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壺-90中期。水仙不開花(裝蒜)
紫砂工藝五廠-華藝陶器具出品
請品嘗重量級重砲級的訪談。適用當代紫砂壺上,細讀後盪氣迴腸。爽👏
陳傳席:陳傳席(1950年9月-),男,江蘇徐州人,生於山東,中國美術史學家、美術理論家、書畫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當代國畫可以用「很差」兩個字來評價,甚至應該說是一敗塗地、全軍覆沒。挑不出一兩個代表性畫家。問題的關鍵在於畫家文化的缺失。沒有文化功底,畫畫的基本功再好,作品格調也上不去。因此中國當代書畫沒有前途,難出大家。中國美術教育把畫畫淪為高考的終南捷徑。書畫是小道,當代國畫這麼差,主要是因為畫家沒有文化。
著名文藝理論家陳傳席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稱:日前,韓國著名藝術家、美術評論家金兌庭對中國當代美術現狀提出了直率而尖銳的批評,認為「中國當代美術的確走到了危險的邊緣」、「藝術家寫得畫得都很快,自己的精神完全沒有了」。對此,向以直道而言行世的著名美術史學家、文藝理論家陳傳席表示完全贊同。在接受本報專訪時,陳傳席除了暢談自己的人生、學術歷程外,也對當下的中國書畫界進行了強有力的針砭—他強調,文化底蘊的缺失是當代書畫創作中的致命傷。
1、現代挑不出一兩個代表性的畫家
廣州日報:最近韓國的金兌庭教授對中國當代書畫現狀進行了「大批判」,您同意他的觀點嗎?
陳傳席:金兌庭的評論非常好,非常中肯,中國大多數評論家都難以說到這個點上。作為一個韓國人,能看得這麼清楚,很難得。
廣州日報:就您看來,中國當代書畫創作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陳傳席:可以用「很差」兩個字來評價,甚至應該說是一敗塗地、全軍覆沒。早一點還有李可染、傅抱石、徐悲鴻等名家,現在卻是挑不出一兩個代表性畫家。我想,問題的關鍵在於畫家文化的缺失。沒有文化功底,畫畫的基本功再好,作品格調也上不去。因此,對中國當代書畫的前途,我個人比較悲觀,如果美術教育不改革,難以出大家。唐詩為什麼那麼昌盛?就是科舉考試要考寫詩,於是形成了社會風氣。現在美術學院招生,只看素描、色彩水平,不考傳統文化,不考《經》、《史》、《子》、《集》,畫家的文化修養能好到哪兒去?畫畫不過是淪為高考的終南捷徑。雖然現在很多美術院校中有所謂傳統文化教育,但那都是走過場。
一方面,畫家的素質不行,另一方面,當代的書畫熱卻可謂空前絕後,人人都想當書法家、畫家,對此,我很擔憂。像我認識的一位功力很深的醫生,他還在主持國家項目,卻拚命要調到畫院工作,他說當醫生很辛苦,而到畫院上班,每日優哉游哉,出去遊山玩水也是工作,錢也多,為什麼還要當醫生呢?畫畫變成了貪圖安逸的終南捷徑,能行嗎?
我始終認為,書畫是小道,不該孜孜以此為專業,更不該全民都想以此為專業。儒家強調「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首先「志於道」,再據德於仁,藝術才能有所成就。如果沒有大見識、大胸襟,每天寫寫畫畫,永遠只能在小道上轉悠。像毛澤東、魯迅、于右任,他們的字多好,他們哪位又是專業書法家?可見,書畫是意識形態,沒有文化底蘊和社會閱歷等大道為支撐,永遠做不好。
2、新文人畫僅是借用「文人」概念
廣州日報:對古代書畫,您的認識和感受是非常深刻的。今天,明清院體畫備受市場熱捧,常常拍出很高價格,在您看來,文人畫與院體畫的藝術價值有哪些差異?您更認可哪一種?
陳傳席:近現代學者常批評院體畫柔媚細膩,也常把院畫和院體混為一談,其實並不準確。我做過詳細的考證,五代、北宋有院畫而無院體,院體畫始於南宋李唐、馬遠、夏圭。南宋畫家有家國之恨,怒髮衝冠,故所作院體畫,用大斧劈皴,氣勢磅礴、剛勁濃烈,發人振奮。但院體畫就南宋最好,後來學南宋者,因為時代背景不相同,難得見好作品。
而文人畫講究文雅,以儒道思想為精神旨歸,道家認為柔弱勝剛強,儒家倡導「子不言怪、力、亂、神」,所以文人畫是反對院體畫那種直白強悍的。歷來文人攻擊院體也都說它粗而硬、污而燥,不曾說它柔媚細膩。
就兩者比較而言,文人畫的線條更變化多端,所以總體上略勝一籌
廣州日報:在您看來,今天的社會文化土壤還有利於文人畫的產生與發展嗎?
