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在2018贏得地方大勝以後,因著內部不團結,不但輸了總統大選,國會席次也無重大斬獲,政黨支持率更是一洩千里,成了最大的輸家。從歷史觀歷史,毁滅國民黨的從來不是外面的敵對陣營,而是自己內部的黨臣大老。
國民黨如果無法從歷史的失敗中學到教訓,那麼必然會跟著這些黨政高層的權貴一起陪葬。我期許國民黨員能夠有逆風飛翔的勇氣,堅持創黨的理念,選出一個有理想、有信念的黨主席,為台灣人民的長治久安,提出一套和平安全的論述。容或現在跟隨的人少,只要秉持無私的信念,時間久了自然能夠感動吸引更多人的加入,這或許能夠從而扭轉台灣的宿命吧!>
從1988-2000,#李登輝 以 #國民黨 #黨主席 之尊,成功瓦解了國民黨,將國民黨分化成兩股勢力:#本土黑金派 與 #權貴血統派。從此國民黨明爭暗鬥不斷,終於逐漸勢微,成就了台灣第一次的 #政黨輪替。
2008年 #馬英九 因著 #民進黨 的 #貪污腐敗,順勢而起。一時之間,國民黨看似情勢大好。不料在往後的八年,因著馬執政的無能,再加上黨內以 #王金平 為首的本土派,配合民進黨在國會制肘,以致於到了2016年,國民黨同時在中央與地方選舉中大敗,支持率與好感度同時跌到底谷。
2018年因著 #韓國瑜 在黨內崛起,帶起了一股旋風,重新點燃了人民對國民黨的希望與熱情,讓國民黨一舉贏得了15席的縣市長地方選舉。
國民黨大勝以後,那些天天在宮廷後院翹二郎腿吸鴉片的所謂大佬們,忽然眼睛一亮,以為大勢可為,紛紛跳出來 #爭功搶賞。這些吸鴉片吸到頭殼已經壞掉的 #老人權貴們,以為2020的天下一定是國民黨的,因此 #卡位弄權,#醜態百出。正印證了「#老而不死,#謂之賊也」!
韓所代表的 #庶民 的力量,原本可以提供國民黨一個重新改變,贏回民心的最佳契機。不料黨內的 #老臣權貴 與 #黨政高層,眼看著自己的政治生命可能不保,於是全力收編串聯一些藍媒名士,讓韓處處穿小鞋,明裏支持,暗中掣肘,使得國民黨在一片情勢大好之下,輸掉了2020的總統大選。
這正印證了國民黨一貫的「#寧給敵人,#不與同志」的悲哀黨性。可憐的是,在1988-2020的這一段時間,那些分裂,打擊,傷害國民黨的黨內同志,今天依然位居黨內要津,以大老權貴之姿,繼續在分化國民黨。
今天的國民黨,極有可能會葬送在這些人的手中,被推進歷史的墳墓。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國民黨主席選舉。四位候選人當中,#張亞中、#朱立倫、#江啟臣、#卓伯源所代表的是分別是黨內的 #理念派,#投機派、#保守派、與 #溫和派。然而先有朱立倫的閃人事件,後有選監會將張亞中送考紀會的陰謀論,一個百年政黨搞出這種難看粗糙的戲碼,這種黨內的權貴弄臣難道不該切腹自盡嗎?
卓的角色有點像宋楚瑜每年的總統大選,志在參加,不在獲勝,多年下來早已成為笑談,因此不在此多加討論。
江是國民黨內中壯年的本土派,原本最有機會能夠大刀闊斧改革國民黨,可惜他生性保守又害怕得罪台派的本土勢力,以至改革力道薄弱,論述畏首畏尾,重蹈當年馬英九驢不驢、馬不馬瞻前顧後的猶豫不決。
朱是黨內權貴,也是典型的投機派,往往機關算盡,是那種遇到好事就出場,碰到難處就躲閃的投機份子。他善用權謀且重心機,政治光譜是偏向王金平之流的本土台派,論述是親美重於和中,在中美台的三方槓桿,明顯偏向美方,與民進黨的蔡英文政府辨別力最低。
張是學者型的理想主義份子,論述最完整,口條最清晰,是四位候選人中最有理念、最沒有包袱的唐吉訶德。他主張兩岸和平,在中華文化的架構下,加強兩岸的交流,在中美台的三邊關係,明顯親中,因此最容易被抹紅成統派。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想先跟大家玩個小測驗,以下是過去總統就職演說的關鍵字: A 民主、國家、發展、文化 B 大陸、自由、國家、民主 C 台灣、國家、政府、發展 D 國家、國民、自由、同胞 E 台灣、人民、民主、國家 F 台灣、兩岸、民主、國際 大家看得出各代碼分別是哪位總統嗎?(答案就在影片中,資料來自「中央社媒體...
