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室商行來講古:
今天要來介紹台灣一家出版商:臺灣商務印書館-王雲五先生
民國十年先生經其中國公學學生胡適之推薦出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自是與商務結不解緣。
—摘自王雲五先生哀思錄
臺灣商務印書館,簡稱臺灣商務或商務印書,是一家臺灣的出版零售業者,其前身是1947年10月在臺灣臺北市設立的「商務印書館臺灣分館」。1964年,原商務印書館總經理王雲五出任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並訂定新出版藍圖,重視巨部古籍叢書的印行、重版書籍以及新舊書籍參錯的《人人文庫》。古籍印行無著作權限制,可免去許多成本,同時呼應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故成為當時出版主流。
王雲五先生的一生最為人所稱道者,有下列幾方面:
一.雲五先生幾乎未受過正規學校教育,他的國民身分證學歷欄記錄的是「識字」,他全憑自修而成為學問淵博的學者,他在國立政治大學任教,指導許多博士論文,當時被人們尊稱為「博士之父」。所以雲五先生可說是苦學自修成功的榜樣。
二.雲五先生主持商務印書館達四十年之久,商務印書館是現代中國出版界的先鋒和重鎮,商務印書館能居於現代中國出版界的領導地位,雲五先生實功不可沒,所以雲五先生可算是中國出版界的拓墾英雄。
三.四角號碼檢字法為雲五先生揚名中外的發明,在電腦尚未出現以前,四角號碼乃是中文檢索最方便而有效的方法,不僅許多字典使用,國家檔案亦多採用四角號碼來檢索。
四.雲五先生創作了「中外圖書統一分類法」,又致力推動圖書館事業,晚年並創設「雲五圖書館」,故可知雲五先生對中國的圖書館事業貢獻卓著。
五.雲五先生是臺灣率先推動文化基金會的開路先鋒,今日在臺灣的文化基金會甚多,實不應忘記雲五先生開啟風氣的功勞。
(資料取自王雲五先生紀念館)
看這早期的貼字排版,想著在電腦普及之前,真是太不可思議!我們收藏了一些照片及文字資料,也收藏了這個歷史故事!歡迎有興趣來訪交流~
──SWALLOW ──
營業時間:*** 採預約制 ***
☞預約時間:13:00-19:00
☞追蹤燕子Line ID:@swallow.v
(02)2821-6125
台北市大同區天水路38號一樓
(台北車站、北門站、中山站)
#古物 #古物店 #台北古物店 #良室商行 #古董 #古傢俱 #老傢俱 #老物 #新開幕 #試營運 #台北車站 #北門 #迪化街 #中山 #開幕 #古物店 #古物舊貨 #台北古物店
中國圖書分類法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候選歷史人物知多少 | 李時珍】🔺
🔸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2020
🔸主辦單位:國史教育中心(香港)
李時珍,湖北蘄州人,明朝時期醫學家、藥學家、博物學家,著有《本草綱目》,與扁鵲,華佗,張仲景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醫,人稱「藥聖」。
李時珍一家是醫藥世家:祖父是一名鈴醫;父親李言聞,是當地名醫,在蘄州及附近州縣頗有名氣,曾擔任過「太醫吏目」的職務(一種御醫官);哥哥李思珍,同樣學醫於父親。
李時珍自幼體弱多病,但性格活潑好動,喜愛讀書,自幼便觀察父親診症。父親醫術高明,鄉人云能治百病。耳濡目染下,李時珍的醫術有很大提升。由於李時珍天資較聰慧,李言聞本打算讓李思珍繼承家業,全力供養李時珍考取功名。父命為重,李時珍雖然熱愛醫學,也只好聽從父親的安排,專心考取功名。他天資聰穎,在十四歲時便已考中秀才。早早考中秀才,但李時珍其後連續兩次參加鄉試均未能考中舉人。李時珍22歲時,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進武昌考試。他不幸在此之前感染了風寒,狀態極差之下,不但沒有考中,差點把小命都丟了。