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都有親戚朋友很幸福
有個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的老姑父和姑婆更幸福
謝謝他們的邀請
除了前幾年在義大利米蘭歌劇院聽了完整版的歌劇之後(劇目我忘了😭)
也已經幾年沒現場聆聽整齣劇了
這也是第一次在大陸聽同樣是主修聲樂的同學們演唱
當中有幾位是博士生、研究生與大學在校生
但良心說,整體的聲音控制確實非常好
問起姑婆,她說大陸在國小、國中高中並沒有音樂班
大多是真的很喜歡才在大學時考進音樂學院專修本科
聽了後也不禁反思,
即使我們從國小國中高中一路的讀音樂班,
甚至犧牲了許多理科、家政、特殊又好玩的課程學習,
直至考進了第一志願音樂系後,
我們真的有像在要考大學學測那個階段一樣,
持續的往前衝,並好好的提升嗎?
還是反而到了最該好好、成熟的思考未來道路怎麼走時
卻鬆懈了
四年的大學自由生活⋯
而今天在台上的歌者,
或許在高中之前都是用著課餘的時間練習
或許他們的樂理及專業音樂知識不比我們背的好
可是在考進主修之後
卻能認清自己選擇的道路
勇敢的紮進去練習
起頭慢沒關係,最主要是能堅持
堅持到最後的才是王者
#純粹有感
#小小個人心得不喜勿噴哦
#但學音樂真的是天份
#我愛音樂
中央音樂學院樂理 在 Fan-Chiang Yi 范姜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周廣仁丨和青年教師的談話
周廣仁,教授、鋼琴家,1928年出生於德國漢諾威。中國第一位在國際比賽中獲獎的鋼琴家,中央音樂學院終身教授,當今中國在國際樂壇中最具影響和權威的鋼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國20世紀最傑出女性之一。被譽為「中國鋼琴教育的靈魂」。
此文節選自中國鋼琴教育泰斗周廣仁先生的《和青年教師的談話》(刊登於1998年02期《鋼琴藝術》)。琴童們成績的好壞,並非完全取決於自身的努力程度,更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息息相關,文章中,周先生就以自身經歷為引入點,探討了鋼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及解決辦法。
———————————————————————
我小時候,有人問我:「你長大了想做什麼?」我理直氣壯地答:「當老師。」因為在我的心目中,老師是很了不起的,是有學問的,是教育人的,因此也是受人尊敬的。後來我學鋼琴了,我說要成為鋼琴家,我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我感到很幸福。因為我選擇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職業。我看過一篇文章,對我啓發很大,論的是,人怎樣算活得有意義。結論是:能推動歷史發展的行為是有意義的。我想,搞教育就屬這一類。如果沒有教師,音樂事業怎能發展呢?
我熱愛教學,16歲就開始教學生,那時我在上海跟楊嘉仁先生學琴。楊先生留學美國密西根大學音樂教育系。他說,「你應該教學生,通過教學你能學到很多東西。」她知道我怎樣教小孩子識譜、彈音階、琶音、講樂理、表現音樂等等。它由一套先進的鋼琴教學法,我雖然只跟他學了6個月,但他那套教學體系,我用了一輩子,對我影響深遠。我記住了他一些基本觀點:
一、在教和學兩方面,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必須在課堂上把一切給學生講清楚,甚至預先把樂曲的難點指出來並告訴學生具體的練習方法,使學生回家後知道怎麼練;
二、留新作業時,就告訴學生正確的指法,不要等學生練了一個星期後,再改指法。每堂課應是建設性的,不是返工活;
三、教學要有步驟,每堂課突出一兩個重點,因為學生不可能一下子做到所有要求;
四、教師不要責怪學生,首先檢查自己是否給學生講清楚了。
