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主婦的地下電台>
這陣子在現實生活中被許多事困住,例如隨著肺炎疫情蔓延帶來的緊張氛圍,還有梅雨季帶來大雨。
每到週末爸媽只要張開眼睛就得面對「今天去哪裡好呢?」的提問,最後我們決定了三個人都喜歡的行程,就是傍晚到睡前這段時間開著車去好好探索東京。
夜晚的東京對我們三個人來說都很新鮮。
豆豆可以換上不同於步行與腳踏車的速度,瀏覽和他所熟悉的幼稚園以及公園不一樣的窗外風景。
媽媽好像暫時短暫的回歸還沒當母親時的生活,不用趕著天黑前回家,可以用放鬆的心情欣賞閃亮亮的街景。
爸爸出門不是為了工作,而是聽著後座的母子因為小事開心地歡呼。一邊細數著這條街什麼店又不見了,原來東京在我們沒注意的時候,偷偷了換了樣貌。
沒有目的地,跳上車了就往想去的地方。上週去了橫濱和港未來看見夜晚拍攝婚紗場景,夜晚的船與戀人們。這週去看拜訪了一下好久不見得東京鐵塔,還有藍得好迷幻的彩虹大橋。
-----------------------------------------
回程路上我們遇見一個穿著時髦,騎著媽媽腳踏車的女生,時間大概是晚上21:00。
「你看那個媽媽,她是趕著回家,還是急著要出去?」
通常在白天看到騎著媽媽腳踏車的媽媽們比較少有這樣的打扮。那個媽媽帶著貝蕾帽,一身黑。妝化得很完整,大大的耳環,上身是露肚臍的黑色小可愛,下半身穿著寬褲。就像是要前往夜店的少女,但是背景音是媽媽腳踏車的咖搭咖搭聲。
「我猜是要出去,應該是小孩終於睡了,屬於她的時間終於來了。所以穿著喜歡的衣服出去,大概要去見朋友吧?感覺她踩著腳踏板的節奏非常愉悅!」
我說完,覺得好像說出我自己的心情XD
「會不會她是利用星期天去上完Hip Hop街舞課,現在正趕著要回家呀?」枝豆說。
「還是說,她只是跟誰借了一台媽媽腳踏車,其實她根本是少女?」
就在我們沿路胡亂猜了許多這位母親的行程後,我突然發現母親真的好容易被貼標籤。一台媽媽腳踏車,兩個兒童座椅,究竟可以怎麼困住我們?
---------------------------------------------------
上週在IG和好朋友Anvi來了一場深夜直播。覺得很開心,我們時常開玩笑說要開地下電台沒想到這個小小心願也可以成真。
從小時候就很喜歡聽廣播電台,也給很多電台DJ寫過信,等在收音機前等自己的信被唸出來的心情很愉快,覺得好像另外一個星球的未曾謀面的人收到我的遠方訊息。
直播當天我把小孩給弄睡,躲在塞滿東西的小書房小小聲地說話,想打個燈才發現我連燈泡都沒有XD但是當天好愉快,我們從乳香精油講到乳香世家,造句從陽明山下智久造到吉田農作物(到底心智年齡幾歲呢?)
聊了聊我們從20~40代的心境轉變,意外的發現大家和我們一樣都很喜歡從容自在的40代。
今天一早我想起那個夜晚騎著媽媽腳踏車出門的時髦媽媽,忍不住會心一笑。有時候總會想著當了媽媽該這樣不該那樣,該正經一點不要胡鬧,該現實一點不要浪費時間做一些傻事。
我們忙著讀別人貼在我們身上的標籤,然後又給自己貼好多標籤。
卻忘了要開心。
踩著腳踏板飛快想要前往自己想去的地方的那種開心。
所以我在想,如果每個月固定時間,就展開我的外星主婦地下電台計畫。邀請現實生活中覺得有點緊繃的妳來跟我聊一聊,聊喜歡的書或電影,最近著迷的小東西,小孩的種種,生活的瑣事,不知道大家會不會願意加入呢?喜歡的時間點?