中央人民政府架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分享于 #封塵男子
《我評國民黨與黨主席選舉》
國民黨在2018贏得地方大勝以後,因著內部不團結,不但輸了總統大選,國會席次也無重大斬獲,政黨支持率更是一洩千里,成了最大的輸家。
從歷史觀歷史,毁滅國民黨的從來不是外面的敵對陣營,而是自己內部的黨臣大老。
國民黨自李X輝掌權,就成了一個不斷持續下跌的政黨。黨員越來越少,形象越來越差,支持越來越低,在台灣基本上已經是一個日暮西山的政黨。
從1988-2000,李X輝以國民黨黨主席之尊,成功瓦解了國民黨,將國民黨分化成兩股勢力:本土黑金派與權貴血統派。從此國民黨明爭暗鬥不斷,終於逐漸勢微,成就了台灣第一次的政黨輪替。
2008年馬X九因著民X黨的貪污腐敗,順勢而起。一時之間,國民黨看似情勢大好。不料在往後的八年,因著馬執政的無能,再加上黨內以王X平為首的本土派,配合民X黨在國會制肘,以致於到了2016年,國民黨同時在中央與地方選舉中大敗,支持率與好感度同時跌到底谷。
2018年因著韓國瑜在黨內崛起,帶起了一股旋風,重新點燃了人民對國民黨的希望與熱情,讓國民黨一舉贏得了15席的縣市長地方選舉。
國民黨大勝以後,那些天天在宮廷後院翹二郎腿吸鴉片的所謂大佬們,忽然眼睛一亮,以為大勢可為,紛紛跳出來爭功搶賞。這些吸鴉片吸到頭殼已經壞掉的老人權貴們,以為2020的天下一定是國民黨的,因此卡位弄權,醜態百出。正印證了「老而不死,謂之賊也」!
韓所代表的庶民的力量,原本可以提供國民黨一個重新改變,贏回民心的最佳契機。不料黨內的老臣權貴與黨政高層,眼看著自己的政治生命可能不保,於是全力收編串聯一些藍媒名士,讓韓處處穿小鞋,明裏支持,暗中掣肘,使得國民黨在一片情勢大好之下,輸掉了2020的總統大選。
這正印證了國民黨一貫的「寧給敵人,不與同志」的悲哀黨性。可憐的是,在1988-2020的這一段時間,那些分裂,打擊,傷害國民黨的黨內同志,今天依然位居黨內要津,以大老權貴之姿,繼續在分化國民黨。
今天的國民黨,極有可能會葬送在這些人的手中,被推進歷史的墳墓。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國民黨主席選舉。
四位候選人張亞中、朱立倫、江啟臣、卓伯源所代表的是分別是黨內的理念派,投機派、保守派、與亂入派。
卓的角色有點像宋X瑜每年的總統大選,志在參加,不在獲勝,多年下來早已成為笑談,因此不在此多加討論。
江是國民黨內中壯年的本土派,原本最有機會能夠大刀闊斧改革國民黨,可惜他生性保守又害怕得罪台派的本土勢力,以至改革力道薄弱,論述畏首畏尾,重蹈當年馬X九驢不驢、馬不馬瞻前顧後的猶豫不決。
朱是黨內權貴,也是典型的投機派,往往機關算盡,是那種遇到好事就出場,碰到難處就躲閃的投機份子。他善用權謀且重心機,政治光譜是偏向王X平之流的本土台派,論述是親美重於和中,在中美台的三方槓桿,明顯偏向美方,與民X黨的蔡X文政府辨別力最低。
張是學者型的理想主義份子,論述最完整,口條最清晰,是四位候選人中最有理念、最沒有包袱的唐吉訶德。
他主張兩岸和平,在中華文化的架構下,加強兩岸的交流,在中美台的三邊關係,明顯親中,因此最容易被抹紅成統派。
江、朱二人的兩岸論述都接近民X黨的蔡X文政府,因此區別性不大,對現階段的兩岸關係,不會有突破性的改善。
礙於中美的持續對抗與本土台派的勢力,這兩人如果選上國民黨主席,在外交上仍然會延續親美疏中的路線。
張的當選最有可能改變兩岸路線與美中台三方關係,但是對於國民黨的前途則是禍福難料。所有台灣的政治評論員對張的評論都是「理想性十足,但是悖離主流民意。」這裡的主流民意當然是指蔡政府所成功營造的「抗中保台」。
換言之,聯美抗中才是台灣的唯一活路,對抗中國共產黨是台灣人的天職,至少年輕的一代大都是抱持這樣的想法。
因此張的兩岸和平協議主張,在台灣等同於政治自殺,無怪乎所有的政治觀察家與政治人物,都是以近乎看笑話的態度來看待張的參選。
我常說,政治使人盲目與瘋狂。「戰爭與和平」這種簡單的選項,任何有理性的人都會選擇和平,怎麼今日倡議「兩岸和平」的人在台灣便成了賣台的統派了?
