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 #新聞短打 要把焦點拉回亞太,上週四 (9/16) 中國宣布遞件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也就是CPTPP,今天台灣也宣布遞件申請加入,為亞太地區的經濟局勢增添正面變數。
去年我們曾在報導中提過CPTPP對台灣的重要性,CPTPP涵括11個成員國,目前已經有8個成員國批准了協定全文,分別是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越南、新加坡、墨西哥和秘魯。成員國之間相互同意降低貿易壁壘、提高智慧財產權保障、降低跨境服務業的准入規範、加強勞工和環境保障並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一開始CPTPP就是衝著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也就是RCEP來的。但在2016年川普當選之後,美國退出CPTPP,也讓失去最大市場國的CPTPP一度被認為無以為繼。在中國申請加入之後,CPTPP似乎又將獲得新生,順利的話,參與協定的國家將可以進入中國市場,獲得相當大的貿易利潤。
前提是中國進得去。CPTPP的加入條件採成員國共識決,而在八個正式簽署協議的成員國中,澳洲正因紅酒被中國課處218%的超高反傾銷稅,今年6月19日向 WTO 提交了貿易仲裁。
除了與澳洲發生爭執,中國最近經濟疲軟,多家機構都下修中國的2021年度經濟成長率預測,對其他國家來說,中國市場是不是還這麼「香」?不無疑問。
至於台灣自己,我們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當然是比較好的,投資機構也比較看好台灣的後勢,但因為中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缺少貿易協定一直是台灣製造業出口的硬傷。
過去加入WTO的時候就花了很大力氣,搞出一個「台澎金馬獨立關稅領域」才得以加入WTO。至於中國主導的RCEP,台灣大概是想都不用想,除非用「中国台湾」當名稱,不然是沒機會加入的。
但在CPTPP我們有更好的機會,日本現在是CPTPP的輪值主席國,曾表示「樂見台灣申請加入」,同時台灣與其他成員國,像是越南、澳洲、墨西哥,並沒有明顯的貿易衝突。因此相較於中國,台灣更容易獲得成員國在貿易上的支持。
但台灣要加入CPTPP,仍有兩點貿易爭議需要注意。第一是台灣目前仍禁止日本福島、千葉等五縣食品進口,即使附上檢驗報告亦不能進口到台灣。但就在前幾天,美國解除貿易禁令,福島出產的稻米、茨城出產的香菇等,將可以出口至美國。
同時,歐盟也即將跟進鬆綁進口限制,像是福島的竹筍和一部分的水產品,就從10月10日起,從逐批檢附實驗室放射能檢測報告,改成抽驗合格就能進口。因此台灣的食品禁令若繼續維持下去,勢必會成為與日本之間的談判焦點。
另一個談判爭議,當然就是中國了。在中國已經表態加入的情況下,成員國要不要接受台灣加入?以何種名義加入?加入的先後順序為何?都是CPTPP成員國需要再三考慮的重要政治議題,也會對台灣加入CPTPP的時程增添變數。
「中國禁止台灣水產品」的推薦目錄:
中國禁止台灣水產品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天,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對日本首相菅義偉說,
新加坡打算完全廢除福島核災後對日本食品的進口管制。
白話的說,就是新加坡同意進「核食」了。
是的,我們台灣公投結果77%的人說不要進口的核食,
新加坡總理願意主動跑去跟日本首相說我們可以進口。
但在討論新加坡的做法之前,還得先問一個問題:
「到底什麼是核食?」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福島核災10年了,還有哪些國家像台灣一樣全面禁止日本五縣食品,又有哪些國家已經有條件進口了。
(本文特別感謝協助校稿的石川カオリ)
#還記得2018年公投題目嗎
我們先回顧一下2018年那場排隊排超久的九合一公投。
當時有一案的提案主文如下:
「你是否同意政府維持禁止開放日本福島311核災相關地區,包括福島與周遭4縣市(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地區農產品及食品進口?」
因為題目太長,媒體和公眾人物就簡稱為「反核食」公投。
意及,核食只是「那些地區產出的食物」的簡稱,並不是指食物裡有輻射物質。
而且是台灣比較常說,國際間並不流行這樣一個名詞,至於台灣是誰先開始講的,已不可考。
接著我們再仔細看,這個題目其實是定義「核災附近地區」的食物不要進來,
而不是「銫含量高於某一標準」的食物不要進來。
也就是說,我們是擋下那地區的「所有食物」,
管你食物裡有沒有毒,通通不准進來。
又有個問題,這個「農產品及食品進口」,
是指從這五個縣市的土地上長出來的農產品或養殖業,
還是連送到這裡加工的食物也包含在裡面?
