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系列
1893年8月17日,華彥鈞出生於無錫縣中心洞虛宮雷尊殿旁一和山房,父親為雷尊殿「當家道士」。被其父送至無錫縣東亭鎮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撫養,8歲後被帶回道觀,並被送入私塾讀書,取學名彥鈞。
10歲學習敲擊,12歲學習笛子,均為父授,開始參與法事,未知何時開始學習二胡和琵琶。17歲正式參與道教音樂吹奏,因外表、聲線討好,被當地人稱爲「小天師」。
21歲繼承亡父雷尊殿「當家道士」職位,與族兄輪流主管收入。後華彥鈞好吸食鴉片和嫖妓,入不敷支。34歲因梅毒導致雙目失明,無力參與法事工作,遂以街頭賣藝爲生。46歲與江陰農村寡婦董彩娣結婚。
1950年8月下旬,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楊蔭瀏、曹安和欲為其錄音,因當時華彥鈞已棄業三年,延至9月2日下午7時30分開始錄音,錄製《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傳說中最得意的《梅花三弄》與其他約300首樂曲,因爲錄音鋼絲不夠而沒有錄製。《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獲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獎。
1950年9月,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擬聘華彥鈞爲教師,因沒有華彥鈞的醫療費用預算而告吹。華彥鈞唯一正式公開演奏,為1950年9月25日於無錫牙醫協會成立大會的表演節目。
1950年12月4日,華彥鈞病逝,終年57歲,無後,葬於無錫西郊璨山一和山房道教墓地。其妻董彩娣於1951年3月27日病故。
1966年秋,華彥鈞墓被毀,一說法是因興建工廠和鋪設馬路,華彥鈞墓於1974年遭平整。1979年5月華彥鈞墓遭破壞,無錫博物院得到一位教師韓可園通知,遂派人原地拾骨,並將之存放於博物館內。於1983年葬惠山東麓、二泉之南錫惠公園春申澗的「華彥鈞墓」,現址墓碑為複製品,原物被存放於無錫博物院。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987年,呂思清榮獲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金獎,是獲得該獎的第一位亞裔。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樂曲段落 A.呈示部 1. 引子與主題 2. 同窗共讀 3. 十八里長亭相送 B. 發展部 1. 抗婚 2. 樓台相會 3. 山伯臨終 英台投墳 C. 再現部 1. 化蝶 尾聲 《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
中央 音樂 學院 民樂 系 在 霍朗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喧譁推介 水蓮韻 - 李冠集古箏演奏會】
Keith British Lee - Keith Antique Cottage 法式古董生活美學與李冠集古箏藝術
《水蓮韻-李冠集古箏演奏會》將於二零一七年二月廿四日星期五晚上8時正,假座香港上環文娛中心劇院舉辦, 為樂迷準備了一場唯美動人的古箏演奏會,演繹多首獨奏, 合奏及協奏的樂曲和舞蹈演出,並於經典的樂章融入新元素。現場可以欣賞到古箏與豎琴,鋼琴,椰胡,笛子,和歌聲等唯美的結合,獻上一場唯美的精彩演出。是不能錯過的浪漫感人的演奏會。
現正於各城市電腦售票網售票處、網上、流動購票應用程式My URBTIX (Andriod及iPhone/iPad版)及電話購票熱線發售。票價: $250 / $220 / $160 / $120 / $90
https://timable.com/event/1356578
《水蓮韻-李冠集古箏演奏會》本次演出由戲曲伊甸園主辦、REC China Investment Company 榮譽呈獻。
李冠集簡介 :
李冠集 - 專業古箏演奏家及導師,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古箏專業,自幼師從中國著名古箏演奏家朱杏茹,閻嘉穎,在學期間,學習古箏一年已考獲多間音樂學院如中國音樂學院之演奏級證書,並於【第二屆全國世紀星古箏大賽】獲二等獎。其後考入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師從著名國家一級演奏家許菱子教授學習古箏專業,並師從著名古琴家張敬崇副修古琴藝術。在校期間,獲匯豐獎學金前往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跟隨周望教授學習,並為演藝中樂團及箏團之演奏員。在多年學習中,曾得到秦箏大師周延甲,客家箏大師饒寧新,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邱霽著名古箏大師及演奏家之指導。
多年來李氏活躍於海內外之演奏與交流,先后任多個樂團及箏團之古箏演奏員,參與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過百場。李氏掌握了五大傳統古箏流派及現代高難度曲目, 演奏技術全面,快速指序,雙手輪指,彈輪,彈搖等現代高難度技巧都運用自如,情感細膩,風格灑脫。李氏曾在香港以中國箏首演日本著名作曲家三木稔之現代日本箏作品 【白色風的下面】, 【雨瀟瀟】。 於2006年更為中國舞新作品【箏爭】擔任首演獨奏與伴奏,於2007年舉辦人古箏獨奏演奏會,並首演傳統改編作品【夜雨海棠】,2010年獲邀出席【李冠集與星藝師生演奏會】。香港首演【協奏曲-惙】 及世界首演 【旋】【迷離】 等作品。
