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說桃園的事情,高雄的民代可以低調參與,但,實在有點看不下去,只好來交代一下前因後果。
藻礁這個題目,牽涉很複雜,簡單說:
1⃣特殊的藻礁生態系統,大潭藻礁在台灣應該是獨一無二,在世界也是奇特地景。
2⃣在沒有其他條件下,開發破壞這樣的地景,非常可惜。
3⃣但經濟部以「2025年,天然氣的發電比例,要達到50%,所以必須要新建天然氣接收站」為由,要開發大潭藻礁腹地作為天然氣第三接收站。
這個題目,甚至也有南北平衡的問題,目前天然氣第一接收站(位於高雄永安)跟第二接收站(位於台中港),都位於中南部,因此經濟部也用另一個理由:北部必須要興建第三接收站為由,選定桃園大潭。
⚡⚡⚡⚡⚡⚡⚡
這個天然氣接收站開發案,看起來好像是最近的案子,但其實從2017年初,就開始吵了。
當時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潘忠政率先出來反對大潭設置接收站,後來,學者也陸續加入戰場,當時我在漁業署,有一次在漁業會議結束後遇到中研院鄭明修老師,鄭老師語重心長地跟我說:「我們的專業被拿來背書,很不甘願」。
後來,2018年中,大潭接收站進入二階環評,除了鄭明修老師外,中研院院士劉小如、長期研究海洋生態的陳昭倫研究員,都為了這個案子,對政府做出公開呼籲。
劉小如甚至在2018/10/08環評會最終回召開當天,發公開信給行政院長賴清德,認為環評案件不能交換(當時賴清德院長以「通過三接、停建深澳電廠」來換取環評通過),呼籲他疼惜環評委員、不要讓環保署跟環委繼續被折騰。
最後在2018/10/08那天,大潭第三接收站的環評案,通過了。
🐸🐸🐸🐸🐸🐸🐸
2018/10/08那天,發生了什麼事?
當天參與環評會的,總共10名環評委員(7名官方代表+3民間專家代表)。特別值得一提,在環評會召開的當天上午,#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請辭。當天民間的14名環評委員,只有3名出席(另有3名迴避,其餘8名民間環評委員未出席)。
出席的環評委員,扣除主席未投票,以7票贊成、2票無效票決議通過。
(這個票數,也就是說,應只有一名民間委員投下贊成票,其餘兩名投下無效票,其餘應出席的8名民間委員以「未出席,表達對這個案子的無聲抗議」)
以上為當初大潭接收站環評通過的背景說明。
🙈進入下半場🙈
兩年多後,為何這個事情又重新被拿出來討論?因為公民團體無法接收當初環評決議,在大潭接收站準備動工之際,決定以「公投」方式,讓全民來檢視三接興建的合理性。
無奈,本來是純粹公民團體發動的公投(到現在也才9萬多份聯署,如果是政黨發動也太掉漆),在國民黨這兩天加入後,演變成藍綠對抗的政治話題。
我不得不說,公民團體的行動,政黨就應該尊重,不要從頭到尾沒有參與跟關心,最後才進場把水搞濁!
撇開政黨攻防,究竟大潭藻礁的開發案,關鍵爭議在哪裡?
1⃣對於全台灣的天然氣需求量是多少?如果在2025年需要達成50%的天然氣發電比例,那麼中油必須給一個評估:2025全台的天然氣需求量為多少?缺口是多少?有以上評估,才能去合理解釋:為何第三接收站必須要現在興建不可?
如果只是因為大潭電廠2021燃氣機組要營運,所以現在馬上要在大潭興建接收站,恐怕有點缺乏全盤評估的急就章。「燃氣電廠旁邊一定要有接收站」,這個假設不成立。
2⃣除了大潭接收站,北部的天然氣接收站選址,還有基隆外木山的協和接收站也正在進行環評,以及各方一直建議的台北港,可作為接收站。但中油一直以「技術上不可行」來打槍這個方案,但真的有這麼不可行嗎?