從此,他決心棄儒從醫,拜其父為師。父親早就看出他才能都在醫學上,加上仕途尚未開始便已如此不順,萬般無奈之下,還是讓他踏上了醫學之路。在其後的十年內,李時珍除了伴隨父親診症外,更是全心全意攻讀古醫藥書。他在這段時間精研的書籍典故包括:《內經》、《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歷代名家所作的著述和有關花草樹木的書籍,幾乎所有與自然有關的領域均被其研究透徹,可謂涉獵廣泛。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李時珍當時33歲。他治好了富順王朱厚焜的兒子困擾多年的怪病,聲名大顯。後來又治好了楚王兒子的病,楚王朱英襝十分欣賞李時珍的才能,騁用他為楚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嘉靖三十五年(1556),楚王推薦李時珍到太醫院工作。
三年後,他又被推薦擔任「太醫院判」的職務。在太醫院工作的年間,李時珍積極地從事藥物研究工作。由於「太醫院判」的身份,他得以飽覽王府和皇家珍藏的豐富書籍,其中便包括了《本草品匯精要》這本將會成為《本草綱目》重要參考對象的書籍。太醫的身份使他能獲得接觸各類珍稀藥材的機會,他看到了不少聞所未聞及珍稀貴重的藥物標本。李時珍很早以前便立志要糾正古醫藥書籍的謬誤。他在太醫院逗留期間,曾多次向太醫院建議編寫新的本草注解,結果他遭到了嘲笑和打壓。李時珍明白到無法依靠朝廷,關鍵時刻還是只能靠自己,便辭官回鄉。
據《明外史本傳》 記載,李時珍發現當時草本書籍的描述「品數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析為二三,或二物混為一品。」,許多毒性藥品,竟被方士吹捧為可以「延年益壽」。明世宗朱厚熜迷信仙道,命方士為其研製仙丹。所謂「仙丹」竟用水銀、鉛、丹砂、硫磺、錫等有毒物質,有人更相信古書記載的:食黃金能成神仙等內容。李時珍決心扭轉被歪曲的社會風氣,下定決心以科學的態度解決問題。
李時珍想著述的思想十分明確:糾正古代草本的謬誤;修改古代草本不合時宜的內容;補充新發現的草本藥物;補充最新研究的療法和製藥成果;總結歷代所有藥材的資料。一篇成功的論文,需要一手和二手資料輔助,才能顯得有內涵和說服力,這在古代也是如此。李時珍深入實際生活,特別注重從民間收集資料,總結他們的醫學經驗,這使他從遊學於各地的經歷中獲益良多。從文獻中記載李時珍的足跡至少遍及十餘個省份,苖傜少數民族地區,各種窮鄉僻壤,荒山野嶺等等。自1565年起,李時珍先後到訪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他先後拜過漁人,樵夫,車夫,農民,藥工,捕蛇者為師,學習各種知識。
1552年,李時珍在參考了大量的著作後,正式動筆寫書。他會為了弄清一個藥材的本質而徹夜不眠,甚至翻閱數十本書籍,直到找到正確的答案方才滿意。他為每味藥都排出了十個項目:正名、釋名、集解、辨疑、正誤、修制、氣味、主治、發明、附方等。在發明的部分,他除了搜羅歷代驗方、驗案和醫論外,更加入了不少自己的發現和心得。李時珍尋找資料的方式可歸類為「通考據」,「詢野人」。「通考據」的意思就是,通過對文獻的校正、考據、整理,糾正過去的錯誤,尋求正確的知識。「詢野人」則包括了:社會調查、實地實物考察、以及自身的經驗所得等。對於從古書中得來的資料,他均會進行仔細甄別,「復者芟之,闕者緝之,訛者繩之」,既不兼收並蓄,又不輕率否定。經過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的反復考證後,才把正確的結論收入書中。在批判中繼承,在繼承中發展。他追求之真切、治學之嚴謹、態度之虔誠、文風之純正可見一斑。可謂是點點滴滴涂肝腦,字字行行淌心血。
花費二十七年,明朝萬歷六年(1578),《本草綱目》初稿完成,全書分為五十二卷,列為十六部,部各分類,類凡六十,標名為綱,列事為目(這就是綱目二字的由來)。全書共收錄藥物1892種,新藥物374種,附方11096首,插圖1109幅。