哇那可就多了唷。
所以台灣這個公投題目的寫法,是國際間對日本核災地區食品的處置來說,最嚴格的辣種。
我們就看看,現在國際間都怎麼審核「日本核災地區來的食物」。
我們打開核災最嚴重的福島縣政府網站吧。
這一頁寫說,目前福島縣所生產的食品,各國進口限制如下:
#全面禁止:中國、香港、台灣、澳門
#特定品項禁止:韓國、美國
#只要檢驗合格就開放進口(有附檢驗證明書):印尼、法屬玻里尼西亞、歐盟和英國、冰島、挪威、瑞士、列支敦士登、俄羅斯、新加坡
#完全解除國家或區域:39個,太多了我懶得翻
(更新至2021.1.29)
欸?啊?哪尼?
全世界只有中港澳和我們台灣一樣全面禁止福島食物嗎?
也太孤單寂寞了吧?
那美國和韓國的「特定品項禁止」是怎樣特定?
美國限定的品項大多是菇類和肉類,其他的則要抽驗,
然後一定要檢附檢驗證明,沒有檢驗證明就不給過。
韓國這邊鬧最大了。
韓國2012年起先禁止福島、青森、茨城、岩手及宮城等五縣的「鱈魚」進口。
後來東京電力公司坦承有輻射汙水流入海中後,韓國又擴大為八個縣市、共28項水產品進口。
除此之外,韓國又在2013年額外增加一項條件,就是特定區域的「所有水產品」通通都要出示檢驗,沒問題了才能進口。
這一層一層限制加上去,惹毛日本了,覺得這違反了WTO的「不歧視原則」,所以向WTO提起訴訟。
結果後來韓國二審轉勝訴,就繼續維持這樣的限制狀態。
不過我們仔細看,韓國其實是重點在於「高風險的水產品」,而不是那些縣市的食品通通不能進,所以跟台灣公投題目相比,韓國的限制至少不是全盤擋下。
#中港澳和台灣禁止的原因其實差不多
那到底為什麼台灣和中國都採取最嚴重的「全面禁止」。
我們來看中國。
中國禁止的範圍比台灣更廣,他總共禁止日本10個縣市的食品進口到中國。
但是是為什麼呢?
很大部分是 #國民的恐慌。
他們於2018年就首度開放新潟縣的大米,新潟縣本來是在那10縣市裡頭的。
結果宣布開放進口後,中國輿論一片譁然,多數民眾反應就算開放了自己也不會買,還說中國為了拉攏日本連國民健康都不要了。
其實鄉民說的也沒錯,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的確想拉攏日本,擴大中日貿易量。
但是李克強也只能委婉地說:「將會基於科學評估,積極考慮放寬。」
所以中國對日本的禁止,並不是完全基於「食品安全科學」基礎去想,而是輿論的阻擋。
而且,中國已經慢慢在開放了,恐怕最後只剩下台灣自己把日本食品擋在門外。
至於我們台灣為什麼也要採取這麼嚴格的全面禁止?
阿就是公投結果呀,你題目都寫得這麼嚴格了,又77%的人同意,那政府也只能照做了。
那為什麼當時公投題目要這樣寫呢?
這你就問一下提案人郝龍斌和賴士葆了。
#李顯龍為什麼要主動提出開放
我們總算要回到今天新聞主軸了。
新加坡本來就是「只要檢驗合格就開放進口」的國家,
所以李顯龍不像中國或台灣政府,有很大的心理障礙要克服。
這一次他會主動提出,我想應該是因為他即將要在幾年內卸任。
目前接班人未定(原本屬意的人主動退出),他希望趁這短暫的看守時間內完成更多外交任務。
當然,菅義偉本身也是表定做到今年9月,9月後可能會換人,也可能不會。
既然現在都熟面孔,國內也沒有太大反對聲浪,那就趁現在開一開,擴大兩國合作。
另外一個原因是,李顯龍必須幫新加坡找一個 #新的東亞盟友。
我們都知道,新加坡在外交上屬於「小國中立哲學」。
如果能站中間,兩邊都不得罪,他幹嘛非要往某一邊撲火?