台北港過去原規劃為基隆港的輔助港,後來打算轉型為國際的貨運轉運中心,但是並未很成功的轉型。因為台北港腹地大,作為接收站條件上沒有問題,但新北市政府在2017/11/8及2018/5/30兩度發文經濟部,表達反對立場,加上中油評估台北港興建第三接收站期程過長,所以作罷。
(補上鄭明修老師在2018/9/12環評會上說的一段話:「張景森請我們去台北港現勘,我是說4、5年內很快就可以完成填海造島做接收站,今天會議資料竟被改成要18年,然後說18年無法如期供應,這實在太鬼扯到極點了。那天只是現勘,並沒有達任何決議,我覺得被陷害和出賣。」)
3⃣現在,經濟部以「迴避敏感區、尊重生態、保護藻礁」的說帖,試圖說服民眾,三接的開發對生態衝擊很小,但是依據過去的經驗,只要開發進行了,後續的事情就是不可逆的了,
因此包含中研院鄭明修、輔大公衛系劉希平、逢甲運輸科技及管理所李克聰、師大地理系王文誠、銘傳建築系王价巨 … 等環評委員,在二階環評會議上,才會認為中油在開發前的評估不足、給的資料不夠充分,導致集體離席抗議,甚至連袂中研院劉小如院士、成大考古所劉益昌、台大環工所李公哲,在最後表決會議上,以未出席表達立場。
🗣最後,我想說,這是一個公民發起的連署,請政黨勿以政治力模糊焦點,讓台灣藻礁還沒被接收站破壞,就先被政治染色,
❓另外,大家有沒有覺得很奇怪?為何是台電的天然氣發電需求,卻是中油成事主?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明日燈飾必須拆下,換到歡呼聲不過一剎。」陳奕迅的一首Lonely Christmas,道出了狂歡過後的空虛,燈光拆下後的淒涼。 被「消費」包裝的聖誕節 剛踏進十二月,各大商場,甚至大街小巷都開始忙起來,為的就是要佈置璀璨、華麗的聖誕裝飾來迎接聖誕節。平安夜普天同慶,人人都拿起手機,紀錄這晚的燈...
中大建築系收生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力薦台灣優質政治人物陳奕齊──留學友人篇〕
❚以生命實踐政治信仰
II 奕齊近年的各種倡議,皆非一時興起,而是多年思考與辯論才醞釀而成的理念 II
黃恩宇/成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
我和奕齊都是在2004年到荷蘭萊登大學留學,並在同年10月初萊登解放紀念日慶典期間認識。在談奕齊之前,我想先談談這個節日。
萊登城慶是為了紀念1574年10月3日成功抵擋西班牙人的圍城。圍城長達一年,戰至遍地飢饉病亡,仍不投降,最後等到援軍解救,終獲勝利。因課堂上人類學老師的要求,我需參與、觀察、訪談並記錄三天慶典活動,我到公秤所排隊領取麵包鯡魚、參加教堂儀式、一起頌唱紀念歌曲、逛慶典市集、與群眾舉杯喝酒,最後在煙火秀之中結束。
短短三日,帶給我莫大震撼,彷彿親身經歷了400多年前人們在盼望與絕望之間的等待與煎熬,以及解放後的激情與狂喜。我雖非市民,也非荷蘭人,更幾乎聽不懂儀式中的荷文演講與歌曲。但我卻體會到過去在台灣所有國家慶典中,從未有的感受。他們對歷史有深刻的認識和認同,並在每年的慶典中再現並共同塑造這份情感。而台灣的國慶所立基的歷史,卻缺乏共同詮釋和情感。當時我真正意識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的台灣,是多麼不正常的組合。
這讓我產生一連串關於國家認同乃至自我認同的疑惑,後來才知道,這些疑惑早已是奕齊多年來的關切。隨後幾年在萊登聚集的台灣博士生,由於年紀相仿,也有相似的關懷和興趣,便開始定期聚會,報告專業領域的研究心得,並互相提問交流。奕齊是政治經濟,其他有歷史、法律、宗教、文學、語言、社會、藝術、區域研究等等,我則是建築史。
每月一次討論會中,大家都是全心參與熱烈討論,然後做飯聚餐。餐後酒酣耳熱之際,繼續延伸討論,直到深夜甚至清晨。奕齊總是能協助大家深入思考許多問題,是聚會的核心人物。而不管主題為何,後來話題總是聚焦到台灣:台灣的歷史、政治、社會、族群、產業、文化等等。如果人一生能有幸遇到幾次階段性的啟蒙,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一次就是遇到奕齊與這群台灣留學生。