按照他這些觀點去教,學生進展順利、心情愉快。我覺得,教學是另一種形式的學習,它逼著你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它使你不斷地提高和充實自己。教學的對象不同,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來因材施教,因此教學是一門學不完的藝術。所謂「教學相長」,真是一點也不錯。記得,我年輕時候教過一位比我大的學生。那時,我自己的彈奏方法還不夠好,有些緊,而那個學生比我還要緊。我千方百計地設法解決她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不知不覺地也鬆下來了。由於在我自己的學習過程中曾走了一些彎路,因此我總希望我的學生學得順利一些,這就迫使我總結教學上和演奏上的經驗教訓,使自己的教學更科學。
作為鋼琴教師,演奏經驗對教學十分重要。鋼琴教學和鋼琴演奏是相輔相成的。因為我們教的是表演專業,有舞台經驗的老師更能理解學生演奏時的怯場,能幫助學生解脫心理負擔,也更能容忍學生演奏時出錯。要鼓勵學生從每次演出中總結經驗教訓,而不去責怪他。如果過分地苛求學生,只會給他造成更大的心理負擔,對演奏很不利。我認為,鋼琴教師應堅持練琴和爭取多在公眾場合演奏,並不斷地擴大演奏曲目範圍,因為自己對樂曲掌握的深淺和廣博程度直接影響到教學的質量。
我們做老師的常常容易急躁。看到學生的毛病,恨不得他馬上就改正,特別對一些智力稍差的學生,真是急死人。這是由於我們常拿自己的能力來要求學生,體會不到學生的難處。其實學生各有不同,有的學得順,改的快;有的很費勁,腦子反應不過來,即使明白了,一下子也做不到。老師一急,再一凶,學生就害怕了。久而久之,喪失信心,師生關係緊張,惡性循環,更學不進去了。我有過一位德國老師,他問我:「你知道什麼樣的老師最好嗎?告訴你,善於等待的老師最好。」我琢磨了很多年,才悟出這個道理來。「等待」當然不是消極地等待,而是積極地引導和幫助學生達到目標。「等待」的意思是容許學生有一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應該耐心而不要急躁。俗話說「嚴師出高徒」是對的。但嚴並不等於凶。有的青年教師說,我們不像老教師那樣有威信,不凶一點,學生就不怕我,就不聽話。很多家長也有這種想法。但我想,為什麼教師要讓學生怕呢?難道不能以理服人嗎?所以作為教師需要很有涵養。教師常常要設身處地替學生想想,回想自己作學生時是什麼感覺,是不是也有過冒傻氣的時候,如果老師只有批評沒有表揚,你將會是什麼心情。
我們上課時容易專門去找學生的毛病,而對學生的努力和進步不給以應有的肯定。這對學生無意中是一種打擊。教師不要以為能挑刺兒就是本領,善於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同等重要。一句鼓勵的話,指出他哪一個地方做得好,比上星期有進步,能夠使學生的自信心倍增和激勵他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應以正面教育為主。學習過程本是個不斷地克服缺點和提高水平的過程,但糾正學生的錯誤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告訴學生你有這種毛病那種毛病;另一種是正面引導學生去克服困難和糾正錯誤。經驗證明,後者效果更好。因為學生的心理狀態較健康,他努力地去做就是了。而前一種方法首先給學生扣上有「病」的帽子,使其心理產生壓抑,思想有負擔,不利於學習。
著名鋼琴大師阿勞講過:「我要是音樂學院院長,我要把心理學列為主課。」他怎麼會說這樣的話呢?因為他從自己及其他藝術家的經驗教訓中意識到,一個藝術家的成功與否,單靠演奏技能和修養是不夠的,往往他的心理狀態起決定作用。作為學音樂的學生,如果沒有健康的心理,學習也不會順利。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積極地把學生從心理困惑中解脫出來。像我們這樣的音樂專業學校,應該說學習環境中還有很多不健康因素。學生之間比高低,計較名次,學生怕考不好,對不起老師的辛勤培育,台上沒有彈好,就像犯了多大的罪似的,因此學生的心理負擔很重。我常跟學生說:「不要跟別人比,要跟自己的過去比,經過努力,進步了就好。不要把分數看得太重。