李顯龍上週在全球經濟復甦論壇上主動說,
「如果美中兩國發生軍事衝突,一切都完了。」
再加上他兩個月前接受BBC專訪,說美中將會繼續摩擦,而新加坡無法選邊站。
既然如此,他得趕緊找個新的盟友依靠。
如果中美真的打起來,至少他還有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
所以在這通主動開放日本食品進口的電話中,
更多的是李顯龍的政治考量。
#敏迪選讀的起點就跟公投有關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我之前的文章或採訪。
其實,「敏迪選讀」會開始,正是因為2018年那場「反核食公投」。
全台灣有779萬人投下同意票,
但是我不確定,這當中有多少人真的知道這個標準合不合理,而這又將如何影響台灣和日本的外交關係。
老實說,當時我也不太懂。
所以在公投之後,我開始用每天1500字,寫我覺得重要、會影響台灣的國際新聞。
一方面讓自己搞懂這些事,
二方面把新聞用的有趣點,讓身邊朋友對國際新聞感興趣,跟著我一起讀。
我希望身邊的親友在投下每一張票、做每個決策、傳遞每一段話之前,
都充分理解自己正在做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又會怎麼影響台灣。
我們一直自豪台灣的民主是亞洲第一名,但民主不是比投票率高、比誰開票比較快。
民主,是每個人都有決定的權利,而且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所以,我會繼續寫我覺得重要的國際新聞,繼續把我的想法講出來,
幫助你我身邊的叔叔伯伯阿姨姐姐男友女友,輕鬆了解這些看起來高深莫測的國際大小事。
畢竟啊,
越認識外面的世界,
越能明辨近在咫尺的危險。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528-2/
本篇文章和參考資料放在官網
我一個禮拜寫五篇文章,只會轉個幾篇過來FB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App Store下載「敏迪選讀APP」(安卓也有)
就可以一週五天通通都看到新聞了
中國禁止台灣水產品 在 中國國民黨 KM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日本決議排放核廢水 蔡政府不敢嚴正抗議!》
﹏﹏﹏﹏﹏﹏﹏﹏﹏﹏﹏﹏﹏﹏﹏﹏
❙日本排放核廢水 蔡政府不抗議嗎?❙
﹋﹋﹋﹋﹋﹋﹋﹋﹋﹋﹋﹋﹋﹋﹋﹋
日本政府決定在兩年後,把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排入海洋,如此大量的核廢水排入大海,勢必會對當地海域產生污染,水產品安全性更會遭到國際質疑!蔡政府過去一直拿台日友好來做大內宣,請問日本做出如此重大政策之前,有沒有知會過台灣?為何至今都沒有看到蔡政府拿出因應對策,或是對日本公開聲明?
﹏﹏﹏﹏﹏﹏﹏﹏﹏﹏﹏﹏﹏﹏﹏
❙研究指核廢水將汙染海水環境!❙
﹋﹋﹋﹋﹋﹋﹋﹋﹋﹋﹋﹋﹋﹋﹋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專家表示,當人們攝入受到污染的海洋食品,會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而且「造成的DNA損傷可能導致細胞死亡或潛在的遺傳突變」。
﹏﹏﹏﹏﹏﹏﹏﹏﹏﹏﹏﹏
❙蔡政府因應對策在哪裡?❙
﹋﹋﹋﹋﹋﹋﹋﹋﹋﹋﹋﹋
台灣目前仍禁止福島周邊核災食品進口,但是蔡政府曾經展現出開放福島核災食品進口的意圖,駐日代表謝長廷更是多次幫核食說話,請問在日本決議排放核廢水後,蔡政府還會不會支持開放核食進口?
現在台灣漁民都非常擔心,一旦日本開始排放核廢水,可能會嚴重打擊國人食安信心,對漁民更會造成直接衝擊,請問蔡政府做好準備了沒?未來應該針對日本食品加強邊境管制、輻射檢測,並且堅持禁止福島五縣市核災食品進口。
﹏﹏﹏﹏﹏﹏﹏﹏﹏﹏﹏﹏﹏
❙蔡政府不要再逢日必軟!❙
﹋﹋﹋﹋﹋﹋﹋﹋﹋﹋﹋﹋﹋
我們發現,蔡政府對日本政府態度一貫軟弱,外交部僅是表達關切、會了解進度,駐日代表謝長廷更是僅用短短110個字的臉書文回應,甚至不敢以自身立場說出反對或抗議,只敢用原能會曾表達反對意見來搪塞。
目前日本周邊國家,包括韓國、中國大陸在內,都對這項決策提出嚴正抗議,我們也要求蔡政府應該堅定向日方表達抗議、反對的立場,並主動評估核廢水對台灣的影響,以避免周邊海洋生態遭到嚴重破壞。蔡政府不能軟弱,應善盡職責,全力捍衛我國漁民權益及國人食品安全。
中國禁止台灣水產品 在 大陸禁止台灣水產品業者:很惶恐不知該怎麼辦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產品 進口,這次是所有出口業者都會受到影響,大家都不知道該怎辦希望政府協助溝通。 #高雄#大陸# 台灣 #魷魚#農委會#裴洛西#午仔魚#秋刀魚#漁產# 水產品 # 中國 ... ... <看更多>
中國禁止台灣水產品 在 [爆卦] 中國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中國海關總署公告簡中注意) 海關總署公告2023年第103號(關於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的公告) 為全面防範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食品安全造成的 ... ... <看更多>
中國禁止台灣水產品 在 [新聞] 快訊/中國無預警禁止台灣水產銷陸陸委- 看板Gossip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