當時奕齊已經開始拋出他對打造正常國家的想法,諸如政黨政治的側翼角色、國家主權防衛機制、媒體監督機制、工會組織、族群關係等等。這些想法逐漸成熟,也成為之後台灣基進(前稱基進側翼政團)推動的方向。2014年,基進側翼政團成立時提出的三大支柱:政治民主化(反殖)、主權自主化(反帝)與社會自由化(反剝削),早就是奕齊在討論會時多次提出的。簡單說,奕齊在台灣近年政治生涯的各種倡議,皆非一時興起,也非迎合或媚俗,而都是多年思考與辯論才醞釀而成的理念。
以奕齊作為靈魂人物的討論會,規模愈來愈大,之後不僅加入了台灣碩士生與交換生,甚至連港澳、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學生和訪問學者也聞風而至。 2007年,我們因此發起歐洲台灣青年學者人文社會學會,並定期舉辦年會,2008年成立超克藍綠共筆部落格,2009年出版了批判郭冠英現象的《超克GGY》,在大家陸續回台的2011年,則匯聚留荷時所思所學,出版了《新荷蘭學》,希望成為台灣建國的參照。在書中,奕齊是唯一貢獻兩篇文章的作者,分別探討荷蘭的移民政策與同志運動。
以奕齊的智識、才華與能力,他若願意走上學術之路,絕對可以一帆風順,成為重量級學者。但台灣的政治處境令他極度擔憂,特別是2012年總統大選結果,故在博士論文即將完成之際,選擇中斷論文寫作,投身政治。我們這些好友曾大力勸說他,拿到博士學位再參政不遲,但台灣現狀催逼著他,他可說是奮不顧身回應這份呼召。我們當年在歐洲留學的朋友,回台後陸續找到學術單位的工作,生活相對安穩;但同時,奕齊卻是在沒有固定收入的情況下,爭取各界支持,成立政團、政黨,帶領一群有理想的年輕人投入政治。千辛萬苦,自不待言。
奕齊是個有能力引領多樣進步議題的政治家,但他知道台灣最主要的危機是什麼。十多年前他在荷蘭時常提到中國因素對台灣的危害,我還不時認為是過度擔憂,沒想到近年來,這些危機竟如此迫近。他所思所憂,都一一兌現。台灣在眾前輩的犧牲與拚搏下,我們今日才享有高度的民主與自由,也才能繼續敦促各個領域的進步。然而,這些辛苦得來的進展,卻亟可能在極短時間內瓦解。在此危機下,台灣需要兼具智慧、勇氣與正直的政治家。他的立場必須清晰、堅定,而且亟具遠見。
認識奕齊15年,他就是這樣的人。
2020年大選,政黨票請投台灣基進,送奕齊進國會。
-\-\-\-\-\-\-\-\-\-\-\-\-\-\-\-\-\-\-\-\-\-\-\-\-\-\-
#一起推奕齊
#一起戰未來
#各界聯推請進:https://www.surveycake.com/s/R1da8
中大建築系收生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力薦台灣優質政治人物陳奕齊──留學友人篇〕
❚以生命實踐政治信仰
II 奕齊近年的各種倡議,皆非一時興起,而是多年思考與辯論才醞釀而成的理念 II
黃恩宇/成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
我和奕齊都是在2004年到荷蘭萊登大學留學,並在同年10月初萊登解放紀念日慶典期間認識。在談奕齊之前,我想先談談這個節日。
萊登城慶是為了紀念1574年10月3日成功抵擋西班牙人的圍城。圍城長達一年,戰至遍地飢饉病亡,仍不投降,最後等到援軍解救,終獲勝利。因課堂上人類學老師的要求,我需參與、觀察、訪談並記錄三天慶典活動,我到公秤所排隊領取麵包鯡魚、參加教堂儀式、一起頌唱紀念歌曲、逛慶典市集、與群眾舉杯喝酒,最後在煙火秀之中結束。
短短三日,帶給我莫大震撼,彷彿親身經歷了400多年前人們在盼望與絕望之間的等待與煎熬,以及解放後的激情與狂喜。我雖非市民,也非荷蘭人,更幾乎聽不懂儀式中的荷文演講與歌曲。但我卻體會到過去在台灣所有國家慶典中,從未有的感受。他們對歷史有深刻的認識和認同,並在每年的慶典中再現並共同塑造這份情感。而台灣的國慶所立基的歷史,卻缺乏共同詮釋和情感。當時我真正意識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的台灣,是多麼不正常的組合。
這讓我產生一連串關於國家認同乃至自我認同的疑惑,後來才知道,這些疑惑早已是奕齊多年來的關切。隨後幾年在萊登聚集的台灣博士生,由於年紀相仿,也有相似的關懷和興趣,便開始定期聚會,報告專業領域的研究心得,並互相提問交流。奕齊是政治經濟,其他有歷史、法律、宗教、文學、語言、社會、藝術、區域研究等等,我則是建築史。