如果想寫信給我,也歡迎來信,我會在我的星球回信給妳^^
直播時間未定,請隨時追蹤IG
https://www.instagram.com/mentaikotokyo/
pic我來分享我從小窗看見的風景,也請分享你的給我。
不蔓不枝造句 在 康Sir的編輯七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寫作】「贅」不上道
**
文字承載意義,但人們親近意義之前,往往會受阻於文字的藩籬。擔任編輯工作多年,我很能理解教授在審查論文時,如何在雜亂的贅詞與無章的標點間泅泳的悶勁。
對大多數人而言,寫作需要的只是基本功──如何簡潔而準確地傳遞你的想法與情感,而不在於別出心裁的修辭,或令人拍案驚奇的布局。用詞與標點就是兩大基本功。
在我看來,贅詞的罪行,其實比錯用標點輕微。濫用贅詞只是拖累了語意,弱化了語勢;錯用標點則經常造成語意糾結不清,扭曲難解,甚至導致誤讀。
贅詞就像文章花園裡常見的雜草,這裡那裡一兩株倒也無傷大雅;但問題是,你要視而不見,稍一不慎就蔓草叢生,氾濫成災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得不對贅詞心存戒心的原因。
中文寫作的贅詞形態眾多,我在《深度報導寫作》一書略有述及,這裡只談談與「被」字相關的贅詞問題。
我想,許多人對「被」字的「鄙視」,應是受到英文寫作規範的影響。自一百年前,威廉‧史壯克的《寫作風格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Style)出版以來,文中主張的避用被動語態、不採倒裝語句、禁絶副詞,幾被歷代英語世界的寫手奉為圭臬;以致經常有台灣的中文寫作指導者照搬準則,以此告誡新手。
其實,中文的被動語態,並不像英文那般被評為「軟弱無力的句法」。被動語態「錢被他花光了」,相較於主動語態「他花光了錢」,在語勢上並沒有明顯的弱化。
再如,「他被懷疑偷東西」若改為「他有偷東西的嫌疑」,或「他的意見不被大家接受」若改為「大家都不接受他的意見」,對語句的簡潔、生動都沒有太大的幫助。
從語法的修辭來看,被動語態不必刻意迴避,重點在於學習如何把被動句與主動句靈活搭配運用,讓句子的節奏與視角產生變化。
其次,中文的語法並不若英文文法嚴謹,被動句與主動句的語氣經常混為一談。如「錢被花光了」,往往以「錢花光了」的主動語態呈現。因此,一般而言,省略「被」字並不會影響到語意的明確,但語氣反而更顯簡潔。(這是大多數「被」字贅詞的濫用情況)
當然,「被」字也不必被趕盡殺絕,有時適度保留下來,反而更能凸顯「施者」與「受者」之間的強弱勢關係;例如:「舊的治理模式把個人當做是需要被規訓的對象。」
再者,編輯上處理「被」字贅詞,並不只有刪除或保留兩種選項。如前所述,好的編輯還是應該優先考慮是否要改寫成主動句,以營造句法結構與敘事視角的變化。此外,「被」字也可以使用「讓」、「受」、「遭」、「獲」等單詞或詞語替代,以避免重覆濫用。(如:此研究讓高房價議題得以被看見/此研究讓高房價議題獲得關注)
最後,寫作者有時也要留意「口語文體」與「書面文體」的區別;「被」字具有較明顯的「口語」性格,是否合適替換成其它「書面」性格較強的詞語,則要斟酌文稿的語境。
**
內容贊助:《一次搞懂標點符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1802
[論文寫作]
不只是碩士論文,教授寫的文章也常常看到被字相連到天邊。
(1)這枝筆太貴,所以沒有被列入考慮。
(2)這個事件值得被討論。
(3)這項研究成果後來被發表在頂尖的國際期刊上。
(4)東西要藏起來,以免被家人發現。
(5)這個目標是否有被達成。
(6)舊的治理模式把個人當做是需要被規訓的對象。
(7)此研究讓高房價議題得以被看見。
(8)這個價格應該是可以被接受的。
(9)核四議題難道不應該在下次總統大選時被討論嗎?
(10)每個新的概念,都應該在第一次出現時被清楚地定義與解說。
這些句子,熟悉嗎?請問妳會留下幾個「被」,或者用其他詞語取代?
論文寫完之後,請使用搜尋功能,看看出現了幾次「被」?