陳傳席:當今所謂的新文人畫,我認為只是借用這個概念罷了:現在多數人沒讀過《十三經》、《二十四史》,基本知識都沒掌握,哪裡稱得上是文人?
廣州日報:有外媒稱:「中國現代有三派:現代派爬得太高,新文人畫靠得太近,唯陳傳席畫派立得最遠。」對此您作何理解?
陳傳席:所謂「現代派爬得太高」,是指中國的當代藝術家認為繪畫不應該只追求形象和色彩,要有哲學,要有思想內涵,但他們自己並沒有哲學和思想內涵,更沒有真正創作出這樣的作品,有的認識也是錯誤的,更談不上有好的作品了;所謂「靠得太近」,是指當下很多畫家認為傳統有用,仍然走著傳統的路子,卻還遠遠沒達到古人的高度。
附:陳傳席:有些人越畫越差是因為文化底子
中國畫傳統:一個是書法,線條是書法線條,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標準是得擁有國學基礎。
陳先生認為:中國畫有自己的一套語言,西方很多著名的藝術家都是學習了中國畫的語言而成功的,畢卡索臨摹齊白石的作品臨了二十多本。如果中國畫沒有了,西方繪畫也不能發展。
連外國人都講「中國的藝術是哲學的,外國的藝術是科學的」。既然是哲學的,是形而上的,那麼學好中國畫就要讀書,不讀書是不行的。有些人是越畫越差,雖然技巧越來越好,但是沒有文化底蘊也不行,技法、構圖都沒問題,就是沒有看頭。為什麼沒有看頭呢?沒有中國國學的底子,肚裡沒有墨水,畫出來就不行。
陳先生認為,藝術是自我表現的,你是什麼樣的人畫出來就是什麼樣的。沒有文化想表現出來有文化是不可能的。就像有個故事講的:一個書生寫不出文章,很苦惱地說:寫文章跟女人生孩子不一樣,女人生孩子,肚子裡本來就有孩子,而文章要想寫出來也需要肚子裡有「貨」才行。
沒有傳統文化就表現出「沒有傳統文化」,有傳統文化就表現出「有傳統文化」。 有些人一開始畫得好,後來畫不好,是因為年輕本身有朝氣,就像女孩子,十八九歲人生最美好的時候,怎麼樣都好看,可是年長了如果沒有文化內涵,就會失去那種靈氣。而齊白石、黃賓虹等這些大師越畫越好,是因為他們本身的文化底蘊支撐,黃賓虹的國學基礎很了得。
中國美術學院招生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53年前的今天,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新建的國父百壽紀念館(大仁館)舉行落成典禮,由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長子孫科博士揭幕。
民國54年(1965年)11月11日,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新建的國父百壽紀念館(大仁館)於上午在陽明山華岡舉行落成典禮,由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長子孫科博士主持揭幕。左下角照片中,左一是中國文化大學之創辦人張其昀先生,左二是孫科博士。(中央社記者潘月康攝)
1921年,梁啟超擬在天津辦一學校,定名為「中國文化學院」,並與地理學者張其昀約定,創校後將請他出任助教,雖因經費無著而未辦成學校,但張其昀對此知遇之恩銘記心頭,並盼能繼任其遺志以作為報答,而這正是後來他在創校時的校名由來。
1962年,學校籌備之初,時任教育部部長的張其昀決定先辦研究所,校名定為「中國文化研究所」,下分十二個學門:三民主義、實業計劃(甲)工學、(乙)農業、哲學(含教育)、文學、史學、政治、經濟、法律、地學、家政及藝術。
1963年5月,大學部哲學、中國文學、東方語文(內分俄文、日文、韓文三組)、英文、法文、德文、史學、地學、新聞、美術、音樂、戲劇、體育、家政、建築及都市設計等十五個學系成立;九月,夜間部行政管理、社會工作、大眾傳播與商學等四學系成立並招生,校名自此改為「中國文化學院」。
增設大學部後,創辦人張其昀原欲將校名命為「遠東大學」,但當時的總統蔣中正認為「遠東」為歐美之地理觀點,建議他還是以「中國文化」為校名較好。於是在1980年,中國文化學院改制為大學,名為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文化大學位於陽明山山仔后的校區原為一片橘子園,當年乃自四川籍譚淳風先生手中購得此建校基地。迨至校舍落成,創辦人張其昀取「美哉中華,鳳鳴高岡」之意,擷「華岡」二字當作此處之地名。在現今文大校園的大賢館頂樓(集吳稚暉字)、曉園碑刻,與大義館西面入口(于右任書)均可見到華岡二字,而校內學生社團也多冠以華岡二字,以表示屬於中國文化大學的社團,另外,曾在中國文化大學就學或服務的人都可稱為華岡人。
中國美術學院招生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祝我的母校師大附中70歲生日快樂!