每月一次討論會中,大家都是全心參與熱烈討論,然後做飯聚餐。餐後酒酣耳熱之際,繼續延伸討論,直到深夜甚至清晨。奕齊總是能協助大家深入思考許多問題,是聚會的核心人物。而不管主題為何,後來話題總是聚焦到台灣:台灣的歷史、政治、社會、族群、產業、文化等等。如果人一生能有幸遇到幾次階段性的啟蒙,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一次就是遇到奕齊與這群台灣留學生。
當時奕齊已經開始拋出他對打造正常國家的想法,諸如政黨政治的側翼角色、國家主權防衛機制、媒體監督機制、工會組織、族群關係等等。這些想法逐漸成熟,也成為之後台灣基進(前稱基進側翼政團)推動的方向。2014年,基進側翼政團成立時提出的三大支柱:政治民主化(反殖)、主權自主化(反帝)與社會自由化(反剝削),早就是奕齊在討論會時多次提出的。簡單說,奕齊在台灣近年政治生涯的各種倡議,皆非一時興起,也非迎合或媚俗,而都是多年思考與辯論才醞釀而成的理念。
以奕齊作為靈魂人物的討論會,規模愈來愈大,之後不僅加入了台灣碩士生與交換生,甚至連港澳、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學生和訪問學者也聞風而至。 2007年,我們因此發起歐洲台灣青年學者人文社會學會,並定期舉辦年會,2008年成立超克藍綠共筆部落格,2009年出版了批判郭冠英現象的《超克GGY》,在大家陸續回台的2011年,則匯聚留荷時所思所學,出版了《新荷蘭學》,希望成為台灣建國的參照。在書中,奕齊是唯一貢獻兩篇文章的作者,分別探討荷蘭的移民政策與同志運動。
以奕齊的智識、才華與能力,他若願意走上學術之路,絕對可以一帆風順,成為重量級學者。但台灣的政治處境令他極度擔憂,特別是2012年總統大選結果,故在博士論文即將完成之際,選擇中斷論文寫作,投身政治。我們這些好友曾大力勸說他,拿到博士學位再參政不遲,但台灣現狀催逼著他,他可說是奮不顧身回應這份呼召。我們當年在歐洲留學的朋友,回台後陸續找到學術單位的工作,生活相對安穩;但同時,奕齊卻是在沒有固定收入的情況下,爭取各界支持,成立政團、政黨,帶領一群有理想的年輕人投入政治。千辛萬苦,自不待言。
奕齊是個有能力引領多樣進步議題的政治家,但他知道台灣最主要的危機是什麼。十多年前他在荷蘭時常提到中國因素對台灣的危害,我還不時認為是過度擔憂,沒想到近年來,這些危機竟如此迫近。他所思所憂,都一一兌現。台灣在眾前輩的犧牲與拚搏下,我們今日才享有高度的民主與自由,也才能繼續敦促各個領域的進步。然而,這些辛苦得來的進展,卻亟可能在極短時間內瓦解。在此危機下,台灣需要兼具智慧、勇氣與正直的政治家。他的立場必須清晰、堅定,而且亟具遠見。
認識奕齊15年,他就是這樣的人。
2020年大選,政黨票請投台灣基進,送奕齊進國會。
---------------------------
#一起推奕齊
#一起戰未來
#各界聯推請進:https://www.surveycake.com/s/R1da8
中大建築系收生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明日燈飾必須拆下,換到歡呼聲不過一剎。」陳奕迅的一首Lonely Christmas,道出了狂歡過後的空虛,燈光拆下後的淒涼。
被「消費」包裝的聖誕節
剛踏進十二月,各大商場,甚至大街小巷都開始忙起來,為的就是要佈置璀璨、華麗的聖誕裝飾來迎接聖誕節。平安夜普天同慶,人人都拿起手機,紀錄這晚的燈火燦爛。然而節日過後,各處的聖誕裝飾是如何消失的,沒有多少人知道,個個只道再過不久的新年,又會有另一番奪目的佈置。從此躺在堆填區的節日樹,自然是無人問津。
環保並不「離地」
「每個聖誕節其實都浪費好多資源、電力。我哋就想用環保啲嘅方法,同時教導小朋友。」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的學生Tiffany,連同5位同學開辦了Dozen Design Studio,用同樣是無人問津、卻隨手可得的雞蛋盒,營造出一個綠色聖誕節。即使身邊有人會不明白,他們為甚麼要用課餘的時間,來做這些對日後工作可能完全沒有幫助的活動,但Tiffany都覺得這是有意義的,因為可以去教育下一代的小朋友,過更環保的生活。
