該都在文法書裡、或是英文課裡聽過,中文和英文對於否定疑問句的方式是不太ㄧ樣的 (!?)。例如,當英美國人問我們 "You don't want it?" 時,英文要回答 No. / Nope. 這樣的句子中,以 Yes 當作開頭回答,在「正規英語教育」中會被視為是不正確的。
中文為母語的人,的確,也更容易因為 「 對,我不想要」這樣的「中文思維」,(誤) 講出 Yes.
(Note: 為了不要招引無根據的批評,我要先聲明,我沒有說 Yes or No 是我們可以亂選亂用的,這一切的複雜性,請繼續看下去。)
但這項規則,真的有這麼黑與白 (black-and-white) 嗎?其實當我們做 conversation analysis,看真正的對話語料後,會發現當母語人士說 "yea" (比Yes 更常) 時,也有很多時候是跟中文ㄧ樣,是在「同意整句話所表達出的概念」。
所以你也會聽到英語母語人士如此對話:
A: You don't like it?
B: Yea...I don't like it. (這時 yea 的「語調」是往下降的)
你也會在美國人嘴中聽到:
A: Don't you want it?
B: NO I want it!
(這個 NO 會很強烈,去反駁 A 說B 不想要的這件事情。)
在 Midnight in Paris 這部電影中,就有這樣的一個橋段:
1 A: You speak very good English.
2 B: No, not really.
3 A: No, you do.
4 A: How long have you been dating Picasso? My God, did I just say that?
5 B: Pardon?
6 A: I don't mean to...I didn't mean to pry. Are you born in Paris?
7 B: I was born in Bordeaux. I moved here to study fashion. But you don't want to hear this.
8 A: No, yes I do.
(你有發現第三個 turn 和第 8 個 turn 的奧妙性嗎?)
好啦,看了3個真實案例,大家應該有點霧煞煞,讓我做一個小小的總結吧:
1️⃣ 按照文法規則回答、跟按照語意 (semantics) / 語用 (pragmatics) 回答,會導致答案有點不一樣。在教室裡,老師應該要用有趣的教材,解釋這樣的複雜性給學生聽。不應該使用選擇題或填空題,扼殺了學生學習英文的興趣(其實壓根也沒有呈現正確的資訊給學生)
2️⃣ 有時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用出來的,即便「表面上」(form) 看起來沒問題,實際上有沒有問題還是不知道。我喜歡我的教授常常跟我們分享的:我們要在乎的是我們在用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因為只看表面分析常常無法分析出這個使用者學會了沒。
3️⃣ 如果真的很怕用錯,記得口說當中「語調」以及「細節補充」佔有很大的重要性。英語母語人士通常不會只用一個 yes or no 去判斷談話者 (interlocutor) 的意圖 (intention) 和語意 (meaning),大多會用整個 context (上下文) 跟表情、語氣去判斷。
這也是為什麼我上課(尤其是口說課),喜歡用真正的大數據語料庫 (corpus) 當教材,以及讓學生討論語言的複雜性、變化性,以最後「提升學習意識」。
提升學習意識後,看美劇、影集時,我們才能真正對於 input 有感。這才是真正學習一個外語的好方法呀!
中文 對話 語料庫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英美語人士沒告訴我們的秘密
【台灣正規教育體制的英文 vs. 真實英文】老美為什麼也說 "No, I like it."
很多人應該都在文法書裡、或是英文課裡聽過,中文和英文對於否定疑問句的方式是不太ㄧ樣的 (!?)。例如,當英美國人問我們 "You don't want it?" 時,英文要回答 No. / Nope. 這樣的句子中,以 Yes 當作開頭回答,在「正規英語教育」中會被視為是不正確的。
中文為母語的人,的確,也更容易因為 「 對,我不想要」這樣的「中文思維」,(誤) 講出 Yes.
(Note: 為了不要招引無根據的批評,我要先聲明,我沒有說 Yes or No 是我們可以亂選亂用的,這一切的複雜性,請繼續看下去。)
但這項規則,真的有這麼黑與白 (black-and-white) 嗎?其實當我們做 conversation analysis,看真正的對話語料後,會發現當母語人士說 "yea" (比Yes 更常) 時,也有很多時候是跟中文ㄧ樣,是在「同意整句話所表達出的概念」。
所以你也會聽到英語母語人士如此對話:
A: You don't like it?
B: Yea...I don't like it. (這時 yea 的「語調」是往下降的)
你也會在美國人嘴中聽到:
A: Don't you want it?
B: NO I want it!
(這個 NO 會很強烈,去反駁 A 說B 不想要的這件事情。)
在 Midnight in Paris 這部電影中,就有這樣的一個橋段:
1 A: You speak very good English.
2 B: No, not really.
3 A: No, you do.
4 A: How long have you been dating Picasso? My God, did I just say that?
5 B: Pardon?
6 A: I don't mean to...I didn't mean to pry. Are you born in Paris?
7 B: I was born in Bordeaux. I moved here to study fashion. But you don't want to hear this.
8 A: No, yes I do.
(你有發現第三個 turn 和第 8 個 turn 的奧妙性嗎?)
好啦,看了3個真實案例,大家應該有點霧煞煞,讓我做一個小小的總結吧:
1️⃣ 按照文法規則回答、跟按照語意 (semantics) / 語用 (pragmatics) 回答,會導致答案有點不一樣。在教室裡,老師應該要用有趣的教材,解釋這樣的複雜性給學生聽。不應該使用選擇題或填空題,扼殺了學生學習英文的興趣(其實壓根也沒有呈現正確的資訊給學生)
2️⃣ 有時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用出來的,即便「表面上」(form) 看起來沒問題,實際上有沒有問題還是不知道。我喜歡我的教授常常跟我們分享的:我們要在乎的是我們在用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因為只看表面分析常常無法分析出這個使用者學會了沒。
3️⃣ 如果真的很怕用錯,記得口說當中「語調」以及「細節補充」佔有很大的重要性。英語母語人士通常不會只用一個 yes or no 去判斷談話者 (interlocutor) 的意圖 (intention) 和語意 (meaning),大多會用整個 context (上下文) 跟表情、語氣去判斷。
這也是為什麼我上課(尤其是口說課),喜歡用真正的大數據語料庫 (corpus) 當教材,以及讓學生討論語言的複雜性、變化性,以最後「提升學習意識」。
提升學習意識後,看美劇、影集時,我們才能真正對於 input 有感。這才是真正學習一個外語的好方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