雖然《本草綱目》已經完成了,但如果沒能出版,世人並不會有機會享受到他的努力成果。成書後,李時珍馬上為了聯繫出版事宜,拖着老病之軀四處奔波。他首先去到離蘄州較近的黃州,武昌等地,嘗試借助官府或出版商的支持出版此書,卻因經費問題遭到無情的拒絕。他只好舍近求遠,去到當時全國最大的刻印中心——南京,尋找新的機會。當時南京在刻印書本的技術和經驗上領先全國。不論是雕版刻印還是活字印刷,南京都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萬曆七年(1579),李時珍帶着他的畢生心血結晶,直赴南京。然而,並沒有書商對他的醫書感興趣。李時珍在南京周折了一年,依然毫無結果。後來,在王世貞的幫助下,金陵書商胡承龍決定出版《本草綱目》這本書。萬曆二十一年(1593),這本未來將會震驚全球的醫學鉅著啟動了雕刻工序。三年後,萬曆二十四年(1596),第一個版本的《本草綱目》正式在南京出版,這也是《本草綱目》的第一個版本———金陵本。此時75歲的李時珍已經再無遺憾,同年十一月,他在他的家鄉故土———蘄州,含笑離開了人世,終年75歲。
李時珍離開人世後,他的兒子李建元,帶著這本鉅作以及父親留下的遺表,覲見了明神宗。他相當重視這本醫學作品,批下了「書留覽,禮部知道,欽此」的聖旨,意思就是《本草綱目》可以在皇室書府中保留下來。至此,《本草綱目》的流傳已成水到渠成之勢。首版金陵本到底出版了多少冊,至今已難以考究。但保存至今並得到官方承認的金陵本本則是有所記錄的:中國2部(中國中醫研究院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日本3部、德國1部、美國1部(美國國會圖書館)。
李時珍所創的自然分類法,體現了藥物分類的先進性。他創造的科學分類法與傳統方法相比有了質的飛躍。傳統方法採用上、中、下三種品質作分類,許多學者將其稱為「古代最完美的分類法」。時至今日,《本草綱目》仍然是研究中國文化中各大科學史的重要知識泉源。它集歷代本草之大成,體現了本草知識的全面性;它準確地歸納總結,體現了藥性理論的系統性;它細膩的分析描述,體現了草藥內容的科學性;它清晰的綱目結構,體現了本草文獻的邏輯性;它豐富多采的筆法,體現了本草學說的廣博性;它創造的自然分類法,體現了藥物分類的先進性。
李時珍的貢獻受到了世人的認可。1953年,莫斯科大學新校舍落成時,把李時珍的畫像作為世界著名科學家,鑲嵌在大禮堂的走廊上。蘇聯時期《醫務工作者時報》曾專門刊登關於李時珍的文章。著名中國科技史研究學家李約瑟博士這樣評價李時珍:李時珍作為科學家,達到了同伽利略,維薩里的科學活動隔絕的任何人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毫無疑問,明代最偉大的科學成就,是李時珍那部本草書中登峰造極的著作《本草綱目》。
時至今日,《本草綱目》仍然是研究中國文化中各大科學史的重要知識泉源。而你怎麼評價它的作者李時珍呢?快來和我們說一說吧!如果你支持他,記得給他頭上寶貴的一票呀!
投票日期📝2020.11.06-2020.11.20
投票鏈接🔗https://voting-2020.cnhe-hk.org/
⚠️輸入的手提電話只供是次活動投票之用(發出OTP和確保選票的唯一性),活動完結後會立即銷毁
⚠️香港地區以外的朋友也可以投票啦!!
#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2020 #歷史人物 #歷史 #中國歷史 #李時珍
中國圖書分類法 在 嘎咕的繪本探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索書號 #圖書館冷知識
是說昨天提到圖書館鼓勵閱讀的小活動
突然想起小時後參加過一個有趣的!
活動大致是這樣
每次去圖書館可以跟圖書館員領一個索書號
小朋友依照索書號找出書是哪一本
寫下書名、作者、出版年份等等書籍資訊
然後就可以得到獎勵🎁
印象中圖書館前有一個很大的樹木造型看板
有答對的話可以把自己寫的字條貼在上面
當時好像覺得能貼在上面相當光榮
所以每次都找得很努力😅
.