藝術本來就不能用分數來衡量。這只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要緊的是,你是否真正學到了東西。對怯場的學生,我除了用自己的舞台經驗啓發他,還給他舉一些大鋼琴家也同樣會怯場的例子,使他認識到怯場是很常見的事,不要想得太多,多上台,多實踐,慢慢地就好了。對參加鋼琴比賽的學生需要做很多思想和心理工作,有了正確的指導思想和心理狀態,才能發揮得好;還要有正確的勝敗觀,得獎了,不能衝昏頭腦,失敗了,不灰心喪氣。沒有堅強的精神,是搞不了音樂表演專業的。我們的老師要多關心,要耐心地做思想和心理工作,切不可用難聽的話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更不能粗暴對待他們。
以上一些例子說明,當一名好的鋼琴教師是多麼不易。教書育人,這個重任落在你們青年教師肩上,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要靠你們了。我相信,在老教師打下的基礎上,你們會做得更好。
中央音樂學院樂理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酒類專家王鵬以系友身份,接受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專訪】
追尋自己的夢─專訪王鵬學長
念外語系的你,是否對未來感到徬徨?你是否以為念外文系只能從事外語相關的工作?事實證明,只要有想法、肯行動,就能夠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王鵬學長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廣泛接觸事物,透過學習發展興趣〗
王鵬學長在八十六學年度入學,在政大待了十年,完成學士與碩士學位。在學期間,他積極參與校內、校際活動,也朝著自己的興趣發展。他非常熱衷外語學習,在入學前就已經開始學習法語,在政大不但申請輔修阿拉伯文,也旁聽與自修多種外語。此外,還屢次參加校內英語演講、詩歌朗誦比賽,藉此磨練自己,也獲得數次佳績。他也曾經擔任系學會總幹事,卸任之後繼續參與學生事務,推動系刊的復刊,並一肩扛下總編職務。王鵬學長說,他在高中時期,就已經有擔任社團刊物總編輯的經驗,所以文字工作對他來說也是興趣之一。系刊《頓河》在2000年復刊之後,榮獲當年全校學生刊物比賽第一名與優良編輯獎,並在全國青年期刊比賽獲得大專組綜合性期刊類優等獎。除了文字工作之外,學長也喜歡舞台表演,每年的俄羅斯風情夜,王鵬學長都參與演出,並經常擔綱要角,屢獲最佳男主角的獎項;俄語系首次的畢業公演,也是由王鵬學長與當年的其他應屆畢業學長姊們共同推動的。
不論與未來的職業生涯相關與否,王鵬學長認真參與每一件自己有興趣的事,把每一件事都當成一份事業在經營,並從中汲取寶貴的經驗。每次得到讚賞,就愈是滿懷成就感地投入下一次的挑戰,養成積極處世態度,也是這份執著,讓王鵬學長在當年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促成系刊《頓河》的復刊。當年《頓河七》的發行是系上的一件盛事,而且也樹立了榜樣。王鵬學長說,看到學弟妹能夠傳承這份認真的態度,讓系刊能夠一屆又一屆地延續下來,讓他感到非常欣慰。學長也相信參與系刊製作的學弟妹們,不論是在待人接物方面,或者是編輯撰稿方面,一定都得到不少寶貴的成長經驗。
〖認真經營興趣,把興趣變成專長〗
當你擁有很多興趣的時候,總是得面臨抉擇。然而,對於王鵬學長來說,他的選擇卻是直接把興趣變成工作,把興趣當飯吃!王鵬學長是國內一位很特別的酒類專家,因為他橫跨多個不同的酒類領域。他說,當初是由於學習法語,而開始接觸法國葡萄酒,後來還因此跨足比利時啤酒,至於伏特加,則是因為學習俄語而產生的契機。雖然現在已經畢業出了社會,王鵬學長甚至還持續進修德語、義大利語,打破界限,拓展視野,為職業生涯的下一個階段作準備。
