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沈媽媽也我改過我錯字。不過,文章漸多,她托了大公報的編輯姨姨逐篇改字改文筆改標點。當然,資質有限,中文文筆還不如初中學生。Sor.
//她說很希望香港儘快回復平靜。
我默不作聲,心底裏一句:「平壤最穩定」。
她和後收成期、收成期的前輩,始終不能理解:
其實這種「穩定」,不用說對下一代,即使是對我們一代,代價是甚麼。
何況目前情況下若出現「平靜」,只會伴隨白色恐怖的開始。//
#香港人加油
【女兒開學隨筆:大時代,甚麼是回復平靜?】
從小到大,家母都是一個極度緊張的人。
不只是一般港媽的緊張,還因為她是一個知識份子:
來自左派家庭、採訪過國際名人、見過世面、令我小學就認識Zambia總統是卡翁達;
但從未享受「免於恐懼的自由」的高級知識份子。
中二,我第一篇文章刊登在校報,
題目是比較周恩來和五代十國長樂老馮道。
從此,她就很擔心。
「這不能說,這不該說,這會得罪人,這有政治問題……」
我理解。
但她擔心的對象,不止是共產黨。而是一切。
美國大學admission essay,我寫的是電影《JFK》,她很擔心,說碰巧評審是LBJ粉絲,就糟糕。
國際評論文章諷刺喬治布殊,我在美國讀書,她很擔心,以為我會人間蒸發。
到了今天,她的中英文依然比我好,經常cap圖評改我的文字、標點符號。
自然也包括內容。
其實,我是人馬座。
————
在這樣的環境長大,我鍛鍊了很高的EQ,很熟練的poker face, 不俗的演技,還有很高的同理心。
因為我明白她,遠多於她明白我。儘管我們從來不能很好的溝通。
但那份條件反射的白色恐怖,成為我的終生陰影。
早在十年前,她就建議我不要用Facebook。結果只能為她度身定造內容。
年前錄商台《有誰共鳴》,受惠機構是香港融樂會,她總是聽作「香港獨立會」,嚇得幾乎上吊。
這陣子,我每次分享關於香港的感受之後,她都會whatsapp溫馨提示:
「不理會自己安全,也要顧及家人」。
然後附上「真正搞亂香港的是美國人」評價。和屈小姐的文章。
哪怕我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同齡人當中算是事業有成,而且財務自主。
—其實,這也要感謝她。是她的不安全感,讓我學會要有多個收入來源,與及不要依靠政權。
————
我是獨生子,其實很愛她。
雖然出國多年,明顯有逃避家庭的成份,現在繼續會每月出走探險。
但始終回來,她是一大原因。
到了今天,她衣食無憂,但精神依然極度繃緊。
弄孫為樂,成了最大逃避。
例如對孫女傾斜寫字歪了零點五度嘮叨三小時。
但是,孫女真的這樣循規蹈矩「依法」長大了,會如何?