如果戰爭能夠帶來一個獨立的台灣國,而且能夠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那麼犧牲數以萬計生命的代價容或是值得的。
但是如果只是成了中美對抗的先頭卒,作爲拖垮中國超越美國的犧牲品,那麼這樣子的戰爭不是太愚蠢了嗎?
台灣正是有一群台派白癡,才會讓美國予取予求。
台灣現在其實只有兩個選項:面對現實接受一個委曲求全的中華民國政府,或是自欺欺人成為一個窩囊無用的美國殖民政府。
至於獨立的台灣國,就好像是蔡X文說要嫁給劉德華,X菊說要嫁給吳奇隆一樣,聽聽就好。
因此現階段,當蔡X文政府已經對美國過度的卑躬聽話,使得台灣淪為美國對抗中國的工具,任何一個政治人物能夠提出重新平衡美中台三方關係的主張,都是值得支持的,既使那不是所謂的主流民意。
因為我在意的是台灣的長治久安,而非一時的政治算計。
說的更直白一點,我從來不在乎主流民意。
你如果看著一群人吃大便就跟著去吃大便,那不是荒謬至極嗎?
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真理,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我們必須要有逆風說實話的勇氣。
當年納粹迫害猶太人是主流民意,共產黨搞文革鬥爭是主流民意,土耳其對亞美尼亞的種族屠殺也是主流民意。
因此,我從不相信什麼主流民意。
現在台灣所謂的主流民意就是一群騙子人加上愚民的反智主義,所以你如果發現自己不是主流,你才應該感到驕傲。
國民黨如果無法從歷史的失敗中學到教訓,那麼必然會跟著這些黨政高層的權貴一起陪葬。
我期許國民黨員能夠有逆風飛翔的勇氣,堅持創黨的理念,選出一個有理想、有信念的黨主席,為台灣人民的長治久安,提出一套和平安全的論述。
容或現在跟隨的人少,只要秉持無私的信念,時間久了自然能夠感動吸引更多人的加入,這或許能夠從而扭轉台灣的宿命吧!
#內文OOXX實為不得不的修改請封塵男子見諒😘原文請見連結
中央人民政府架構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騰訊仲有無長遠價值?】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
TENCENT HOLDINGS LTD.