這一群建築系的學生,用廢棄的雞蛋盒製作出一棵「聖蛋樹」,同時和社企IM Creative「創想聯萌」合作,收集了150多個小朋友的作品,在深水埗的「綠在深水埗」園區裏,裝飾出一個不一樣的聖誕節。
展覽:EGG-MAXTREE 聖蛋樹
日期:12月22至27日
時間:08:00-20:00
地址:九龍深水埗通州街339號
-------------
《港。故mini》:東網為你送上,香港各階層的小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Follow埋《港。故》IG,睇更多精彩靚相:http://bit.ly/oncckonggu_IG
中大建築系收生 在 海恩奶油 HeinCream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年過去又放榜,感謝自己終於儲夠能力,可以把我由中一開始,就想要吶喊的內容拍成影片。送給每一個在學制裡爭扎的你🍀加油
道歉:
〉 理真氣壯的壯字寫錯了呢
〉影片無法給各位一個完備的答案,學制最後要走的方向,但是有一天我們會找到的,嗯
🌸香港學制背景解釋】
香港學生讀完六年小學(國小),就會入讀六年制的中學。
中一到中三叫做初中,中四到中六叫做高中;
高中最後一年參加的公開考試,由考評局舉辦,叫做
中學文憑試:簡稱DSE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相等台灣學測指考、大陸高考。
文憑試必考的科目有:
中文(國文)、英文、數學、通識(像綜合人文的科目)四科。
選修科目則包括各個文理科目。通常學生會考2-3科。
考試成績以7個等級分,
由低至高排:1、2、3、4、5、5*、5**
所以考生在計算總成績時,會以1-7分加總和。
按不同的大學收生標準,有些只看最好成績的五科,有些看六科。
Best 5:最好的五科,滿分35分;
Best 6:最好的六科,滿分42分。
30+分的成績是建築系、法律系、醫科的基本門檻,算是相當不錯。
〈其他香港用語翻譯〉
上樓:買房子
小兒科:沒難度的小事
Band A:大學派位頭三志願總稱
Maths:Mathematics 數學科
MC:Multiple Choices 多項選擇題
formula:方程式
VA:Visual Arts 視覺藝術
諗咁多做咩姐/即:想哪麼多幹嘛
做完份paper先講啦:先做完卷再說 好嗎
夠鐘上堂喇:已經是時候上課了 可以嗎
唔好放棄:不要放棄
興趣當飯食:興趣當飯吃,用興趣作為掙錢的工具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soundtrack)
🌸鳴謝參考:我的故事(下)——伯賴
【真。伏game評】藍鯨遊戲|Blue Whale——平民遊戲工作室
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 Sir Ken Robinson------T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挖挖看更多影片
海恩奶油是誰/ https://bit.ly/2Tl87XK
閃光情侶系列/ http://bit.ly/2JuQ7KO
學霸海恩傳功/ http://bit.ly/2umiArP
人生事件Vlog/ http://bit.ly/2upSwfb
你要懂的香港/ http://bit.ly/2JtrU7B
我眼中的台灣/ http://bit.ly/2ujjq8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追蹤海恩奶油
海恩的Instagram(有很多偷拍)
https://www.instagram.com/heincream/
海恩的Facebook粉專(常常有抽奬)
https://www.facebook.com/heincream
訂閱海恩奶油(YouTube主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iH...