那是她拒絕思考的盲點。
而我知道答案。
她說很希望香港儘快回復平靜。
我默不作聲,心底裏一句:「平壤最穩定」。
她和後收成期、收成期的前輩,始終不能理解:
其實這種「穩定」,不用說對下一代,即使是對我們一代,代價是甚麼。
何況目前情況下若出現「平靜」,只會伴隨白色恐怖的開始。
————
我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女兒。
但家庭也有分工:小事我不用管,但大事要管。
唯一心願,就是不讓她們活在白色恐怖的社會。
因為我懂。
太太說,這是唯一大事。
「換片你唔換,夜晚唔返屋企,呢啲野都唔做?」
小女兒名叫Ivanka,名字自有玄機。
今年兩歲,今天,剛上學。
這是她出生時的照片。
話是我當時的心裏話。
#香港人加油
中學隨筆題目 在 對倒香港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隨筆][生活][香港]
小六生的星期六早上
星期六陰冷的早上,好應是莘莘學子補眠的時候,可是這陣子是小六學生面試中學的季節,所以他們得頂著睡意面試。話說前幾天輪到敝公司,我一如既往不能倖免,得考核學生的語文水平及應對態度。老師加班,學生更要加班,好好準備面試。
第一部分是自我介紹。小朋友有約一分鐘時間介紹自己,題目早在面試前已寄給家長,所以小朋友大多有所準備。在這重要場合,小朋友大多能收起本性,努力表現也許不太屬於自己的一面。有不少同學說著自己是「活潑好動的人」,但神色空洞,還有些聲音細得幾乎聽不到。其實內向文靜沒有錯,只是社會似乎偏愛外向的人,無論大人細路,都得裝自己喜歡跟人打交道;又有小朋友說,自己是愛笑的人,是個開心果,可是整場面試,臉上掛著愁雲慘霧,似是烏雲密佈得快要下雨。我問她,可以分享一件你作為「開心果」的事情嗎?她想了老半天,才尷尷尬尬的勉強吐出,有次她跟朋友說了個爛笑話,可是朋友笑不出,自己卻笑了起來。好吧,我明白,當下這個場合,的確很難笑得出;也有學生說,自己最愛運動,籃球跑步皆是最愛,可是說自己愛好時,氣弱猶絲,眼神飄到老遠,勾不起半點興奮。唔,老師明白的,星期六大清早,老師一樣累得要命;當然也有小朋友鬼拍後尾枕,說平日比較忙碌。我笑著問:平日忙甚麼?他怯生生的回答:是忙默書測驗。
反正,幾乎個個學生都是十項全能,愛音樂愛運動也愛閱讀,平日看的是霍金傳,學習大人物如何逆境自強。至於性格,人人開朗好動,有空則做義工返教會。老老實實,叫我這個成人自愧不如。
當然,也有小朋友老實非常,或根本隱藏不了。例如有小朋友一開始就明言,自己有多動症。我問甚麼是多動症?原來是會在上課時跑來跑去。我又問:那麼你如何解決?他說,會努力的克制自己;又有學生,我問問題時吐不出半隻字,我問他:你一直都是這樣嗎?他點點頭;還有好些小孩,小組討論時浸醉在自己世界,或是自話自說。這些小朋友的結果會怎樣?我不好說。雖然我明白,教育應該是有教無類,可悲的是,香港教育是行精英制度,汰弱留強。有人會說,既然制度如此,當教師更應該把關,好好春風化雨。但如果大家明白,香港教育界的管治模式,已淪為服務行業般的問責制,還未計超多課堂及行政事務等等工作。學生情緒有問題,可以找老師和社工,老師情緒有問題,除了找上帝,就是用自己方法找上帝。早前中四生跳樓的悲劇,無論是學生還是訓導主任,其實都是受害者。
其實我不是有心悲觀,只是香港教育制度如何,香港的未來也必如何。學生和老師,都如活死人般行屍走肉。人人都嚮往,芬蘭烏托邦般的教育效果,但大家都不去了解,芬蘭培育教師的制度,以及對學生的期盼。香港永遠永遠,都學不了芬蘭的一套。
中學隨筆題目 在 蝦嫂 Stephani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之前看過松蒲彌太郎的書
就令我想起跑步好物
【One Small Step】跑步好物小故事
https://runrun.com.hk/?p=12469
期待看佢寫跑步❤️❤️
⚠️如果你是100%追求菁英制度的跑者,請直接忽略本PO文⚠️
松浦彌太—只要我能跑,沒什麼不能解決的。
序:努力沒人看見?那自己呢。
第一次知道 松浦彌太郎,是因為「松浦彌太郎的100個基本」這本書。會買下的原因是眼看著他是一位成功的社會人士,會稱他成功,是因為我個人覺得他是一位有效果的管理者。年輕的時候我偏愛尼采、泰戈爾、托爾斯泰,但當年我正成立 #真男人文創商行,所以找了一些管理書籍作為參考。
馬拉松、路跑在台灣越來越夯,當然也會有很多人想要找書籍來參考,所以跑步工具書,或是健身書籍如雨後春筍般。如果你比較喜歡工具書,我就不建議你看這本,因為裡面有些錯誤的跑步運動知識觀念,例如跑前做坐姿體前彎的伸展,現在運動科學強調的是運動前做動態熱身、啟動核心動作,坐姿體前彎適合跑步後靜態伸展,但跑前做坐姿體前彎伸展已經是過時的觀念。
但錯誤又如何?