股票代號:0700
市盈率:26倍
每股盈利:$20.1
市值:$51000億
業務類別:軟件服務
集團主席:馬化騰
主要股東:MIH TC Holdings Limited(31.1%)
集團網址:http://www.tencent.com
5年業績
年度:2016/2017/2018/2019/2020
收益(億人民幣):1520/2380/3130/3770/4820
毛利(億人民幣):850/1170/1420/1680/2220
盈利(億人民幣):414/715/787/933/1600
每股盈利(港元):4.87/9.11/9.49/11.0/20.1
每股股息(港元):0.61/0.88/1.00/1.20/1,60
毛利率:55.6/49.2/45.5/44.4/45.8
ROE:27.9/33.2/27.2/24.7/28.1
--企業簡介--
騰訊控股(騰訊)主要於中國為用戶提供互聯網增值服務、移動及電訊增值服務、網絡廣告服務以及電子商務交易服務。
騰訊的業務模式是提供平台,如通訊平台、交易平台、入門網站、遊戲平台等,而收入來源則是其廷伸的服務,如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電子商務交易等。
由於中國政府收緊了行業相關政策,影響了企業的賺錢能力,令企業發展略增加了不確定性,企業價值略減,但整體仍是有質素的,這方面稍後會再討論。
--騰訊的真正價值--
【圖1】--騰訊業務模式
先分析企業的基本業務,按月活躍賬戶數計算,騰訊的社交通信平台微信及QQ是中國最大的網上社交平台,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賬戶數約12億,簡單來說,絕大部分中國人都用,即是完全壟斷。
從壟斷角度,騰訊基本上已完成,但從往後的增長力角度,動力就比過往有所減慢,用戶的增長人數,已過了最高速增長的時期。
雖然增長力減,但不代表這企業無投資價值,當一間企業手持極龐大賬戶,就是擁有了巨大的客戶基礎,擁有了大數據,無論發展增值服務或其他服務,也有很強的優勢,而這些延伸的業務,正正是騰訊的價值所在。
近年智能手機的普及,令消費者對電腦及手機的應用習慣完全改變,這亦造就出大量商機,而騰訊亦受惠大環境。騰訊最大的收入貢獻為「增值服務業務」,受惠大環境帶動令收入不斷增長,這部分其中一個主要收入貢獻來源,就是網絡遊戲。
--網絡遊戲--
騰訊有兩大優勢,第一是壟斷式的用戶人數,第二是建立了一個涵蓋網絡遊戲、文學、視頻、音樂、新聞及漫畫的內容的系統圈,而網絡遊戲是最賺錢的。
在網絡遊戲範疇,騰訊按收入及用戶計是全球領先的平台,當中支持多款個人電腦及手機暢銷遊戲的運營,每天數以億計的活躍用戶。
在國際上,騰訊的附屬公司Riot Games經營擁有最高月活躍賬戶數的個人電腦遊戲《英雄聯盟》,騰訊則經營擁有最高月活躍賬戶數的智能手機遊戲《PUBG MOBILE》。
可見,訊騰能有效利用本身的用戶,投資大量資金開發遊戲,同時與優質遊戲企業合作,以遊戲作平台,將這些用戶資產變成現金,而且持續性很強,相信往後仍能為騰訊提供強大的現金流。
--支付及延伸--
正如之前所講,騰訊如何利用客戶基礎,進行延伸業務,才是這企業的真正價值。
支付是騰訊的關鍵平台之一,有助騰訊及商業夥伴完成線上及線下服務的交易,近年擴大了移動支付市場的領先地位,以活躍用戶及交易量計算,為中國領先的移動支付平台,日均總支付交易量超過10億次。
基於騰訊的支付用戶群基礎,能以方便及低成本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金融科技服務,因此騰訊擁有相當的優勢。在2018年,騰訊的財富管理平台「理財通」,協助管理的客戶資產超過人民幣6,000億元。
騰訊旗下從事互聯網銀行業務的聯營公司微眾銀行,其向消費者提供的小額貸款迅速增長,更將貸款業務延伸到企業。可見,支付業務能延伸更多業務,潛力不能忽視。
--騰訊雲--
「騰訊雲」是騰訊在長遠計,不能忽視的增長亮點,騰訊雲是智慧產業解決方案的基礎,當中將雲計算技術與AI,以及數據分析功能結合,協助不同行業發展,為零售、金融、交通運輸、醫療保健及教育等不同產業提供定制解決方案。
而騰訊雲在網絡遊戲,以及視頻流媒體等垂直領域,保持市場領先地位。現時,騰訊為超過一半的中國遊戲公司提供服務,並正在拓展海外市場。
【圖2】--騰訊的業務架構
--獨特優勢的合作--
由於騰訊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掌握了大數據,因此與不同的行業合作,都能創造出盈利。
