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正漸漸甦醒中💗
政府的振興方案也初見成效
國際上也開始了許多經貿洽談㊙
大家繼續加油💪
颱風最近都遇到台灣就轉彎↪️
大家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這裡是「颱彎」呀~
最近很熱嗎?
關注「財金週週秀」,
金編下週再講冷笑話給大家聽😄
---
〖2020.8.24-8.30 重要財經新聞摘要〗
1️⃣台廠赴捷克投資 打造進軍歐洲市場新絲路
👉https://pse.is/vlx5j
👉 https://pse.is/vuyrv
捷克參議院議長率團訪台,讓台廠進一步關注捷克投資環境;經濟部分析捷克具工業基礎深厚、工資與土地成本低、歐盟會員國身分三大優勢,產業界更認為地理位置優勢也是吸引業者前往投資的考量因素。另外,合作金庫與中國輸出入銀行也宣布啟動赴捷克設立辦事處的評估計畫。
2️⃣7月景氣燈號續亮黃藍燈 台灣經濟逐步改善
👉 https://pse.is/vzk4n
國發會公布7月景氣燈號,雖然續亮代表「趨弱」的黃藍燈,但已經出現好消息,綜合判斷分數較上月增加2分,且景氣領先指標連4月回升,國發會官員指出,台灣經濟還是低緩,但正逐步改善。
3️⃣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出爐 組國際隊拓展海外市場
👉https://pse.is/twn3g
金管會公布「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甄選有潛力的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業者組成國際隊到海外拓展市場,優先鎖定英國、波蘭、美國、法國、星港、菲律賓及新南向國家,且用3年時間推動60項措施,希望形塑友善的金融科技生態系,並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可及性、使用性及品質。
4️⃣金融三業上半年賺3376億元 唯獨銀行業年減逾1成
👉https://pse.is/vjj7s
金管會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金融三業(銀行、保險、證期投信)獲利情況,合計稅前盈餘為新台幣3376.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461億元,年減幅約2.4%。其中,銀行業受金融資產評價縮減,獲利衰退逾1成,也是三業中唯一衰退者。
(動動手指給這篇文一個讚👍支持財金週週秀繼續走下去!)
中國輸出入銀行 評價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海峽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生活在寶島的台灣人,同時也是傳承五千年中華民族血脈與文明的中國人。而今有些人將「台灣人」與「中國人」加以區隔、對立,無非出於煽動族群情緒的選舉政治操弄,既無助台灣內部的團結,也有礙兩岸人民的友誼。>
如果刻意強調「你是中國人」、「我是台灣人」,那麼,進一步的邏輯會是:孔子、孟子、李白、杜甫都是你們中國人,不是我們台灣人!那對台灣的歷史文化評價又有什麼加分作用呢?
「中國」一辭,本來是指歷史上的華夏族、漢族地區。至於一般所稱的「本土台灣人」,則是指閩南後裔,最早跟隨鄭成功渡過黑水溝移民台灣,其先祖源於「河洛」,亦即黃河、洛水之中原地帶。《詩經‧小雅》:「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禮記‧中庸》:「……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足見「中國」名稱原是與蠻夷區隔而來,亦即與「中原」、「中華」涵義相同。
即便是在目前的台灣社會,放眼文化界和企業界,「中國」之名亦俯拾即是。例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醫藥大學,以及中國信託投資公司、中國鋼鐵公司、中國輸出入銀行……。如果還硬要把「中國」這個名號奉送彼岸專用,豈不也與台灣現實社會情境脫節?
2000年5月20日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大陸官方曾發表聲明,謂:「一個中國原則,見之於台灣當局多年來的有關規定和政策文件,不是我們單方面強加給台灣的。」意指按照台灣當前憲政法制所體現的「中國」之概念,彼岸是可以接受的;這也正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雙方默契。從而,「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這樣的史觀,既對台灣沒有減分,而對兩岸的共存共榮、互利雙贏,則有加分作用。那麼咱們台灣人又有什麼反對的必要呢?
兩岸一家人》省思台灣人的中國史觀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00628003697-26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