王鵬學長曾經考慮朝向學術發展、在學校任教,或者成為一位編輯、出版業者,甚至朝向表演藝術發展。但是,最終卻投身酒業。學長認為,當初在大學時代所培養的興趣與發掘的潛能,對職業生涯多少都有幫助。對他而言,大學時代念的是俄文系,後來卻成為一位酒類專家,這其實並不意謂學非所用,甚至可以大膽地說,正是由於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已經跨越體制規劃的範圍,所以才有辦法整合看似不同的領域的才能,讓自己成為一位難以被取代的專家。
學長說,作為一位酒類專家,如果有不錯的文字造詣,可以精準描述酒的感官特性;如果曾經受過文藝訓練,可以幫助理解品質細微的差異,而那往往是酒類鑑賞最核心的部分;如果有良好的外語能力,就能得到詳實完整,忠於原味的第一手資訊;而豐富的舞台表演經驗、外語演說與朗誦經驗、編輯出版經驗,也都讓王鵬學長,成為酒界同行眼中不可多得的優秀講師、作者、翻譯者。他能夠深入淺出地,把複雜的酒類專業,講得深刻而引人入勝。王鵬學長當初認真地經營每一項興趣,才能讓他透過整合不同的專長,到達如今的高度。
〖勇於接受挑戰,調整生涯方向〗
王鵬學長身為俄文系學生,卻曾經到法國留學一年。在升大四的那一年,原本希望能夠前往俄國當交換學生,但是卻沒有如願。結果,因為助教隨口提議,於是便去參加法國交換學生的甄選,因此取得前往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院當交換學生的機會。
學長說自己能夠以俄文系學生的身份,通過英語、法語筆試與口試,不僅是由於自己當時輔修外交,有足夠的社會科學相關知識應付考題內容,也是因為在面試時的積極態度,打動了主考官。主考官在口試時問他:「我只想問你一個問題。參加這次甄選的,有那麼多碩士班、博士班的學生,而且都主修社會科學相關科系。你覺得為什麼我們應該選你?如果學校選你去當交換學生,有什麼好處?」王鵬學長說:「面試已經夠緊張了,當初這個問題,當然非常嚇人!」不過,學長猜測,主考官應該是故意要測試學生的應變能力吧!而學長回憶當時的自己侃侃而談,積極說服面試官。當年全校只有兩位學生獲得錄取,一位是社科院博士班的學生,另一位就是王鵬學長。
在法國一年的生活經驗,王鵬學長漸漸調整了自己對於生涯規劃的想法。原本就對葡萄酒有興趣的他,到了法國簡直就像是個天堂,不但有豐富的原文書籍,還有廉宜多樣的葡萄酒可以嘗試,整個巴黎是一個國際味十足的城市,在這裡受到多元文化的洗禮,更進一步開啓了他的世界觀。原本以交換學生的身份來到巴黎高等政治學院,應該主修國際關係,但是學長卻趁這個機會,額外選修了俄語、阿拉伯語、經濟學等課程。課餘時間,則積極參加各種社團,延續在台灣就喜歡從事的運動,包括自行車與西洋劍。另外,學長認為最有趣的機緣是開始閱讀俄國小說,因為學長原本最喜歡詩歌,但是在法國找到一系列法俄對照版本的俄國文學小說,一年下來讀了好幾本經典。
在法國留學,沒有讓自己順利走上政治外交的道路,反倒重新點燃對俄國文學的熱情,王鵬學長說,這是個意外卻值得慶幸的轉折,而對文學的興趣,後來又間接讓他萌生了繼續進修碩士的念頭。回國之後,學長繼續俄語系的學業,而在巴黎潛心閱讀俄國文學作品的經驗,讓學長發現自己其實對文學研究有很濃厚的興趣,因此,後來決定報考俄語系碩士班。在碩士班期間,王鵬學長一方面在校外兼職從事葡萄酒類相關行業,比較有機會派上用場的是法語;另一方面,在學校念俄文碩士班,對文學的興趣愈來愈濃厚。工作、專業與興趣彼此交織之下,在碩三那一年,學長又去報考中央大學法語系碩士班,同時念兩個碩士學位。後來,王鵬學長在文藝領域的視野拓展到電影研究、視覺藝術、戲劇研究、藝術史等,學長當時對研究特定主題與撰寫論文的過程非常著迷,因此一度計劃朝向學術研究的方向發展。
不要怕生涯規劃一直被打亂,王鵬學長說,隨著生活見聞的增長,本來就會面臨愈來愈多的抉擇。學長說他在高中畢業的暑假開始學習法文,原本是「無所為而為」,只是為了好玩,同時也是出於一個「太過天真」的動機。當初會想學法語,是因為非常喜歡英文,甚至曾經規劃自己未來就是要當英文老師,而英文有許多外來語是來自法文,因此高中時代的夢想,就是想要學法文,以便徹底掌握英文裡的外來語。當然,王鵬學長也從未想過會去法國,但是,後來的種種經歷,卻仿佛是一趟體悟人生道理的旅程。學長說,人生的規劃不會每一步都如你的意,但是意外卻往往是契機。應該這樣看待生命的每一個轉折:意料之外的經歷愈多,生命的契機也愈多!愈是勇敢地接受改變,你的未來就可能愈多姿多采!