騰訊投資了超過700間公司,當中有超過100間,各自的估值都達到10億美元,其中包含了60多間上市公司。騰訊亦透過投資上游公司,豐富涵蓋遊戲、視頻、音樂及文學業務。
大家可以想想,若然一間公司有一群客戶,這客戶自然有不同的需要,這間公司本身未必能提供到這些服務,但只要透過合作,就能將客戶的潛在消費力釋放,當中的價值,長遠的發展,絕對不能忽視。
--高增長減慢--
騰訊絕對是優質的企業,當中的優勢,獨特性,以及上述所講的廷伸價值,都成為這企業長遠增長的要點。不過,若分析這企業的財務數據,各方面的數據,特別以近10年分析,的確見到騰訊最高增長時代已過,已進入了中高速的增長。
在財務比率方面,毛利率亦呈下跌情況,同樣反映賺錢能力略有減略(不過仍是相當賺錢),這源於發展不同的業務令毛利率下跌。
至於股本回報率(ROE)處高水平,情況理想,由於騰訊的派息比率不高,因此大部分的盈利都會作再投資,故ROE正反映再投資的情況。這回報率一直處相當高的水平,反映這企業高速擴張,不過,ROE出現了下跌情況,雖然仍處於吸引水平,但這下跌情況卻反映出當中的賺錢能力略為減慢。
種種因素都反映其核心的增長,已過了最高速的時期。而增長的核心由最初的業務將發展至延伸業務。整體來說,騰訊由於已十分龐大,業務將進入中高速增長年代,並慢慢轉為中速。
--潛力的風險--
騰訊屬於科網類的行業,這類行業多年來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行業的變化相當快,行業沒有明顯的限制界線,企業沒有保護壁壘,小企業會快速變成大企業,大企業亦可能倒閉,亦正因為這原因,造就騰訊能升百倍。
雖然騰訊已十分成熟,又是行業領導,但並非沒有潛在風險的。回顧一下科網行業,當年的ICQ、MSN、Nokia,那個不是王者中的王者,但到今天已成為集體回憶,當年其市場佔有率極高,是行業中的巨人,找不到一個理由可以將巨人拉倒。有不少投資者更以藍籌股的角度去分析這些股,結果可想而知。
就正如今天的騰訊,同樣想不出任何一個理可以令其倒下,令其被取代,但要知道,世上最大的風險就是來自無法預知的事。而在科網的世界,快速變化往往令人意想不到,黑天鵝的風險的確存在,所以,以絕對穩健的角度去分析騰訊,是不適合的。
這裡要強調,騰訊是十分優質的企業,倒下來的可能性極低,但這裡想帶出,科網行業是變化較大的行業,往往會有一些難以預期的情況發生,若有一些全新的科技出現,就有可能將騰訊現有的優勢推倒。
另一方面,這企業的業務廷伸的價值,的確相當高,但當中都會存有未知數,而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場往往會給予很高的評價,盲目認為有很高的增長,但只要最後結果不如預期,股價都會受壓,這點投資者都要明白。
--監管風險--
另一個風險,就是中國政府的監管因素,中央加強對行業的監管,螞蟻、滴滴都是其中例子,令相關企業的賺錢能力,以及企業估值有一定的影響。
首先,科網行業是較新興的行業,當過往發展時,監管未必能及時追到行業的最新情況,令企業某程度,享受了較大自由度的營商環境。
到近年,中央開始收緊監管,企業由較好賺的時代,一下去到賺錢能力大減時期,企業價值有較大影響,股價亦因此受壓,這是由於企業一下子無法適應,以及市場擔心不確定性存在,因而調低企業估值。
不過,企業會慢慢適應新的遊戲規則,找到新的營運方法,例如中央不想企業壟斷,騰訊與阿里就開始以合作模式去開放市場。長遠來說,騰訊仍是一間有獨特性,以及擁有優勢的企業,慢慢會找到在新監管下的營商模式,因此對整體價值無太大影響。
其實,中央並不是要企業無法賺錢,而是在監管下,合理地賺錢,例如要開放市場,小心處理敏感大數據,營運模式不能對中國金融體系造潛在風險等。相信騰訊,有能力在這幾方管理好,同時能合理地賺錢。
--投資策略--
綜合而言,騰訊是有實力的企業,過往的業績理想,又身處有增長的行業,加上擁有重要的資產,即龐大的客戶群,將來發展各業務都有相當的優勢,這都是騰訊值錢的地方。
不過,由於有上述所講的風險,因此股價都會有波動,投資者要明白這點。
若然投資者本身已持有此股,基本上可一直持有,因為長線仍有價值。
若果投資者無貨想入貨,現時騰訊在合理區中上部,都可月供或分注投資,但要留意,由於監管問題將在中短期內成為不確定性因素,因此,股價仍有可能波動。但長遠來說,騰訊仍是有增長力(雖然未必及過往),但仍是有質素的,可作為長線投資之選。
(本人為證券業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票)