剛剛興致一來查了索書號到底是怎編的
越查越覺得有趣就想說簡單紀錄一下
✅#索書號是什麼
基本上索書號就是一種書籍的分類方式,以便於大量的書籍管理這樣,不同的圖書館系統索書號編碼會不一樣,但是基本上依循相同的準則編碼。
✅#索書號的組成
大致上有特藏號、編目、分類、作者號、年代號、冊次號、部次號等。但是依照圖書館不同也會有差異。中文及外文書籍也會有所不同。
✅#資料類型分類編目標準及規則
國際上有很多通用的分類方式,以北市圖為例:
📕中文圖書
•分類:中文圖書分類法
•編目:中國編目規則
•機讀格式:MARC21
•作者號:王雲五四角號碼
>日文書依中文書處理原則<
📘外文及多元文化圖書
•分類:杜威十進分類法(DDC23)
•編目:英美編目規則(AACR2R)
•機讀格式:MARC21
•作者號:克特表
>韓文書依外文書處理原則<
每一種都有分類的詳細規則
是說剛因為好奇查了一輪有點酷
有興趣的人可以查看看!!(誰?🤣)
.
跳痛一下
大家可以看看照片中中文圖書的索書號
J 是 #特藏號 代表 #兒童書
8開頭的三位數就是 #語言文學類
外文書的索書號有看到B+數字的部分
那個就是 #克特表 編的作者號
其他部分看不到或是看不懂決定不認真研究不然就不用睡覺了🤣
.
🔗 部分參考網址:
https://bit.ly/33kQq3g
https://bit.ly/2PlswvW
https://bit.ly/2D2mIFr
.
#冷知識好有趣
#非專業有誤懇請告知!
#圖書館好朋友
#圖書館分類方式
#嘎咕的繪本探險
中國圖書分類法 在 圖書分類法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看更多>
中國圖書分類法 在 圖書分類法的十進法與數序法之不同- 精華區library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不會吧!台北市立圖書館的櫃臺跟你說不知道?那個分館阿?
如果櫃臺不是志工或工讀生,那館員真的該打屁股了。
切入正題!
要先說明的是十進法是數序法其中的一種方式,兩者為上下屬的概念。
數序法最簡單的解釋是:「用選擇過的數字對一批資料加以整理排序」(個人意見),
與之相對的就是字順、音順等其他排列方式。
因為杜威法跟中圖法的分類號都採用數字排列,所以屬於數序法。
至於十進法指的是杜威法與中圖法類號的組織都是以「十」為架構,
舉例來說:
杜威法將人類的知識共分為十個大類,
000 總類、100 哲學類、200 宗教類、300 社會科學類、400 語言類、
500 自然科學類、600 應用科學類、700 藝術類、800 文學類、900 歷史類。
中圖法則分為,
000 總類、100 哲學類、200 宗教類、300 科學類、400 應用科學類、
500 社會科學類、600 中國史地類、700 世界史地類、800 語文類、900 藝術類。
而其下每大類再分為十小類,如中圖法300 科學類分為,
300 科學總論、310 數學、320 天文學、 330 物理學、340 化學、
350 地球科學、地質學、360 生物科學、 370 植物學、380 動物學、390 人類學
而每個小類又可再分為十類。杜威法也是一樣的結構。
因此杜威法跟中圖法都是採用十進作為分類排序的架構,所以是十進法。
想知道更詳細的話,你可以去找分類法來看。
與之相對,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則是採用:
A General Works (總類)
B Philosophy. Psychology. Religion (哲學、心理學、宗教)
C Auxiliary Sciences of History (歷史學及相關科學)
D History (General) and History of Europe (歷史總論與歐洲歷史)
.
.
.
Z Library Science. Information Resources (General) (圖書館學、資訊資源)
共二十大類(I、O、W、X、Y五個字母尚未使用)的架構,類號也是字母加數字,
就跟杜威法與中圖法有很大的不同。
延伸討論!