651 張哲生
謝謝「讀角窗 UNIQORN」授權讓我轉載影片於此與各位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uniqorn.tw
國立臺灣師大附中的歷史:
1937年4月1日,臺北州立臺北第三中學校創立於今臺北市信義路三段143號。
二戰後,1945年12月,校名更改為臺灣省立臺北第三中學,之後在1946年1月再更名為臺灣省立臺北和平中學。
1947年4月10日,臺灣省教育廳正式行文同意於臺北和平中學原址籌設臺灣省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此後,每年的4月10日即為附中的校慶日。
1955年,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名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附中隨之更名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1967年7月,臺灣省立師範大學改隸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中跟著更名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1979年5月2日,總統令公布高級中學法,同時廢止中學法,因此師大附中校名於新的學年度開始時(1979年8月)隨法令更改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並一直沿用至今。
順便一提,師大附中國中部於1980年成立,當年招收新生六班;附中雖然在創校初期(和平中學時代)曾有過初中部,但於1961年因應「省辦高中,市辦初中」政策而停止招生,一直到1980年8月才再度開辦國中部。
………………………….
《回首是藍天》 Blue Overtone
窗裡的年少 望向窗外的未來
那片湛藍天 因你選擇而存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七十週年校慶微電影
A Short Film for HSNU 70th Anniversary
………………………….
▍行政組 PRODUCTION UNIT
出品人 Presented by: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友會 HSNU Alumni Association
黃旭田(435) Otto Huang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
陳飛鵬(48)
製作人 Producers:
李如玉(542)Sophia Li
侯福義(466)Fu-Yi Hou
陳乘風(299)
陳志榮(590)
江復正(503)Johnny Jiang
製片統籌 Production Manager:
蘇庭睿(1137)Ting-Ruei Su
執行製作 Production Studio:
讀角窗 UNIQORN
http://www.uniqorn.com.tw
………………………….
▍編劇組 SCRIPT UNIT
編劇 Story:
葉明勳(742)Eric Yeh
腳本 Scripts:
廖俊傑 Danny Liao
葉明勳(742)Eric Yeh
蘇庭睿(1137)Ting-Ruei Su
分鏡 Storyboard:
葉明勳(742)Eric Yeh
陳逸書 Bkenoch Book
▍導演組 DIRECTOR UNIT
導演 Director:
葉明勳(742)Eric Yeh
副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廖俊傑 Danny Liao
表演指導 Director of Performance:
蘇庭睿(1137)Ting-Ruei Su
彭筱茵 Hsiao-Yin Peng
黃仲崑(324) Michael Huang
場記 Script Supervisor:
吳欣潔 Cindy Wu
▍攝影組 PHOTOGRAPHY UNIT
攝影指導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陳逸書 Bkenoch Book
攝影助理 Assistant of Photography:
張宸瑋 Chen-Wei Chang
技術指導 Technical Director:
陳領利 Jacky Chen
燈光指導 Gaffer:
陳領利 Jacky Chen
燈光助理|推軌 Best Boy and Dolly Grip:
陳永慶
平面攝影 Graphic Photography:
楊健文 Remy Yang
▍美術組 ART UNIT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
陳意宗(725)Benjamin Chen
化妝師 Makeup Artist:
游懿庭 Yi-Ting Yu
莊梅君
舊公車設計製作、教室假牆 Bus Scene&Classroom:
陳意宗(725)Benjamin Chen
電影《窗外》手繪海報、劇照卡 Poster&Card for “Outside the Window”:
葉明勳(742)Eric Yeh
《藍天》畫作、片尾手繪插畫 “Blue Sky” Painting and Ending Illustrations:
陳意宗(725)Benjamin Chen
▍樂聲組 MUSIC & SOUND
音樂總監 Music Director:
金大為(1046) DK David King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李承軒 Foo Lee
現場收音 Boom Operator:
曾煥炘 Sigo Tseng
廖俊傑 Danny Liao
▍後期製作 POST-PRODUCTION
剪輯|調光|特效 Editor, Colorist, VFX:
葉明勳(742)Eric Yeh
調光顧問 Coloring Consulters:
曾煥炘 Sigo Tseng
陳逸書 Bkenoch Book
音樂後製|成音|後製 Music&Sound Post-production:
金大為(1046) DK David King
旁白錄音 Voice-over Studio:
大為音樂 David Music Studio
………………………….