李氏多年來任教於多間學校及私人機構,其學生更多次於全港校際,國際音樂大賽及古箏大賽奪冠,亞,季軍。 獲邀任多個國際及全國古箏大賽評委,如第九屆國際青少年藝術盛典比賽民樂評委,第十屆國際青少年藝術盛典總決賽評委。第二屆古箏之星國際古箏及大風杯古箏大賽大賽評委。 胡琴之星評委 ,彈撥之星評委等。
李冠集老師多年來接受數十家海內外傳媒邀請,作個人專訪及演奏,包括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無線電視台,亞洲電視台,香港寬頻,Now電視台,蘋果日報,東方日報,HK Magziene,頭條日報,U周刊,新假期等等媒體訪問。
近年來,李氏致力於海外演奏,多次獲邀出國演出,也致力即興創作及演奏,並與不同國家的著名作曲家,舞蹈家,藝術機構合作並出版其演奏之作品,例如著名電影配樂作曲家尊室安,馬來西亞的麒舞者等等,務求在保留傳統音樂的同時,也敢於創新與嘗試,讓表演藝術可以百花爭鳴
中央 音樂 學院 民樂 系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987年,呂思清榮獲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金獎,是獲得該獎的第一位亞裔。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樂曲段落
A.呈示部
1. 引子與主題
2. 同窗共讀
3. 十八里長亭相送
B. 發展部
1. 抗婚
2. 樓台相會
3. 山伯臨終 英台投墳
C. 再現部
1. 化蝶 尾聲
《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The Butterfly Lovers」),常簡稱為《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或《梁祝》,是由上海音樂學院學生何占豪和陳鋼以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為基礎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何占豪提供主旋律、陳鋼編曲配器、俞麗拿修訂並首演。
1958年,為迎接國慶十周年,上海音樂學院在時任黨委書記孟波的倡議下組建了「中國小提琴民族學派實驗小組」,希望將西洋樂器與中國傳統地方戲曲文藝結合。紹興土戲與越劇世家出身的何占豪24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專業到《梁祝》的誕生只有一年。實際上,在《梁祝》之前,何占豪已經自己根據越劇曲調寫了一個弦樂四重奏《梁祝》,但只在上音校內引起了一定反響。直到來自西洋音樂世家的作曲系學長陳鋼參與何占豪組織的「中國小提琴民族學派實驗小組」,接觸到《梁祝》旋律後,陳鋼意識到這是一座源於民間藝術的「超級富礦」,全身心地投入編曲創作。到了1959年5月4日,從確定主題開始不到半年,《梁祝》的創作即告結束。1959年5月27日在蘭心大戲院進行首演,小提琴獨奏為上海音樂學院學生俞麗拿。首演一舉征服所有觀眾,不得不全曲返場,當日就成為重大新聞。同年巫漪麗改編成鋼琴曲並成為首演者。1960年,中國在莫斯科舉行國慶11周年音樂會,也是中國首次海外中國交響音樂作品專場,《梁祝》是重頭曲目。誕生僅一年,《梁祝》就確立了中國文化代表作的地位。時至今日,《梁祝》已經全方位覆蓋了中國社會,上至國家級音樂會、下到小學生音樂課,乃至音樂賀卡和街頭宣傳車的背景伴奏,《梁祝》的旋律幾乎無所不在,覆蓋了所有階層和地區。《梁祝》是一部傳統與現代交織、高雅藝術和民間戲曲共生、中西文化結合的作品。 「中國小提琴民族學派實驗小組」的何占豪和丁芷諾還是《二泉映月》從單純地民族二胡器樂轉為現代音樂的最早的改編者和演奏者。

中央 音樂 學院 民樂 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陳爽師徒三人寶島台灣公益行 #陳爽老師專訪
第1集先為大家專訪陳爽老師,從他過去開始談起,在1997年只念了一年的四川工藝美術系,就轉到影視表演系?2004年出了首張個人專輯 巴山戀曲,事業正起步當紅,但到了2007年卻轉型成童星音樂製作人到底是何原因?還有陳爽老師挑選童星的特質?童星的成功之路是什麼?先天的天份還是後天的培養?一年創作了非常多膾炙人口的兒歌作品,有兒歌創作的成功規則嗎?還有兒童音樂在市場上的價值?創作的核心有教育意義嗎?好多好多的問題,都在這1小時的節目中,完整幫大家解答,歡迎鎖定收聽。
2016/08/06~11由台灣漂兒音樂公司及中國爽樂坊公司也將共同合作,大陸金牌童星製作人陳爽老師,帶著二名弟子「00後國民小女神」王巧、「台灣小萌妹」譚珮妮訪問台灣公益行。
▲第一站是:08/07桃園安康啟智教養院公益演出。
▲第二站是:08/10社會福利總盟邀請,師徒攜手擔任公益大使助弱勢族群,宣導一元捐,做公益從小開始。
陳爽(TOBY),中國華語流行樂壇唱作人、中國金牌童星製作人、中國爽樂坊唱片CEO。 畢業于四川音樂學院,集作詞、作曲、演唱、製作于一身傳奇音樂才子,2002年獲央視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全國總決賽)「螢屏獎」,2003年CCTV年度十大新人歌手獎,2004年全國出版發行了個人首張創作唱片《巴山戀曲》成為國內知名藝人[1] 。 在幕後一手打造了國內許多閃耀的人氣童星,經過親自培訓指導、包裝打造、向全國捧成知名小童星的有阿爾法、楊紫、侯高俊傑、沈芯羽、郭大衛、簡丹、小蘿莉組合、Q熊妹妹、王巧等。 由陳爽創作的兒童歌曲《我不上你的當》更是深受全國少兒們的喜愛與傳唱,成為當代兒童歌曲典範作品。 而他的那首《熊貓寶貝》作品更是被中央文化部指定代表中國少兒音樂遠赴奧地利,唱響世界最高音樂殿堂維也納金色大廳。 陳爽也迅速成為國內含金量最高最具影響力的童星音樂製作人,國內外媒體讚譽他為「中國金牌童星製作人」與「童星伯樂」、「童歌達人」。 陳爽為中國的童星界培養出了一大批超級童星新秀,也為國內當代兒童歌曲的創作與推廣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