杜威法是美國圖書館學家杜威編制的綜合性分類法。最早的版本於1876年問世,
1951年的第15版改名《杜威十進分類法》,他是美國圖書館主要的分類法,
也影響了很多國家分類法的制訂。臺灣主要是利用杜威法作為西文館藏的分類法。
而你所謂的賴永祥中國圖書分類法,
實際上是1929年劉國鈞根據傳到中國的杜威法加以修改而成《中國圖書分類法》,
後來成為當時中國相當重要的分類標準。
而賴永祥於1964年在台灣出版《中國圖書分類法》,即為仿照劉國鈞之作。
所以其實要說中圖法是劉國鈞編制的才對。
※ 引述《popogigilove ()》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book 看板]
: 作者: popogigilove () 看板: book
: 標題: [問題] 圖書分類法的十進法與數序法之不同
: 時間: Mon Sep 10 20:28:09 2007
: 不好意思,我不知在那適合問這問題,本想去圖資系那問,但看起來很冷清。
: 既跟書有關,就來這問下下。我想問的是有關圖書的分類法。就是在圖書館借
: 書,當看到023,411.X諸如此類的分類號。我查了下,在圖書分類法裡,有杜
: 威十進分類與賴永祥中國圖書分類法等。
: 而賴永祥中國圖書分類法是改杜威十進法而來,採數序法。
: 但乍看兩者分類碼頗像,都是以三位數字代表主要類目,如有不足,再加小數。
: 想請教十進法是什麼?數序法又是什麼?可否提供淺顯的例子說明。謝謝。
: 我問過市立圖書館櫃台,說不知道。
: 若問題不適這版面,還請見諒。
: ※ 編輯: popogigilove 來自: 218.164.158.156 (09/10 20:4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74.19
> -------------------------------------------------------------------------- <
作者: aribus (衝刺吧) 看板: library
標題: Re: [問題] 圖書分類法的十進法與數序法之不同
時間: Tue Sep 11 12:33:39 2007
※ 引述《popogigilove ()》之銘言:
: ※ 引述《aribus (衝刺吧)》之銘言:
: : 要先說明的是十進法是數序法其中的一種方式,兩者為上下屬的概念。
: : 數序法最簡單的解釋是:「用選擇過的數字對一批資料加以整理排序」(個人意見),
: : 與之相對的就是字順、音順等其他排列方式。
: : 因為杜威法跟中圖法的分類號都採用數字排列,所以屬於數序法。
: 但在借來的空大書籍〔圖書資料運用〕(王振鵠等著)第八章是這樣寫(P360~361)
: ************************************************************************
: <中國圖書分類法>則有下列數項優點:
: 3.類號細分的展開,係以數序法而非十進法,每類不必十分,類號可伸縮自如,較
: 杜威分類法更具彈性。
: ************************************************************************
: 這就是我看得不解地方。因怎麼看中國圖書分類法在分類號是採杜威十進法(
: 事實上也是)。
: 但以上那段,卻很明白說中國圖書分類法是數序法,不是十進法。跟杜威的十進法不
: 同。優於杜威。
: ??這就是我對數序與十進不解之由來。
首先我還是要強調數序法跟十進法應是上下屬的概念。
書中的說法指的是因為杜威法強調「十進」的組織架構,
所以共有1百個小類(如450、460)與1千個子目(如451、452),
所以杜威法的分類往往會囿於十分的概念,而強為區分。
而中圖法則是在小類與小數點後的細分並不完全依據十分,較為彈性。
如:
870 西洋文學總論
871 古代西洋文學
872 近代西洋文學
873 英國文學
...
879 葡萄牙文學
880 俄國文學
...
887 澳洲及其他各地文學
889 西洋小說
這邊就不是完全十分的架構,但究其本質依然是十進的架構,只是略為修正而已。
所以書中所言只是大略的概念。
: 中國圖書分類法是劉國鈞先創,賴永祥因襲改進,這各版本說法一致。
: 另一問,書目答問,本說是清朝張之洞作,但已有考證出事實上是繆荃孫作,但被張
: 之洞拿去掛名?
目前的主流說法是書目答問的確為張之洞掛名之作,
但實際張之洞參與了多少編著的過程,以及到底事實為誰之作,應尚未有共同結論。
(個人印象)
: ※ 編輯: popogigilove 來自: 218.164.154.200 (09/11 11:2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74.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