訂閱heincream[HK](第二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u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司應援收集中
CHITS 是我稱呼粉絲的名字,開放收件信箱: http://bit.ly/2HMuV0s
🧀翻譯長期招募中
幫忙上英日韓各語言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
音樂音效源:
YouTube Audio,DOVA-SYNDROME,Nicolai Heidlas, Bensound, HookSounds
✿講稿
【放榜】DSE 35分想對你說的事
我的名字叫龍海恩
2016文憑試考35分
我現正就讀港大環球商管
人生一帆風順
從此不憂吃喝愛情
上樓都是小兒科
到退休到死為止 也可以優哉游哉
我人生的改變
一切都是由上年放榜那天開始
抱歉 我騙你的
其實我是best6 35分
現正在台灣就讀媒體傳達設計
英文叫communications design
分組有3D動畫 和 新媒體(遊戲、裝置)
報考大學時
台灣的設計學院只看過我的作品集
完全不知道我文憑試的分數
莫說上了大學以後
真的沒有人有興趣問我 公開試考得怎樣
我的例子可能有點極端
但事實是在大學
無論考得好還是不好
根本就不會有人想知道你考幾分
我老師說最多在求職的時候
個人履歷要加一欄「公開試成績」
但也就僅止如此
至少 沒有人會像我這樣
用分數來做自我介紹
-
我知道在看影片的你現在可能想反駁
「說甚麼DSE的分數沒用?」
「我現在不夠分入Band A」
「拿不到入場券了」
「你這些成績好的人
有經歷過我的感受嗎?」
對不起
可能我真的沒有
我可能也說不出 比較像安慰的內容
但是在上年放榜的班房裡面
我收到分紙 開心了一會之後
我就跟其他同學一起哭
我也很難過
我不是讀名校
我不喜歡看到我所愛的同學
承受前路茫茫的痛苦
我不喜歡自己在一場不公平的比賽中脫穎而出
我不喜歡每一個香港學生
花光自己最珍貴的青春在一個考試裡面
最後考評局只給出了幾個數字 去總結 評價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
你備試的時候
真的覺得一切也合理嗎?
難道你不覺得 DSE就是一個
比拼「浪費時間」的遊戲嗎?
我不否認
我在不同的科目裡 的確獲益良多 例如中英文 通識
我不否認
要銜接大學各個科系
中學有不同的選修科有其需要的
然而我也無法不承認
我們浪費在 操卷 補習 死背書 備試
或者是一些
根本沒有用的考試範圍上
所用的時間,青春
的確不計其數 價值不斐
阿Sir 對不起
我要用數學去舉例
我算是數學好 做題快
我看著我那些文科同學
被迫好痛苦地做MC?
我不明白
明明大學肯定不會讀這類科目
明明一世人也不會用到那條長得誇張的formula
中文卷一閱讀卷
我不明白
為甚麼我要操那麼多份一個半鐘又一個半鐘的歷屆試題
為的就是去看懂考卷上面那些
正常讀者不會問
作者自己也不懂得答的問題
視覺藝術
我用Hein Cream的名字在YouTube拍了
13個【VA DSE】一共140+分鐘的影片
說真的
這些所謂教學片
裡面沒有一個是教真正意義上的藝術
全部都是教你如何在考評局手上拿高分 如何做好考評局的卷
諷刺吧?