▍演員 ACTORS & ACTRESSES-HSNU
Michael-Michael (2017):
黃仲崑(324)Michael Huang
小 Mi-Michael (1974):
石知田(1172)Chih-Tian Shih
司機 Driver:
彭文達
合作社阿姨 Cashier (1974)
李如玉(542)Sophia Li
合作社小姐 Cashier (2017):
陳可馨 Sunny Chen
附中學妹(合作社)Girl in Shop (2017):
魏宇靜(1129)
小 Mi 教官 Military Instructor:
王雅志(514)Troy Wang
小 Mi 老師 Teacher:
江海邦(496)Hai-Pang Chiang
小 Mi 同學 Student (1974):
施心鵬(1400)
袁才育(1373)
陳永軒(1373)
蘇庭睿(1137)Ting-Ruei Su
附中學弟妹 (走廊)Students in Corridor:
鄭濬承(1428)
楊永清(1384)
李岢蓉(1431)
吳信賢(1346)
居哲瑋(1416)
Michael 替身Stuntman (2017)
陳意宗(725)Benjamin Chen
小 Mi 替身 Stuntman (1974):
曾健益
Chien-Yi Tseng
校門口路人 Pedestrians
陳意宗(725)Benjamin Chen
張宸瑋 Chen-Wei Chang
▍演員 ACTORS & ACTRESSES-Cafe, Play within a Play
劇中劇導演 Director in Cafe:
蘇庭睿(1137)Ting-Ruei Su
劇中劇年輕男 Boy in Cafe:
金大為(1046)DK David King
劇中劇年輕女 Girl in Cafe:
吳欣穎(1132)
劇中劇燈光師 Gaffer in Cafe:
黃冠穎(顯淞)(802)
劇中劇 Boom Man in Cafe:
吳宥錡(1303)
劇中劇美術 Art in Cafe:
陳意宗(725)Benjamin Chen
………………………….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師大附中校長 Principle of HSNU:
洪仁進(432)
師大附中校長室秘書 Secretary of HSNU:
陳玲玲
師大附中學務處訓育組組長 Officer Of Student Affairs:
廖子瑩
師大附中文具部主任 Stationary Shopkeeper:
陳材河
曾煥炘先生 Sigo Tseng
吳欣潔小姐 Cindy Wu
劉遵五先生 Tsun-Wu Liu
黃冠穎(顯淞)(802)
河馬屋攝影整合 Hippo Photography Solution
https://www.facebook.com/hipporent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 Dancecology
https://www.facebook.com/dancecology/
欒樹下書房 Editors Books
https://www.facebook.com/editorsbookscafe/
………………………….
▍片尾曲-〈藍天〉THEME SONG: “Blue Sky”
演唱 Vocal:
金大為 DK David King
作曲 Composer:
金大為 DK David King
作詞 Lyrics:
葉樹賢 Oatall Yeh
專輯 Album:
《有你 就足夠》”You Are My Everything”
唯我群體工作室 iDo Music Group, 2016
中國美術學院招生 在 招生办 - 中国美术学院 的相關結果
1928年,卓越的教育家蔡元培、林风眠先生,选址杭城西子湖畔,创建我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以兼容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弘扬中华文化为 ... ... <看更多>
中國美術學院招生 在 招生信息-招生办 - 中国美术学院招生网 的相關結果
中国美术学院 2022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综合素质测试入围... 中国美术学院2022年本科招生考试复试成绩查询通告 · 中国美术学院2022年招收华侨、港澳台本科生简章 ... ... <看更多>
中國美術學院招生 在 招生信息-招生办 - 中国美术学院招生网 的相關結果
...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成绩查询通知 · 中国美术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考生须知 · 中国美术学院202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目录及复试名.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