〖給學弟妹們的建議:時時充實自己,準備迎接挑戰〗
王鵬學長認為,思考未來的方向固然很重要,但是別忽略了,要以不斷學習,累積能力作為前提。人生難免有一些機會「來得不是時候」,破壞了原本的計劃,但是,這未嘗不是嶄新的契機。就像當初前往法國當交換學生,其實完全不在學長的規劃之中,但是因為樂於學習,在許多方面都已經培養出興趣、自信與能力,再加上勇於接受挑戰的態度,讓學長可以很快作出新的打算,而且抱著必勝的決心迎接挑戰。如果盡可能地把自己提早準備好,時時充實自己,當機會出乎意料地出現,或者提早報到的時候,你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甚至是更好的發展。
〖認清自己的能力與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王鵬學長認為職業生涯可以是被規劃出來的,卻也應該是一步步循著興趣走出來的。學長鼓勵學弟妹們,找出自己的興趣,並且試著結合所學,將興趣變成難以取代的專長,那麼,未來的路自然就會浮現。或許走一條人煙稀少的道路,難免孤獨一些,然而一旦成功了,那就是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是一條不怕被別人佔去的路。對於有興趣的事物,往往也能很容易培養特殊的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且很開心、很有成就感、不容易被他人取代,這才是對的方向。
外語是一項工具,學習外語就是替自己打開一扇窗,就算是俄語學得不怎麼在行,至少都是給未來的自己一個機會。學長不諱言地說,他相信一定有學弟妹念俄語念得很辛苦,每一個科系都一定會有這樣的學生,但是如果你願意有耐心地熬過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或許就會找到學業與自己興趣與才能結合的契機,也或許,你會遇到意外的轉折。
〖順著自己的性向與潛能,培養跨界整合的能力〗
王鵬學長出版過包括啤酒、葡萄酒在內的著作。學長說,出書這件事,對於正在思索未來方向的學弟妹而言,其實更值得點出的精神是「跨界整合的能力」。學長猜測,如果當初沒有製作刊物的經驗,也就不會萌生出版的念頭。
學長勉勵大家,一旦你知道自己的興趣,你就應該盡可能讓自己暴露在那樣的環境中,但是那樣還不夠,如果你能夠把自己變成業餘玩家,甚至專業玩家,你將能夠獲得更多心靈滿足,甚至是實質收益。如果你喜歡音樂,就讓自己多花一點時間在音樂上,甚至學一種樂器,研究樂理、音樂史,或者參加校外相關藝文活動、社團、研討會、撰寫文章投稿。單純的喜歡,對於業餘嗜好來講是足夠的,但是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生命,或者更實際一點地說,職業生涯跟自己的興趣有結合的機會的話,你可以試著讓自己的業餘興趣變成接近專業程度的技能。事實證明,在專業領域有特別表現的人,不見得是本科系出身的人。如果你能夠以俄語、斯拉夫語言的養成背景,掌握人文領域的專業,那麼,你一定是就業市場上,炙手可熱的人才。或者,至少你會發現自己的業餘興趣原來可以變成生命中的一項重心。
〖能力素養不可少,積極態度更重要〗
王鵬學長說,在他的經驗裡,出色的能力只是成功的基本條件,相對更為關鍵的反而是態度,好的態度不僅足以打動人心,也是在遭遇困境時的重要力量,如果徒有工作能力,卻沒有正面積極的態度,恐怕也與成功無緣。王鵬學長在研究所讀書時,就出版了《比利時啤酒:品飲與風味指南》,翻譯了《葡萄酒的風味》專書以及《葡萄酒世界》紀錄片。王鵬學長相信,不僅是他在酒類方面與語言方面的專業能力,更是由於他的積極態度,促成這些作品的出版。