中央人民政府架構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想先跟大家玩個小測驗,以下是過去總統就職演說的關鍵字:
A 民主、國家、發展、文化
B 大陸、自由、國家、民主
C 台灣、國家、政府、發展
D 國家、國民、自由、同胞
E 台灣、人民、民主、國家
F 台灣、兩岸、民主、國際
大家看得出各代碼分別是哪位總統嗎?(答案就在影片中,資料來自「中央社媒體實驗室」)
今日我也拿同樣問題詢問外交部。
台灣歷屆總統的就職演說,代表的是那個時代著眼的議題。
後武漢疫情時代,在美中競逐的架構下,台灣在國際扮演的角色將越來越重要,未來外交的責任,也一定會越來越重。
這次台灣是否能參加WHA的議題,受到前所未有的國際關注,也體現了這一點。
台灣本次在疫情中亮眼的防疫表現,是近期外交部向世界宣傳的重點,也呼籲民眾一起幫推。這其實是一個透由「大內宣」來幫忙「大外宣」的重要方式,除了對外宣傳,也是讓民眾趁此時認識台灣參與國際會議困境的重要時刻。
以WHA這次的狀況來說,有14個國家幫我們提案,是哪些國家幫我們提案?提案內容與目的是什麼?到哪裡可以看到WHA的會議資訊?我認為這些資訊,應該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讓民眾知道。
簡單說,做了,就要讓大家知道,特別是過去許多精彩的外交攻防時刻,都應該透過宣傳,讓民眾看到,才會有感,不要讓宣傳404,造成”leave no one behind”變成”leave nothing here”
此外,最近網路社群常常熱議的話題之一,是隨著中國排拒國外媒體,許多知名國際媒體紛紛轉向撤出,尋求新據點。針對這一點,期望外交部國際傳播司在爭取外媒來台上,扮演更積極地角色。
如有新進外媒進駐台灣,我們的處理窗口、流程、資訊,應更友善、透明化,盡量簡易便捷。此外權責處理單位要清楚。武漢肺炎疫情後,不僅是全球供應鏈將進行重整,國際媒體網路也在重新布局,希望我們能對應時局機動調整,把握時機。
最後,想提一下「外館服務的品質維護」這件事。上任以來,我們接到很多與外館相關的陳情,特別是疫情特殊狀況下,許多國人在海外遇到各式各樣的事件,常常需要駐外單位的協助。我們理解外館在處理不同案件,原則上會使用不同的方式、或因地制宜來判斷如何協助,但實際上服務品質十分不一。
我想對海外國人來說, 如果遇到必須求助的狀況,心情通常非常無助、緊張、焦慮。我們並不是期望駐外單位當小叮噹有求必應,但希望能秉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態度,協助海外國人感覺安心,先讓民眾知道我們外館會幫他,再進一步來檢視、考量怎麼樣解決問題。並盡量讓外出旅遊或工作的國人知道,在遇到緊急狀況或有困難的時候,外館可以提供協助。
如果我們能以「同理」出發,共感國人遭受困難時的無助感,相信在處理求助訊息時,雙方的溝通和合作都能更順暢。我們肯定並感謝外館人員對國人的協助,也希望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外館的協助和服務都可以被認為是「可靠的」,並能成為旅外台人最堅強的後盾。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中央人民政府架構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曾被稱為「亞洲小虎」的菲律賓,則有26.3%人口,約2600萬人活在貧窮線以下,其中1200萬人的經濟狀況可謂赤貧。這些都市貧民大多居無定所,只能靠非正式經濟維生。菲律賓都市貧窮人民全國聯盟代表Michael Beltran指出,貧窮與失業率脫不了關係,菲律賓作為亞洲失業率最高的國家,近年失業率一路從2010年的7.4%上升至2015年的10%,許多人從事流動攤販、資源回收業者等非正式經濟,各省之間基本工資也有巨大差異。
公部門與私人企業聯手開發的個案在菲律賓也屢見不鮮,Michael Beltran指出,國內外資金都想投入不動產開發,希望拓展醫療觀光、中央商業區等,雖然政府很樂見這種形式,但對於都市貧民來說卻是最大的夢魘。都市貧民一旦被開發計畫迫遷,就會遷徙到較危險的區域,面臨容易火災或淹水的環境,可說是從危險區搬到死亡區。菲律賓的反迫遷NGO近期也對政府提出的都市發展架構計畫表達抗議,預計在今年十月拉高抗爭強度,抗議政府的住宅計畫仍由市場機制主導,忽略社會需求。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中央人民政府架構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原住民為什麼要自治?!」
