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主義確保了香港醫療質素嗎?
九七前,英聯邦國家畢業的醫生,都可免試在港執業;九七後,只有香港畢業的醫生才免試,本地醫生操控了海外醫生考試的生殺大權,每能海外畢業而赴考者只有數十人。
人才是求回來,而非設立考試,公開招聘回來,除非香港以十倍計的工資招募,則另當別論。現時,哈佛、牛津、劍橋畢業的醫生、教授們也不能在港免試執業,本地醫生的保護主義導致醫療服務水平下降。要是擔心大陸醫生蜂擁而至,則只需開放大學醫學院排名比本地高的學府,免試來港,則解決了排外而產生的種種問題。
翻查資料,德國的醫生,平均收入為九萬歐元一年,遠比香港為低,而且還要付高稅率。目前,香港就有派醫生到德國受訓,偏偏德國醫生來港就必須通過考試才能執業。全球開放可使供應增加,香港醫院的管理費下降,水平上升。
海外一流的人才,或因本港公立醫院的工作量而卻步,開放人才後,他們可以去私院工作,或自己開業,而競爭可令原已在香港開業的醫生,回到醫院,最終抒解公院人手不足的壓力。
如果設立考試是比不設立考試有益,那有設立考試的香港,應比沒有設立考試的新加坡為優,可事實上卻不然。香港每1000人只有1.7個醫生,澳洲是3.7,美國是3.2,英國是2.8,新加坡亦是2.8,韓國是2.6。香港的醫生人手,簡直是「一枝獨秀」。 原因是新加坡開放了全球158醫學院,其畢業生免試而獲新加坡承認其資歷。職是此故,新加坡每年吸納約400名海外醫生,紓緩了人手不足的壓力,假定培訓一名醫生,大學要付出百萬計的貴用,每年400名醫生,不出三年,就節省了上億的開支,更可籍此改善醫療設備。可是,香港每年只能吸納兩位數的人才,實在有差天共地之別。本土醫生成本太貴,永遠應付不了社會需求。
我的立場是,根本不應該討論是否增加委員會成員,而是應直接開放市場,廢除海外醫生考試,主動到名牌大學(醫學院長期排名在中大之上,則可免試)求賢。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