學長翻譯的《葡萄酒風味》,大多數內容是在服兵役期間完成的,在軍營中把握零碎時間,以手寫進行翻譯,休假時再將手稿打進電腦,這樣完成了一本將近四十萬字的作品,過程的艱辛可想而知。學長笑著說,就是因為過程艱苦無比,所以成功的果實特別甜美。
至於《葡萄酒世界》則是一部非常小眾市場的紀錄片,但是因為內容富有啓發意義,所以王鵬學長到處遊說片商,並親自翻譯這部影片。最初屢遭拒絕,有時則經歷幾番波折無疾而終。花費一年的時間奔走遊說之後,遇到一個片商認為這是一部有意義的影片,然而在幾經考慮之後依然回絕。學長相信對方其實是可以繼續遊說的對象,因此親自前往拜訪,甚至提出無償翻譯的條件。廠商最後答應了,但是因為翻譯的酬勞原本就相當微薄,所以還是支付學長翻譯的費用。
這部影片推出之後,片商的總經理向王鵬學長說:「我當初其實知道這部片大概就只能回收成本而已,但是我當時真的被你的熱忱感動。」原本電影院不太看好這部片,但是上映之後甚至延長檔期,這是當初廠商沒有料想到的。王鵬學長也由於這部作品,再次獲得業界的肯定。學長說,他從學生時代就已經到處兼差從事酒類教育訓練與演講,但是,他的名聲卻是奠定在這些出版、翻譯沒有太多報酬的苦差事上。學長說,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對他而言是一種使命,因為業界有能力翻譯,而且願意翻譯的人寥寥無幾。正是因為王鵬學長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興趣與能力,專挑難做、沒人願意做的事情來做,而且絕不敷衍了事,就像當初在做系刊一樣,所以一旦成功,往往得到熱烈的迴響與肯定。
學長總結說,做事情不能只問回報。當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做應該完成的事情時,只問是否全副身心投入工作,然後盡心盡力地好好完成,最後得到的回報,會遠超過你的計劃與想像!這份回報,不見得是當下實質的收益,但是對長遠來說,肯定意義匪淺。對未來生涯的規劃,學長希望看到學弟妹都能夠順著自己的性向與能力發展,快快樂樂地學習,結合興趣與專長,發展難以被取代的特殊才能,保持積極的態度,適時把握機會。如果你具備良好的能力與正面的態度,就算一時還無法看到成果,成功也一定在未來等著你!
中央音樂學院樂理 在 中央音樂學院樂理考試課程🖊... - Harmony Music 凱聲琴行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中央音樂學院樂理 考試課程 二級樂理考試課程:8月23日(星期四)截止報名 ,請電 2381-2025查詢。報考中央音樂學院演奏文憑級 學生必讀 ,名額有限, ... ... <看更多>
中央音樂學院樂理 在 乐理基础-修子建(中央音乐学院)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乐理 基础-修子建(中央音乐学院) · 5 5调试体系小结 · 5 4调式音程与和弦 · 5 3小调式 · 5 2大调式 · 5 1调式体系 · 4 5和弦小结 · 4 4等和弦与和弦构建 · 4 3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