「原鄉為何要脫離地方政府?!」
在上周一預算總質詢,針對各原鄉地區統籌款分配嚴重失衡問題,陳冲院長回應 : 中央有編列四年500億的預算,原民會明年也編了68億的預算;這樣的回答顯示出院長對於原住民的問題和預算分配是完全陌生的。
所謂的四年500億,簡單的說就是行政院各部會近四年執行於原鄉「公務預算」的總和,這些預算並非特別編列,而是近四年來各部會所必需執行的例行性業務。舉例:「四年500億的計畫中,交通部98至101年編列了150億的預算。然而這150億是用來改善省道的公務預算,就算沒有四年500億的計畫,公路總局一樣要執行這些預算」。而原民會明年度的68億預算,實際可支用於原鄉的預算大概只有30億。
身為原住民立委這11年來,走遍原鄉部落,看盡政府處理大、小風災,編列各式各樣的特別預算,以及地方政府長期以來任意挪用預算所凸顯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背後受創最深的就是原鄉。
「行政區劃法」和「財政收支劃分法」草案,該兩法案本會期也列為行政院優先法案,但這兩個法案如果沒有結合內政部正積極研擬的「國土計畫法」和「原住民族自治法」共同思考,將無法落實執行防災救難預算,和國土保安永續發展的目的。
行政院版的財劃法草案希望達到「增加地方實質財源」和保障「地方財源只增不減」。假若在現行的地方制度架構下,只因政治考量便要增加、保障地方政府的財源,就算給地方政府再多的預算,都會被挪去作為經濟發展之用,或地方首長以選票為考量,將多數的預算投入在人口集中、選票多的區域,犧牲的將又是地廣人稀的原鄉。
防災不編預算,救難推給中央,這就是地方政府面對災害的標準態度。
從地理環境而言,中央山脈是台灣的命脈,災害也來自於這裡。內政部在國土計畫法草案中規劃了「中央山脈保育軸」,就是期望好好保護這條命脈,成為都會群發展的後盾,讓台灣這塊土地永續發展。而行政區劃法的概念,則是希望藉由重新規劃行政區域,整合成幾個都會群,以增加台灣的競爭力。
「中央山脈保育軸和原鄉的行政區域」有91%是重疊的;簡單的說,中央山脈保育軸=原住民族地區30個山地鄉(區),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五都成立後,新北市將烏來鄉變成都會區,台中市納入和平鄉,高雄市納入那瑪夏、茂林、桃源三個鄉。這五個鄉,都位處中央山脈保育軸,本應負起保育山林的任務。但現在這種制度設計,使得一個地方政府裡,同時有發展競爭功能的區域,又有保育山林的區域。對地方政府來說,顯然無法兼顧這兩種任務,犧牲的只會是保育。
假若把國土計畫法中的「中央山脈保育軸」單獨劃成一個行政區,直屬中央,而這個行政區也正是原住民三十個山地鄉(區)的範圍,讓保育軸行政區域明確,同時讓原住民族落實自治,並負擔起保育山林的責任,這樣是不是更能將中央的資源,直接投入到防災救災與國土保育之中,而不被挪為他用,台灣土地與人民的安全,才能更好的永續的發展下去。
中央人民政府架構 在 國家機構 - 中國政府網 的相關結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組成。 ... <看更多>
中央人民政府架構 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權力架構和重要國家機關 - 通識·現代中國 的相關結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及最高國家行政機關。 · 國務院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和秘書長 ... ... <看更多>
中央人民政府架構 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維基百科 - Wikipedia 的相關結果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設有常務委員會;主要行使立法權,並選出國家元首(國家主席)、行政機關(國務院)、軍事機關(中央軍事委員會)、監察機關(國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