可惜更加諷刺的是
DSE這個似乎是 「定生死前途」的遊戲
扔越多青春 分數就越高
看誰甘願扔罷 他就贏了
看誰資質好 扔時間的成本效益越高罷如果這樣是叫”勤奮”
那我只能說我這種是
“求學是為求分數的勤奮”
說出來也不知道有甚麼好光彩
同樣地
失手 考不好 成績不及別人
根本不需要感到慚愧
不是嗎?
個game本來就錯了
我們被迫玩罷
-
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
—— 愛因斯坦
中學畢業一年
我終於有時間去學
營養 健康 跳舞 心理 語言 文化 社會 歷史 藝術 哲學 設計
這些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學問
19年來
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在用
100%的智商活著
而不是每朝醒來
騙自己說
諗咁多做咩即
做完份paper先講啦
夠鐘上堂啦
因為拍YouTube我遇上許多
背景不一樣 可以稱作「奇葩」
的人
有人是自學生 有人出生於外國其他學制
有人年紀比我小
但是他們全都比我更早開始自己的人生
我在他們身上看到 自信、成熟的光芒
真的非常閃亮、耀眼
原來 求學真的可以”不是求分數”
原來教育 是真的可以改革
然而在改變發生之前
我很擔心這段影片會不會被未讀完文憑試的學生看到?
會不會大家看完之後就沒動力讀書了
我想分享我當年備試的其中一個動力
是我班主任教的
我當時問她:
「我都去台灣讀設計了」
「考完了 分數也沒人看」
「刻苦耐勞 為了甚麼?」
她說:
「只有考好文憑試
我才能變得有說服力
理直氣狀地跟所有人說
我讀設計 是我自己的選擇」
做足了所有DSE的要求
我才能在這裡大聲地說
我覺得成件事真係好錯。
(圖)
我信佛 但我想引用
耶穌說: 「 有人打你的右臉, 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這句說話不是指任何一個不公義的時候
而是面對巨人
巨大的惡人之時
出生於香港
逃避不了的教育制度之時
你要我考好DSE 我考
你要我扔時間 我扔
作為學生 順應這個學制 是種公民抗命
香港的學生是不會輕易被這個學制的荒謬考起 打敗
我們可以去證明 這個學制是有多荒謬
當然如果你已去到考完DSE 放榜的階段
你要做的就是
唔好放棄
無論結果如何 以後要走的路如何
唔好放棄
活好過好
不要接受考評局評價你的分數
不要被這個制度打敗
入大學的優點
是你會更方便地接觸到資源
遇上許多 你能從他身上學到東西的人
有很多活動 讓你去經歷 從中改變自己
但是 如果我在大學裡不去讀書不去請教不自己找東西學不爭取新的經驗
跟沒讀大學是一樣的
相反 無論身處甚麼環境
自己去讀書 請教 找感興趣的事物去學 爭取新經驗
你的成長
隨時比一個大學生來得更多
尤其是我們身處在資訊發達的時代
有甚麼想學 去YouTube search就有了
今日的社會型態
我相信它在向一個更好的方向發展
不再一昧追求 學歷高 讀書好
而是更重視 每個人獨特的優點、特長
職業出現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
喜歡哪個範疇就去學吧
喜歡甚麼興趣 衝
喜歡咩運動 語言 遊戲 商品的就去研究吧
DSE完了就隨它吧
想笑的 笑
想哭的 哭
沒事的
♥️
我個名叫龍海恩
我文憑試考幾分不重要
我而家讀緊興趣當飯食的設計系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
我會為吃喝愛情而煩惱
上樓可能仍是夢
但到退休到死為止
我也會
拼命「生活」
我人生嘅改變
一切都係由現在這刻開始
中意可以點like
分享給你的父母 同學 朋友 身邊的人看
留言告訴我 你對學制的感受
以上所有動作也令影片有更高的曝光率
最後你可以訂閱
我係Hein Cream 奶油
下條新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