雖說我是會被 松浦彌太郎 與 西本司武 討厭的體育派教學者,其實我由心地欣賞他們市民跑者從錯誤中學習的精神。因為競技運動員太習慣教練給答案,就算知道答案後也可能很快便遺忘。我有個可愛的學妹,拿過稿費寫了一篇高原訓練的網誌,結果自己上高原做訓練時卻被我一問三不知,我很驚訝是自己寫過還會忘記?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深,因為錯過才知道原來正確是什麼,跌倒不是知道痛,而是知道下次到跌倒的這裡記得跳過去,或是直接把障礙物搬走。斷腳筋後才發現,不是醫療科技的發達,而是我下肢小肌群太過薄弱,所以開始著手研究功能性訓練,補上自己不足的那兩成。
西本與松浦對談的片段相當精彩,也正如西本說的,市民跑者的跑步知識比企業中的競技跑者還來的豐富,在台灣也是如此現象。因為,真心喜歡是不用靠堅持與意志力的,你有聽過那位大學生說:「我很堅持地改我的排氣管。」?
為什麼跑步?
為什麼跑步是一道哲學題目,松浦在此書中反覆自我提問、尋找、回答,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對自我內心、思想、意識的挖掘,促成他會在錯誤中不斷進步的原因。這裡談的進步不是他馬拉松跑很快的進步,而是生活品質的進步。很多人誤以為生活品質等於收入高低 (當然收入很重要,能維持基本開銷),雖說松浦有一段辛苦的青年生活,但中年後也算是人生勝利組,但他也因為工作壓力造成睡眠障礙,影響到他的工作與生活,嚴重到必須要就醫。
正當要開始服用藥物時候,身體對他說:「跑起來吧!」,就這樣他起跑了。
他沒有村上春樹的浪漫,累的時候他就停,不累的時候就照著計劃跑,有如莊子的逍遙遊。我們所謂的苦苦追循的自由不正是:「想跑的時候能跑起來、能睡的時候能睡得著,能說的時候能表達清楚。」
有時他也跟我們一樣想要偷懶,下雨天還要去跑步?但跑完後成就感提升,幸福不過就如此簡單地垂手可得。過去我在高雄左營訓練中心的時候,一位心理學教授教授我們「信心」,信心跟我們跑步訓練一樣,每天一點一點的訓練,跑步不會天天都跑42公里(超馬選手不算在內),信心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信心是用每天一點點小成就慢慢累積,例如完成一篇作業、一篇報告、讀完一段外文、看完幾頁書,或是完成今天的跑步訓練課表。每天都有一點小信心,慢慢累積到大賽時,就會能有足夠的信心挑戰更困難的賽事,所以我常跟學員或是學弟妹說:「不論別人做了什麼,想學習、想效仿,可以!但重點是你/妳今天的課表完成了嗎?」
害怕失敗卻不逃避失敗的松浦,在商場、在跑步都是如此,或許這就是成功者特質。這裡的所謂成功,已不是我開頭寫的人生勝利組,這裡的管理者不是管理一間公司、一個部門,而是管理自己。管理別人出一張嘴不難,但自己管理自己又是另一回事了,松浦從失敗中領悟、觀察、學習、改變,所以不斷的成長,才能在跑步中追求美學。
美學不分貧富、強弱、快慢,人人都可以學美學、享受美學,只要你看得懂一朵花、一枝草,不只是表象的花草,而是花草如何變成你的想法。如中國有很多哲學家都喜歡用草木為意象:「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老子。
松浦從表象的肌肉強度、柔軟度、活動度、里程、時間慢慢地進步,因為對跑步開始有些心得,進而欣賞競技跑者的跑姿,「好美啊!」從他的嘴裡不自覺地吐出,眼前經過的正是一群競技型跑者。強風吹拂一書中最重要的精神:「長跑選手與其被說快,更希望被說強。」,松浦跑步追求的不是成績快慢、不是全國冠軍、不是全大運金牌、不是完賽六大馬,而是健康、自由與「你跑起來真美啊!」
真男人張嘉哲於永和1881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